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路演 暴論
所謂路演,其實就是造新聞。
想要堆高票房,首先得讓觀眾知道有你,其次得讓觀眾買得到票,最後還得讓觀眾樂於發表意見。
這就對應了電影宣發的三個關鍵環節,廣而告之,院線排片,口碑傳播。
第一個環節廣而告之,顧名思義,就是大規模的打GG,包括線上GG和線下GG。
2010年的時候,電影圈對線上GG並不算特別重視,原因是花錢沒有實感,效果也很難評估,因此都是試個新鮮淺嘗輒止。
發行和院線經理們更熱衷的宣傳方式,還是傳統的電視+地推。
商場GG牌、公交站牌、地標GG、電視或廣播GG,儘可能地把信息推送給城市裡的每一個居民,至於能不能讓他們走進電影院,全看緣分。
反正以陳一鳴當撲街導演之前混跡GG圈的經驗,線下GG的信息到達率一般在1-3%之間徘徊,正向反饋的概率還要再乘以10%。
也就是說,看到電視或線下GG的路人,最終被打動進而走進影院的概率,每一千人里不過兩三個人而已。
因此電影圈會有扛票房的說法,大導演或是大牌演員,是投資人的首選,也是宣發的重點。
就是因為其知名度,可以大幅降低廣而告之的成本,同時大幅提升拉動路人走進影院的機率。
與此同時,圈子裡只要冒出一個當紅新人,資源就會快速向其集中,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按理說資本厭惡風險,其實不該這樣孤注一擲,可是沒辦法,自上而下的宣傳方式,決定了必須要有一個錨定的坐標,沒有這個坐標,所謂宣發就等同於空對空大炮打蚊子。
費錢費時費力地搞完廣而告之,接下來第二個環節院線排片,又是一個大坑。
市場規律之下,上座率高單場票房就高,排片跟著漲,上座率低單場票房就低,排片跟著跌,就這麼簡單。
然而在電影行業,市場規律從來都不會如此純粹。
因為排片高、票房高與利潤高這三者並不必然等價遞進,在片方、發行、院線、影院多方博弈的業態下,幾方彼此之間都有大把利益勾兌的空間。
隨著華國電影從業公司的大量上市,這個博弈網絡還要加上股價波動帶來的巨大利益,於是片方內部又分化出投資人、製片、導演乃至演員的不同立場。
背後的這一系列刀光劍影,反映到排片率上,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同期上映的電影,呈現出極端的兩極分化。
有勢力有背景的「大哥」,空場都能把排片率占住,而「小癟三」再能打,也只能撿到一點早場、午夜場的殘羹冷炙。
不過不管是「大哥」還是「小癟三」,最終都要經受觀眾的檢驗,因為他們才是票房的最終貢獻者,也是維繫電影產業鏈條的唯一力量。
這就是宣發的第三個環節,口碑傳播。
電影就像是明星,好口碑或是壞口碑,都好過沒口碑,夸也好罵也好,都好過看完拉倒。
好電影能把觀眾轉化為自來水,壞電影能讓觀眾變成天然黑,兩者都能對票房產生正向影響。
區別在於前者是未來可期,後者是無奈止損。
考察前世的大部分爆款電影,基本都是在口碑傳播的這個環節實現了逆襲。
《戰狼2》同期有《建軍大業》,《流浪地球》同期有《瘋狂的外星人》,它們最初都算是「小癟三」,排片率顯然不會占優。
但是觀眾的選擇與自發傳播,讓它們後來居上異軍突起,最終成就了國產類型片中兩座不可逾越的巔峰。
同樣的例子,還有開創國產動畫大片分類的《大聖歸來》和《魔童降世》。
其實這一趨勢在2012年的《泰囧》時就已經有了苗頭。
這個低成本喜劇片能戰勝國師的《金陵十三釵》和徐克的《龍門飛甲》,成為首部票房跨越10億大關的國產電影,肯定不是因為徐光頭和王寶強的人氣。
本時空,陳一鳴鼓搗的《魔都假日》,就是一部讓業界專家大呼看不懂的電影。
這部電影已經下映一年,其引發的專業討論依舊如火如荼,專家們從劇本、選角、宣發等各個角度反覆放大審視,公認最靠譜的結論唯有一個「擴大版試映」。
這個圈子永遠不缺跟風者,此後的年底賀歲檔和年初春節檔,就有多部小成本電影勇敢地進行了效仿。
結果自然是撲得面目全非,本來還能仗著電影票不退的優勢收個幾千幾百萬,試映過後直接成了院線一輪游。
評論家認為這些後來者屬於盲目自信、不識逼數,但是他們忽略了陳一鳴敢於搞試映的深層邏輯。
→
試映的底氣,並不是《魔都假日》的品質無可挑剔,而是那幾百萬古越河的死忠粉吶。
