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票加更…)
兩人到了一家麵館,要了兩碗面。
蘇侖要了兩瓣大蒜,就著面吃…
沈長林有些理解不能,蘇侖看他盯著她手裡剝好的蒜瓣,很友好遞了過去:「你要嗎?」
「…不用了。」
沈長林果斷拒絕…
「吃麵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少一半就少一半唄,」沈長林疑惑問了一句:『你下午沒有採訪?』
「沒…」蘇侖嚼到一半,然後道:「晚上有個採訪…沒事,待會我多吃兩粒益達!」
「你可以的!」
NMG的女漢子…
突然想起什麼,沈長林問她:「《左耳》的電視劇版,你要負責嗎?」
「不要了吧,我還得研究研究《匆匆那年》…」
「我建議你接下,找個信得過的導演操作,你再掛名監製…能賺點錢的。」
「就跟《失戀33天》似的?」
「對!」沈長林補充道:「你可以成立一家工作室,以工作室名義製作《左耳》電視劇…」
影改劇嘛,從影視劇創作的角度來說,相較於小說的電影化,電影改編成影視劇的難度顯然降低了很多。
一方面,基於電影劇情的結構內容,影視劇的劇情拓展可操作性增強。
另一方面,電影的票房也為作品題材的市場接受度做了試水,市場反饋可以適當進行預判,這從某種意義上講更成功降低了風險。
「《左耳》電視劇化,很難改成20集以上的劇集…」
「那就做成8集或者13集迷你劇,反正咱們跟搜狐視頻合作。我為什麼建議你親自掛名,因為《匆匆那年》,我也想跟視頻平台合作,先做網劇,然後再做成電影!」
蘇侖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
回到公司,企劃部門已經把《左耳》總結的文案拿了過來,就是成功經驗…
特意提到了營銷+宣傳兩個關鍵詞…
沈長林簡單翻看一下,然後沒有評價。
《左耳》大賣,算是天時地利人和,演員適配度很高,宣傳做得好,而且,這電影也不是真的一無是處——普普通通的家庭背景設置,簡單又殘酷的青春故事…
對於青春片來說,尤其是原著大賣的作品,人物高於故事,氛圍高於情節。
說實話,要不是兩部好萊塢進口片堵住了後路,沈長林真覺得沒準能有六億票房呢!
電話響了,楊帆撥來的,柏林電影節公開《搜索》入圍主競賽單元了!
「我知道了!」
掛掉電話,沈長林突然很想寫一點什麼。
打開微博,他先是發了一段:『《搜索》入圍柏林主競賽單元了,還挺高興,雖然拿獎的概率很低,但畢竟是我第一次入圍歐州三大…』
然後又寫了一段話『《左耳》大賣了,很多人讓我評價一下,我一直不太願意,因為難免自賣自誇,現在快下映了,那我簡單說兩句。』
「第一,蘇侖導演的風格很獨特,有點接近岩石俊二,就是整體故事殘酷青春,但氣質還是清新與溫柔。作為導演處女作,風格意識顯然比風格本身更重要,這一點導演完全過關;」
「第二,作技術層面,《左耳》基本沒毛病。演員表演整體是成功並且到位的,攝影非常棒,無論外景還是內景,白天或者傍晚,都還是相當用心的。
有好幾場小巷裡的夜戲,有更簡便的拍法,但導演和攝影還是選擇了相對複雜帶縱深和移動的角度,這時候可以看到整個畫面內的布光,只需要看光源位置和光的層次,就知道這不是一個粗製濫造的戲。」
「最後,劇作也就是故事,被很多人病詬,這個單獨說一下,故事永遠都是第一位的,這話我認可,尤其是對於商業片來說!
但有時候會有變通,《左耳》原著寫的不咋地,這是一個作者的自省,寫《左耳》的時候,我的寫作風格、文筆什麼的都談不上,但好在我還算有點天賦,重點刻畫了人物,所以,很多讀者即便忘記了《左耳》的故事,依然記得李餌、黎吧啦、張漾、蔣皎、許弋…」
「蘇導在改編劇本的時候,顯然也是如此,故事情節更多為不同人物性格服務,而不是情節之間的起承轉折。所以,出現了專業的人不認可,觀眾尤其是原著粉絲誇讚的對立局面!」
「我看到業內很多人不解,覺得《左耳》不配這樣的高票房,我持保留意見…我個人認為,從製作、商業角度來說,《左耳》是一次成功的經驗!」
「當然,大家不喜歡,我也能理解,畢竟…這是我七年前寫的東西,那時候我的糾結的還是到底是去北大還是清華呢,哈佛也不錯…」
「最後,我想說一句:《左耳》作為國內第一批面向90後觀眾群體的青春片已經出來了,青春片類型浪潮肯定會開啟的,我分享兩個觀點,也算是一些經驗吧:
第一,內地電影觀眾群的日趨低齡化,目前沒有看到任何放緩的跡象,未來20歲出頭,甚至20歲以下,會成為電影市場決定性的購買人群,所以,不要拍那些莫名其妙的劇情,不要把你的審美建立在觀眾審美之上,不要傲慢,觀眾不買帳,多想想自己的問題!」
其次,原著暢銷小說+新演員這個模式可以沿用,但最好不要過於依賴,因為觀眾的審美成熟的很快!」
「另外,《掌中之物》明天播出,希望我大家多多支持,也希望大家喜歡我給老胡設計的新形象!」
……
兩篇微博一出,一堆人回復。
待遇不同,《搜索》的評論挺少的,大都是『恭喜』、『老大牛逼』或者『什麼時候上映…』
關於《左耳》,評論很多。
大都是支持的留言——這很正常,你去看看張嘉佳的留言,即便是《擺渡人》下映那天的留言都是『老張,電影我看了,沒有那麼爛,加油,我們挺你!』
當然,現在是2011年,還沒飯圈化呢,沈長林的微博留言批評很多,但很中肯,比方說ID『貓月』:『老沈,你這開了一個壞風氣啊,你自己都說《左耳》不適合改編電影了,還要硬做,很多小說其實都不太適合改編成電影,次元不同,讀起來可能沒什麼,但看到真人演出來可能就尷尬了…更尷尬的是,我聽說好多青春小說都要改編了!』
『老沈,這次原諒你了,下次你再參與這種項目,我不會貢獻電影票的!』
『真沒想到《左耳》居然能拍出來,看了一下,跟我想像的一樣,劇情真狗血做作!』
沈長林只看了幾個,沒來得及回復呢,手機響了一下,他掃了一眼,然後趕緊劃開…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