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夜戲 詐屍

  第215章 夜戲 詐屍

  中午回駐地的路上,陳一鳴沒有乘自己的車,而是上了燈光組的車。

  10月份要拍的這兩場戲,雖然都是外景,但是因為濃霧的環境,燈光利用的反而特別多,因此分給燈光組的車,有兩大一中足足三輛。

  兩輛大車裝載幾十個大箱子,裡面是各種燈具、電機和纜線,中巴車給王老爺和他手下的十幾個助手。

  陳一鳴上車的時候,王禮滎已經在車上了,正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

  老爺子快七十的人了,這幾天都是3點起床4點到場指揮布光,連著四五天折騰下來,非常辛苦。

  這還是陳一鳴特意關照過,讓大壯從魔影廠專門拉了十幾號的助理燈光師,務必做到讓王老爺只動口不動手。

  看見導演上車,之前還在低聲聊的燈光助理紛紛住了口,隔著走道坐在王老爺並排位置的小哥很有眼力見,麻利地起身往後走。

  陳一鳴一屁股坐下,旁邊的王老爺似無所覺,陳一鳴也沒有開口,隨著汽車搖搖晃晃地啟動上路,他也緩緩闔上了眼睛。

  等到陳一鳴被司機叫醒睜開眼睛時,發現中巴車已經停到了食堂門口,環顧四周車裡已經沒人了。

  這老頑童,氣性還挺大。

  陳一鳴無奈一笑,歇了跟王老爺聊聊的心思,起身下車去吃飯。

  兩個小演員的「初亮相」鏡頭磨出來,關鍵是張子風的狀態出來之後,胡楊林的這場戲才算是正式上路。

  陳一鳴也不著急,每天上午7點半到10點,只拍2個半小時。

  小木蘭和小武的對手戲一共六個鏡頭,陳一鳴拍了一個禮拜的時間。

  隨後又花費一天補拍了幾個過渡鏡頭,陶奕西正式殺青,張子風也完成了在皇城鎮的戲份。

  在此期間,吳軍在營帳區也整整排練了一個禮拜。

  他一點兒也不當自己是個一線明星,天天穿著稱重的盔甲與一眾群演呆在一起,上午練習套招,下午練習走位。

  跟他對打的東突厥可汗,是武元榮的一個武行徒弟,就只有這一場戲,陳一鳴也懶得專門邀請大牌來客串。

  直接用武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演對手戲的吳軍邊練邊學,練習效果更好。

  胡楊林的戲份拖長了一個禮拜,相當於吳軍多練了一個禮拜,單從效果上來看確實更好。

  壞處也不是沒有,這一周皇城鎮上肉眼可見地多出很多人,除了尋著味兒過來的記者之外,從山丹軍馬場順路過來的吃瓜群眾也多了不少。

  到吳軍的戲份正式開拍那一天,雖然是晚上8點的黑夜時分,但營帳區外圍的高丘之上,依然站滿了人。

  如果只是看熱鬧也還好,關鍵是還有記者和膽子大的吃瓜群眾,趁著夜色繞開保安摸進大營里。

  這就很要命了,畢竟拍攝時會封煙放火,萬一讓溜進來的看客受了傷,《木蘭》和陳一鳴就可以歡天喜地地收下一輪負面了。

  無奈之下,陳一鳴只好讓小美在鎮上又雇了幾十個當地人充當安保,在營地外圍拉出一條十米一人的「警戒線」。

  其實也只是圖個心理作用,黑燈瞎火的還有煙霧遮蔽,想溜進營地一點兒也不困難。

  這場戲完全順拍,因為演員身上的鎧甲隨著突襲深入會逐漸髒污破碎,順著拍可以給道具省上不少事。

  10月21日晚上,木蘭爹帶隊突襲東突厥可汗大營的戲份正式開拍。

  原本只是空架子的大營此時已經變了模樣,拒馬密布刁斗森嚴,一片靜謐肅殺之氣。

