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又見名將

  第896章 又見名將

  舅甥二人一番詳談後,李素的心情平復了許多。

  同時他也意識到,這場戰爭不是自己能輕易摻和的,它關乎大唐的國運氣數,關乎李世民的皇威和天下士子民心, 關乎世家門閥以後對李氏皇權的態度……

  李世民將它看得太重要了,所以他絕不容許別人挑戰他的權力,尤其是在兩軍交戰的關頭,今日渡河之戰時,哪怕魏徵再世,敢在兩軍陣前公然頂撞李世民的決定,相信李世民都會毫不猶豫地將他斬首祭旗。

  所以今日李素算是逃過一劫,而親舅舅果然是親舅舅,幸好當時眼疾手快救了他一命。

  想明白了這些, 李素不由有些後怕,如果今日真的在陣前耍起混帳性子,可不是蹲大理寺牢房那麼簡單了,不死也會扒層皮。

  「伴君如伴虎」,隨李世民出征果然是件很危險的事,李素忽然開始想家了……

  …………

  渡河之戰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終於勝利了。

  戰後李世民召集眾將議事,行軍長史將今日戰損細細稟奏,今日一戰,可謂損失慘重。

  首先是牛進達所部五萬人,在遼河上游渡河時果然遭遇了高麗軍的埋伏,幸好對方人數不多,兵馬渡過一半時,高麗軍忽然朝河中射箭。一輪又一輪的箭雨如蝗蟲般射進河中, 牛進達見退無可退,咬牙下令冒著箭雨渡河。

  一輪接一輪的箭雨頻率高得嚇人,似乎這支埋伏在河對岸的高麗軍是一支專門的弓箭部隊, 因為這一輪輪不停歇的箭雨,牛進達所部損失慘重,付出了兩千多人的代價後,這才勉強登岸,與敵人殺作一團。

  事後牛進達才知道,駐紮在遼河東畔的五萬高麗軍為了伏擊上游的牛進達所部,特意抽調了一萬人馬出來,而且將高麗軍中所有的弓箭全部調撥給這一萬人,這也是李世民主力強行渡河時,對面的四萬高麗軍不曾放過一箭,只與唐軍刀槍相拼的原因。

  牛進達畢竟是一代名將,雖然驟遇埋伏,但也沉著冷靜,強行渡河後,牛進達將高麗軍殺得潰散敗逃,整理隊伍後,馬上朝高麗軍大營奔襲而去,然後立即對高麗軍大營發起突襲。

  大唐與高句麗的第一戰,就這樣以一種慘烈的方式結束了。

  事後行軍長史統計傷亡和戰果,此戰唐軍傷亡共計五千餘,而高麗軍傷亡一萬二千餘,余者三萬多人盡皆潰散敗逃,算得上一場激烈的大戰了。

  付出了如此重的代價,大軍終於渡過了遼河,再往前去便是高句麗的國境。

  大戰之後,大軍駐紮遼河邊休整兩日,很多善後事宜要在這兩日內解決,比如安葬戰死的將士,整理戰後的軍械物質,救治傷兵,或者將一些傷勢較重的傷兵經由後勤民夫抬回柳城安置等等。

  兩日後,李世民下令繼續朝前開拔,目的地:遼東城。

  ****************************************************************

  遼東城位於千山山脈西側,從遼河往東,大唐王師算是正式進入高句麗境內。

  遼東城便是鑲嵌在大唐和高句麗國境之間的一座前哨堡壘式的城池。

  進入高句麗境內後,路上遇到的風景便大不一樣了。

  沿途很少見到高麗人,因為大唐開啟戰端,高麗人無論將士還是百姓皆往國中腹地遷移了,一路所見大多是一些已經收割過的田地,還有一棟棟簡陋且風格熟悉的民房。

  不得不說,高句麗這個國家對華夏的感情實可謂又愛又恨。

  他們恨的是華夏無論怎樣改朝換代,都會遣使過來命令高句麗臣服,讓高句麗奉中原王朝為宗主國,而且還必須年年納貢,否則便刀兵相向,這種王霸之氣在隋朝時尤盛。所以隋朝從文帝開始,往下幾代帝王都對高句麗發起過戰爭。

