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唯一的選擇是大明(第一更,求訂閱)

bookmark

  第990章 千載難逢的好事 (第二更,求訂閱)

  從東北到廣東,甚至就連承化省的駐軍,也在動員之列。

  而當徵召的後備役在集結,在整合訓練的時候。已經有常備部隊開拔出征了——整整個五鎮常備部隊近8萬大軍,從沿海多個港口出征,為了這次遠征,大明動員了數百艘商船用於運輸部隊。這對大明當然不是個事兒,畢竟大明有著一支數萬艘商船組成的商船隊。

  寧波港的防波堤上到處是軍馬、士兵和物資。一匹匹軍馬是由木鐵結構的吊索大起重機從空中吊上船的。一隊隊士兵則排著隊,登上一艘遠洋的縱帆船。

  在士兵們上船的時候,被擋在防波堤柵欄外的送行的人們,一經得到允許,就一窩蜂朝船邊擁過來。送行的人們在那裡在呼喚著親朋好友的名字。賣彩帶的人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小商販們總能看到商機所在。紅藍白三色彩帶在人們的手中由下面拋向上面,無數條色彩鮮艷的彩帶隨風搖曳,情緒激昂的人們,顯得極為興奮。

  這是最親愛的人出征的時候,也是和最愛的人告別的時候,現在這些士兵們就要從親朋好友的視野中消失,走向遙遠的地方。

  也許,他們之中將會有不少人再不會活著返回這片土地,但是在人們的呼喊聲中,沒有任何人退縮,國家養士數十年,正是士人報效國家之時。

  在大明「士」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所謂的「士大夫」,軍人同樣是「士」,也是「士」的一員,「士大夫」不認?沒關係,皇帝老子認就行!

  在激動和興奮的叫喊聲中,遠航的船隊靜靜地做完了啟航前的工作。

  在碼頭上的人們揮舞著彩帶的時候,船隻在舢板的拖曳下緩緩駛離了港口,朝著外港駛去,在這一瞬間,喊聲更加的熱烈了。

  置身於甲板上的,與身邊的戰友不同,丁富傑沒有彩帶可握,他不認識碼頭上的任何一個人,他並不是本鎮的軍戶,他頂多……算是軍戶列籍,嗯,勛臣也是軍戶,按照《大明軍戶律》,除長子享有軍田、軍籍繼承權外,是「承籍軍戶」外,次子一率是「列籍軍戶」,也就是掛著一個名而已,這個名有什麼好處?

  好處就是徵兵時享有優先權,再就是考取軍校不需要指揮使或地方官員的推薦。而最大的好處則是享有免役權。

  這也算是給他們的優待吧。

  古代中國,最繁重不一定是苛捐雜稅,而是「徭役」,就是給官府打白工的老百姓。

  諸如官道、河務、城牆、學府修葺啦,地方上都需要徵召諸多百姓服役。非但不給工錢,百姓們還要自帶乾糧。

  有時候,興許那位青天大老爺心血來潮要整修河堤,沒準可能導致一些百姓傾家蕩產。當然百姓之命賤如螻蟻,沒人會記得,最後還會在河堤上還會樹下那位大老爺的功德碑。

  雖說現在的乾聖朝,百姓可以交錢免役,即便是服「徭役」不用再自帶乾糧,甚至還有微薄的工錢,但仍然是個負擔,所以軍籍免役也算是軍戶的特權吧。

  對於普通的「列籍軍戶」來說,他有什麼呢?

  一無所有,富裕些的家庭,爹娘會花錢給他買塊地,置辦一處宅子。可要是兄弟多的話,能置辦一處宅子就不錯了。要是孩子多、當爹花銀子再大手大腳的。成年出戶後,能得十幾兩銀子就不錯了。

  丁富傑兄弟不多,只有兩個哥哥而已。他爹是軍戶,有軍田不假,可經不起家裡有人生病,如果不是朝廷嚴律「買賣軍田,買者誅,賣者流」,恐怕爹早就把家裡的軍田給賣了,。

  他二哥十八歲出戶時,爹給了二哥十兩銀子。他出戶時,也拿了十兩銀子,二哥去了東北。而他呢?

