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

  第416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

  「臣也不太清楚。→」興安無奈的說道。

  于謙的事,不在司禮監的職權範圍之內,一直很有分寸的興安,並沒有過多的關注于謙的所作所為。

  有些東西是興安不太能碰的,比如監視于謙,或者打聽于謙在做什麼。

  陛下並沒有授予他這個權力,在當初安排九重堂的防衛的時候,陛下從京營中挑選了二百鐵林軍,而不是從錦衣衛。

  陛下是一個很明確的人,並不需要猜度。

  比如陛下就下令讓他殺掉金英、曹吉祥這些內宦,完全換掉慈寧宮的內宦,上下監視稽王府等等。

  陛下的命令總是十分明確的,比如治好稽王世子的疾病,不要讓太醫院誤判。

  陛下很少端著架子,玩聖心難度那一套。

  所以,興安並不監視于謙,無論是朱祁鈺、興安、盧忠,還是朝中的大臣,也決計不會相信,于謙會做出什麼違背大明利益之事,比如謀反。

  這一點上,沒有人會懷疑。

  「胡尚書知道于謙在做什麼嗎?」朱祁鈺換了個人問。

  胡濙是大明朝堂的常青樹,耳目眾多,若是于謙要辦什麼大事,那肯定會和胡濙溝通一番。

  但是胡濙搖頭說道:「臣也不清楚于少保最近在做什麼。」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那就讓于少保來回答一下吧。」

  這就是朱祁鈺的做法,既然好奇,那直接叫來問問便是。

  于謙人在講武堂,雖然沒有在聚賢閣,但是他是祭酒,最近他除了講武堂諸事以外,的確做了不少的事兒。

  興安疑惑的說道:「于少保,最近很少和陛下下棋,是在忙些什麼?不是咱家要問的,是陛下要問的。」

  于謙笑著說道:「既然如此,就跟著大璫走一趟吧。」

  他站起身來,從柜子里拿出了幾卷畫,笑著說道:「走吧。」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于謙俯首行禮,滿是笑意。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躬安,坐。」

  于謙也沒等朱祁鈺發問,而是將手中幾卷畫遞給了陛下,笑著說道:「臣最近在研究西域。」

  在中原王朝的廣泛意義中,西域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

  出了嘉峪關就是西域,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兩次嘗試打出去,但是拉力太小,阻力太大,最終沒有開拓成功。

  胡濙看著那副堪輿圖,嘆息的說道:「祖宗設立河西,疆域抵沙州、哈密。」

  「正統四年十月起,嘉峪關外的關西七衛就是仇殺不斷,最終沙洲衛內遷,大明疆域再無西進之能了。」

  于謙最近一直在忙活著瓦剌人西進的事兒,他畫了的第一幅堪輿圖就是察合台汗國。

  而胡濙說的是大明在西北地區統治力的下降標誌。

  正統四年十月,沙洲衛內遷,大明失去了對嘉峪關以西七衛的控制力,這種失去是將洪武、永樂年間所有的努力化為了泡影。

  關西七衛是永樂年間設立在西域的釘子,當時的意圖很明顯,一旦西域有變,時機成熟,就要西進,但是西進的拉力太小了。

  胡濙稍微回想了下感慨的說道:「洪武、永樂中,因其土酋內附立以為衛,其地處吾近邊,薄於北部,不可概以外國視之。」

  「這是正統五年,英國公張輔聽聞關西七衛內遷時,告訴稽戾王的原話,不能以外國視之,應當想辦法找回哈密七衛的統治。」

  朱祁鈺平靜的問道:「稽戾王怎麼說?」

  胡濙搖頭無奈的說道:「沒有,臣的意思是稽戾王留中不發了。」

  「關西七衛的仇殺,其實也是大明故意為之。當初永樂年間大明冊封忠順、忠義二王並封關西,就是為了讓他們仇殺,無力擾邊。」

  洪武年間打掉了北元的帝王世襲,永樂年間朱棣利用北元諸部在軍事、文化、經濟、部族等領域的矛盾,將其一分為三,分為了韃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族。

  這種分法讓他們無法形成合力,共伐大明。

  在關西設置七衛,並封二王,同樣是如此原因。

  朱棣冊封了忠順、忠義王爵,讓他們窩裡鬥,只要鬥起來,大明就可以做裁判,做裁判的主要干預手段,就是關西七衛的軍事實力。

  只要鬥起來,他們就沒力氣擾邊。

  但是正統四年,最後一個關西衛所內遷,標誌著大明再無力去做裁判了。

  但是面對失控的關西,稽戾王朱祁鎮選擇了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這種關門過自己小日子的做法,讓朱祁鈺眉頭緊皺。

