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

  丁曉莉準備的十分充分,準備了兩套備選方案。

  一套是,張一峰只出一半的價錢,就可以獲得高橋山渡口的使用權,另外一半,算高橋山作入股,但只享受監督和分紅的權力,不參與具體的經營和管理。

  條件雖然不錯,但這個監督,要求可不低。

  不僅要在財務和運營管理等部門進行監督,還要求設立黨支部,統一管理。

  另外一套是,將高橋山渡口,以市場價賣給張一峰,聘請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評估,誰也不吃虧。

  而後,雙方在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價格基礎上,進行具體洽談。

  張一峰想也不想就選擇了第二套。

  比起少掏錢,他更看重一次性解決問題,否則,多出來那麼多崗位,難保以後不會出現問題。

  雖然他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但也怕被薅羊毛,而且,一個內部不能統一的企業,很難有好的發展。

  除此之外,如果高橋山參與進來,日後渡口與將軍峪的合作,在利益分配上,也容易產生矛盾。

  丁曉莉笑著說道:「我就知道你會選擇第二套方案。」

  不想給張一峰留下什麼不好的印象,又解釋道:「第一套方案,並非我們本意,是縣裡制定的,原因嘛,呵呵,我不說你也應該清楚。」

  但這話剛說完,又問道:「你不再考慮一下?第一套方案,優惠力度可不小。」

  張一峰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了,我相信比起個別人員的安置,鎮裡更需要一筆錢作為啟動資金。」

  丁曉莉點了點頭,附和道:「確實,我和徐書記,都看好第二套方案。」

  張一峰驚訝道:「徐偉也看好第二套方案?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丁曉莉尷尬的笑了笑,其中詳情,並未對張一峰解釋,而是又與張一峰溝通起,保留人員的問題。

  「一峰,渡口這些員工中,你能留下多少人,能不能先給我交個底?」

  張一峰想了一下,還是沒法給她確切的說法。

  「丁鎮長,不瞞你說,我需要的人不少,駕駛員、維修人員、售票人員,包括部分後勤人員,都是我需要的,但對於現今渡口人員的工作態度,我還需要深入了解一下才能做決定。」

  緊接著又補充道:「但我更傾向於普通工作人員,管理層,你們還是及早安排,我會面向社會招聘。」

  丁曉莉苦笑道:「一峰,你是不是對我們有誤解呀,管理層,也不全是人浮於事,還是有不少實幹家的。」

  「我對你們沒有看法,但我卻不認同你們的經營管理模式,既然渡口從集體企業變成了私人企業,自然要按照市場規則來,你們那一套,怕是不太符合需求。」

  「你這麼說,我不反對,但我建議你還是深入了解一下,再做決定。」

  緊接著,又提醒道:「一峰,你收購這渡口,肯定是用作旅遊以及配套設施的開發,這土地的使用年限,只有四十年,屆時,如果你想繼續使用,需要續繳一定的費用,否則,土地將被回收,包括上面的房屋、設施等。」

  張一峰點了點頭,「沒問題。」

  「好,那評估機構,你來找,還是我們找?」

  張一峰想了一下,建議道:「各找一個吧,既然要公平,那就不如徹底點,畢竟,你們不希望掛上賤賣集體資產的名頭,我也沒想過侵吞集體資產,這樣一來,也不怕日後有人拿這個來說事兒。」

  丁曉莉覺得這樣有些浪費,但張一峰都這麼說了,她也沒反對。

  又敲定了評估機構入場的時間,便準備回去將情況匯報給徐書記。

  臨走前,丁曉莉再次建議道:「一峰,我還是建議你深入了解一下高橋山渡口的員工情況,包括那些管理崗位,有些人,還是不錯的,只不過.,哎,你自己看著辦吧。」

  張一峰想送她,被丁曉莉拒絕了。

  如今往來村里和村口的馬車十分方便,用不著他折騰這一趟。

  送了丁曉莉上了馬車,張一峰想了一下,還是打算找人了解一下渡口的人員情況。

  從丁曉莉的態度能看出,好像真有些不錯的。

  想想也能理解,哪怕是集體企業也需要生存,不可能所有人都是人浮於事。

  先是去村委會找了陳明山和李茂堂,讓他們打聽一下,村里誰家的親友有在渡口上班的,又電話聯繫了孫新宇,讓他也幫忙找人打聽一下。

  畢竟,有個熟悉流程和情況的當地管理層,管理起來,也要方便的多。

  至於第三方評估機構,這個不難,張一峰直接找了一家省內信譽不錯的。

  見顧言溪她們還沒回來,張一峰便找了過去。

  顧言溪驚訝道:「這麼快就談完了?」

  張一峰解釋道:「就是說了個大體的意向,具體洽談,還要在評估機構評估過後才能進行。」

  顧言溪聽了,也沒再多問,對於張一峰生意上的事情,她一般都不怎麼摻和。

  馮禹晴倒是有些好奇,問道:「一峰哥,你準備進軍房地產了?」

  「房地產?不是,買渡口,就是為了完善將軍峪旅遊的配套設施,我對蓋樓可沒什麼興趣。」

  馮禹晴撇了撇嘴,「笨,找個關係,向銀行貸點款,蓋幾棟居民樓,提前賣出去,再在從業主手中租回來,蓋好後再租給遊客,不僅用不了多少成本,還能多幾十年的使用時間,多賺不少。」

  張一峰驚訝道:「你們以前接觸過的開發商,都這麼幹的?萬一要是賠了,或者是爛尾了呢?」

  「反正你又沒花多少錢,賠了或者爛尾了,跟你有什麼關係。」

  「你說的輕巧,銀行賺了利息,開發商沒掏多少錢,萬一虧了,坑的都是買房的老百姓,這種事兒我可干不出來。」

  馮禹晴解釋道:「這叫槓桿,以最少的資金辦最大的事兒,對地方而言,你帶動了勞動就業和地方經濟,盤活了上下游產業,對你呢,掏最少的錢,賺更多的利潤,何樂而不為?」

  張一峰對這套論理沒興趣,雖然這樣可以極大的降低資金成本,但他作為曾經的普通百姓,對於這一套,還是很反感。

  也許,他本質上,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