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天下共逐之(求訂閱,求支持)

bookmark

  第531章 封他為皇吧(第二更,求訂閱)

  居庸關降了!

  不費一兵一卒輕取居庸關,讓大順朝文武群臣和三軍將士興高采烈,認為京城在二三日內必定不攻自破,然後傳檄而定江南,千秋大業從此奠定。

  作為先鋒的劉宗敏便命令大軍繼續行進,像潮水般向京城涌去。而李自成與丞相府、軍師府、六政府等中央各衙門不必同大軍一起趕路。

  因為昌平衙門還算寬敞,所以被作為李自成的臨時行宮。軍師府、丞相府、六政府等等衙門都擠在城內各處,大都是被徵用的民宅,而御營親軍等都分駐城內外,城內外到處都是帳篷。

  晚膳以後,李自成同劉宗敏稍談數語,便命傳宣官分頭傳知丞相、正副軍師、六政府尚書、侍等中央大臣,來行宮開御前會議。

  自從渡河入晉以來,在行軍途中已經開過多次御前會議。但是今天的這次會議,與許日不同,今天將將討論攻破京城後的許多重大措施,包括破城後山何處入京城,由何處進入皇城與紫禁城,諸如此類的問題,似乎就是在提前慶祝著勝利。

  不過,最終,問題還是在落在一個問題上——什麼可以破城!

  李自成看著宋獻策發問後,大傢伙的目光都落到軍師的臉上。

  在心中認真分析了明朝的守軍形勢兵力後,宋獻策斷定大軍只須圍城二日,城中的防禦就會瓦解,必定可以輕易破城。江湖術士出身的他,深知自己正是依仗此術深得李自成以及將士信任,所以他不會用最簡單的話說出來他的分析,而是伸出左手,手掌朝上,用拇指掐著食指、中指,就像是戲文里的諸葛武侯一樣,在那裡掐指盤算著,時而皺眉,時而展眉,時而撫須,似乎他真的能夠窺破天機似的。

  「嗯……嗯,依臣看來,倘若初十有微雨,十一黎明必定可以破城。倘若初十無雨的話,嗯,大概需要二三日既可破城。」

  這所謂的「掐指一算」到底子準不準,姑且不說,但是對於李自成以及順營中的許多將領以及士兵來說,他們真的相信。

  當然,對此,孫可為等人只是微微不語,他們知道所謂的「掐指一算」更多的是基於對明軍防禦兵力的了解,現在京城防禦空虛,前天,襄城伯李國楨率領數千新招募的「三大營」兵,這些兵大部分市井之徒,兵如此,至於將,也好不到那,李國楨本身就是紈袴子弟,毫無軍事經驗不說,而且只會誇誇其談。他們開到沙河布防,一見大順軍到來就不戰自潰了。靠著這樣的人馬能守得住京城嗎?

  看透不說透才是好朋友。

  大家都是好朋友,有些話不能說。

  聞言滿面喜色的李自成就說道。

  「看來這天氣不會馬上轉晴,按照十三日破城來部署好啦。我大順定都長安,京城只是行在,事定後將改稱幽州府,這事在長安時已經商定。孤在京城行在登極後,再傳檄定江南,我大順的千秋大業如此可定。」

  因為平常對孫可為十分尊重,但是今天見他不知為何不說話,於是便偏向望著他問道:

  「丞相可是有什麼話要說?」

  「皇上,江南怕是傳檄定不得的!」

  聞言,他便恭敬地向李自成欠身回答道。

  「平虜大將軍已經揮師北上了!」

  原本正沉迷於勝利中的眾人被孫可為潑得冷水驚得無不是一愣。這時他們才想到——江南還有一頭猛虎在那!

  這頭猛虎可是不一般啊,不僅能吃人,而且還能引天雷!

  所以眾人的臉色無不是一陣陣愕然,怎麼會把這頭猛虎給忘了?

  其實,這也不怪,畢竟,在這一段時間裡,大傢伙都沉浸於勝利的消息中,以至於都忘記了江南的那頭老虎了。

  就在眾人神情凝重時,只見禮政府尚書鞏焴站起來說道:

  「丞相此言詫異,即便是有明軍揮師北上又有何坊?陛下應運龍興,弔民伐罪,天與人歸,成此鴻業,德比堯舜,功邁湯武。臣以為,所謂「平虜大將軍」完全不足為懼,他北上是易,可想要敗我大順卻是難上加難。」

  鞏焴的話,讓李自成問道。

  「鞏卿此話從何說起?」

  鞏焴回答道。

  「天下皆言平虜大將軍能征善戰,平東虜滅西獻,兵鋒所指,銳不可當,可臣卻聽聞,他於江南濫殺士紳官員,早就引起百姓不滿,他在時,江南官民百姓尚不敢言,可一但他離開江南,誰能替他彈壓江南官民百姓?到時候我大順傳檄江南,江南必定。如今明朝氣數已盡,陛下應運而興,以水德代火德而主天下,朱慈穎不過只是逆勢而為,所謂銳不可當,不過只是一時兵威而已,畢竟這氣數在我大順!」

  好話人人愛聽,李自成覺得鞏焴的這番話說的頗有道理,但看宋獻策、孫可為等人都沒有贊成表示,便心中產生懷疑,遂向別的文臣問道:

  「你們各位有何主張?」

  顧君恩說道。

  「這明朝氣數已盡,氣數在我大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不過臣倒擔心其它的事情。」

  李自成問:「

  你擔心什麼?」

  顧君恩說:

  「以臣看來,崇禎雖是亡國之君,然與歷代亡國之君不同。崇禎性情剛烈,人所盡知。城破之時,他既不肯投降,也不願被俘受辱。至於平虜大將軍,勢必也是如此,而其素有善戰之名,且其於山東素有義名,要是其領山西軍民頑抗到抵,我大順必定損兵折將甚多,一個周遇吉就讓我大順損兵折將近十萬,況且是他朱慈穎?所以,不能不早做打算。」

  有了寧武關的前車之鑑,李自成不覺動容,輕輕點頭,向群臣問道:

  「顧卿家所言甚是,對此大家可有什麼良策?」

  眾人無不是一陣啞然,他們在河南的時候,為什麼不敢犯山東,不還是因為山東士氣民心都在明朝,鄉兵不下百萬,這要是真的打起得,即便是贏了那也是兩敗俱傷啊!

  沉默良久後,只聽到兵政府尚書喻上猷回答道:

  「皇上,要,要是裂土分國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