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一 僚人動亂

  蘇寧猜得沒錯,這份軍報,正是來自於嘉州刺史和陵州刺史的求援文書,嘉州與陵州的僚人造反了。

  說起這個僚人啊,其實也就是如今四川雲南等地的少數民族的共同祖先,漢朝時期四川等地是沒有僚人的,而在晉朝,西晉東晉兩代,政局動盪,當時的蜀地和東晉是兩個國家,統治蜀地的是成漢政權,為了對抗東晉和來自於北方的前趙等國家進攻,成漢政權的統治者將僚人引入蜀地,增加兵力,僚人入蜀由此開始。

  魏晉南北朝是中華大地空前絕後的長達數百年的一次大分裂時期,各種民族和政權如雨後春筍一般,你方唱罷我登場,時間還都很短,正所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當然,同時也是一部漢民族的血淚史,漢民族的力量在這一時期衰弱到了極點,少數民族侵入神州大地,將原本的漢民殺死,自己占據這裡的土地,漢民族的人口數量劇減,幾近亡族滅種。

  有研究指出的現代漢人乃是大融合的產物,正是基於此一點,死人沒有辦法繁衍後代,所以毫無疑問,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征服者的後代,這是一些人的論點,但是不管事實如何,這一時期,天下當真是亂到了極點,今後中華大地將再也沒有出現過如如此混亂的局面,而僚人,正是這一場大動亂大分裂時期的遺留產品。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交通不夠便捷,導致歷史上歷朝歷代征伐蜀地都很困難,這也間接的造成了蜀地在一定程度上的與世隔絕,雖然蜀地被征服的例子並不少見,但是究其根本還是為了統一,事實上不會有什麼統治者會一心一意的攻擊蜀地,主要還是交通太過困難,諸葛亮北伐功敗垂成的重要原因就是交通問題,同樣的,魏國攻擊蜀漢數次失敗也是因為蜀地易守難攻。

  正是因為此。攻擊一次蜀地就等於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蜀地內部也因此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平靜,亂世之中,蜀地成為人間桃花源的例子也不罕見,當然。被屠殺的次數也很多。可是這個時期。蜀地卻因為其特殊性而遺留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族人雜居的情況,其中,就包括僚人。

  僚人造反的原因就是因為天下平定。漢族人口上漲,在蜀地和華夏大地上占據人口優勢的漢民族,是個繁衍能力相當強大的民族,無論被殺了多少次,總能頑強的繁衍會原本的數量,然後繼續上漲,也不知道是悲哀還是幸運,生出來就是被殺的嗎?

  蜀地的漢民族人口數量上漲之後,少數民族卻因為生活習性的問題而導致人口增長速度很慢,比不上漢族人,人口優勢一旦顯現,那就是在資源競爭上的優勢,漢族人口大量奪回原本屬於他們祖先的土地,蜀地政府的官員自然也是漢人,在不少問題上自然也會偏袒漢人,所以,僚人的生存空前被壓迫了。

  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什麼人都是一樣的,當生存面臨威脅,生命受到挑戰,懦夫也有拿起武器爭取生存權力的勇氣,更別說是習性剽悍的僚人,於是,這一場規模很大的叛亂,就此展開,嘉州和陵州是僚人聚居處,僚人數量最多,相對於成都這些漢人的聚居點,嘉州和陵州僚人數量占據優勢。

  打敗了那裡的官軍,殺死了唐政府的官員,燒殺搶掠失去保護的不占優勢的漢人,在漢人的抵抗被擊潰之後,嘉州和陵州已經成為了僚人的領地,嘉州刺史和陵州刺史死裡逃生,急忙聯合劍南道監察使向中央政府求救。

  貞觀時期的道,並不是行政區劃,而是監察區劃,道的長官是中央政府監察底下實際行政區劃的州縣長官的監察官員,所以道並沒有實際上的意義,也談不上什麼軍權政權,州就是地方最大的行政等級,州刺史也就是地方官的代表,底下還有很多的縣,嘉州陵州已經被僚人攻占,各縣慘遭屠戮,縣政府的官員也損失慘重,駐軍就更別說了,一敗塗地,整個蜀地都面臨著危險。

  面對這種情況,兩州刺史實在無能為力,上表請罪的同時,請求朝廷立刻調撥軍隊平定叛亂,挽救蜀民於水火之中。

  得到了這個消息,蘇寧意外地發現,大唐大佬們不單單沒有憤怒,反而有些激動,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不正常的笑容,包括李二陛下也是這樣,最後侯君集一句話點醒了蘇寧:「還真是想什麼來什麼。」

  蘇寧終於知道了這些人為何露出笑容了,原來是這樣啊……

  蜀地劍南道由於地處偏僻,軍府數量少,軍隊人數更少,也談不上什麼強軍悍軍,原本要是調動軍隊的話是應該從長安調動,走魏國攻伐蜀漢的舊路,從漢中直入蜀地平叛,如今蜀道雖然不曾修繕完畢,但是好歹也能走動,實在不行就走子午谷,當時魏延一直想走而沒能成功的地方。

