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去其帝號

  向絲國臣服意味著什麼?

  不等約翰回答,亨利已經重重一錘桌子,盯著拜占庭帝國的皇帝,說道:「他們一定會要求去其帝號!」

  「你拜占庭的皇帝,東西方世界之主,偉大的君士坦丁堡君王,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了大帝之稱!」

  「你只能跟法蘭克國王,英格蘭國王,匈牙利國王一樣,當個小拜占庭的國王!」

  「Emperor!從此降級成了King!」

  「這種屈辱,你能接受嗎!」

  隨著亨利的咆孝,所有拜占庭人的臉色都變得鐵青,這對帝國而言無疑是一份讓人難以接受的恥辱。【記住本站域名】

  在西方也有著皇帝與國王的區分。

  像有些國家,比如英格蘭、丹麥、西班牙等國,國君都被稱為國王,而非皇帝。

  那是因為他們的國君只有國王的封號。

  在任何文明中,想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帝,都要打服整個文明圈。

  比如東方的中原,在文明範圍內就是公認的天朝。

  比如羅馬就是他文明影響範圍內的主宰。

  甚至大食的哈里發、蘇丹,也能在清教國家內成為統治者。

  這些統治整個文明區域的帝國領袖才有皇帝的封號。

  說起來很籠統,但以英格蘭為例,就很好理解。這其中的區別就像英格蘭與大英帝國。前者是國王,後者是皇帝。

  由於每個文明都有統治極限,此前各個帝國互不干涉,所以同一時間,各個範圍內會有數個皇帝並存。

  但隨著東方的極致強大,影響疆域不斷向西擴張。

  大食的哈里發與蘇丹首先被迫稱臣,去其一切帝號。

  桑賈爾在東方的宗藩朝貢體系中不再具備任何特殊性,他的地位跟其他小國一樣,都是大宋天子統治下的一名普通國君。

  給桑賈爾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再自稱為帝。

  如今這一切很快就將降臨在拜占庭的頭上。

  象徵著赤潮的紅色,已經越過了廣闊的疆土,覆蓋了清教徒的全部勢力,正向君士坦丁堡逼近。

  而顯然,如果雙方談判,來自東方的意志,一定會要求拜占庭去其帝號。

  亨利直接了當的說道:「我們是盟友,所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才能與拜占庭皇帝和睦共存。可如果你們向赤潮臣服,赤潮的皇帝怎麼可能允許自己的附庸也自稱皇帝?」

  「我認為你們拜占庭想直接臣服這個想法可是太糟糕了。」

  拜占庭未來的軍事皇帝曼努埃爾也開口說道:「是的,我的父皇。帝國如今有一千萬人口,我們還有眾多行省,甚至可以重新組建鐵甲聖騎兵。我們還要抵抗的能力,直接向赤潮臣服,我不認為是一個明智的抉擇。」

  美男子約翰態度一向和善,所以對他兒子聯通外人的質疑,並沒有生氣,而是耐心的說道:「我的兒子,你必須學會審時度勢。」

  「我們科穆寧家族的確實現了拜占庭帝國的中興,人口也突破了一千多萬。但這並不應該使你失去判斷的能力,眼前赤潮強盛,而我們持弱,對抗下去,只會導致我們最終走向失敗。」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暫時拋棄虛名,最多不過是一個皇帝的稱號而已,並不影響我們統治的基礎。祖先都能為了利益,向絲國納貢。我們如今為什麼要跟他們死戰到底?」

  「我的意見是,應該把實力積蓄下來,認真學習赤潮的文明,在足夠強大的時候,再發出致命一擊,而不是無謂的犧牲。」

  相較於好戰的兒子,如今的皇帝顯然更加務實。

  但皇后卻有不同的意見,說道:「陛下,可能直接臣服,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美好。如果帝國向赤潮臣服,赤潮一定會肢解帝國。」

  「各個行省都會脫離,我們科穆寧家族甚至連如今五萬的常備軍都無法維持了。」

  這也是整個帝國最大的隱患。

  甚至是如今所有爭執的根源。

  帝國遠沒有外人想像的那麼強大。

  如果帝國真的能夠牢固掌握一千萬人口,又怎麼會被突厥壓得喘不上氣,不得不向西方得盟友請求十字軍介入?

  如今帝國是以羅馬行省制度為參照,將帝國分為了若干大區,比如即東方大區(君士坦丁堡)、尹利里亞大區(薩洛尼卡)、義大利大區(拉文納)和非洲大區(迦太基)。

  但是這個行省制度,雖然名字叫行省,跟東方大一統王朝,尤其是中原的行省,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完全是翻譯留下得問題。

  東方的行省制度下,是一個擁有高效官僚制度的中央集權國家,版圖內一切行省、邊疆甚至山區裡的縣令都在中央管轄範圍內。

  但西方的行省,那就完全不是這樣了,更像是獨立的諸侯國,國王派總督下去,主要管理地方軍政司法大全,每年交定額的稅,聽從國王調遣就可以了。

  最開始國王還能干涉總督的任命,到了後來,總督基本上就是世襲了。而且有的總督甚至又獨立的開戰權和外交權。

  看起來似乎像是周天子下面的藩國?

  但實際上則遠遠不如。

  因為無論是西周各國,還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絕對意義上認可自己是諸夏貴胃,禮儀之邦,有絕對高度的民族認同感,還有《周禮》這種統一文化典籍。

  而西方的各行省,民族完全不同,信仰甚至互相敵對,至於語言、文字、傳統、習俗,那更是天差地別。

  這種情況下,帝國根本就無法完成凝聚人心、人力,去對抗鋪天蓋地而來的赤潮。

  不要覺得這個數字很少,

  這是科穆寧王朝中興後,拜占庭王朝從兩萬人的軍隊規模一路擴張上來的。

  但即便這五萬人的規模,也不全是拜占庭人的本土軍團,事實上其中包括了近一半的僱傭兵、外籍軍團和附庸國軍隊。

  如果按照拜占庭帝國的軍隊規模統計,那不算赤潮在東方本土的軍隊,僅他們在耶路撒冷一線布防的軍隊就多達七萬餘人。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