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葛朗台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

  第434章 葛朗台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

  朱祁鈺作為皇帝的權力是無限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他讓人打造十丈高的六分儀,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落成了。

  他又親自教諭兩位都察院的御史,告訴他們,他們的行為並不是為了大明好,相反,會讓大明的考成法陷入一種僵局。

  組織結構龐大的時候,各部門之間的利益就像是九頭蛇一般,互不相通。

  左鼎和練綱都是都察院的人,他們不是吏部任事,他們當然不能理解吏部的工作。

  左鼎和練綱站的位置都不算太高,所以,他們不太能夠理解為什麼現在吏部尚書不能致仕,因為考成法依舊不算是一個穩定的政令。

  左鼎和練綱更不能理解,王直為了留下付出的代價,值得朱祁鈺給一個太子少師,保住其身前事和身後名。

  因為王直背叛了他的宗族,背叛了他從小到大的教育,甚至背叛了他的階級。

  但是,朱祁鈺把這些都告訴了左鼎和練綱,一字一句,解釋的很清楚,如果他們停止攻訐王直,那麼這場風憲言官對王直的攻訐就會停止。

  次日的清晨,又到了早朝的時間,朱祁鈺踩著清晨的陽光,奔著承天門而去。

  忠誠的錦衣衛依舊沒有讓殿下等候,當朱祁鈺的騎隊出現在了右長安門時,錦衣衛就打開了承天門的大門,放陛下入宮上朝。

  朱祁鈺鮮衣怒馬,奔著奉天殿而去,他停在了丹陛台下,慢慢走上台去。

  當他開始上台階的時候,奉天殿前的大鼎上,小廝們點燃了香燭。

  奉天殿的糾儀官打開了奉天殿的宮門,把晨光放進了大殿之內。

  金雞三唱,奉天殿升座,文武百官,跟隨在朱祁鈺的身後濟濟蹌蹌。

  雞鳴閶闔曉雲開,遙聽宮中響若雷。

  朱祁鈺坐在了奉天殿的寶座上,他今天來的早了些,才知道這寶座居然每次上朝都要搬上去。

  早晨的陽光穿過羅幕,將大殿照得一片金碧輝煌。

  只見盧忠甩動著淨鞭,三聲霹靂作響,文武兩行如同燕雀一樣進宮來,沒多久,略顯空曠的奉天殿內,站滿了人,兩班齊整。

  左班起:文淵閣、東閣、華蓋殿、謹身殿、文華殿、武英殿這一班大學士,多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兼任,他們帶領著各部的清吏司的司官;

  又有翰林院這一班春坊、諭德、洗馬、侍講、侍讀的學士;

  又有那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一班的大九卿;

  又有那太常寺、光祿寺、國子監、應天府、太僕寺、鴻臚寺、行人司、欽天監、太醫院一班的小九卿;

  又有那十四道一班的御史;

  又有那六科一班的給事中;

  右班列著都是些公候伯多兼任五軍大都督府;又有那京營戎政、又有都指揮站起身後,一個個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人人手持笏板,人人紆青佩紫,人人胸前禽獸補子。

  手扶日轂志經綸,天下安危系此身。

  再見伊周新事業,卻卑管晏舊君臣。

  「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多朝臣行稽首禮,山呼海喝。

  朱祁鈺平靜的說道:「平身。」

  「押班,文武班齊麼?」

  押班,百官朝會時領班,管理百官朝會位次。

  唐制,以監察御史二人任其事,明承唐制,也由監察御史充任。

  押班官出班奏道:「文官不少,武將無差,班次已經齊整了。」

  興安一甩拂塵,高聲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右見一胸前帶著麒麟補子的官員闊步向前,俯首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正是于謙。

