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相楊時繼續說下去之前,趙桓打斷了一下,問了一個公卿大臣們不太感興趣的話題。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三司使是否統計過各地畝產量大概在多少?這八億四千萬畝良田,總共能生產多少石糧食?」
這個數據,對朝廷財政,對軍隊戰力並沒有多少影響。
但卻是最真真切切影響整個國家生產力的一個數據。
不管上層建築如何,農業生產力才決定了社會的發展程度。
只有農業生產力高度發達, 才能有充足的人口從田地里解放出來,發展工業。
大宋的城市經濟無疑是十分發達的,尤其東京,親自走在這個城市裡,你幾乎無法感受這是一個傳統印象中的古典城市。
穿越者能想到的,想不到的發明, 幾乎都能在這座城市裡找到。比如煉焦、洗煤, 繅車、水轉大紡車, 水晶透鏡、拉杆活塞式風箱,培育水稻、肥料積制,甚至連商標、GG這種東西都有,而且是遍布整個東京城大街小巷,茶坊青樓。
就城市商品經濟角度而言,東京已經具備了完善且優良的運行模式。
但之所以卡在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一切的背後並沒有強大的工業生產。
這繁華的一切,並沒有一個堅實而又強大的後盾,或者說沒有供應這繁華的肥沃土壤。
只是一國養一城的,不惜代價從各地運來的奢侈品,維持著這曇花一現似地繁榮。以滿足京城士大夫們奢欲無厭的腐敗。
不論是眼前這座東京城,還是整個大宋,如果想打破當前桎梏,突破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都必須發展出強大的工業。
上天給趙桓穿越來一遭,他自然不甘於只打打殺殺。
不然他都用不著改革,用不著苦心積慮的跟士大夫們咬牙博弈,只要躺在內宮跟曹叡一樣花天酒地,把軍隊交給岳飛, 早晚也能打贏金國。
但既然來到這個時代, 總要有點宏偉追求,給這個時代注入不同的氣象。
他又不會發明創造,又不會著書創作,能做得就只有把國家文明水準推向更高層,徹底拉開與周圍國家的差距。讓後人閉著眼也能吊打周圍所有國家。
便比如漠北。
似乎有中原王朝以來,北方胡虜都是中原王朝的心頭大患。
一代代中原英傑都想著要怎樣抵禦胡虜的入侵,仿佛這是一個無法根治的死節。
如果穿越到秦漢,趙桓還真不好說,必須要小心翼翼,培養國家精神,貫徹國家武德,建設精銳大軍,然後還要配合以外交、羈縻,才有可能解決。(一如大孟神武皇帝張瑞)。
這是由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兩者的屬性決定的。只要農業文明無法跨越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將勢力扎穩在北方草原,那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就是個無法根治的死節。
但穿越到大宋,這一切就完全沒有那麼複雜了。一切的問題, 都能夠一個方法輕鬆破解。
那就是把文明往前推動一步。
遊牧文明是農業文明的死敵?
戎狄熾強, 為患北疆?
那來跟工業文明試試?
當遊牧鐵騎南下,遇到一個強大的工業帝國。
那畫面簡直……慘烈的不忍直視。
當工業文明出現那一刻, 所謂的漠北,所謂的北方遊牧民族,就再不配談什麼「勁兵驍將強於中國」了。
能歌善舞才是他們的民族特點。
不要跟工業帝國強大的動員能力比軍事實力,更不要用弓劍刀槍嘗試去衝擊工業帝國先進的火器陣線。
因為趙桓有這份規劃,所以關注點與一眾大臣們略有不同,更加在意整體糧食產量。
楊時眉頭微蹙,思考了片刻,認真的回道:「官家,我大宋幅員遼闊,疆域萬里,各地糧食產量差異極大。如陝西、永興軍、秦鳳路等地,糧食產量略低,畝產只有兩石左右。」
「而在成都一帶,據聞糧食產量最高能達到七八石。」
「我朝最受人景仰的千古名臣,范文正公,知蘇州時,曾在《答手詔條陳十事》中詳述,蘇州一州之田,系出稅者三萬四千頃。中稔之利,每畝得米二石至三石。這是精米,在大宋任何地區基本都是稻子二石折米一石。」
「這就意味著在我朝糧倉,蘇湖一帶畝產約有四至六石。」
趙桓聽的極為認真,如陝西、秦鳳路這些地區畝產量略低倒不是技術問題,完全是因為降水量不足。而南方畝產較高,反而不是因為降水,而是因為溫度。
千古有名的占城稻,早在大宋開國之初就已經傳入中原。而且南方各州,歷任監司官員都極力推廣,在大宋已經十分普及。
這種水稻一年能夠三熟,從種下到收割僅僅五十餘日,是提高畝產的良種。
因此在大宋,南方土地的畝產量一般要高於北方。如果精耕細作,改進農業生產水平,也會出現成都那種令人驚嘆的情況,一畝地產量八石。
趙桓算了一下,說道:「僅蘇州一地,田地三萬四千頃就能產谷一千四百萬至兩千萬石左右?」
「遠遠不止。」計相楊時糾正道:「這三萬四千頃田地數量是范文正公上報的,系出稅者數量。當地還有大量士大夫不上稅土地,以及隱匿的田地。」
「蘇州一帶的土地在這次肅清中屬於首批丈量完成的一批,我司統計的蘇州良田為五萬兩千頃,產谷至少亦在兩千一百萬石,高可達三千萬石。」
三千萬石。
大宋禁軍士兵月糧為二點五石,廂軍兩石,到靖康年間禁軍口糧一路下滑至八九斗月糧,繼而糙米充好米,小斗換大斗。
這說明一個壯漢一個月的口糧在兩石以上,婦女兒童老人,一個月八九斗也餓不著。
大宋男女老少平均下來,每月糧食消耗在一石至兩石中間。
這三千萬石糧食足夠供養近三千萬人一個月。而大宋總共也才一億人口。
難怪說蘇湖熟,天下足。
趙桓說道:「雖然產糧數無法確定,但區間總能有所合算,最低也有二十億石,高或可達三十至四十億。朕算的沒錯吧?」
「的確如此。」
「可按我朝百姓每月耗糧一石算,一億百姓一年也不過十二億石消耗。所有數據皆取下限,也至少應該還有八億石存余,這些糧食都到哪裡去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