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漢奸之間(第一更,求訂閱)
直到最後,孔有德的祈求還是沒有得到回應。
對於那些一心想要謀富貴的人來說,無論是孔有德還是孔廷訓等人,都是他們換取烏紗帽的投名狀,對他們而言,放走一個,萬一惹惱了皇太子,那可就不妙了。
有時候,這個世界就是如此。
當年孔有德背叛大明的時候,沒有念過什麼情誼,現在松田等人背叛他的時候,同樣也不會講究什麼舊情。
舊情?
能當飯吃不?
當銀子花不?
更重要的是能保住腦袋嗎?
當孔有德和孔廷訓等人被五花大綁的帶到下關的時候,在下關,人們在那裡慶祝著這場輝煌的勝利。
下關城內的日本人,無不是被「大明天軍」的戰鬥力給驚呆了。
這才幾天?
看似不可一世的胡虜就被區區兩萬天兵打敗了。非但胡虜敗了,甚至就連同胡虜的都城都被大明天軍一把火給燒了,連同他們的那個皇帝,也在大火中下落不明,不知是不是死在大火里。
如此輝煌戰果不僅驚呆了日本人,甚至就連同朱和圳本人都沒有想到——建奴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這就是你們口中不可力敵的建奴?」
揚了揚手中的戰報,朱和圳反問道。
「想必是胡虜畏懼天朝兵威吧!」
阿部忠秋的臉色顯得有些不太自然,那怕他是親明派,這會也覺得的臉紅啊!
十五年來給日本帶來那麼多災難的胡虜,在大明天軍的打擊下,居然這麼快就土崩瓦解了。簡直就是,就是……絕對的傷害不大,侮辱極強。
日本人就這麼無能嗎?
如此不堪一擊的胡虜,居然欺負了日本人十幾年!
在驚嘆之餘,阿部忠秋的心裡更是對天朝敬畏到了極點——大明也太強大了吧!
那麼厲害的胡虜,在大明面前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這會,他甚至明白了,為什麼在日本橫行霸道的豐臣秀吉會在朝鮮吃了大虧,當年在朝鮮才多少大明天兵?
想來也不多吧!
不照樣把豐臣秀吉的百戰精銳殺得屁滾尿流!
天兵厲害!
天朝威武!
天朝這麼厲害,一定要好好的「事大」啊!
不,不是事大!
天朝如此威武,日本自然應該以舉國內附中華!
不得不說,日本人都有那麼一點SM傾向,面對天朝的強大,阿部忠秋等人的心裡,自然而然的湧現出「跪服」的念頭,甚至恨不得現在就對大明張口叫「爸爸」,甚至還慶幸著日本的皇太子是明國皇帝的兒子。
「天兵如此厲害,自然不是胡虜所能擋的!」
瞧著阿部的畢恭畢敬的模樣,朱和圳倒也沒有在他那裡尋什麼優越感,對於這樣的忠狗,是要小心愛護的。
「漢兵滿萬不可敵,天兵厲害,世人皆知,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對了,阿部,孤聽說,有建奴投降幕府?」
岔開話題後,朱和圳看著阿部說道。
「是的,而且其中還有不少大人物。」
「幕府那邊可有什麼打算?」
「酒井肯定是不敢收留他們的,殿下放心,他絕對不會激怒大明,惹惱殿下的。」
阿部的回答,讓朱和圳笑道。
「酒井敢不敢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告訴他,那些人留不得!」
殿下的話,讓阿部忠秋的心頭一震,輕聲問道。
「殿下的意思是?」
「你說呢?」
朱和圳笑了笑,有些事情並不需要他去安排。
「臣知道怎麼做了!」
就在阿部忠秋明白太子殿下的意圖時,那邊有人稟報「幕府的信使到了!」。
幕府的信使來的很快!
快的有些出乎意料,而更出乎朱和圳意料的是信使帶來的消息。
「嗯!鰲拜、佟國器他們被幕府送到這邊來了?」
「是的,殿下。」
「那麼其麾下的建奴呢?」
「所有的女真人、蒙古人都被砍頭了,其中朝鮮人被貶為奴隸,他們之中還有不少漢人,將軍詢問殿下應該如何處理這些人。」
信使的問題,讓朱和圳愣了好一會。
在建奴所謂的十旗之中,綠旗就是所謂的漢軍旗。旗下的人大都是漢人。那些漢人雖然說是漢奸,可卻也是一群苦命人。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是當年建奴入關時掠走的百姓,他們之所以為滿清效力。恐怕相當一部分也是迫不得已。
如果僅僅只是漢奸的話,殺了倒也沒什麼,可是對於這樣一群苦命人,殺了他們是不是有些冤枉?
但如果不殺他們的話……他們畢竟也有過當漢奸的事實呀。
國法難容啊。
什麼是國法?
即便是國法,也不外乎人情。
想了好一會兒。他才說道。
「好,孤知道了,那些漢人雖說是漢奸,可總歸也是漢人,把他們都流放到南洋吧!!」
那些人殺了委實太過可憐,如果留在這裡也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們都放過漢奸。還是把他們流放到南洋吧。
他們到了南洋以後,只要認真幹活,不出幾年的功夫就可以重獲自由,在南洋安家落戶。這樣的未來對於那些可憐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幸運的事情,至少在那裡他們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那孔有德、鰲拜他們這些人怎麼處理?」
「當然是送到南京,獻俘了。」
獻俘!
像那樣頗有名氣的漢奸,當然是送到南京,送給父皇了,到時候父皇自然會有安排。
估計也就是拿他們的腦袋去告訴全天下的人當漢奸,會是什麼樣的下場。
有些人當漢奸是迫不得已,但是有些人當漢奸,確實因為他們的心裡壓根兒就沒有家國天下。從來只有個人的榮華富貴。對於這樣的人,比如說殺頭了,就是把他們千刀萬剮,凌遲處死,也不能解恨。
想到這兒,
「對了,一定要照顧好他們,千萬不能讓他們在路上自殺了。」
朱和圳特意鄭重其事的吩咐道。
「咱們要讓他們活著到南京。畢竟那些人可是欠著咱大明百姓不少血債呢。要是讓他們輕輕鬆鬆的死了,那豈不是輕饒了他們?天底下就沒有這樣的好事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