  與胡楊林那場戲不同,這場戲的霧氣只在開戰之前比較明顯,用以暗示木蘭爹的突襲占有天時之利。

  至於開打之後,人喊馬嘶加上四處的火頭兒,霧氣會自然而然地變淡直至消失,羅寶河也就不必再補煙了。

  陳一鳴的老規矩,大場面拍攝,實拍之前必要先走一遍戲。

  營地外的部分,一遍走下來十分流暢,吳軍這些天與群演們朝夕相處,彼此的默契度已經相當高。

  他本人是個認真的性子,凡是與他同框的群演,他都會不厭其煩地教導糾正他們的動作,以至於到了後來,吳軍與崔放心照不宣地達成了調教群演的分工。

  吳軍身邊的群演由他自己料理,崔放則集中精力安排背景群演的動作與走位。

  一個禮拜的時間練下來,群演的走位已經十分熟練,動作方面比不上橫城的老油條,但也算水準之上,起碼不會讓觀眾出戲。

  王威拿起話筒喊停,接下來就是第一次實拍。

  實拍的時候就複雜多了,因為涉及到布光、運鏡和收音,場景內多了眾多不出鏡的幕後人員。

  營地外的戲份,看成片的時候一氣呵成,但拍攝的時候其實是拆成兩部分拍的。

  第一部分是中景拍攝,鏡頭以吳軍為中心,從他下令進攻開始,一直到吳軍砍開營門結束。

  第二部分是近景和超近景的特寫鏡頭,比如吳軍的手勢指令、刺殺哨兵的特寫、我方士兵中箭的特寫等等。

  這裡的難點在於,中景拍攝其實是一段長鏡頭,鏡頭取景範圍更大,這就意味著會影響到攝影機和收音杆的運動。

  更難辦的則是布光。

  因為是實景夜拍,自然光肯定無法滿足清晰度的要求,必須補光。

  又因為是室外,燈光的實際效果損失特別大,也無法像棚內拍攝那樣穩定可控。

  因此這場戲開頭的霧氣不僅僅是還原真實歷史,更是源於拍攝條件的限制,陳一鳴不得不引入濃霧,否則布光就搞不定。

  過去半個月,燈光組同樣非常辛苦,上午胡楊林場景的拍攝結束後,下午補個覺,晚上又要出外景,與攝影組一起做實驗。

  先要設計出在霧氣里不暴露光源的前提下,中景拍攝的補光方案。

  簡單講就是在吳軍小隊行進路線的兩側架設燈具,然後通過增減遮光板的方式實現整體提亮的效果。

  當然,調整的時候必須要跟攝影機一起,同步調整和記錄攝影機的濾鏡和參數。

  兩個變量之外,還有後期調色這個第三變量。

  這才是真正考驗攝影師、燈光師能力與經驗的地方,徒弟們只能瞎貓逮死耗子地亂撞亂試,齊郁、崔放和王禮滎則肚裡有貨胸有成算。

  他們對照著後期返回來的樣片,花上兩三天時間就可以給出恰到好處的拍攝方案。

  中景拍攝的要求滿足之後,第二個難點來了。

  那就是近景與特寫拍攝,與中景樣片的亮度,要進行二次平衡。

  因為是直接懟臉拍,為了讓觀眾看清楚演員的表演細節,整體亮度必須提上來。

  然而前後亮度不一致,後期剪輯的時候特寫插入就會顯得突兀。

  解決方法就是運用技術手段,把過高的亮度壓下去,讓兩類拍攝最終呈現的效果達到近似或者完全一致。

  前兩個難點解決之後,還有第三個難點,演員。

  盔甲的光澤度,演員臉上的底妝,同樣是關聯整體亮度的變量。

  →

  於是後半個禮拜,路平和毛衛平也成了夜班一族。

  陳一鳴這個導演全程都是一個局外人,具體細節一點兒也插不上嘴,更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為了這短短1分鐘的戲,王老爺畫了三十多張布光圖,崔放的運鏡方案前前後後改了十五六套,吳軍的妝容同樣調整了十幾次,魔影廠的調色師分成兩組二十四小時值班。

