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鹽政改革

  第116章 鹽政改革

  「臣袁世振恭請聖安。」

  被太監引進大堂,袁世振行著大禮。

  看著這身形憔悴的中年人,朱由校連忙上前將人扶了起來。

  這次卻是他為難人了。

  寒冬臘月天的,十五日就從兩淮進了京城,這速度,在這個時代屬於是超速了。

  「朕心憂國事,令愛卿火速進京,卻是苦了愛卿啊。」

  「臣不敢。」

  聞言,剛被扶起來的袁世振,連忙躬身。

  「為君分憂,乃為臣之本分。」

  好傢夥,皇帝親自來扶,這大明的臣子有幾個受過這待遇啊。

  對劉時敏揮了揮手,讓他給袁世振搬椅子,朱由校這才仔細的打量起了這人。

  肯定是個有錢人。

  不為別的,就因為長的胖乎乎的,兩隻小眼睛很是有神。

  「袁愛卿改鹽引法為綱鹽法,兩淮每年為朝廷上繳鹽稅一百餘萬兩,朕思之甚好。」

  將手中李汝華總結出來的大明稅收總覽交給袁世振,朱由校道。

  「如今朝廷開支無度,稅收銳減,朕思之甚憂。」

  「朕讓畢自嚴立度支司,總覽朝廷花費之事。」

  「然,戶部尚書李汝華到底是年老智窮,除了加田稅的法子外,再想不出開源的辦法來了。」

  「這不,李尚書讓朕逼急了,就推薦你這個你從鹽政上給朝廷弄出銀子的人來。」

  「朕看了你的綱鹽法,覺得甚好,而朕也有些想法,就要伱來替朕去實施了。」

  朱由校說著,又將一份自己寫的條陳遞給了袁世振。

  「以你的綱鹽法為例,去給朕將大明的鹽法從上至下,都改一遍,可否?」

  「陛下,這。」

  聞言,袁世振拿著手中的條陳,翻看了一頁,這是皇帝對他弄出來的綱鹽法的一個大致的總結。

  「大明鹽政在太祖定運糧開中之制。孝宗時,改為納銀開中。至今已有兩百餘年。」

  翻看了下李汝華總結的稅制,斟酌了一下用詞,袁世振道。

  「臣定綱鹽法,行新綱舊綱,乃為借新還舊,朝廷用賣鹽權,去處理掉以前欠下商戶的鹽引,名為新綱,實為還債。」

  有些害怕皇帝想著讓他石頭裡榨油,袁世振謹慎的說到。

  「鹽政關乎民生,臣不敢擅動。」

  直白的說,就是用地區經銷權抵以前超發鹽引的債。

  「嗯,道理是這麼個道理。」

  聞言,朱由校贊同的點了點頭。

  「過去,朝廷發行鹽引,超發無度,鹽引在鹽場兌不出食鹽,致使朝廷鹽稅欠繳,鹽戶苦不堪言。而鹽商呢,花錢在朝廷這裡買了鹽引,卻提不到鹽。三方都是虧本。」

  「最終就導致了私鹽盛行,讓一些不忠不孝之徒,貪了本該屬於朝廷的銀子。」

  「陛下睿見。」

  聞言,袁世振連忙躬身道。

  好傢夥,這小皇帝好聰明。

  一眼就看出了鹽政上的問題。

  「如今大明缺錢缺的嚴重,朕不得不為啊。」

  感慨了一聲,朱由校對袁世振道。

  「朕以你為戶部左侍郎,奉旨欽差,改革大明鹽政,你願意嗎?」

  「臣願意。」

  聞言,袁世振連忙躬身道。

  誰會嫌棄自己的權力大呢?

  「嗯。」

  朱由校見狀,揮了揮手,示意劉時敏草擬聖旨給袁世振。

  在送離袁世振後,朱由校站在南海子舊衙門口,看著門外,不由的感嘆道。

  話都沒多說幾句,就給人安排差事。

  他這個皇帝,做事就突出一個效率。

  而袁世振呢,此時也是摸不著頭腦。

  坐在緩緩向京駛去的馬車上,袁世振看著手中草擬的聖旨。

  他現在要先去內閣,讓內閣給他寫好正式聖旨,然後帶著正式聖旨和草擬去司禮監用印。

  內閣中,到底是在翰林院修了一輩子書法的人,韓爌提起筆一揮而就,一篇根據皇帝意思的聖旨就已寫好。

  「袁侍郎,恭喜恭喜。」

  等待筆墨晾乾的時候,韓爌衝著袁世振拱手道。

  「本官還要恭喜袁侍郎高升啊。」

  「不敢不敢。」

  聞言,袁世振連忙對韓爌回禮道。

  「皆是李公推薦,陛下看重,某才有此良機,得此職位,何敢勞煩韓輔恭賀。」

  「袁侍郎不必過謙。」

  聞言,韓爌捋著幾根山羊鬍道。

  「袁侍郎在兩淮,行廢舊立新之舉,改開中為綱鹽,每歲為朝廷上繳百萬餘兩鹽稅,有大功於朝,豈可自謙?」

  「此乃先帝之魄,李公之智,下官不過一施行之人,豈敢居功。」

  對於韓爌話語裡的陷阱,袁世振表示你擱這兒想著坑誰呢。

  廢舊立新,這種名頭沒事還是不要放在自己腦袋上。

  說著,袁世振拿著聖旨對韓爌拱手道。

  「下官還要去司禮監,就不多叨擾韓輔了。」

  「呵呵。」

  見到袁世振不吃這一套,韓爌笑了笑道。

  「袁侍郎身負陛下改革鹽政之責,請自便。」

  說著,韓爌面上帶笑的看著袁世振離開內閣。

  待到袁世振離開,韓爌的臉色開始變的陰晴不定。

  綱鹽法這個東西,對於朝廷是個好東西,能增加朝廷收入。

  但對於鹽商,或者說部分鹽商,卻是個壞的不能再壞的東西。

  綱鹽法弄到的錢,與其說是鹽稅,不如說是私鹽稅。

  這個辦法讓鹽商和鹽戶直接對接,朝廷不再從中干涉,而是直接從鹽商的帳上抽成。

  這就是把過去在地下運行的私鹽,通過給朝廷交錢,放在了明面上。

  對於傳統的大鹽商來說,這肯定是個好消息。

  綱鹽法的推出,讓他們直接能夠壟斷一定地區的銷售權,也算是讓他們拿到了曾經花錢買廢紙鹽引的報酬了。

  但韓爌心中總有種感覺。

  皇帝所圖的,恐怕不止於現在能看到的這些。

  在司禮監蓋印後,袁世振又帶著聖旨去了戶部。

  「李兄!」

  「袁兄!」

  戶部大堂上,袁世振和李汝華兩人一見面,頓時就眼淚汪汪。

  「四十五年,我推薦你為兩淮按察使,疏理鹽政,一轉眼,就是三年。」

  伸手在袁世振身上拍了拍,李汝華頗為感慨的說到。

  「今陛下聖明,以你為戶部右侍郎,整頓鹽政,兄可一展胸中抱負啊。」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