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2章 驚人的利潤

  張彥明叫宋增義去找趙縵拿這棟樓的詳細資料:「這棟樓四十層,差不多有十二萬平多一點,地下是三層。Google搜索

  咱們先說好,沿江的這些樓可以賣給你們,但是幕牆投放這一塊不能包括在交易裡面,所有權還是我們的。」

  「幕牆投放?」老王抓了抓頭皮,看著圖片沒太聽明白。

  「對,沿江的這些高樓都安裝了幕牆投放系統,你可以理解為GG大屏,就是大了一點,可以播放影音圖像和文字類的GG內容。」

  「這樣?你們在其他城市也搞了這種……大屏幕?」

  「沒有。」張彥明搖了搖頭:「不合適。這東西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一般的城市裡都不是太適合,尤其是人流車流密集的地方。」

  這東西確實不能適合所有的地方,一個是觀看距離,一個是觀看時間。

  你得讓人有足夠的時間和距離來欣賞才行,那才是美,才有價值,一般城市裡擠的密不透風的,人們腳步匆匆,除了製造燈光污染毫無意義。

  步行街也一樣,除非你有足夠大的廣場,起碼幾百米寬得能保證,要不然看著除了鬧心沒有別的。

  裝在城市的街邊影響交通影響心情,誰還會來花錢投放GG?

  只有像申城這裡,一邊是全國著名的步行區,隔著寬闊的江面,人們有足夠的閒心來憑江遠眺,有時間欣賞一下,GG。

  來這邊的都是來玩的,閒心有的是,你要是在他們家邊上立一個他得天天罵你,弄不好是要扔磚頭的。

  就像高速公路邊上的大GG牌就值錢,效果也好,但是你在城市裡立一個同樣大小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沒人看。

  除了製作和發布的人,有幾個人走路會仰著頭往高處看的?GG效果可以說完全沒有,就是在白扔錢。

  老王想了想也就明白了,這東西就是個噱頭,實用性相當低。申城這邊主要是地方上有要求,楓城這才搞上的。

  「如果咱們兩家合作一下,彥明你看好哪種模式好一點?」

  老王放低聲音看著張彥明問了一句。

  楓城和西崗現在的主要方向都是商業綜合型地產,但在具體細分上又各自不同,主導思路是兩個方向。

  也就是兩家之間並不存在直接對立的競爭,合作是完全有基礎的。

  張彥明到是不牴觸和老王合作,他牴觸的是老王公司的管理架構,就像他剛才說的那種,上下層完全拉開了。

  西崗後面的口碑並不太好,物業還有各方面管理也相當不到位,只有商業這一塊還算是不錯,但租金又過於偏高。

  張彥明捋了兩把頭髮:「到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說的這幾點是要寫進合同的,我這邊會有人監管。

  到時候如果發現了問題項目肯定是要停的,不可能有什麼其他方式,只能整改,直到符合約定標準。

  我們的監管很嚴格,對我們

  老王也抬手攏了攏頭髮,想了想說:「我感覺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高標準嚴要求本來也是我們常講的話,要求高一點我們也可以進步的快一點。」

  「那就沒問題。」張彥明笑了笑:「那就可以談了。不過我們不會介入你們公司,我們只對項目。

  你們有要求就來談,談好我們就投資,占項目股份。

  這個股份我們不會轉賣,只會持有,或者是由你們回購,這個我可以保證。至於咱們的合作也不用公開。」

  可以說,這個合作條件和模式,是完全對西崗有利的,楓城這邊也就是正常按股份從項目上獲得一點收益。

  而且這個東西是有風險的,可能賺,也可能不賺,甚至虧損。都有可能。

  張彥明主要是不想和西崗之間發生什麼密不可分的牽絆,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只會增加麻煩。

  就當是在這個階段伸手幫個忙吧。張彥明對老王的感官還是很好的,行事很正,有魄力有手腕,也很有想法。

  老王想了一會兒,點了點頭:「可以談談。」

  在他這邊來看,張彥明的要求其實挺高的,也可以說苛刻,但是能給西崗的發展帶來充足的資金。

  這可不是貸款,貸款是要付利息的,銀行也不是慈善家,那是一條條噴著血沫子的狼。

  而且老王也明白,張彥明的這些條件對公司的發展還有形像提升是相當有用的,只是施行過程肯定會有些難,有些痛若。

  宋增義拿著A3棟的資料過來,交給了王總,給大家的杯里添了些水,老老實實的坐到一邊。

  這棟樓由一個小花園廣場和一主一副兩棟建築組成,副樓只有三層,包圍在主樓

  這不是圖紙,是實景照片,遠近各個角度,包括內部情況一清二楚,詳細標註著結構尺寸,樓前小廣場上鮮花開成了一片。

  當然,除了一樓大堂和四樓的物業服務區以外,都還沒有裝修,需要業主自己去搞。

  「錢在三年內付清怎麼樣?」老王想了想問張彥明。這棟樓至少四十億往上,一次性他是拿不出來的,說三年都有點虛。

  不過如果在後面項目中能獲得楓城的資金投入,那三年還清房款他還是有信心的。要知道只是銀行利息就能省出來不少了。

  「可以。」張彥明沒猶豫,這種大生意誰也不可能是一次性付款,都是要分期階梯性支付的,三年的時間也不長。

  楓城蓋的這片樓,除了自用的還有住宅部分以外,這些大廈十年之內能都賣出去就算是速度特別快了。

  前期肯定都是一邊掛牌一邊自營,該出租出租,整個物業和運營團隊都要投入進去的。

  這就是寫字樓的運轉模式,所以一般沒有蓋了樓來賣的,要不就是自己建總部,要麼就是為了出租賺房租。

  最不愁賣的是住宅,一掛出去直接就被瘋搶了,這個地段那是絕對的香餑餑,早就被人盯上了。

  如果不是楓城有相關限購規定賣的更快,這會兒在炒房團的主要目標里申城能排第一。

  這會兒房價上升還被認為是好事兒,需要歡呼,炒房團被認為是『吹進房市的一股清風』,會被報紙帶著驕傲的報導……溫州人來了。

  去除一個國際中心商務中心區,一個綜合商業區,地塊周邊沿江沿大街的寫字樓和酒店,再去掉馬路和綠化的面積。

  還要再去除公司內部留用的小區,這些差不多就占了整個開發地塊的一半多,就算是這樣,把住宅和附帶商業一賣,楓城就回了本,而且還有賺。

  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這就是當下房地產的恐怖盈利能力,也難怪舉國上下都為它瘋狂。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