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這個華夏太穩健(求訂閱,求支持)

bookmark

  第1136章 文明的怪圈(求訂閱,求支持)

  巴比倫。

  其實,從這些地名上來說,充分顯示了大明開放的胸襟,儘管大明熱衷於改名,比如用什麼歸綏啦、綏化啦、迪化啦、承化之類意味著教化的名稱,為新征服地區命名,從而讓其中國化。

  但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大明卻沒有這麼做——為了表示對巴比倫古文明的尊重,巴格達宣慰司被改為巴比倫宣慰司,甚至皇帝親自下旨保護巴比倫省的古巴比倫文明遺址,以此來證明華夏文明的包容。

  而現在,大明給予了他們自由——不過,這裡是大明的邊陲所在,無論是巴比倫宣慰司還是波斯宣慰司,表面上是大明的土官,但實際上他們都是曾經的流寇主宰,無論是綏遠城(巴格達)的李家,還是靖安城(伊斯法罕)的李家,其實都是流寇。儘管他們都和闖賊李自成有著血親,但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大明的臣子。

  作為大明在兩河流域的最重要的據點,自從李來亨占領巴格達,並被大明冊封為宣慰使後,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這裡一直就是大明向南方擴張的大本營。

  幾乎每天,巴比倫宣慰司的駱駝騎兵,都會騎著駱駝,在浩瀚的沙漠中征討那些遊牧部落,招撫番民,令其接受教化。二十幾年來,戰爭似乎從來沒有遠離這片土地。

  不過,戰爭從來都只是在遙遠沙漠腹地,對於綏遠城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影響,但是這並不妨礙在綏遠城隨處可見的兵士。

  這是一個冬天的早晨,

  綏遠火車站的月台旁,停著一列火車,這列車在鐵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稱為「東方快車」,其實,在巴比倫,人們更願意稱它為「華夏快車」,這列豪華的快車,車廂是由鋼板構成,乘坐列車的乘客,往往是非富即貴。之所以稱它為「華夏快車」,是因為它可以直通華夏,直通大明天朝。

  儘管從巴比倫到南京,做火車只需要二十多天,可是,只有極少數的人能負擔起昂貴的路費。其實,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移民沿著鐵路移居各地。

  因為「華夏快車」的特殊性,每當它駛進車站的時候,車站都會加強戒備,和往常一樣,列車剛駛進車站,就有士兵在列車車廂附近警戒。在臥鋪車廂門口的踏腳板旁,站著一個年輕的陸軍中尉,他身著土黃色的軍裝,正和一個士兵談話。那個士兵個頭不高,相貌也是色目人的模樣,不過卻說著一口流利陝西官話,陝西官話,是波斯、巴比倫最流通的官話,畢竟,兩地的軍戶大都是是陝西或者山西人。

  「注意警戒,一會把車廂掛上了後,讓大傢伙都注意一下,防止騎匪襲擊。」

  天氣有點兒冷,護送「快車」這一差使,並不令人羨慕,但是杜明威中尉還是精神抖擻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雖然他的相貌中帶著「竄兒」的痕跡,但是他的官話說的極其流利,甚至是流利的南京官話,口齒清楚,這讓他在一群山陝口音中顯得有些另類,但是這並沒有什麼關係,畢竟他的父親是明人,他也就明人,不會因為口音不同而受到他人的輕視。

  其實,在大明,那怕是在宣慰司這邊,大明也是公平的,即便是那些歸化人,也不會受到什麼歧視。

  當然,這也激起了一些人換抵抗。對於現代文明的力量那些愚昧的人們並不了解,他們只是頑固的抗拒著現代文明。他們甚至視鐵路為魔鬼,進而襲擊火車,破壞鐵路,所以這讓將軍──大明的巴比倫宣慰使李來亨的心情,變得越來越壞。所以,每一列火車,現在都會加掛武裝車廂,用於抵禦在騎匪的破壞。

  「這裡就是巴格達吧!」

  在火車駛進綏遠火車站時,看著車窗外那些來回巡邏的兵士,朱國強自言自語道。

  在過去的一年中,他遊歷了整個南洋和天竺,現在,他終於抵達了巴格格,不,是綏遠。

  這裡是大明的綏遠城。

  只不過,這個綏遠似乎有些不太平啊。

  「朱先生,你看,這裡有點像是戰區。」

  坐在他對面的是一個銀行家,喬全美戴著眼鏡的大眼睛眨了眨,向別處瞟了一下。

  「其實,在大明,也就是這些曾經屬奧斯曼的地方不甚太平,因為咱們的那位監國太子在這裡實行差別納稅制度,所以才導致了叛亂四起。」

  一旁有人打斷道:

  「不是因為差別納稅,是因為那些人抵制開化,撫夷歸夏,如果他們不接受教化,又如何能成為華夏的一員呢?」

  說話的一個商人,相比於喬全美這個只在君士坦丁堡等大城市遊走的銀行家,李全昆這個商人,卻到過很多小地方,他把眼鏡摘下來,掏出一條絲手絹,把眼鏡擦了擦,繼續說道:

  「其實,所謂的信仰根本就不重要,無論是巴比倫,還是阿爾巴尼亞,或者安納托利亞,或者高加索,抵制不過只是一些極端分子而已,大多數人都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改了宗,尤其是女人,幾乎所有的女人都改信,為了避稅貧民家庭選擇讓女人改信,畢竟,在他們這邊女人的地位是低下了,改了宗,就可以少交很多稅……」

  擺了擺雙手,喬全美說道。

  「這是人性而已,說白了,就是貧瘠的土地讓這裡的人們一直憧憬著財富。因此,表面上他們很多人看似虔誠,可是實際上他們卻把金錢看得比信仰更重,這種向錢看齊的價值觀使得大部分人很難抵抗蠅頭小利的誘惑,進而改變信仰……」