  于謙現在是文安侯,乃是超品,但是任少保,又是從一品大員,所以于謙其實有兩套官服,武一套胸前是麒麟,文一套胸前是白鶴。

  比如此時的胡濙和王直,都是白鶴補。

  朱祁鈺笑著說道:「于少保中氣十足,朕頗為安心。」

  于謙有痰疾,這個病跟了他十幾年了,一直在調養身體,這洪亮而中氣十足的嗓音,讓朱祁鈺感受到了于謙的身體已經康復。

  陸子才每月四次給于謙望聞問切,都快把于謙給問煩了,但是這是皇恩浩蕩,于謙也只能受著。

  于謙趕忙俯首說道:「勞煩陛下惦念,已經兩年未曾服藥了。」

  朱祁鈺曾經親自到後山給于謙伐竹取瀝,那會兒大明京師之戰剛結束,于謙要去邊方巡按,也正式那次巡按,才有了後來的節節勝利。

  于謙再往前走了一步,俯首說道:「陛下,臣等斗膽獻萬言書於闕下,請旨撥亂政,反諸正,匡君道,明臣義。」

  萬言書,是大明對政策調整的一種重要調節手段。

  朱祁鈺已經看完了大明六部明公們上的萬言書,他十分肯定的說道:「這萬言書,朕已經看了,諸位明公拳拳報國之意,朕甚是欣慰。」

  萬言書最開始就是對過往的糾正,開篇就是文武並行,興文振武。

  文和武,從來不是反義詞,但是總有人把他們對立起來,然後藉機生事,萬言書的最開始就是關於興文振武大方向的調整。

  幾乎囊括了朱祁鈺登基以來所有的政令。

  江淵出班,俯首說道:「陛下臣請聖旨,定武舉式,以文科為例,設武科鄉、會試,馬步弓箭和策試再行。」

  朱祁鈺看向了禮部,科舉這塊,歸禮部管。

  胡濙站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以為善,但是臣亦認為,鄉試武舉人,需入講武堂修習至少一年,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方可言戰。」

  胡濙的意思和考翰林和做實習生一個意思,武舉之後,到講武堂去當天子門生。

  胡濙繼續說道:「若是無大軍調動,應當再到講義堂修習一年,兩年時間看似耽誤了,但臣以為此舉必行,三年一科,大明振武。」

  朱祁鈺連連點頭,江南詩社筆正詩豪們上的萬言書是為了逼迫皇帝放了奸商,那六部明公、都察院、文淵閣上的萬言書,自然不是為了噁心皇帝。

  武舉人中舉,進講武堂,算是出身,之後行伍之間逐步提拔。

  「准,三年一科,暫試暫行,隨時增改。」朱祁鈺非常滿意這萬言書第一條興文振武。

  大明的武舉是在朱見深手裡正式確定的。

  大奸宦、西廠廠公汪直,有感於京營被眾正盈朝把持,想了個歪招,「蠱惑」明憲宗朱見深,在成化十四年,確定武舉定式,三年一期,鄉試武舉,會試武進。

  但是到了孝子賢孫明孝宗的時候,鬨堂大孝的明孝宗罷武舉會試,自此只有武舉人,沒有武進士了,武舉也改為六年一科。

  一直到了隆慶年間,高拱才頂著巨大的風力,再改三年一科。

  熊廷弼是湖廣武科鄉試第一名,而後次年,熊廷弼又中湖廣文科鄉試第一名,次年萬曆三十六年,進士及第。

  熊廷弼是歷朝歷代唯一一個文武雙解元之人,而且在明末展現了他的能力,可惜的是,廣寧之戰,王化貞丟廣寧,熊廷弼被斬首,傳首九邊。

  因為熊廷弼應當算是楚黨,和東林、閹黨都尿不到一個壺裡。

  文官因為解禎期之事,逼著朱祁鈺罷免王直,和王化貞丟廣寧,殺掉熊廷弼性質類似。

  武舉負責的人,是陳汝言,陳汝言現在是兵部左侍郎,雖然當尚書能力不夠,但是做左侍郎還是夠得。

  戶部尚書金濂站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有本啟奏。」

  朱祁鈺並未馬上奏對,而是問道:「金尚書的胃痛可能好些了?」

  金濂趕忙說道:「承蒙陛下聖恩掛懷,已然好多了,調養好身體,臣還能為陛下多效犬馬之勞數年。」

  金濂的胃痛一直是冉思娘在看,跟哄小孩一樣,加冰糖忽悠金濂服用康復新液。

  大皇帝和大蟑螂之間的恩怨,自此灰飛煙滅。

  太醫院在朝陽門外,找了一個地方,專門養殖大蠊,熬製康復新液,以治百姓胃病所用。

  朱祁鈺知道那個味道又甜又膩又臭,憋著笑說道:「嗯,金尚書請講。」

  金濂奏稟道:「陛下,臣以為鼓勵海商至倭國販銀,銀子有點不大夠用了。」

  「又不夠了?」朱祁鈺看過金濂寫的萬言書,句句肺腑,每一句都指向了錢荒的害處,鞭辟入裡,錢荒則民斷無可安。

  佐以襄王朱瞻墡的利柄輕重論,金濂說的道理,看起來就更有道理了。

  但是御製銀幣才行幾年?

  這就又沒銀子了?