  跟陳一鳴一樣清閒的,只有負責製作盔甲的道具師,考慮到前後劇情的一致性,定妝之後盔甲不宜變動,陳一鳴拿掉了這個變量。

  陳一鳴打出手勢,王威拿起大喇叭喊道,「各部門注意,清場。」

  5分鐘過後,王威再次喊話,「煙火組,封煙。」

  空曠的草原上,煙霧擴散的速度特別快,因此煙霧稍一混合,王威就打板開拍。

  「《木蘭》第一場第二鏡,第一次拍攝。開始!」

  監視器內一片白茫茫的霧氣,監聽耳機里卻傳來沙沙的腳步聲。

  突然,一個全副武裝的將軍急行至取景框中間一停一蹲,露出緊繃的側臉。

  很快,在他身後,更多相似裝扮的軍士模仿他的動作,一停一蹲,填滿了他兩側的取景框。

  將軍右手抬起向前一揮,兩個軍士起身向前快步出框,稍一停頓之後,將軍舉著的右手猛地落下。

  將軍起身一馬當先向前猛撲,兩側的軍士幾個大步向前,把將軍護在身後。

  隊伍接近拒馬區域,橫隊兩側的軍士快步向前,流暢地變為縱隊,通過拒馬的空隙,越過兩具穿著羊皮襖子的屍體。

  隊伍越過拒馬再度轉為橫隊,在濃霧中繼續向前突進。

  「叮!」耳機里傳來輕微的鈴聲,隨後監視器中一個軍士胸前中箭猛地向前撲倒。

  「敵襲!」,伴隨著半空中的尖叫聲,又一支箭矢射在將軍的頭盔上彈飛出去。

  中箭軍士旁邊的軍士單膝跪地,舉起手弩「繃」地一聲擊發。

  「敵襲」聲戛然而止。

  橫隊牽引著取景框繼續向前,鏡頭邊緣,不時有軍士中箭倒地或是落入陷坑。

  透過霧氣,前方顯露出星星點點的火光,將軍一馬當先率領隊伍沖至營門前。

  地上躺著4具屍體,其中兩具穿鐵甲的屍體一個脖子中箭一個腹部插槍,另外兩具則是身穿皮甲的突厥兵。

  將軍右手拔刀高高舉起,大喝一聲向下一劈,兩側軍士向前拉開營門。

  將軍高聲喊道,「建功立業就在今日,隨我殺進去生擒頡利!」

  軍士們高聲附和,「生擒頡利!」

  「咔!」

  一遍戲走完,陳一鳴和林蕭逐幀檢查素材,王威無需吩咐,就指揮各部門和演員們復位,準備第二次拍攝。

  顯然,除了懵懂的群演,劇組裡的每個人都心裡有數,剛才那一條肯定不合格。

  這是一個一分鐘的長鏡頭,大角度的運鏡變化多達7次。

  開場是九十度側拍,吳軍起身之後平移跟鏡,隊伍橫隊變縱隊時,攝影機提速繞前,橫切到隊伍正前方,從與隊伍平行變成與隊伍垂直。

  拒馬區域內,隊伍之字形前進,鏡頭也相應地曲折變化,始終將居中的吳軍置於取景框的中央。

  這裡障礙眾多人員密集,攝影機和推機員需要與群演密切配合,讓隊伍行進與鏡頭運動始終流暢如一。

  剛才那一次拍攝,就在這裡出現了瑕疵,攝影機與群演十字交叉的時候卡了一下。

  再往前的開闊地,需要吳軍與中箭、射弩、落坑的幾個群演默契走位,讓圍繞著吳軍運動的鏡頭,不早不晚地「搶」到相應的瞬間。

  陳一鳴在設計這個片段的時候,借鑑了前世成龍大哥打群架的經驗。

  成龍的打戲鏡頭裡,永遠不會有站著不動的群演,哪怕是一對三一對四的群毆場面,也會通過運鏡和走位給觀眾帶去「每個人都在忙活」的沉浸感。

  具體到這場戲,吳軍腳下不停一直前沖,但是鏡頭並非始終保持一個角度不變,而是環繞著吳軍做半圓周運動。

  第一個群演中箭撲倒時,吳軍要帶動鏡頭做出一個指示性的運鏡變化,給後期剪輯時插入特寫埋下伏筆,同時也為鏡頭移動至下一個特寫軍士做出鋪墊。

  以此類推,接下來是第二個群演下蹲舉弩,再是第三個群演落入陷坑。

  「出事」的軍士像是接力賽一樣,此起彼伏地出現在取景框內,「護送」著吳軍一路衝到營門跟前。

  這樣,鏡頭下只是五六個群演「中招」,卻可以在觀眾心目中模擬出成百上千人頂著傷亡大舉進攻的壯闊場景。

  每一個有特寫的群演,其作出動作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只要到達指定的位置,作出規定的動作即可。

  真正經受走位精準度考驗的,是吳軍。

  他的步速和微動作必須卡得嚴絲合縫,這樣才能引導攝影機在恰當的時機抓到恰當的群演。

  剛才那一次拍攝,吳軍與推機員有過兩次輕微的碰撞,該取的景是取到了,但是精準方面還是有些欠缺。

  至於刀劈營門和高呼酣戰的鏡頭,對於吳軍這個老戲骨來說毫無困難。

  半個小時之後,場景復原,吳軍沒有立刻示意開拍,而是拉上特寫群演和攝影組,在拒馬之後的區域又走了兩遍。

  確認無誤之後,羅寶河封煙,第二次拍攝開始。

  這次剛一開始就出了錯,不過不是群演的問題,而是推機員的問題,黑燈瞎火地腳下拌蒜,鏡頭運動沒到位。

  咔掉重來,第三次拍攝群演又出了錯,橫縱隊列變換時兩組人撞到了一塊兒。

  第四次,又是群演走位出錯,其他路徑上的群演走到了陷坑路徑上,不該掉坑的掉坑了,該掉坑的無坑可掉了。

  第五次,過拒馬區時有個群演不小心,踩到了趴在地上的群演,詐屍了。

  陳一鳴叫停拍攝,招呼大傢伙兒回到營地里吃宵夜。

  這批群演都是當地人,不是橫城的熟練工,連續出錯之後身體僵硬心態崩潰都是難免的,所以必須停下來修整。

  將近11點半,眾人重新來到營地外圍,進行當晚的最後一次拍攝。

  吃飽喝足之後,群演們放鬆了很多,效果立竿見影。

  第六次拍攝總算是順順噹噹地走完了一次全流程,王威喊「咔」的時候,群演們甚至原地歡呼起來。

  好吧,他們到底是外行人,不知道「咔」不是「過」,這條只是馬馬虎虎能當個備份素材來用,距離達到陳一鳴心目中的標準,還遠得很。

  陳一鳴站起身來到營門處,兩側的火把映照出門前吳軍的影子,可以清晰地看見,後者臉上的苦笑。

  陳一鳴同樣搖頭不已,此時他不由得有些後悔,不該為了圖省事在當地招群演,至少那幾個大特,完全應該找專業演員。

  二合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