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心馳神往數瘦馬 (第二更,求訂閱)
入目之年,極盡的荒涼!
一座高約數米的方型孤冢上長滿了雜樹、荒草。
「世子爺,這裡就是「煬帝陵」了,此地名為雷塘,又稱為「雷坡」,傳吳王曾經在這裡建造釣魚台。南朝的時候,這裡山水園林,樓榭亭台,為江南勝跡。入宋以後,因金軍入侵這裡湮滅無存,只剩孤冢一座,百姓稱為「皇墓墩」。」
凝視著陸宇燝手指方型的孤冢,朱國強的神情稍顯凝重,這座「方冢」與田間的「方冢」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區別,頂多也就略高一些。如果不是有人指點,根本看不出這是「煬帝陵」。
其實「煬帝陵」,根本沒有什麼看頭,那怕就是後世專門整治成景點後,也沒啥看頭。
「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陳業,只博雷塘數畝田。」
在心底感嘆之餘,朱國強輕聲道出了羅隱的那首《煬帝陵》,在心底感嘆著煬帝荒淫誤國事之餘,他卻又搖頭長嘆道。
「紅樓日日柳年年……要是能過這樣的日子也不錯啊!」
只可惜,現在正值亂世,這樣的日子也就只是想想而已?
世子爺的感嘆,讓跟在身邊的陸宇燝輕笑道。
「世子爺說笑了,如今天下紛亂如此,世子爺就是想輕鬆,恐怕也得等天下太平之後!」
「天下太平,大亂之後又要大治,這事啊……忙活完?」
搖頭長嘆之餘,朱國強朝著揚州城的方向看去,然後笑道。
「走去鄭家的影園吧!」
從雷塘去影園,不過是剛到揚州,撲面而來的奢華之息,就讓朱國強不禁嘆為觀止。只見河道兩岸,全都是美輪美奐的園林,那些全都是揚州鹽商的園林。
至於一百多年後,揚州鹽商為了迎合乾隆附庸風雅,在揚州北郊修二十四景到底是何等美輪美奐,朱國強並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德王府,也遠遠比不上揚州的園林。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朱國強整個人的心情似乎非常不錯。
「世子爺,似乎對揚州極為嚮往啊。」
陸宇燝笑道。
「我在濟南時,就聽說兩淮鹽商的聚居地,鹽商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世間無人能與之相比,說實話,我對揚州可謂是嚮往已久啊!」
比如說揚州「瘦馬」,此馬非彼馬,只是此馬是何?卻只曾聽說,未曾體會過,這瘦馬到底如何瘦?何為馬?恐怕只有身在揚州才能體會一二,擴了擴胸,迎面吹來一陣的風,儘管寒風刺骨,可他仍然輕笑道。
「尤其是對「揚州瘦馬」更是聞名已久,今日揚州士紳於影院設宴款待我,就是不知道這席間有沒有瘦馬侍酒!」
世子爺要品瘦馬……又有何妨,反正就是要讓外頭看到咱是如何自暴自棄,還有行為的荒唐。
「世子爺,瘦馬侍酒宴客從來都是揚州宴客的規矩。」
說笑之餘,劉漢儀朝跟在世子爺身邊的漕御史楊仁問道。
「楊御使,不知在下說的對嗎?」
「劉參軍所言甚是,宴必舞樂,家樂伎人必定是少不了的,其中難免有些家樂伎人是瘦馬出身,不過劉參軍有所不知,這頭等的揚州瘦馬卻是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輕女子,雖有一些成了家樂伎人,但總歸還是比不上頭等!不過,不過我聽說鄭家這次特意邀來了松江大家為世子舞樂助興,想必比起頭等瘦馬,也是毫不遜色的。」
雖說詫異於德世子表現出的貪色,但楊仁仍然歡顏應對道。
其實,作為地方官的他,原本並不想接待這位德世子,畢竟,任誰都知道,這位「好殺人」的德世子不過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只要眾人彈劾他的摺子到了京城,等他的必定就是中都高牆,所以最好不要和這樣的人扯上關係。
儘管心裡這麼尋思著,可……他不敢啊!
畢竟,眼前的這位世子爺可是會殺人的!所以,這一路上,他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侍候著,唯恐一個不小心賠上性命?
「世子爺,您瞧,那邊就是揚州八大鹽商之一長齡鄭家的影園。」
八大鹽商並不是清代才有的,早在明代,兩淮就已經有了八大總鹽商,其實也就鹽業公會領袖中,其中西商徽(徽州)商各占其四,一直以來兩家衝突不斷。
其實,明代最早經營鹽業是山西陝西商人,因為明初實施「食鹽開中」,允許民間商人向邊關輸送糧食換取食鹽經銷的許可證「鹽引」,大約30斤糧食可換一份「鹽引」,而且還是淮鹽引。兩地商人憑藉地利,靠著「開中法」涉足甚至壟斷鹽業。不過,隨著弘治五年朝廷將輸糧換引的「開中法」,改為以銀換引的「折色法」,也就是說,商人不必再千里迢迢送糧食到邊關,而是直接拿出白銀購買鹽引,即能獲得販賣食鹽的許可。此舉打破了陝西及山西等「邊商」固有的優勢,給了地理上更接近兩淮、以徽商為主之「內商」進入利潤豐厚的鹽業經營的良機。
而揚州也正因如此,才成為鹽運大本營,從而得已繁榮,在隨後數十年間,既占地利、又得人和的徽商異軍突起,咄咄逼人,且因其「左儒右賈」的傳統,文化水平普遍較高,動輒喜歡發起訴訟,與山陝商人屢屢發生商業衝突。據史料記載,在「南人」(即徽商)與邊商(即山陝商人)的訴訟案中,前者往往能得到官方有利的判決,在爭鬥中占據上風。因為揚州是這次南下途徑的極為重要地方,所以朱國強倒也做了些功課,知道長齡鄭家出於南直隸徽郡,這次他們讓自己住在鄭家的影園……這說明徽商還是占上風啊!
不過,這也是好事!
畢竟,揚州城裡的那些晉商難免會和那伙晉商有些聯繫,這樣才好借他們之手把情報傳出去才是!
「這影園倒是別致,就是不知楊御使口中大家又是如何?」
(1)家樂伎人,就是在宴會時唱歌跳舞助性的藝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