  胡濙每次說到正統年間,就是愁眉苦臉、眉頭緊鎖、唉聲嘆氣,沒辦法,他不習慣那樣的大明朝。

  他在永樂年間四處做巡撫,他心裡有對比。

  胡濙無奈的說道:「正統五年,楊士奇上奏曰,朝廷樹立之恩,於先世甚厚,背德不祥,慎毋為人所誑惑也。→然竟不悛益通虜,拘留漢人,因而轉賣者甚眾,使者復暴橫至毆死,護行軍校邊,臣請絕其貢,詔曲貸之。」

  這是一道很奇怪的奏疏,事情發生的背景,和關西七衛有莫大的關係。

  關係七衛內遷之後,忠順王也好,忠義王也罷,他們發財的目標立刻瞄準了大明人。

  忠順王和忠義王在不同程度上開始通虜,和瓦剌人眉來眼去。

  哈密二王,開始拘捕出關做買賣和生活的漢民,用繩索串成一個長串的販賣,如果要入廁,就解開手,所以上廁所在北方一些地區也叫解手。

  而且大明派去的使者,被打死了。

  楊士奇給出的處理意見是:斷貢,斷了忠順王和忠義王的朝貢!

  十年前的事兒了,楊士奇墳頭的樹都已經枯了。

  胡濙繼續說道:「正統八年,瓦剌攻打哈密,破城,虜走了忠順王、王母、王妃等人。」

  「忠順王向大明朝廷告狀,稽戾王遣使至瓦剌申飭,瓦剌奴酋也先釋放了忠順王,但是並沒有放走王母。」

  「正統十年,瓦剌再攻哈密,第二次俘虜了忠順王、王妃等人,瓦剌狼子野心啊,他在試探大明朝的反應。」

  「第二次再次遣使申飭的時候,也先就不再釋放忠順王,一直在瓦剌住著了。」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品味了半天,疑惑的說道:「唱雙簧?」

  胡濙點頭說道:「唱雙簧。」

  「因為奴酋也先,其實是忠順王哈力鎖魯檀的親舅舅,哈利鎖魯檀的母親,是也先的親姐姐。」

  「自從正統四年,上一任忠順王死後,就一直是也先的姐姐攝政了。」

  忽悠大明朝,試探大明對外政策,反覆在作死的邊緣橫跳,看大明的反應,沒有反應就更進一步。

  朱祁鈺差點被氣笑了,他並不知道也先和忠順王的親戚關係,更不知道也先姐姐攝政之事,本能察覺到了不對勁兒。

  「再之後就是土木堡之變了。」胡濙停止了講解正統年間大明是如何失去關西七衛。

  修文德以來之道,興文匽武的大方略之下,興文匽武出一個土木堡天變出來,大明皇帝都被也先給俘虜了。

  于謙坐直了身子說道:「雖然也先很心急,但是他不是個蠢貨,相反,他的政策和他的父親脫歡、爺爺馬哈木一脈相承。」

  「大明強勢則退,大明弱勢則進,逐漸將塞外形成了一股合力,哈密、韃靼、兀良哈、建州三衛的建奴,都是如此。」

  「大明在京師、宣府、集寧、河套相繼大獲全勝,但是並未曾傷其根本,但他還是西進了。」

  「大明一旦騰出手來,他知道必敗無疑。」

  于謙滿是笑意的說道:「也先留下了阿剌知院留守和林,就是圖謀東山再起的那一天。」

  「他一定會回來的,因為他心不明,則意未平,他不甘心啊。」

  于謙和也先是老對手了。

  從京師之戰後,打到了河套地區,在這個過程中,于謙始終料敵於先。

  于謙的這種料敵於先,不是靠占卜,他的這種能力,是因為大明的情報能力,也是因為于謙對也先的了解,也因為于謙的人情練達。

  心不明,意未平。

  也先活的歲數大了點,但是他還是處於有我的人生境界,並未到無我之境,他會被野心蒙蔽雙眼,會做出一些激進的事兒。

  于謙接著說道:「從各路商賈、賽因不花、和王復、王悅等人的情報中分析,瓦剌西進的消息在西域引起了軒然大波。」

  「帖木兒王國的孝子們,終於不再為了王位打的肝腦塗地,可以坐下來商量下,如何應對瓦剌西進。」

  帖木兒王國,在洪武末年,攻城略地,西到小亞細亞半島,東至蔥嶺,南至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等地區,帖木兒給子孫後代們,留下了偌大的家產。