  聽著他們討論著這些話題時,朱國強只是面帶微笑的聆聽,這一切都是推行「撫夷歸夏」的必然,這樣的政策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大量漢語的詞彙進入了地方語言體系,其城市景觀也吸取了大明建築和華夏文化元素。

  再過一兩百年,這些地區就會高度的華夏化,大明官話將會完全取代這裡的語言,甚至就連這裡的居民也會被徹底的同化,明人將會以聯姻的方式,通過娶納本土女子,將其徹底融入華夏。

  對於那一天,朱國強是非常期待的。

  當然,改變是互相的,在朱國強帶著玉兒下車後,和天竺那邊的諸侯國一樣,綏遠城裡的不少土特產——地毯、金銀器等物品都帶著濃濃的天方風格,不過卻又融入了大明文化。

  「玉兒,你看,在大明過去只有南北差異,現在又有了南洋差異,而天竺各國又與南洋各國有不少差異,波斯這邊如此,巴比倫亦是如此的,還有巴爾幹等地,同樣也是如此,明人移居各地,難免會受當地人的習俗影響,時而導致了性格、文化上的差異,甚至就連同相貌上,也有所差異……」

  相貌上的差異確實不小啊!

  與大明過去的南人北人的相貌差異不同,在天竺****斯也罷,還有巴比倫,放眼看去街上到處都是混血兒,他們往往都是父明母土的「串兒」,相貌上的迥異,還有習俗上的差異,會給未來的大明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朱國強突然有些茫然了,他甚至朝著玉兒看了一眼,她的母親是天竺婆羅門,父親呢?就是一個普通的明人而已。

  「老爺,你看,這個茶壺上的花紋有點兒像是觀世音菩薩的坐蓮。」

  看著玉兒手中銅茶壺,不仔細看的話,朱國強還真沒注意到,這個充滿天方風格的銅茶壺花紋居然是佛教紋飾,這簡直就是……突然,他看著遠處的寺院,然後釋然的笑道。

  「是挺漂亮的。」

  看著店裡的天方工匠,朱國強笑道。

  「喜歡的話,我們就買一個吧,店家,有銀質的茶壺嗎?同樣紋飾的。」

  他們不是難以抵擋蠅頭小利的誘惑嗎?

  那就用現實告訴他們——只要改變了,就會有收穫。什麼假的改變?很多事情,說著說著就成真的了,當初在彎刀下被迫改信的人,有多少人不是懷揣著假改的念頭。

  內心不變?他的內心或許不變,可是他的子孫後代呢?改著改著就成了真。

  無論如何改,可以相信的一點是,他們肯定會日益受到華夏文明的影響。

  至於會給大明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無非就是南北差異,變成東西南北差異罷了。

  頂多就是網絡上從咸黨甜黨粽子之爭,變成……會不會出現酸黨?或者辣黨?

  想到這,朱國強不禁對那個未來有那麼點好奇了。

  不僅僅是好奇著那個未來的改變,更讓他好奇的,甚至期待的卻是另一個多姿多彩的華夏文明,而這個華夏文明是互相競爭的,而不是故步自封,因為在這個文明之中,既有大明,也有諸多的諸侯,在這種文明內部競爭的環境中,才會有所謂的「百家爭鳴」存在。而更重要的是,因為大明的強勢存在,華夏文明內部的秩序將是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而不是一個戰亂四起,大國兼併的時代。

  在這樣的競爭之中,會誕生出什麼樣的文明呢?

  會催生出什麼樣的科技?

  在未來的幾百年中,人類會走多遠?

  朱國強不禁有些好奇。

  在好奇之間,他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鞭炮聲,在鞭炮聲中,還能聽到鑼鼓喧天的聲響,那裡在幹什麼?怎麼那麼熱鬧?

  順著鑼鼓喧天的聲響走去,從路人的口中朱國強得知了,今天是綏遠城的發電站投入使用的日子,甚至在路邊,他看到了改為電燈的路燈。雖然不多,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乾聖五十一年,西曆1695年,巴比倫進入了電力時代。

  「……在聖經里,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人間有了光!可是人間還有黑夜,誰能驅散黑夜?上帝?不,他做不到,但是上帝做不到的事情,科學卻能夠做到!」

  終於,來到了發電廠附近,置身於人群中,朱國強看到了李來亨,他同樣也已經老去,白髮蒼蒼的他穿著一襲大明的三品武將官袍,置身於台上的他,正在發表著演講。

  「科學家說——我們要驅散黑暗,於是有了電!有了電燈!今天來自華夏的電與電燈,將會驅散這片土地上的黑暗……」

  聽著李來亨的演講,朱國強笑了起來,他笑的很輕鬆,也很開心,因為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個全新的未來——一個看重科學的未來。

  既便是像李來亨這樣的人都重視科學,更何況是其它人。也就是在心裡這麼感嘆的時候,朱國強看到他的目光投向了自己這邊。

  「巴比倫的人們,今天華夏把光明帶到了這片土地……」

  突然李來亨不再講話了,在人群中他似乎看到了什麼。

  怎麼可能呢?

  儘管只是看了一眼,但他還是覺得那個人有點兒面熟,似乎有點兒像是……

  當他再次把目光投去時,那人卻已經不見了。

  他去那了?

  「爹,怎麼了?」

  見爹突然不說話了,站在他身邊的李文錦連忙輕聲問道。『

  「眼,眼花了……」

  李來亨自言自語道,可沒錯啊,三年前,他還曾乘座「東方快車」去過南京,去覲見過陛下。

  陛下不應該是在南京嗎?

  突然,像是想到什麼似的,有些心不在焉的李來亨說道。

  「文錦,今天的儀式你來主持吧,為父要去另一個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