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天理難容(第二更,求訂閱)

bookmark

  第519章 祖爵爺的心思(第一更,求訂閱)

  二月二十七,在朝廷的信使四出,向各地傳發勤王的旨意時,消息同樣傳進了平遼伯府。

  平遼伯是祖大壽收復瀋陽後按軍功封賞的爵位。

  即便封了爵,按規矩他便把軍務交給長子祖澤潤,然後率領數百家丁離開了遼東,來到了京城的平遼伯府,然後開始了他的清貴勛臣生活。

  這日子倒也自在,雖然在五軍都督府里領著職,可這職也就是聾子的耳朵,差不多每天都呆在這伯爺府裡頭,其它的事沒幹,倒是和小妾又生出了幾個娃娃來。

  儘管看似成天沉迷於酒色之中,可並不代表祖大壽並不關心國家大事。

  就像得知闖賊過黃河,陳演反對遼兵入關後,他就寫信給兒子,說是想念遼東的野味,於是祖澤潤便派人送來了數十車野味。

  其實也就是什麼老虎、鹿、野豬、熊掌之類遼東特產。當然,隨行的除了幾百家丁外,還有祖大壽的心腹幕僚劉振奇。這天勤王的消息傳來時,兩人正在室內下著棋。

  「陛下下旨調天下兵馬勤王了!」

  將紙條擱在火盆里燒去後,祖大壽看著劉振奇說道。

  「方正,以眼下的局勢來說,你有什麼看法?」

  「來不急了!」

  劉振奇直接了當的說道。

  「要是在太原陷落前,皇上罷陳演的同時能果斷的調遼兵入關,闖賊絕無可能逼臨京師,現在寧武關陷,宣大兩總兵先後降敵,往京城這一路,已經無人能擋闖賊的兵鋒了,可惜了,周遇吉以性命給朝廷爭取十數日的時間,結果就這樣白白浪費了……」

  劉振奇的感嘆,讓祖大壽的頗以為然的點頭表示贊同,值此國變之時,官軍無不是一觸即潰,多少世受皇恩的能文武將,跑的跑,降的降,唯獨周遇吉凜然不動,以死相報。

  可如此忠心耿耿換來的又是什麼呢?

  朝廷白白錯過了最後的機會。

  「伯爺要儘早打算了!」

  看一眼伯爺,劉振奇輕聲說道。

  「要是伯爺困於京城,必定有性命之慮,以在下看來,伯爺應該儘早離開京城,返回瀋陽,以待將來,畢竟,九小姐是……」

  提及九小姐時,劉振奇發現伯爺的臉色變得極為複雜。作為其心腹的他,又豈不知道原因。

  「小九啊……哎,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祖大壽不禁搖頭苦嘆道。

  其實,祖大壽早就後悔了,當初要不是豬油蒙了心,他又豈會陷入眼下的困境,他只看到了奪下瀋陽的好處,卻沒有想到,奪下瀋陽後,他是會封爵,可是然後呢?

  然後他就要來京城作人質,要把軍務交給兒子,從那之後就困坐於京城了。而且他付出的可不僅只是這一個代價,更大的代價是什麼?是得罪了平虜大將軍,按現在的局勢發展,皇帝將來如何他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明的皇帝在未來的幾個月里肯定是要換人的!

  原本祖家可以成為從龍功臣,可是現在……不過只是蛇鼠兩端之人!

  這個買賣可真是虧大了!

  哎,實在是太鼠目寸光了啊!

  可是現在後悔還有用嗎?

  現在後悔肯定是沒有什麼用了,當初原本祖家是可以和大將軍一起憑著姻親連為一體,從此榮辱與共。

  可是現在呢?

  現在腸子都悔青了。如果再來一次的話,自己還會這麼選擇?

