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出兵時機
秦軍完了!
關中的戰況關係著神州世界的大勢變化,無論是遠在金陵的王景,還是太原的李世民都十分的關注。
不知道派了多少探子時刻觀察秦漢大戰的情報。
當王景聽到關中情況的時候,不管別人怎麼想,反正他的第一反應,便是秦軍果然扛不住兩漢聯手。
在褒斜道和蜀漢鏖戰的王翦,看似沒有讓蜀漢威脅到關中,但他麾下的數十萬精銳,時刻消耗著秦國的大量資源,讓秦國無法抽調更多的兵馬去支援東面戰線。
從某一方面來說,蜀漢拖住了秦國至少三分之一的力量。
面對全力以赴的西漢王朝,秦國卻只能以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力量應對……
秦國固然有殺神白起,但西漢也有大漢雙壁。單單有一個衛青的話,和白起相比是弱了一點,在當初的對峙廝殺中處於下風。
但多了一個其疾如風,狂飆突進的霍去病,衛霍組合立即對白起產生的壓制。
雙拳難敵四手,衛霍拆分出來,每個人也是能和白起比較一下的同層次名將,聯手配合,勝過白起很正常。
再加上劉徹為了徹底擊敗秦國,把霍去病從北方調回,放棄了和李唐、蒙元交接的地盤,整個漢軍都在為擊敗秦軍努力。
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秦國拿什麼來嬴,憑嬴政的姓氏麼?
始皇帝嬴政在歷史上一統天下,車同軌書同文,的確是千古一帝,在後世的皇帝排行榜上,基本上都能霸占第一的位置。
但神州世界可不是個人偉力能決定一切的高級仙魔世界,現階段,個人的實力可無法逆天。
嬴政的名聲再大,千古一帝的名號再響亮,也扛不住大漢的名將群。
西漢除了大漢雙壁之外,其他的名將還有曹參、樊噲、周勃、周亞夫、夏侯嬰、灌嬰,以及宣帝時期的趙充國,還有李廣難封的李廣……
這還是西漢時期積攢下來的名將,在東漢王朝覆滅後,耿弇吳漢等人也投入了劉徹麾下。
讓漢軍的高層力量大增。
白起一個人,扛不住整個大漢的壓制,多一個蒙驁也無濟於事。
果然如王景的推斷。
在九月的時候,白起和蒙驁兩軍合兵,想要轉身攻打占據了扶風的霍去病,不過衛青早有準備,在秦軍剛有動作的時候,就果斷的率領四十萬漢軍精銳再次發起猛攻。
緊緊的貼著秦軍,讓對方無法轉身。
在這種短兵相接的激烈搏殺中,哪一方率先撤退,便會被對手窮追猛打,一不小心,就是大敗潰敗的結局。
白起身為名將,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只有見招拆招,和衛青正面拼殺一個選擇。
在雙方大戰的時候。
霍去病率領本部騎兵蓄勢待發,給予秦軍極大的壓力。
八月的時候,秦漢主力兵馬已經浴血搏殺了好幾場,每次雙方都折損數萬兵馬,並且折損的還是雙方的精銳兵卒。
雙方都是精銳對精銳,慘烈的廝殺,讓人感覺像是變成了歷史上的香積寺之戰。
原歷史的香積寺之戰,是李唐的精銳兵馬對陣安史叛軍精銳,叛軍原本也是李唐的精銳邊軍,雙方正面搏殺,短短四個時辰,便傷亡十三萬人,這個傷亡數字,在冷兵器時代的正面廝殺中,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叛軍十萬精銳,陣亡六萬,被俘兩萬,還有兩萬逃散……
戚繼光所寫的兵書曾說,大軍傷亡一成而不潰便是精兵,能傷亡兩成而不潰是鐵軍!而香積寺的叛軍在正面對砍的過程中戰死百分之六十,意志之堅令人震撼。
而此時的秦漢雙方,每次交戰戰死的兵卒數量無法和香積寺相比,但把時間放到兩個月,雙方的傷亡數字,就要超過香積寺了。
