第179章 培養勛貴的第一步

  第179章 培養勛貴的第一步

  朱翊鈞回到西苑,徑直來到仁壽宮。

  這裡已經修繕好了,改名為仁壽殿。

  嘉靖帝自嘉靖三十九年萬壽宮起火,就一直住在這裡,朱翊鈞也在這裡陪了他四年多的時間。

  嘉靖帝龍馭賓天,朱翊鈞繼承了西苑後,下令改仁壽宮為仁壽殿,並叫御用監對其進行了改造修葺,將其打造成一座祭拜皇爺爺的大殿。

  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裡,緩緩走進大殿裡。

  大殿被按照道觀大殿的模式改建,主結構改動的不多,主要是大殿最裡面,把陛階、龍椅全部拆除,修建了一座神龕,上面掛著一幅嘉靖帝身穿道袍,頭戴紫金道冠,腳踩白雲,飄飄欲仙的畫卷。

  朱翊鈞跪下來,對著這幅畫磕了三個頭。

  馮保拿來一張蒲團,擺在中間,朱翊鈞掀起衣襟,盤腿坐下,閉目養神。

  他沒有如嘉靖帝一般靜坐玄修,而是靜靜地思考問題。

  任何權力,不用就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權力如何用,又非常謹慎。

  在朱翊鈞看來,權力的本質其實能給人帶來好處,或者施以懲罰。

  賜予榮華富貴,傳嗣子孫;或問罪抄家滅門,禍及家人。

  朱翊鈞擁有的權力,其實是皇權衍生品,看上去至高無上,實際上也是有跡可循的。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其實一直是朱翊鈞這段時間心裡琢磨的主題。