  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高句麗也沒有太占理,這個國家太貧瘠了,山地多,田地少,國小地貧,百姓窮困,窮則思變,數百年來,高句麗沒少派兵襲擾中原邊境,屠戮搶掠邊民百姓的財物和人口,兩國正因為這些矛盾年復一年的積累,最後在隋朝時爆發出來,這才造成兩國水火不容的局勢。

  至於高句麗對華夏的「愛」,自然是華夏的文化,服飾,建築,橋樑,在高句麗國中,漢字,中原先古聖賢的著作等等,這些東西只有貴族有才資格學習,高麗的貴族們皆以寫漢字,說漢話為榮,將其當做高人一等的象徵。

  兩國之間如此複雜且纏綿悱惻的愛恨情仇,如果擬人化的話,能寫一本三百萬字的言情小說,肉麻得死,中間還要加上百濟新羅這兩個小三小四,以及倭國這個綠茶婊……

  …………

  三日後,唐軍兵臨遼東城下。

  遼東城方圓地勢平坦,這裡是高句麗國西面僅剩的一片平原沖積地帶,適合騎兵衝鋒,大軍剛到城外,便馬上紮營戒備。

  李世民的帥帳還沒搭建好,馬上便派人向遼東城射去招降書信。

  遼東城的守將名叫趙惠公,聽起來像是春秋戰國時期某個諸侯國的大王,這個人倒有一副硬脾氣,李世民派人射進城裡的招降書很快到了他手裡,然後這個傢伙膽子不小,估計也覺得自己在幾十萬敵軍的圍困下命不久矣,索性破罐子破摔,沒過多久居然給城外的唐軍大營也射了一封書信,這封書信跟李世民的招降書幾乎如出一轍,不同的是把名字改了一下。

  李世民氣壞了,這是給臉不要臉了,憑城裡區區幾千兵馬,居然敢招降數十萬大軍統帥的大唐皇帝,還要李世民脫去衣裳,坦胸負荊,面城而拜……

  李世民氣得差點原地爆炸,然後,雙方和平的最後一條通道徹底切斷。

  既然無法招降,那就刀兵相見吧!

  …………

  李素這幾日待在營房裡,心情越來越憂慮。

  數十萬大軍勢如破竹,直擊高麗邊城,看起來確實是好事,士氣如虹,高歌猛進,多麼提神醒腦。

  可是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一切太順了,而且直到現在李世民也絲毫沒有將兵馬分散開的意思,三十萬兵馬圍在遼東城周圍,看似是獅子搏兔之勢,實則隱患太多。

  打仗這種事不是做算術題,比如敵人殺你十萬兵馬,你還剩二十萬,打仗不是這麼算的。

  也許在自己的十萬兵馬中了埋伏被殺之後,剩下的二十萬兵馬軍心已然動搖潰散,那麼這二十萬人基本就沒有了戰鬥力,只要稍微嚇唬一下,這二十萬人就會扔下兵器掉頭逃跑,這不是誇張,而是事實,華夏上下幾千年,類似十幾個敵人追殺潰逃的上千將士,漫山遍野到處跑的奇葩畫面舉不勝舉。

  如此多的軍隊集中在一起,很容易會出現這種現象,數十萬大軍,與敵軍作戰後,勝利並不足為奇,一旦稍有小敗,敗績就會被無限放大,恐懼和怯戰的心態將會如瘟疫一般迅速在全營擴散,最後稍微遇到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為全軍潰敗的導火索。

  此時唐軍正是春風得意之時,這些隱患沒人看得見,但李素能看見,正因為如此,李素才會覺得分外憂慮。

  更煩心的是,偏偏這些憂慮還不能向李世民勸諫。如今李素眼裡的李世民已經完全魔怔了,仿佛中了邪一般,誰的話都聽不進去,他只相信自己,他要將滅國報仇之功全部攬到自己身上,他已經被得勝還朝之後百姓的叩拜和歡呼聲沖昏了頭腦。