  不過因為大唐開發江南的舉動早就開始了,而右驍衛大軍也駐紮在襄陽地區,襄陽有水軍,完全可以以襄陽駐軍為主力,乘船從水路沿桓溫平定蜀地舊路逆流而上,平定叛亂,不過正當大傢伙兒都這樣想的時候,侯君集突然冒出了一句:「對了,陛下,咱們不是說內部叛亂,地方駐軍無法平定的話,就應該讓軍事大學的學子去平定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一時間所有目光集中到了蘇寧的身上,當初為了鍛鍊軍事大學學子,使他們在加入軍隊前就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不至於成為紙上談兵的趙括,蘇寧提出了這個條款,得到了所有大佬的一致贊同,設為軍事大學校規。貞觀六年年初的一場叛亂以軍事大學學子方才入學沒有學習為由拒絕了,這一次,第一期的學子可已經學習了整整一年多啊……

  這一下應該沒什麼理由了才是……

  蘇寧眨眨眼睛,說道:「侯總長所言甚是,臣以為軍事大學第一期學子已經學習一年有餘,已是強悍精銳之師,蜀地僚民叛亂者不過數萬,烏合之眾,大唐軍隊強悍無匹,軍事大學學子更是精銳中的精銳。一千軍事大學學子。足以平定僚人叛亂!」

  蘇寧雖然不在軍事大學任職了,但是軍師大學祭酒司馬的職位還是他的,他也有相當的發言權,畢竟這個事情是他提出來的。如今到了需要的時候。蘇寧最有權威。最適合判斷軍事大學學子能否出征。

  既然蘇寧也答應了,李二陛下以很想看看耗費了大唐君臣太多心血的軍事大學能否擔得起這樣的投入和關注,能否擔得起皇帝對他們的期望。更重要的是,李二陛下本人就是軍事大學校長,是軍事大學的最高領導,軍事大學能否成功,和他也是息息相關的,軍事大學學子若是憑著自己的力量,打好這開頭第一戰,對於李二陛下而言,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李二陛下開口道:「這個事情,牽扯麵比較大,把軍事大學所有將官全部召集起來,一起來商議一下這一次出兵的情況,責令縱橫司立刻探查有關情報,匯總至參謀總部,參謀總部立刻製作沙盤,制定詳細合理之戰略方針,此戰,沒有失敗的可能。」

  大唐的軍事行動如今已經比較規範了,縱橫司提供情報,參謀總部匯總,制定戰略戰術,下達到軍隊當中,和李二陛下的虎符合二為一,大軍出動,然後軍隊統帥和縱橫司的探員保持聯繫,一旦情況有變,第一時間把情報傳達到帶隊將官手中,統帥有隨機應變的權力,當然,推翻參謀總部制定的計劃,統帥要負全責。

  大唐的戰爭機器迅速運轉,而蜀地僚人叛亂的消息傳出之後,軍事大學那些嗅覺敏銳的將官也頓時察覺了什麼,大唐皇帝的詔令一下達,所有將官頓時激動起來,然後迅速趕往長安城,準備參加作戰會議,這個不尋常的情況也引起了學生們的注意,第一期學長和第二期的學弟紛紛動了起來,最後,一個消息被確認了——蜀地有叛亂發生,按照校規規定,我們極有可能出戰!

  這個消息讓所有學子有了莫名的激動和擔憂。

  按照軍事大學的條例,大唐一切對內平叛戰爭,若是地方駐軍無法平定,就要靠著軍事大學的學子去平定,大唐正規軍並不出動,十二衛精銳並不出動,視叛亂規模和情況嚴重與否,決定派遣多少學子參戰。

  理論上軍事大學可已出動的最大兵力為三千虎狼之師,這三千人可都是軍官,也就是說,是三千優秀的軍官組成的軍官敢死隊,戰鬥力比之大唐的任意一支軍隊都不遑多讓,而且軍事大學的學子也承擔著很大的壓力,比如一旦畢業就可以擔任軍官,一步登天,對於那些從小兵一步一步熬上來的人而言,是很不公平的。

  軍功派和學院派,將來軍隊裡面的兩大派別已經產生了雛形,為了儘可能的減少這種衝突激烈化,軍事大學學子在校期間負責平定內亂,也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息天下悠悠之口,軍事大學學子也是參了戰流了血的,可別再說他們什麼也不是了,他們也是為大唐戰鬥過的英雄。

  這些識字率百分之百,百分之三十熟讀兵書和其他經典,學識相當優秀的未來軍官們,是軍校大佬們的心頭肉,還有不少是如今的大佬們所看上的人,準備拉到自己的軍隊裡面做軍官的,好好培養的,但是現在,這一支在大唐內部,也是全世界唯一一支識字率百分之百的軍隊,卻要出戰了,未來的大將軍大帥們,如今,只能以一個普通士兵的身份,上第一線拼殺!

  這樣的一支軍隊,這樣一支組成人員丟到民間就是文曲星的軍隊,要是出戰了,會帶來多麼巨大的震動啊,一群讀過書的人要去出戰,要千里迢迢去蜀地平叛,怎麼聽怎麼覺得怪異,但是,這就是事實,這也是軍方大佬們所擔憂的,蜀中平叛,千里之遙,就算是想救援,也很困難,這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這支沒有作戰經驗的軍隊損失慘重,那對於全大唐而言都是不可彌補的損失。

  讓一群蠻夷去損傷一群素質極高的軍人,這個買賣怎麼想怎麼不划算,就算是一千個蠻夷換一個學子,都覺得虧了,傷了一根汗毛都覺得心疼,更別說死掉了,那更是想想就要發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