  「陛下,朝廷還欠著天下八十年的鑄錢呢。」金濂趕忙解釋道。

  朱祁鈺伸出手打斷了金濂的哭窮,疑惑的說道:「朕不是已經還了兩年了嗎?怎麼還是八十年?!」

  金濂洋洋灑灑的說了半天,朱祁鈺聽明白了。

  的確是在還錢了,但是大明在發展…

  還得多,欠下的就越多。

  所以朱祁鈺只是滿足了當前發展需要的銀幣數量,但是還債還遠遠不夠。

  這帳,這輩子,怕是還不完了…

  金濂往前走了半步,眼神裡帶著光說道:「陛下,把倭國的金山銀洞挖空了,大約就夠用。」

  「好,鼓勵海商去倭國販銀,怎麼個鼓勵法?」朱祁鈺有些好奇的問道。

  「增加密州市舶司銀幣數量,方便海商倭銀換銀幣,減免去倭商舶停泊市舶司港口費用等。」金濂拿出了一本奏疏。

  現在大明水師正在緩緩恢復,舟山水師已經開始營建,廣招船工,訓練水師。

  在水師恢復之前,大明的確沒什麼法子去,但是大明有政策。

  「最主要的是張榜告示,告訴海商們,倭國遍地白銀,自然蜂擁而至。」金濂俯首說道。

  就像馬可波羅吹中原遍地黃金一個路數。

  事實上,大明的消息閉塞,倭國有銀,大家都知道,但是能讓多少人發財,那就沒人知道了。

  金濂的意思是把倭國有多少銀子的事兒,告訴天下,那自然會有人前往。

  比如已經虎視眈眈的橫林費氏費亦應,早就摩拳擦掌發大財了。

  朱祁鈺點頭,大明錢荒,只能從賊子倭國身上找補了。

  「准。」

  金濂俯首歸班。

  什麼天可汗,什麼萬邦來賀,朱祁鈺不在乎那個,大明自己都顧不嚴門呢。

  他首先是大明皇帝,大明君父,才是四海一統之大君,才是其他蠻夷諸國的宗主國。

  大明優先。

  朱祁鈺自己欠了八十年的錢荒,這窟窿越還而越大!

  難道他們老朱家要一直背著欠帳坐天下?

  王直出班,把定俸和加薪,補發薪水之事說了出來。

  金濂立刻站出來,大袖一甩,高聲喝道:「陛下,臣-反-對!」

  「行制定製,都是既往不咎,哪裡有往前找補的!此亂法,臣不奉詔!」

  「陛下,臣老了,不中用了,也病了,還是還沒到耳昏目聵的時候,陛下啊!這不符合禮法啊!」

  金濂直接耍無賴了。

  王直看著金濂撒潑無賴的樣子,滿是疑惑的說道:「沒多少錢,頂多補二十萬銀幣,金尚書何故如此呢?」

  「金尚書也補俸祿啊。」

  金濂一仰頭說道:「陛下,臣,安貧樂道!」

  好一個安貧樂道,一句話整個朝堂群臣都是眉毛直跳。

  你金尚書戶部一顆燈芯也就罷了,陛下聖恩補俸,又不是你金尚書的錢,你安貧樂道別帶著大家一起!

  清廉節儉,安貧樂道是一種政治正確。

  金濂一句話噎的王直說不出話來,陛下那邊答應的那麼爽快,卻卡在了戶部。

  張鳳站出來俯首說道:「陛下,既往不咎,過往不補,為何要補俸?臣以為不妥。」

  張鳳是金濂的左侍郎,金濂生病之後,張鳳就管著戶部大小事務,只有拿不準的時候,才去請教金濂。

  戶部尚書都一個性子,葛朗台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含淚,同道中人啊!

  群臣捂臉,大明的戶部尚書,這都怎麼了?

  朱祁鈺萬萬沒想到會在戶部卡住,他疑惑的問道:「國帑今年虧空了嗎?朕記得去年還有八十萬兩結餘,朕回京之後,還分了戶部近三百萬兩銀子,這怎麼又沒錢了嗎?」

  「有錢,戶部還有四百一十萬兩白銀。」金濂俯首說道。

  朱祁鈺點頭,這又多了點,金濂持家有道,他點頭說道:「既然有錢,那補二十萬兩的俸,不是輕而易舉嗎?」

  張鳳痛心疾首的說道:「這大明朝上上下下,哪哪都要錢,貴州現在要錢,河套現在要錢,這都是大頭,還有各種用度,陛下啊!」

  朱祁鈺聽明白了,戶部就是屬貔貅的,只進不出。

  朱祁鈺看向了都察院總憲陳鎰,示意都察院的大噴子們,起點作用。

  別整天噴王直的時候,火力十足,為天下官員謀福利的時候,卻一點作用沒有。

  張鳳哀嚎一聲,伏地跪在了地上大聲的說道:「陛下啊,開源節流,方為興國之道。」

  今日第三更,求月票!!!!!!嗷!!!!!!!!!!!!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