也就是秦漢雙方兵馬比較多,還能承受這樣的傷亡,如果雙方只有十餘萬兵馬,早就無法承受傷亡而潰散。
只是漢軍能承受傷亡,在傷亡折損之後還能源源不斷的進行補充。
秦軍被霍去病斷了後路,糧草和援兵都很難補充。
如果沒有其他情況,秦軍最多堅持十幾日,便會被漢軍擊潰。
不出意外的話,一定會有意外。
關鍵時候,嬴政果斷下令,從西線戰場抽調了一半的飛舟,用飛舟空投了大量糧草,還帶去了不少援兵。
這讓岌岌可危的秦軍主力穩住了陣腳。
原本以為秦軍要在九月崩潰的王景,還下令加快了出兵的籌備速度,沒想到秦軍還能通過飛舟死裡逃生。
就如當初飛舟出現後,眾多大將公認,戰爭的形勢一定會因為飛舟而發生改變一樣。
這一點在秦漢大戰的過程中,屢屢展現。
消息傳到金陵。
王景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再次召集心腹臣子,討論並推演了一下秦漢大戰的情況。
「秦軍雖有飛舟續命,但改變不了大勢!」
「漢軍在拖住秦軍主力的同時,還有餘力出動天境強者攔截飛舟,短時間內,秦軍能依靠飛舟充當糧道和補給線,但等到飛舟被擊沉,糧道還是會斷!」
「並且漢軍的高層力量有明顯的優勢,即便是穩紮穩打,和秦軍交換傷亡,也有極大的勝算!」
勤政殿內。
在推演關中大戰的時候,高熲率先開口,對秦軍沒有多少信心。
殿內除了秘文監主事張賓之外,還有劉伯溫、步騭、謝安等人,兵仙韓信也在其中。
眾人聽到高熲的分析,都暗自點頭。
顯然眾人的想法都差不多。畢竟大漢四百餘年的底蘊,堪稱王朝之首,被大夏覆滅一個東漢,也只是損失了一部分力量。
吸收了東漢殘餘的西漢王朝,已經明顯超過了秦國,再加上蜀漢的話,和大夏、李唐並稱為神州三大霸主沒有一點問題。
「漢軍大勝,應該不會出現意外,我們現在要推斷的,是秦軍還能堅持多長時間,我軍要選在什麼時候出兵。」
步騭是大夏的功勳老臣了,他的能力無法和高熲、劉伯溫等人相比,算不上絕頂,不過這麼多年的磨鍊下來,作為一個樞密使還是合格的。
他說的的確是大夏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韓將軍,你感覺秦軍還能堅持多久?」
王景目光一掃,便落在了韓信身上。
韓信這個人,有野心有能力,兵法韜略更是絕頂,不過他性格有缺陷,情商不高,在狂傲的同時,也因為傲氣有著極強的自尊心。
換個說法,就是他要面子!
歷史上為了爭奪滅齊之功坑了酈食其,拿下齊國之後還主動向劉邦求封假齊王……這導致劉邦對他破口大罵,惱怒非常。
劉邦敢罵人,代表他還把人看做自己的部下,不罵人了,還一臉笑容的給韓信封了真齊王,就代表他已經不把韓信看做部下了。
韓信有占據齊國三分天下的機會,卻因為劉邦的知遇之恩依舊為對方效力……後來下場悽慘,還是韓信自己作的。
王景了解對方的性格,便選擇汲取劉邦駕馭韓信的一部分手段,表面上對韓信十分的尊重。詢問國家大事的時候,先徵求韓信的意見。
但平時,王景根本不會給韓信兵權,在大戰的時候讓韓信統帥三軍,大戰一結束,就以封賞的名義讓韓信返回金陵。
韓信沒了兵權,但能參與到大夏的國家大事中,也不能說被高高掛起是個空架子。
無論王景還是大夏的其他文武,都對他十分尊重……韓信有野心,但野心也有限,他感覺現在也挺好的。
感受到王景對他的尊重,韓信嘴角微微一揚,當即回道:「以在下來看,秦軍最多堅持到十月!不會超過十月下旬。」
「秦軍接連血戰,折損的都是精銳,越打越弱!漢軍可以輪換兵馬,有底氣用實戰來練兵,若是讓我指揮漢軍,十月初便能包圍並擊敗秦軍!」
「衛青和霍去病領兵能力還算不錯,多給他們十幾天時間,應該也能做到這件事!」