  選擇了當兵,從報名到典驗,等了一年才分到鳳翔鎮。相比於其它人,他更渴望戰爭,因為戰爭意味著軍功,軍功意味著軍田。

  「一定要活著回來啊……」

  人們的喊聲傳到耳中時,丁富傑在心裡自言自語道。

  「如果死了,那就當是盡孝了……」

  靜靜地望著這副離別情景,丁富傑沒有任何感動和興奮,因為他很平靜,他已經平靜且淡然的面對了一切。

  要麼生,要麼死!

  船出港了!

  置身於船舷的丁富傑,吸著報紙卷的紙菸,眺望著陸地上的城市。

  海風吹拂著臉頰,丁富傑既無悲哀,也感覺不到鄉愁。他並不感到這條船在奔向戰場,倒像是在進行一次愉快的旅行。

  站在舷邊的他,就這麼眺望著漸漸遠去的城市,平靜與淡然。

  ……

  相比於普通士兵的離開,在南京的歡送儀式是熱烈的,並不僅僅只是因為出征的是有著天子親軍之名的「羽林左鎮」和「武德鎮」,更重要的是,皇太子將會隨軍出征——皇太子是此戰的統帥。

  往常有「御駕親征」,但這一次太子殿下卻是「征西大將軍」的名義親征奧斯曼帝國,在大明這是第一次。

  為了給皇太子送行,皇帝陛下甚至特意下旨舉行閱兵,親自檢閱將要出征的兩鎮官兵,當受閱的三萬大軍浩浩蕩蕩通過皇宮前時,隨著皇帝的一聲「祝大軍凱旋!」,氣氛達到了頂點,這一瞬間,整個南京都沸騰了。

  對於閱兵式,南京人並不陌生。為了鼓舞士氣,南京駐軍也時常在郊外舉行閱兵遊行——其實,就是隊列訓練而已,皇帝會每月的最後一周就寢時向五軍都督府下達命令,確定參閱部隊和檢閱時間。

  參閱部隊各部集結完畢後,旗手離開隊列,在隊列前集結。一名侍從軍官負責引導他們前往受閱場,一路上鼓號齊鳴向軍旗致意。

  激昂樂聲與軍旗行進的宏大場面往往令沿路的圍觀人群激動異常,甚至令他們渴望在軍旗的指引下分享榮譽。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從軍的資格——軍籍繼承和稀少的征名名額,讓軍職成為了一種特權。一種讓人們羨慕、崇敬的特權。

  尋常百姓志願從軍……在大明就像考秀才一樣困難。什麼「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在大明是不存在的,在大明只有最優秀的年輕人才有可能成為軍人。甚至即便是最優秀的年輕人也不一定有機會成為軍人,畢竟,成為軍人本身就是是一種特權。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享有的特權。

  而這一次,隨著對奧斯曼的宣戰,五軍都督府一下子就釋放出了兩萬個招兵名額,而南直隸就分配到了4000人,這意味著,大明又多了兩萬軍戶,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而這意味著很多過去沒有機會加入軍隊的人終於有了機會,畢竟名額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

  面對這樣的好事,人們又怎麼可能不激動。

  如果說,過去人們為大軍送行的時候,,

  現在,他們甚至希望戰爭能長一些,希望晚一點凱旋,因為……朝廷會招更多的士兵!會有更多的人在這場戰爭中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戰爭進行的時間長一些,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件好事兒啊。戰爭絕對是千載難逢的大好事。是改變命運的好事。這樣的好事當然要支持了。不僅要支持,而且還要大力支持。

  當然,在另一方面來說,愛國的熱情同樣也驅使著他們去支持這場戰爭,支持這場正義的事業。

  面對這種熱情,朱國強的臉上帶著笑容,似乎在這一刻,他看到了某種改變,民眾心態上的改變。

  無論他們基於任何立場支持造成戰爭,對於這個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因為支持戰爭本身就是武德充沛的表現。而這也是這個國家所需要的,只有這個國家的所有人都變得積極好戰的時候,外人才能夠對他充滿畏懼,充滿敬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