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奏報一封上天聽

  和風煦日,雖然天氣漸涼,但午後的暖風依舊吹得人心中舒爽……

  橙紅色的夕陽,灑滿了整個沈府,也打破了沈安這段日子中,少有的寧靜。【,無錯章節閱讀】

  益王皇甫胤善登門。

  「沈大人,本王不告而來,稍顯唐突,大人還是不要見怪才好。」

  皇甫胤善結果十三送來的茶,格外客氣的說道。

  沈安淡淡一笑,他更想知道,益王此來的目的:「王爺公務繁忙,現在兵營方面才要建好,您到這來一定有什麼事。還請直說吧。」

  沈安欣然的攤開雙手:「只要下官能做,絕對盡心竭力。」

  「好!」

  就喜歡他這性格。

  皇甫胤善抿了一口茶,索性將他的見聞猜測全部道出,不知不覺他的眉頭聚在一處:「沈大人,此事關係重大,本王只對你說過。」

  「宮中的事情,其實麻煩,您懂嗎?」

  皇甫胤善看似欲言又止,顧左右而言他,字字句句都晦暗不明,可沈安卻心裡有數。

  眼前這位年輕的王爺,怕不是因為嗅到的香火味,開始擔心起內宮之禍。

  梁帝其人,雖無什麼功勞,但也不是個混帳君主,功過相當,時不時還能給出一些真正利國利民的安排,至少他對得起自己的榮耀。

  但人無完人,梁帝有一個興趣愛好,或是所向的信仰,全部來自於對玄門的敬仰與嚮往。

  這件事,在大梁幾乎是人盡皆知。

  梁帝不止一次大規模修建玄門之地,甚至過去年年景好的時候,還會特意從朝廷大量撥款,用於轉向之中……

  除了修繕建造,梁帝本人對於那些玄門的養生修身,涵神斂光的術法,也頗有研究,在他小的時候,就以浸Y其中。

  後來做了皇帝,為家為國,他的盡力去克制,不再染指,但眼下國內海晏河清,再加上他龍體欠安。

  益王擔心,梁帝會重新觸及這些玄玄之事。

  而這些事情就是宮廷內的禍根苗!

  自古以來,皇帝浸心於此的,背後所隱藏的都是血淚離別,還有至親間的廝殺,以及對百姓所造成的,無可磨滅的傷害。

  「玄門本好,只是不能出現在帝王家。」

  沈安這句話,說到了皇甫胤善的心裡,他也就是希望沈安能想個辦法,讓他們倆儘快講這件事查清楚。

  「李德海只對父皇忠誠,所以不可能從他口中,套出一個字。」皇甫胤善皺著眉頭,臉色有些發青:「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國是,將父皇請出。」

  沈安點點頭,這的確是個辦法,眼下也正好有個機會——京淮大通道已經準備開始正式施工。

  工部方面所給出的核算表明,如果以當下淮水沿岸還在建造加強的線路為依照進行施工。

  屆時兩個工程之間的很多交集,點能為彼此帶去幾分便捷和利益。

  為此沈安已經下令開工,大批大批的工匠,依次趕赴當地進行建造。

  「正巧,這是今天上午才送回來的奏報。」

  沈安叫十三把奏報拿過來,請皇甫胤善審閱,他只是翻了幾番,就放在了旁邊。「這真的有用?」

  沈安搖搖頭,他也不確定,「當下只能試一試,看看陛下對此事,到底有多關注。」

  梁帝見到奏報的一刻,心中猛然一晃,過去工部呈送上來,有關京淮大通道建設所需費用的詳表他看過。

  所需靡費之大,令人側目。

  但這一回,當地開工之後,雙向工程合二為一的部分,竟多達三分之一,這就無形把整體的費用,縮降了三成還多,梁帝深感欣慰。

  沈安如此強幹,加之當下又正是淮水災後,人心不穩之時,作為皇帝他豈能毫無作為?

  自己的病,已經修復的差不太多,在這麼繼續在皇宮裡耽誤下去,也不是回事。

  「李德海。」

  吩咐一聲,梁帝緩緩起身更衣:「看來沈愛卿是覺得,朕已經修養夠久,如此大的驚喜,朕若不出面,也對不起天下百姓。

  把沈安的奏疏放在一旁,梁帝換好了朝服,李德海這邊親手為他綁紮玉帶。

  八寶團龍的玉帶左右,還掛著幾片玉佩,環佩玎璫間,更顯帝王威儀。

  「陛下。」

  正此刻,廳堂之外一名小太監,躬身來報,說是天靈子先生來了。

  梁帝雙目一渺,嘴角泛起一絲泊笑:「好,請他進來。」

  李德海撇了一眼去傳話的人,沖梁帝小心提道:「陛下這才方要出去,怎麼天靈子就來了,這位先生,果然是個活神仙。」

  「你啊。」

  梁帝最懂他的用意,恐怕是李德海擔心,天靈子暗中收買宮中人,窺視他的行動,監帝王之舉措。

  這可是惑亂宮闈的大事。

  李德海明知道梁帝一定懂他的意思,也不多說,只一句話了結,紮好玉帶,他又從旁人手中取了一領白虎皮斗篷,披在身上。

  「這領斗篷,還是當年朕登基時,海外送來的珍寶吧?」

  李德海安然,白虎自古以來就是聖潔之獸,古人以虎而言勇,他不免一時間想起過去的那段歲月,當年的陛下,又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換一件吧。」

  梁帝沉吟了片刻,將斗篷從身上取下:「把這個好好收拾打理一下,命人將內襯的團龍金繡拆下,換成虎鎮三軍的圖樣,到時候留下給善兒。」

  「喏。」

  李德海心中一晃,此物乃是梁帝最喜之物,多年以來從未體積過要送與被人,現在忽然這麼說,莫不是有什麼風向?新筆趣閣

  在宮中辦事,就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有一雙能洞徹勢態導向的慧眼。

  若無這樣的本事,趁早去做點別的事,少挨斷子絕孫的一刀不說,還能保住腦袋。

  李德海跟隨梁帝一生,早年之間出生入死,日夜相伴,可以說是最了解梁帝的人,他都不敢說自己每一次都能猜透天心。

  所以屹立不倒,大部分還是梁帝,早已把他當成自己的家人,貼心人,若無這些做扶持,李德海焉能凌駕於群宮之上。

  雷霆雨露,皆在一人之手。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