  帖木兒不服大明,在永樂年間斷貢,並且東征大明,出發三天後,帖木兒本人病逝,這場東征,不了了之。

  之後帖木兒的孝子賢孫們,開始了爭權奪位。

  于謙無奈的說道:「永樂三年到到永樂九年,短短六年之內,撒馬爾罕城頭王旗四變。」

  「永樂九年,帖木兒四子沙哈魯繼承王位,遣使大明,這才算安穩了下來。」

  朱祁鈺愣愣的說道:「王旗四變?」

  好傢夥,六年四變王旗,帖木兒一死,整個中亞亂成一鍋粥了?

  失鹿則為末等秩王朝,誰都好不了。

  帖木兒走的時候把王位給了孫子,可惜這個孫子也有個四叔沙哈魯,沙哈魯最後做了帖木兒國王。

  政權更替如此頻繁,會讓無數人的野心,如同野草一樣的瘋長,最終導致地方叛亂叢生,國將不國。

  朱祁鈺用了最大的決心,最鐵血的手段殺死了稽戾王,但是依舊摁不住野心家們造反。

  于謙笑著說道:「正統十二年,沙哈魯死,把王位交給了兒子兀魯伯。」

  「帖木兒王國王兀魯伯長期監國,支持者很多,他是個很富有才華的學者,他修建了西域最大的觀星台,仰望蒼穹;修建了瓷廳,展示我大明瓷器。」

  「兀魯伯這個人在這一點上,有點像宋徽宗。」

  「當時帖木兒王國東西方向都有叛亂,帖木兒王國重鎮赫拉特被叛軍攻占,當時兵權都掌握在能征善戰的兒子阿布都手中。」

  「在冊立王儲的時候,兀魯伯寵愛幼子,便立了幼子,和掌握軍權的兒子阿布都,鬧得兵戎相見。」

  朱祁鈺點頭說道:「父慈子孝兵戎相見,誰贏了?」

  于謙想了想說道:「兒子贏了,兀魯伯被殺了。」

  朱祁鈺喝了口茶,兒子贏了,就不能父見子未涼,抽出七匹狼了。

  「很快,兀魯伯長子阿卜杜拉殺死了阿布都,登上王位,短短一年後,卜撒因又殺了了兀魯伯的長子阿卜杜拉,終於登上了王位。」

  「從正統十二年到景泰二年,短短五年時間內…」

  于謙暫停了一下,他掰著指頭算了下,沙哈魯死、兀魯伯死、阿布都死、阿卜杜拉死。

  于謙滿是感慨的說道:「短短五年之內,撒馬爾罕的城頭王旗四易其主,卜撒因遷都赫拉特。」

  撒馬爾罕是中亞明珠,是一座2500年的古城,是絲綢之路的中轉站,甚至崩掉過成吉思汗鐵木真一口牙。

  帖木爾王國從撒馬爾罕遷都到赫拉特,代表了帖木兒王國的衰弱。

  比如衣冠南渡的東晉,比如泥馬度江的南宋。

  什麼是孝子賢孫?這就是孝子賢孫。

  偌大個帖木兒王國,因為爭奪王位,王室殺的血流成河,四處都是叛亂,四處都是戰火,這帖木兒王國分崩離析,並不意外。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聽明白了。」

  「帖木兒因為東征大明,死在了出征的第三天,沒有將權力順利過度給繼承者,導致第一次帖木兒王國的王室同室操戈。」

  「兀魯伯因為寵愛幼子,和掌握兵權的兒子兵戎相見,戰敗被殺,導致了第二次的帖木兒王國王未曾順利嗣位,再次城頭王旗變換,最終鬧到了遷都的地步。」

  背刺與反背刺,造反與反造反,現實版背刺風雲4。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鈺有些好奇的問道:「于少保研究這個幹嘛?和我們大明有什麼關係嗎?」

  胡濙想了想問道:「最近帖木兒使臣,一直鬧著要走海路朝貢,是因為這個嗎?」

  今天預計三更!兀魯伯是個觀星師,是個學者,是個好人,但不是個好的統治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