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為吏!(求訂閱

  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為吏!(求訂閱)

  殿中迴蕩著李斯莊重清晰的聲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朝廷大政穩定九年有餘,六國貴族黑惡欲圖復辟,儒家勢力蜂起欲行王道,足證復辟舊制之暗潮洶洶不息,殿下當朝論政,以鞏固關中為要,以老秦人為本,提出『入學』『為吏』兩種解決之法,臣以為的確不失為妙策。」

  「當可解軍功爵制之疲乏,也能消弭黔首之怨恨。」

  「臣認為善!」

  見李斯終於點頭贊成,扶蘇心中大石落地。

  他其實很擔心李斯會反對,但只要李斯點了頭,其他朝臣也就不會輕易反對。

  此事大體就已定下。

  「只是按殿下所說,上造、簪裊及以上爵位的士卒功賞能夠得到滿足,但最為普遍也最為尋常的公士呢?這些士卒的數量是最多的,高達幾十萬,若是放眼整個大秦,位列其中的更是上百萬,這些人又何嘗不是大秦根本?」李斯的聲音重新響起。

  扶蘇點點頭道:「扶蘇自然清楚這點。」

  「公士乃爵位之末,數量也最為繁多,他們對田宅的需求也最為殷切,因而朝廷定然也是要考慮這些人的存在的,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兩種辦法,都是以上造為基礎,而按律上造可以獲得兩頃田地及兩宅,但如果換取了『入學資格』以及『為吏資格』。」

  「在關中的只能保留公士獲封的田宅。」

  「多餘的田地必須收回朝廷。」

  「至於去到關東為吏者,他們在關中的所有田宅都會收回,此外對於過往已經兌現的黔首,如果想獲得這兩個資格,同樣要捨棄原本的田宅,只能保留最基礎的『公士』田宅,當然若是日後他們立功,再度被升爵,依舊能按律獲得額外田宅。」

  「簡而言之。」

  「上造、簪裊爵的黔首,想獲得子弟入學資格及自身為吏資格,則必須捨棄理應獲得的田宅,而至於不更等以上爵位的黔首則保持原狀,每戶都能免費獲得一個入學資格,以作為對這些中高爵位者的相應補償。」

  「不過上造、簪裊級爵位的黔首,獲得田宅的其實並不多,因而主要還是看後續有多少人願去到關東為吏,如此才能收回不少田地,或者是一些中高爵位的黔首,想要前往關東為吏,朝廷也能藉此收回不少田宅。」

  「當然田宅數量是有限的。」

  「因而註定會有些人是沒辦法得到兌現的。」

  「所以朝廷能做的,便是給他們廣開方便之門,准許他們通過額外的服役年限來提升爵位,但也僅限最初的幾年或者十幾年,時限一到則相應的臨時律令將會直接廢止。」

  「此外。」

  「或許還有不少黔首依舊不為所動,堅持索要田宅,這方面朝廷的確沒辦法真的兌現,只能讓他們等,等何時朝廷手中有多餘的田宅,到時才能封賞下去,不然也就只能繼續等下去了。」

  扶蘇的聲音很冷淡。

  但言語裡卻透著一股驚人寒氣。

  眾朝臣卻並無意見。

  世上沒有萬全之法,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朝廷唯一能做到的,便是儘可能的兼顧更多人,朝廷已經給了大多數底層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選擇,至於那些依舊頑固不思變通的,他們已不在朝廷的考慮範圍之內。

  朝廷要的是整體的平穩。

  通過入學跟為吏兩個辦法,已能夠將原本怨念極重的底層分化,也能讓其中大多數人生不出太多的怨恨,這其實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朝廷也只能做到這些。

  至於還心存不滿的,則註定要被拋棄。

  這無可避免。

  李斯看著扶蘇,暗暗點了點頭。

  扶蘇已有幾分君王氣質。

  心要狠。

  不能有婦人之仁。

  更不能真想著去當萬古聖王。

  不過通過扶蘇的話,他們也察覺到了更多問題。

  扶蘇的為吏之舉,或者說對公士爵位的彌補等,其實本質依舊是拆東牆補西牆,只是牆面終究只有一面,補上了西牆,那東牆呢?

  軍中士卒的缺少又如何填補?