  見東翁一副後悔莫及的模樣,劉振奇想了想,然後說道。

  「伯爺,其實現在要是加以補求的話,興許還來得急。」

  他的話,讓祖大壽反問道。

  「方正可是有什麼良策。」

  「良策?」

  劉振奇搖了搖頭,然後說道。

  「良策談不上,但要是伯爺想要補救的話,我倒是有一個主意,不過這個主意說起來容易,可真要做起來的恐怕頗為不易,而且……」

  頓了頓,劉振奇又說道。

  「行此事,非得痛下決心不可,可要是成了,到時候伯爺與大將軍之間必定親密如初!」

  「哦!」

  在祖大壽的好奇應聲時,只聽劉振奇正了正身子,以素日少見的嚴肅態度端坐在椅子上,托出他一番深思熟慮的計劃來,

  「伯爺,當今天下形勢,處在一觸即發之勢,闖賊下寧武關後,宣大兩總兵接連遞降書於闖賊,朝廷如同臥危樓,游浪尖,隨時都有滅頂之災。以在下看來,一旦神京陷於賊,則大明局面除大將軍外就再無人可收拾。雖我大明尚有親藩在,可那些親藩手中有幾人有兵?幾人有權?那時,我大明三百年江山岌岌可危。環顧朝野,今日能救我大明者,唯有大將軍一人而已。雖說今上尚在,可至今所走出步步棋局來,皆是失誤再失誤,且用人又是失察,……」

  而在他說話時,祖大壽的神情悚然起來,他暗自佩服劉振奇對局勢看得深透,分析得精闢。

  「本來,」

  劉振奇換成了平緩的口氣,條理井然地說下去,

  「今上如果是個大度之人,應該牢記周公輔成王的古訓,可以以大將軍輔政,甚至效仿我大明祖制,封大將軍為王,令其領兵拱衛中央,如此大義尚在,這樣那怕是大將軍專權,可大明江山政局會確保穩定。可是今上絕非大度之人,唯恐大將軍效仿「靖難」舊事,即便是有人請入覲,申明祖制,今上也會加以回絕,如此種種,今上斷然不會以社稷為重,泯滅前嫌的,至於大將軍亦絕不可能輔佐今上。這樣,我大明江山危殆……」

  其實,這些道理,別說是劉振奇知道,現在天下誰人不知道?

  如果今上是個聖明賢君,自然可以恢復祖制,以大將軍為塞王,如此上有領兵善戰的塞王,下有幹練的文臣,外有手握重兵之武將,大明朝廷即使遭遇暴風驟雨之襲擊、天崩地裂之災禍,也可以上下同心,朝野協力,共度危難,如此自然是穩如磐石。

  可問題是,今上不相信大將軍,甚至就連朝中的文官也不相信,就連陳演拒絕調遼兵入關,藉口也是大將軍,調祖澤潤入關,等於引狼入室,在調吳三桂入關等於縱虎歸山。

  總之一句話,從君到臣對大將軍都加以防範。當初陳演為什麼會說這些話,還不是因為他猜到了皇帝的心思,皇帝不相信大將軍啊!

  就是因為皇帝不相信大將軍,才導致了現在這個局面。這個局面繼續發展下去會是什麼結果?

  那個結果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只要往那邊一想,祖大壽就能夠想出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那個結果實在是不怎麼好啊。當然,祖大壽絕對不是一個迂腐之人,他自己實際上已經開始為那一天做起了準備,就像府里的家丁一樣。

  或許到時候憑著這些家丁,他不能夠力挽狂瀾,但是至少可以保證一點,就是自己不至於白白地把性命丟在京城。

  「哎,可惜現在局勢如此,已經非人力所能為。將來會是什麼模樣誰都說不清楚。但是,一但神京淪陷,以大將軍今日之德望之實力,晚生可以擔保,不僅天下響應,四方影從,就連很多宗室也會心悅誠服地擁戴。」

  說到這裡,劉振奇偷偷地看了一眼祖大壽,只見他安然坐在案桌邊,低著頭思索著。

  「所以,爵爺要早做準備呀。以我之見,爵爺不妨……」

  劉振奇的話聲很低,低到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得清楚,聽著他的話,祖大壽嘴角邊泛出一絲苦笑,心頭湧出一股悲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