  世襲勛貴,與國同休,其實是皇權天生的盟友。因為他們得一切來源就是本朝皇權,跟文官集團截然不同。

  文官集團的權力根源也是皇權,卻不一定是本朝皇權。換了新皇帝,他們幫忙把國家體制完善好,照樣可以榮華富貴。

  所以當初在西苑,祖孫父子三代賞月時,自己說文官是皇帝最大的幫手,也是最大的敵手時,皇爺爺是贊同的。

  自己掌握了皇權,要想與勢力龐大的文官集團斗,除了挑撥他們內訌,破壞他們的團結之外,就需要皇權的羽翼。

  勛貴集團其實就是最好的羽翼之一。

  這一點,文官集團也清楚,所以在正統年間,他們中的有識之士,借著機會,幾乎讓勛貴集團全軍覆沒。

  從成化、弘治到正德,再到皇爺爺的嘉靖朝,幾代皇帝在努力扶植勛貴集團。可惜,文官集團也跟在後面挖坑。

  勛貴集團的威勢,除了皇權,還需要軍功,兩者迭加,才能壓得住文官集團。

  朱翊鈞睜開眼睛,自己在銅爐里上的三柱清香,煙氣裊裊騰起,縈繞在皇爺爺的畫像前。

  皇爺爺也曾經努力過,結果發現,自己鬥倒了楊廷和為首的一批文官後,又被另一批文官給忽悠了。

  在憤然殺掉夏言等人後,皇爺爺選擇了躺平。

  受歷史局限,皇爺爺沒法跳出桎梏,還是在以前的那個循環圈子裡來回地跳。

  朱翊鈞眯著眼睛,看著煙氣繚繞中的畫像。

  皇爺爺,你做不到的事,我會做到的。

  經過數年的準備,薊遼鎮、宣大山西鎮的兵馬練出來了,我有兵可用。

  海運也初見成效,不會再被文官們用漕運來卡自己,我有糧餉可用。

  現在,自己要開始北疆計劃中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打女真,收東北。

  皇爺爺,這就是自己定下的計謀,老一派的勛貴集團,好生籠絡,作為根腳。

  重要的是通過不斷地對外戰爭,扶植一批擁有卓著軍功的新勛貴集團出來。

  新舊勛貴集團迭加,才能穩住大明朝的一條根基,才能確保自己的權力,進而能在後續的歲月里,推動更深入的,可能激化更大矛盾的改革。

  「殿下,戚繼光奉命在西安門候著。」馮保輕輕走進來,跪倒在身後三尺遠的地方,輕聲稟告。

  「宣進來。嗯,本殿在定波閣等他,孤要與他圍著這三海,邊走邊聊。準備本殿與他的午膳。」

  「是。」

  朱翊鈞在定波閣等了一會,看到戚繼光在馮保的帶領下,匆匆走了過來。

  他穿著一身鬥牛服,頭戴烏紗帽,上前一步,跪倒在地。

  「臣豐寧伯、上柱國、前軍右都督、總督京營戎政戚繼光,拜見太子殿下。」

  「元敬平身。」朱翊鈞笑著揮手抬了抬,示意戚繼光起身。

  「西苑的景色不錯,本殿素日忙於軍政以及功課,無暇旁觀。今日有閒,請元敬陪本殿隨意走走,邊賞景邊說話。」

  朱翊鈞笑著說道。

  「元敬是朝廷股肱,本殿的柱石,有你在身邊陪著,本殿覺得,這天啊,肯定塌不下來,放一萬個心。」

  如此器重和褒獎,讓戚繼光心生感激。

  「殿下的信任,臣銘感在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裡,沿著湖邊林蔭道,慢慢走動著。

  戚繼光跟在後面,落下半步。

  馮保、方良等人帶淨軍在前後拱衛著。

  「哈哈,本殿不要元敬赴湯蹈火,只要不埋怨本殿按住你,不讓伱去遼東就行了。」

  戚繼光連忙答道:「臣不敢。只是臣出身草莽,半生久歷沙場,看到前面有仗打,心裡一時難耐不住。」

  「遼東的仗,收拾女真人而已,讓李成梁、周國泰他們去打好了。殺雞焉用牛刀!元敬,你的對手應該是察哈爾的圖們汗!」

  「臣明白了。臣一定牢記殿下的教誨,好生練好兵,時刻準備奉殿下鈞令,出關討伐察哈爾。」

  戚繼光算是一位全面人才,練兵、打仗全能。關鍵是他非常懂得人情世故和官場規矩,說白了就是謹慎,知道進退,絕不持才自傲。

  要是用好了,可能是大明版的衛青。

  「這就對了。本殿請旨,遷你為京營戎政總督。接下來兩三年裡,你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練兵。九邊的兵,逐一移駐京畿,交你練出來。

  九邊的兵練好了,鑄就鋼鐵長城,不管是用兵東北,還是討伐察哈爾,我們都能從容行事,不會顧得了東,顧不了西。」

  「是,殿下的話,臣記在心裡。回去後一定好好練兵,九邊的兵,京營的兵,臣都一併練好了。」

  京營的兵一併練好。

  朱翊鈞轉頭看著戚繼光,欣慰地點點頭。

  懂事!

  知道本殿的深意,九邊的兵要練好,京營的兵也要練好,就像新軍營一樣練,練得能征善戰,練得只聽本殿的號令。

  「督辦處要開一座武備學堂。九邊和京營,不僅兵要練,武官也要上進學習。而今火器盛行,馬步軍面臨著重大的戰術改革,我大明王師上下,不僅要練新兵,還要練新官,這樣才能叫新軍。

  元敬有空多去武備學堂上上課,多教些可用之才出來。」

  「是。」

  「你現在也是戎政督辦處督辦,軍機戎政的事,你也多看顧著。你是沙場宿將,不僅知道南邊的軍情,北邊的情況,你也熟悉,比那些紙上談兵的文官要強。」

  朱翊鈞緩緩地說道。

  此前他發現太祖立下的祖制里,有個很大的缺陷,現在朱翊鈞想把這個缺陷彌補上,先從戚繼光開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