  姚賈拱手道:「殿下考慮周全,臣實心悅誠服。」

  「只是臣心中依舊有不解。」

  「按殿下所言,軍中恐有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士卒,將成為大秦官吏,雖然只是最底層的官吏,但對於關東的衝擊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官吏被安排到關東會如何,臣姑且不談論,臣擔心的是,抽離了這麼多士卒,邊疆會不會有些不穩?」

  「經過蒙恬上將軍幾次討伐,匈奴的確已潰不成軍,但北地依舊有小股匈奴勢力盤踞,也依舊在不時的侵擾大秦領地,若是抽離太多士卒,會不會給匈奴喘息之機?到時匈奴捲土重來,朝廷又當如何去應對?」

  「臣有些擔憂。」

  扶蘇微微頷首,沉聲道:「典客擔憂的不無道理。」

  「朝廷政令頒發,以邊疆的艱苦,不少士卒恐都會選擇回到關中,亦或者去到關東為吏,南北兩疆八十萬大軍,至少也會少幾萬到十幾萬不等,這對軍隊實力的確是一個極大的削弱,因而朝廷是需要補齊士卒的。」

  「至少在長城修築完成前,北疆三十萬大軍是不能少的。」

  「關中這些年人口凋零,青壯欠缺,已不能夠繼續抽調了,我的建議是從關東抽士卒。」

  「關東?」眾朝臣心中一驚。

  眾朝臣對視一眼,全都眉頭一皺。

  扶蘇面色肅然,緩緩道:「的確是關東,也唯有關東。」

  「關中需要休養一段時間,不能再這麼頻繁徵發了,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子民都是大秦的子民,徵發關東民眾入伍,又有何不可?」

  「我知道諸位大臣心有顧慮。」

  「但我認為大可不必。」

  「我三日前就曾對諸位說過。」

  「天下一直存在新老秦人之分,就算諸位口頭上不說,但心中也一直有這個區分的,對新老秦人其實也始終有著差別對待。」

  「但」

  「隨著入學跟為吏政策的推行。」

  「朝廷拖延的功賞基本都能償還了,此後朝廷將不再有任何虧欠,那是否也意味著,老秦人今後跟新秦人已無其他區別?更無所謂新老秦人之分了?」

  「朝廷自當對天下一視同仁。」

  「而且朝廷若長久的對關東區別對待,豈非不加劇關東秦人的不滿,也會讓關東對大秦越發離心離德,唯有破除其中的隔閡,大秦才能真正的實現天下一統。」

  「也才能做到真正的天下一治。」

  聞言。

  眾人竟皆沉默。

  到這時,他們也明白了。

  扶蘇之前特意提到新老秦人之分為的就是此時。

  他這次召集群臣,所圖謀的事情很多,不僅是想解決田宅功賞,還想將新老秦人之間的隔閡給徹底打破,其中零零碎碎還摻雜著對儒家的針對,對底層的拉攏。

  心思不可謂不多。

  但都通過一件事達成了。

  想到這。

  李斯等人目光微凝。

  看向扶蘇的目光中,第一次生出了敬畏。

  他們已能夠清晰的察覺到,扶蘇相較過去的青澀不成熟,已有了極大的提升突破,現在的扶蘇冷漠睿智,做事也變得有條理起來,若是朝堂上誰還敢繼續小瞧,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杜赫跟姚賈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了幾分凝重。

  他們之前對扶蘇是有些輕視的,甚至有意無意的想打壓一下扶蘇,以此來凸顯自己的不同,繼而在朝中樹立自己的威望,甚至是想藉此獲得更多的政治威望。

  李斯、頓弱等老臣年歲都大了。

  沒幾年就會退下。

  到時三公九卿之位,就是他們這些人相爭,而過去扶蘇政治見解不成熟,他們也就動了一些心思,想通過踩壓扶蘇,讓自己最終能躋身到更高位置,畢竟他們下意識依舊認為陛下是不滿扶蘇的,但直到此時,他們才豁然醒悟過來。

