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一百四十五章沒有什麼英雄

  當少年和青年再回過頭時,一個已經進入內閣,一個已經成為首座。【記住本站域名】

  三十年,不過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

  稜角分明,非黑即白。

  也許凌君自己察覺不到,但三十年後,他確實已經成了少年時,所想要成為的人,不差分毫。

  宋嚴世要麼不出手,一出手便是連環殺招,別說白世玄現在生死不知,妻女一死一失蹤,連鎮南軍內的親信,聽說也已經接連遭難。

  「作為朋友,我沒做好。」明書這麼說了一句。

  凌君投來疑惑的目光,卻沒說話。

  明書說:「朋友者,豈是酒肉玩樂的同好者?朋友,應該是在旁匡正你不足,修正你過失的人,可這三十年間,你從未錯過,因此我也無處,也不知怎麼和你說。」

  「作為朋友,我確實沒做好。」

  「也許是因為我不是捕房的人,只是一個書生而已,你收集的那些證據,確實無可指摘,我找不到任何錯處,想來也沒人能找出錯處,可我卻看到了一件疏忽。」

  疏忽?

  我嗎?

  凌君問:「什麼疏忽?」

  明書說:「你太理性了,只講證據,可是你考慮過人性嗎?」

  「什麼意思?

  「凌君,我認為你的疏忽就在於,你什麼都考慮到了,卻不考慮人!你就從來沒想過,白世玄為什麼要造反嗎?」

  為什麼造反?

  這是一個相當有趣,又很容易解答的問題。

  鐵打的江山,流水的王朝。

  千年乃至幾千年來,那些權臣強將為什麼要造反?

  道理還不簡單嗎?

  皇帝之位,天子尊榮。

  不想要的人,多半只是因為站的高度未能觸及罷了。

  在凌君看來,縱然白世玄表現的再怎麼像一個忠君愛民的將軍,可宋嚴世提供的證據,加上他的調查,互相印證之下,嚴絲合縫,沒有半點錯處,那麼白世玄狼子野心便是鐵一樣的事實。

  可明書今日的一番話·····

  「既然你辦案不遺任何遺漏一處細枝末節,卻為什麼忽略了,白世玄到底是不是一個狼子野心的人?」

  明書默默的朝著將軍府外走著。

  「如果你不信的話,不如再回一趟南方,世玄在上京城住的很少,他是鎮南大將軍,又是在南方出生的,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只要肯用心,縱然找不到世玄,也能在軍營里,在他的故鄉,找到他的真相。」

  找到白世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當然,如果你還是堅持己見,我也不能指責你,導致白芳逃脫的是我,你若想抓我,我在府邸里等你。」

  說罷明書便離開了。

  只留下凌君站在屋子前,看著滿院的寥落。

  是啊,這些年來·····我好像確實和以前不一樣了,我不再講什麼人情,也不再關心那些案子背後的善惡,只要證據充足,只要找到真相就好了。

  以前的我不是這樣的。

  但,現在的我,不正是少年時所希望成為的那個人嗎?

  些許猶豫後,是肯定。

  我沒錯!

  身為執法者,就應該稜角分明,非黑即白。

  如果連我們都將黑白混淆,那公理何在?

  我只有理性,我只有理智,才能找到每一樁案子背後的真相,才能不犯錯。

  那些所謂的情面,善惡,人性,感性······

  如果在你的思考里,出現了這些東西,又如何可能保持絕對的公正,找到所有的真相?

  其實錯的是明書!

  他這個人,是最好的朋友,但不是做判官的人,因為他不夠理性,他太相信人性了。

  但是·····

  此時此刻,回過看去,血衣仍舊。

  我的真的沒錯嗎?

  考慮所有,卻沒有考慮『人』。

  不!

  眸中厲色一閃,凌君決心要證明,證明自己是對的,理性是對的!

  他更要證明,明書才是錯的。

  就按明書說的那樣,再回一趟南方。

  這一次,明書,我就按你所說的,我不去找證據,我去找『人』,找白世玄的為人。

  既然白世玄生出了謀反之心,那他就絕非是那個世人想像中忠君愛民的大將軍,就算平日裡他能隱藏,但是他真正的為人到底如何,又豈能逃得過我眼?

  去他的軍營,去他在南方的家,去他的故鄉,從小到大,從幼到老,去見所有曾見過他的人!

  白世玄造反就是鐵一般的真相。

  他的野心,我來尋找。

  ·····

  ·····

  那年,街頭渾噩。

  二十多歲的百君侯看見那個老人醉生夢死,頹靡不振。

  哪裡還見得到什麼神捕風采?

  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

  我錯了。

  我居然···錯了。

  白世玄不可能造反的。

  從南方回來之後,凌君確定了這一點,雖然大部分白世玄在鎮南軍中的親信,已經死的死,逃得逃,有些罪名未明的,則都在牢獄裡等待判刑,受牽連的也不再少數,但凌君有自己的辦法。

  他走遍了白世玄故鄉,找到所有認識過他,或者見過他的人,連在獄裡的鎮南將軍府里的僕人,管家也沒有錯漏。

  白世玄是南方人,自小長於那裡,官府搜的再狠,不可能真把白世玄從小到大見過的所有人都抓了或殺了。

  但這一次,他不再問證據。

  他問人。

  他在尋找,白世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哪怕只要有一個人,只要有一句話,讓凌君察覺到一絲,白世玄絕非傳聞中的那么正直,那麼他凌君就仍然是那個一生未曾斷錯一案的萬神目。

  可現實是·····

  所有人的回答出乎意料的一致,縱然有一兩個抱有不同意見的,可是以凌君的眼光。

  哪些是真心實意?哪些是惡意中傷?

  哪些是肺腑之言?哪些是捕風捉影?

  他又豈能分辨不出來。

  白世玄確實忠君愛民,仿佛一個完人,而且最關鍵的是,白世玄真如明書所說的那樣,白世玄是一個極其不喜歡戰爭,非常厭惡打仗的人。

  因為凌君從那些認識白世玄的人那,聽到了幾段成為大將軍後,不再少年,而是踏入中年的白世玄常說的話。

  「我不喜歡戰爭,所以,我才更要參與戰爭」這是白世玄少年時說的話。

  不想成為旁觀者,就必須要成為參與者。

  可是。

  同樣是多年以後,那個中年男子回過頭去,回憶起自己少年時說的話,卻常自嘲:「想想少年時,我對小思說出那句話的時候,真是意氣風發,與眾不同,少年時我常覺得,也許···我真是個英雄呢?」

  「可現在想想,當年一線峽,那是我和一千多弟兄的成名之戰,但那次,我們只活下來不到二百人,這些年征戰沙場,如今還能跟在我身邊的,已經不足三十人了,偶爾看看那些老弟兄,我這才發現·····」

  「他們,還有當年死在一線峽,死在沙場的那些弟兄,又有誰是喜歡打仗才來參軍的呢?」

  他們和我有區別嗎?

  或許這個世界上其實從來沒有什麼英雄。

  我們被迫成為了英雄。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