  左思右想,李素悲哀的發現,只有冷眼旁觀李世民在高麗遭遇一場大敗之後,他才會清醒過來,或許那時,他才聽得進忠言勸諫。

  …………

  大軍圍困遼東城,李世民還未下令攻城。

  李素不知道李世民是怎麼想的,或許這位英明的帝王也有拖延症吧。

  圍城三日,李素無所事事地整天在大營里晃悠,無聊時便調戲貶損一下新收的丫鬟高素慧,毒舌刺激得高素慧白眼直翻,怒不敢言,李素便由衷感到一陣快意。

  跟這位抖M姑娘相處久了,李素發現自己越來越像個變態了……

  難道這位姑娘激活了自己骨子裡的隱藏屬性?

  清晨醒來,李素向方老五問了時辰,發現已過卯時,再聽聽大營內靜悄悄的氣氛,於是暗嘆口氣。

  圍城第四日,看來今日李世民仍然沒有攻城的打算。

  洗漱過後,李素在大營內繼續遊蕩,一邊漫無目的的走,一邊猜測李世民的用意。

  按說兵貴神速,數十萬大軍進入敵國境內,更應該速戰速決,小小一座遼東城,李世民竟拖延了四天,難道他在等待高麗援軍到來,然後將他們一舉全殲?

  胃口不小呀。

  孤魂野鬼般四處遊走,李素不知不覺發現自己已走到轅門外,再往外走就是大營外了,敵國境內最好老實點,誰知道附近有沒有埋伏棒子的兵馬呢?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李素立馬往回走。

  走了幾步,靠近轅門的一間營房內傳來激烈的爭吵聲,李素好奇地停下了腳步。

  「幾十萬大軍,全部停滯在同一個大營里,這樣下去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事,那就是全軍覆沒的大事!」

  「薛禮,咱們這一火里就你聰明,就你能耐,別人都是傻子是吧?連陛下和諸位將軍都沒覺出問題,偏偏你看出來了,看來你遲早是當大將軍的料,將來發達了可別忘了咱們這些貧寒袍澤呀!」

  冷嘲熱諷的話音剛落,營房內傳出一陣轟然大笑。

  那個名叫薛禮的人顯然生氣了,卻無法解釋清楚,只好長嘆道:「爾等鼠目寸光,我實不願與爾等多言,道不同不相為謀!」

  另一道聲音冷笑道:「照你這麼說,咱們這幾十萬人該如何?都撤回遼河西畔去重新來過?」

  薛禮哼道:「照我說,攻下遼東城後就必須要分兵而擊了,此次出征,軍中老將不少,任一位老將皆是帥才,領一軍獨當一面綽綽有餘,分兵後從三面分而出擊,高麗不出半年可克矣!」

  營房外,李素聽得兩眼大亮,臉上禁不住露出喜悅激動之色。

  這是什麼?這是知己呀!共奏高山流水都不足以表達心中的仰慕之情,如果他有妹妹的話,拼著讓許明珠責罵也要娶了,這樣的人才一定要讓他當自己的大舅子……

  李素激動得開始胡思亂想了,隨即忍不住衝進了營房。

  營房很狹小,裡面充斥著一股汗臭和腳臭混雜在一起的味道,非常刺鼻,熏得辣眼睛,李素這種有潔癖的人卻也顧不得這些了,左右掃視了一眼,李素喜道:「誰?剛才是誰的高論?對了,叫薛禮是吧?誰是薛禮?」

  見李素衣著華貴,相貌不凡,後面還跟著方老五等一群部曲,營房內的將士們頓知他是軍中權貴人物,不敢得罪,於是紛紛起身行禮。

  一名身材偏瘦,模樣有些斯文的普通士卒打扮的男子走出兩步,忐忑不安地行禮道:「小人便是薛禮,字仁貴,拜見這位貴人……」

  「哈哈,好!好一條漢子!」李素大笑,隨後突然一頓,兩眼呆滯地看著他:「你叫薛禮……字仁貴?呃,薛仁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