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
徐階捋著鬍鬚,輕聲說道。
「中秋節當晚,皇上把太子殿下,太孫殿下,接到西苑賞月。太子殿下很晚才出來。」
張居正一愣。
就這事?
皇上父子、祖孫三人,聚在一起賞月,讓老師你琢磨了這麼多天?
我剛才稟告的馬政積弊,不僅遼東鎮一處有,九邊可能都有,處理不好,可能危及到整個九邊邊務。
老師你卻是視而不見,心思全在揣摩上意?
張居正心裡不由輕嘆了一口氣。
老師,你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徐階等了一會,沒聽到張居正的答話,不由又問了一句:「叔大,伱不覺得奇怪嗎?」
張居正不以為然地答道:「老師,學生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中秋佳節,多少人家都是闔家團圓,一起賞月。」
徐階擺了擺手,「叔大,莫要疏忽了。你不記得,陶道長說的,二龍不相見嗎?」
張居正深吸一口氣,想了想,「老師,皇上,太子,加上太孫,總共是三條龍,二龍不相見,沒說三龍不相見。」
徐階哈哈笑了,「叔大不愧是江陵神童,有急智。」
笑完後,徐階臉色慢慢恢復鄭重,「老夫伺候皇上幾十年了,他的脾性,我是知道的。二龍,三龍,在他心裡,都是一回事。
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這麼做的。偏偏中秋節,皇上把太子和太孫兩位殿下都請去了西苑,說是賞月」
張居正問了一句,「老師,那你認為皇上有何用意?」
徐階看了他一眼,幽幽地說道:「西苑傳來消息,還有太醫院那邊,都有信,說是入秋以來,皇上的身子骨,是日漸不好。
他老人家,已經花甲了。」
張居正沒有出聲。
花甲又如何?
嚴嵩八十多歲還在老家,聽說活得很滋潤。
不過皇上喜歡嗑金丹,那就不好說了。
只是皇上召集太子,太孫說些家常話,身為臣子,不好妄加議論。
看著張居正臉上的神情,徐階猜出自己得意門生心裡所想,捋著鬍鬚悠然道。
「叔大,老夫老了,伺候皇上已經是殫精竭力。太子即位,這國事怕是要交給你和高新鄭。
老夫聽說,在原籍的高新鄭,說是閉門讀書,可是每日去拜訪他的名士大儒,以及官員,比陽澄湖的螃蟹還要多啊。
高新鄭,他肯定是不甘心。他在養望,等待時機,再殺回朝堂來。」
徐階盯著張居正,目光炯炯。
「高新鄭是君子,可心眼不大,說睚眥必報都沒錯。嘉靖四十三年,晉黨被倒查庚戌之變,幾乎全軍覆滅。
這筆帳,高新鄭肯定是要算在老夫頭上。」
張居正一愣。
晉黨被倒查庚戌之變,損失慘重,是太孫一手推動,徐階帶著江浙黨只是幹了些落井下石的事,怎麼高拱要把帳記在老師頭上?
哦,想必上一次的交鋒,高拱已經怕了太孫殿下的心計和手段,知道他是主謀,也不敢把帳記在他頭上,轉而柿子挑軟的捏。
到此時,張居正有些明白徐階今天跟自己談這席話的目的。
很明顯,皇上把太子和太孫殿下叫到西苑,十有八九是交代身後事。
老師徐階,已經打好算盤,太子即位,他就馬上告老還鄉,省得等高拱回朝,被羞辱一番壞了晚節。
但是告老還鄉,也要提防高拱的打擊報復。
那麼老師布下的自保的棋,就是自己,是太孫。
張居正內心深處越發地失望。
當年指點江山,意氣奮發的老師,老了,心裡已經沒有革新除弊、中興大明的壯志,只有自己安享晚年,子孫榮華富貴的小心思。
張居正鄭重臉色,拱手道:「老師,還請明示!」
徐階捋著鬍鬚,心裡滿是欣慰。
張叔大,老夫真得沒有看錯你啊!
滿心熱乎的徐階,恨不得把一身的本領,全部傳授給張居正。
「叔大啊,老夫知道你是要做大事的。可是做大事,必須先攬權。一旦要攬權,就一定要慎重。
嚴黨縱橫朝堂二十多年,你說嚴嵩攬權了嗎?」
張居正搖了搖頭。
「對,嚴嵩要是敢攬權,皇上就不會留他二十多年。嚴嵩也很聰明。前閣老夏言在大禮議之中,替皇上出了大力,視為股肱,依為柱石。
可惜,夏言有大志,欲行大事,必攬大權,卻不想犯了忌諱。皇上好不容易從楊廷和、楊一清手裡把權柄奪了回來,能看著夏言又拿了去?
嚴嵩識時務,出頭先彈劾曾銑,去皮見骨,最後劍指夏言。滿朝百官,知道夏言雖然擅權專橫,但是罪不至死。可惜,皇上要借他的人頭,威懾百官。
所以說,叔大啊,權柄這東西,要謹慎。」
徐階說得有些口渴,伸手要去端茶碗,張居正連忙起身,端起茶杯送到徐階手上。
徐階笑著點點頭,喝了兩口,潤潤喉嚨。
「太子殿下即位,如果沒有意外,必定是高拱入閣,總領國事。他什麼性子,你我都知道,肯定是大包大攬。
太子殿下性格溫和,感念舊情,高拱再擅權跋扈,也成不了第二個夏言。可是現在多了太孫殿下這個變數啊。」
張居正深以為然。
經過嘉靖四十三年晉黨大敗一役,高拱肯定會十分忌憚太孫殿下。
「叔大,老夫伺候皇上二十多年,皇上的脾性和心思,老夫多少能猜到些。如果老夫沒有猜錯,皇上的安排應該是在他千秋萬載之後,把紫禁城留給太子,西苑留給太孫。」
張居正一愣,「老師,皇上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徐階緩緩答道:「嘉靖二十一年,皇上移居西苑,司禮監也跟著移了過去。後來,內閣閣臣們都以入值西苑為榮,直到嘉靖四十年,皇上下詔,叫閣老們悉數回午門內閣入值。
從那時開始,大明的中樞,不在紫禁城,在西苑。」
「老師,你是說說.」張居正被這個消息震驚得,思緒有些混亂了,「老師你是說,皇上安排太子即位,然後讓太孫殿下暗中監國?」
徐階搖了搖頭,一攤雙手,很坦然地說道,「中秋節那晚,皇上他們父子、祖孫三人,談的什麼,我們一概不知。或許真得只是賞月,一述親情呢!
張居正卻知道,老師這是託辭。
皇上那麼老謀深算的人,怎麼可能無緣無故的,冒著二龍不相見的危險,召集太子、太孫入西苑,只會為了賞月?
誰會信啊。
「叔大,老夫再告訴你一個消息。」
「老師請說。」
「中秋節沒過多久,皇上下詔,補內監馮保,入司禮監為秉筆太監,提督東廠。補劉義入司禮監為秉筆太監,提督御馬監。」
張居正一驚,「馮保和劉義,從裕王府開始,就一直伺候著太孫殿下。」
徐階沒有回答,只是悠悠地說道:「所以說,叔大啊,現在你也成了變數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