  扶蘇早已今非昔比了。

  只是他們過去被自己的自信給蒙蔽了。

  一時間。

  幾人也是冷汗涔涔。

  李斯想的跟其他人不一樣。

  他其實在聽到扶蘇的建議時,就敏銳的察覺到了扶蘇的意圖,也很早就聽明白了,扶蘇是想將這些政策推廣到整個天下。

  此舉是扶蘇對軍功爵制的補充。

  隨著入學跟為吏的門路開啟,軍功爵的賞賜將不再局限于田宅,而是多了另外兩個門道,通過授予黔首子弟入學的資格,以及授予黔首為吏的機會,將軍功爵大大的拓展了,而且這種拓展面是很廣的,只要能獲得爵位,基本都有機會獲得。

  這也意味著

  今後或許人人都可上學。

  人人都可為吏。

  至少大秦治下的秦人都有這個資格。

  此舉一出,對天下的影響其實非常大,大到有些難以預估。

  開的口子太大了。

  尤其是對舊有的出仕途徑的衝突,更是大到有些難以言喻,這對原本的貴族、士人體系的衝擊,也將會非常的巨大。

  他目光緊緊的盯著扶蘇。

  一時間,李斯有些好奇,這些主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他不認為是扶蘇想出來的。

  扶蘇這一年的確有了長足的長進,但人就算改頭換面,但學習領悟到的東西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扶蘇沒有這種意識,更沒有這種眼界,甚至.

  扶蘇自己恐就沒有想到過這些。

  不過相對而言,這兩個辦法,的確是大秦目下最好的脫困之法,若是能夠真的踐行,一直困擾大秦的軍心問題,軍功爵的改動,也都會有一個顯著的改觀。

  大秦也將從原本的困境脫身。

  徹底活過來。

  而且這兩個主意暗中又很是貼合商鞅創建的軍功爵制,其實本質也算是在軍功爵的基礎上做出的一定延展,只不過步子跟眼界放的無比開闊,不再拘泥於當時得失,而是放眼於長久未來。

  李斯手臂撐著案幾。

  他的視野一下子回到了過去。

  他並未出仕的時候,若是聽聞了這些消息,會是怎樣的反應?

  一念間。

  李斯就面露苦笑。

  他自認自己恐會喜極而泣。

  因為關東六地對門第看的很重,沒有貴族看重,根本就踏不上仕途,就算踏上了仕途,也基本就在一鄉一里或者是在縣裡當個小吏,想繼續往上,根本不現實,也沒有這個機會。

  而這還是自己在地方頗有微名的情況。

  如果不是士人,或者就是普通出身,根本別想踏上仕途。

  扶蘇這兩個建議一出,對於那些底層士人,以及底層黔首而言,提供了一個十分可觀的上升空間,或許再往上依舊有很大的難度。

  但至少已經是從無到有了。

  而這未嘗不是扶蘇建議的高明之處。

  給底層機會,但也只是機會,想真正登臨廟堂,註定機會渺茫。

  大秦的核心終究要落到學室上。

  只要學室不改變,朝堂及一些核心位置,註定不會有太多變化,但對於底層民眾而言,官府願意開出一個口子,又何嘗不是皇恩浩蕩?

  李斯此刻對想出這兩辦法的人也是充滿了好奇。

  此人眼光很是毒辣。

  他直接選擇拋棄儒家跟貴族,進而擁抱最底層、最不起眼的布衣士人及數量最多的黔首群體,而且一些理念其實跟商鞅的治政之道暗合。

  而這種政策未嘗不是軍功爵制最好的宣傳之法。

  也是對大秦新政最好的解釋。

  高明!!!

  這就是李斯心中的評價。

  不過他也看得出來,這兩個政策恐只是開始,並不會僅是結束,一定還會有後續的,而且後續多半是針對貴族跟士人,因為那人眼中似就容不得這兩個群體,或者說是見不得這兩個群體高高在上。

  李斯笑著撫了撫須。

  見百官沒有異議,扶蘇目光微凝,他在心中沉吟了一下,繼續道:「不過僅僅是這些,我認為是不夠的,或者說是對老秦人有些虧待,老秦人為大秦拋頭顱灑熱血,付出了太多太多,這些功賞本就是老秦人應得的。」

  「但老秦人是這場天下戰爭的勝利者,眼下他們又哪有半點勝利者的模樣?」

  「我個人認為還當對老秦人進行嘉賞。」

  「譬如.」

  「對老秦人賜氏!!!」

  去看了下lpl決賽,因而就只有一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