所以實質上,陳一鳴在《魔都假日》上玩兒的,就是後世爛大街的「流量+IP」模式,流量是古越河,IP是瑪格麗特公主。
只不過他這個穿越客走了狗屎運,吃到了公主過世的熱度而已。
這也能從電影的最終票房中體現出來,國內2億中等爆款的門檻都沒摸到,海外倒是收了1個多億堅果幣,屬實是牆內開花牆外香。
《魔都假日》帶給陳一鳴最大的好處,並不是利益、名氣和地位,而是前世記憶在今世環境的效益驗證。
這才是穿越客的最大優勢,比起本時空摸著石頭過河的開拓者,陳一鳴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並能夠利用先發優勢把產業鏈運行的底層規律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在去坎城之前,陳一鳴專門給鉑爵幾位骨幹做過一番安利。
「在詳細解釋我的想法之前,我需要各位暫且認同一個暴論,那就是在現階段的華國,電影還談不上是一個產業。
這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如此。
並不是有產出、有就業、有上下游就算是產業了,工業社會的語境之下,唯有那些能夠形成自體循環的部門,才稱得上是一個產業。
從這個維度考察,華國當前的電影行業,有哪些問題存在呢?
首先,目前尚不存在一個成熟穩定的消費市場,也就是數量足以支撐產業發展的觀眾群體。
這樣一來,電影在上映之前,無法基於歷史數據和行業規律進行科學的營收預估,類型片自然也就發展不起來。
其次,從業人員還是作坊思維,人員分布不是基於產業分工,而是聚攏在一個個大人物身邊,被人為劃分進一個個小圈子裡面。
這方面鉑爵也是一樣,只不過我們背靠魔影,挑選人手的範圍相對更大更自由而已。
再次,拍片都是一錘子買賣,高度依賴個別精英的創作狀態,神一部鬼一部是家常便飯。
而一個產業,上限可以不高,下限卻是一定要保住的,保不住的結果,就是投資和受眾這一頭一尾始終穩固不下來,供給和需求也就很難持續擴大。」
馬雲騰當即提出反駁,「一鳴,然而咱們國家的電影票房是一直在增長的,觀影人次也以兩位數的增長率在擴大,你以前不也對未來充滿信心嗎?」
陳一鳴笑道,「這並不矛盾啊,正是因為國產片遲遲穩不住下限,才不得不捏著鼻子讓好萊塢進來嘛。
你以為上面不知道電影是西方價值觀隱性擴張的載體嗎?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唐肖牛更講實際,插話問道,「一鳴,伱說的那個暴論,跟《1951》的推廣發行,到底有什麼關係?」
陳一鳴解釋道,「關係大了,只有清醒地認識到有作坊無產業的現狀,我們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理順各方的關係。
無論是海外大獎也好,試映場反響爆棚也好,都只是對外宣傳的口徑,我們不能自己把自己也給忽悠了。
就像那票港城導演,以為拉幾個老港星再帶幾個內地名演員,就能票房大賣一樣,膚淺而莽撞。
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現在的電影從業者與觀眾是涇渭分明的,其實並不在同一個產業循環之內。
《1951》的宣發,不能照搬以往的那些行業規律,而是需要建立在一個全新的底層邏輯上。」
陳一鳴在白板上畫了兩條平行線,從上方的平行線往下畫了三根豎箭頭。。
「這是傳統的電影宣發,追求的是大聲量、高排片、媒體飽和衝擊這三件套。
有沒有用?肯定有用,因為大家以往都是這麼搞的。
但要我說,其實是誤打誤撞歪打正著,而且浪費嚴重性價比賊低。
因為這個路徑只有從上到下,沒有從下到上,循環不起來。」
然後他又畫了三個同心圓,分別引出一條線標註了幾個詞。
「這是我設想中《1951》的宣發。
最內圈的同心圓是試映場,我們利用微博和打折票,爭取到了第一批種子用戶。
其實這還不是最理想的宣發構型,《1951》的核心用戶,應該是戰爭片、驚悚片、電影發燒友等群體。
如果是在電影產業完備的國家,比如說堅果,這是建一個官網發幾張海報就能輕鬆搞定的小事,可惜在華國,暫時還辦不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