王景眼神微動,
韓信還真是夠自信,即便秦軍主將是白起,也如此的狂傲。
不過認真想想,韓信說的還有些道理,他既能出奇謀打巧仗,也能布下十面埋伏打硬仗。此時的白起本身處於劣勢,若韓信真的取代衛青,布下十面埋伏之陣,的確能以最快的時間擊敗秦軍。
「十月!」
王景口中喃喃念了一下,隨後雙眸變的凌厲起來,沉聲道:「既然秦軍有極大可能在十月潰敗,那我軍就要做好出兵準備了!」
「伯溫先生,依你之見,我軍出兵應該選在何時?」
王景問道。
劉伯溫微微沉吟,和高熲交換了一下眼神,才說道:「臣以為,秦軍主力即便在十月潰敗,但岐山還有嬴政坐鎮,王翦所部還有數十萬大軍……」
「白起會戰敗,但很難戰死。他率領少部精銳以飛舟返回岐山,秦國還能在關中繼續堅持一段時間,至少,再堅持兩三個月不成問題!」
「若是如此,我軍出兵的時間不能太快,太快的話會讓蜀漢全力南下,也不能太慢,慢的話會引來占據關中後的西漢和蜀漢聯手……」
「依臣之間,出兵時間應該選在太初十三年的春耕之前……也就是一月到兩月之間。」
「三個月之後?」
王景想了一下,不由的點點頭。
的確如劉伯溫所言,秦軍主力敗了,但不代表秦國會立刻崩塌,白起身為歷史前十的絕世名將,絕對是天境巔峰的強者。
他這樣的強者只要想突圍,衛青霍去病聯手也很難將之困死。
並且白起還有數百艘飛舟,突圍的話還能帶走一部分秦軍精銳,他突圍返回岐山,再讓王翦死守谷口,和漢軍糾纏一段時間輕而易舉。
劉徹想要徹底拿下關中,還需要出動大軍,全力的進攻岐山鳳翔等地。
對於大夏來說。
只要秦漢沒有結束大戰,蜀漢的主力還在漢中,那夏軍出兵的機會就一直存在。
把出兵時間放在太初十三年的年初,主要還是考慮到中原各地沒有徹底穩固,能多一點時間鞏固地方也是好的。
還有中原各地的戰略要地防禦體系,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善。
從洛陽到濟南,數千里的防線不能出現太大的漏洞,還有黃河水師也需要專門的戰船和兵卒。
劉伯溫考慮到這些,三個月時間已經非常倉促了。
但大夏不能再拖延更長時間。
「好,就按照這個時間準備!」
王景做出了決斷。
……
很快,時間就到了十月。
韓信的推斷沒有出現太大的意外,秦軍果然沒有撐過這個月。
不過他的推斷也有小小的失誤,衛青霍去病在十月八日主動和秦軍發起決戰,衛青以正面戰場不斷推進,霍去病親率騎兵不斷的突擊。
秦軍堅持了半日後,終于堅持不住,開始逐漸潰敗。
而白起似乎早有預料,在前軍和左翼潰敗的時候就迅速的收攏了中軍,以最快的時間,讓麾下的秦軍將校收攏精兵進入飛舟。
白起、蒙驁等大將親自斷後,至少有七八萬秦軍精銳以飛舟突圍。
不過在突圍的過程中,蒙驁被霍去病重創,最終被飛將軍李廣彎弓引箭,再次命中要害。
還未徹底突圍,便在戰場隕落。
他終究不是白起,也不是自己的孫子蒙恬,能參與到天境強者的大戰已經超出極限,
之前能勉強擋住霍去病,除了他麾下有大量秦軍為羽翼外,主要是霍去病為了牽制和分散白起的注意力沒有出動全力。
如今秦軍大敗突圍,霍去病當然不會再留手。
漢軍大勝之後,留下一部分兵力看押俘虜打掃戰場,衛青霍去病聯軍西進,進入扶風,開始攻略岐山鳳翔等地。
這裡是秦國在關中的根基,嬴政不得不讓王翦分兵在岐山立下大營。
白起突圍後立即重整旗鼓,抵擋漢軍的進攻。
褒斜道的北方出口便是眉縣,此地位於扶風和岐山南側,這裡也是王翦後方大營所在。
蜀漢兵馬一路追擊,同樣追到了褒斜道的谷口,和扶風的西漢主力大軍,距離很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