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輪船呼 (第一更,求訂閱)

bookmark

  第1030章 戶戶相護(求訂閱,求支持)

  民怨累積!

  手執棋子,盯著棋盤,朱國強良久不語。

  其實,大明對於他而言,就是一個棋盤,作為棋手他,必須在通盤考慮。

  通過給予軍人一定的特權,提升軍人的社會地位,這是後世最通行的作法,什麼軍人不用排隊啦,乘車免費啦,諸如此類的特權……實際上都是可有可無的。

  為什麼朱國強會給軍戶那麼多特權,說白了,就是因為宋代以降軍人地位底下導致的,為了重新樹立漢人的尚武之風,提高軍人地位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其實,朱國強提升軍人地位的方法,都是有先例的,像軍戶的司法特權,看似特權,可卻是後世的通行原則——軍人犯罪案件屬軍隊管轄。

  至於賞賜宅田,於其說是借鑑了朱元璋的軍戶制,倒不如說是披著軍戶的皮,借了漢高祖劉邦的《高帝五年詔》,以此詔書,劉邦對自己軍團的所有士兵,皆授予大夫及以上爵位,使其享受根據爵位應有的土地、田宅等待遇,並減免了所有軍人及家屬的租稅徭役,建立了一個利益捆綁特權階層;與此同時,劉邦在關東地區分封了一批強大的劉姓諸侯,作為劉氏政權的屏藩,儘管這一措施在後來顯露出諸多弊端,但在當時皇室幼弱、功臣和外戚強大的現實背景下,乃是確保劉氏皇權安全的必要舉措。

  通過高帝五年詔,劉邦為漢朝政權建立了強大的功勳利益階層,以確保任何外姓對漢室皇權的篡奪,都將遭到這一利益集團的猛烈反擊。

  朱國強幹的也差不多,通過對軍戶賜賞軍功宅田迅速建立了強大的、與大明皇權利益捆綁的軍人階層,以一百六十餘萬軍功小地主為核心的「軍勛集團」成為大明皇權最可信賴的力量。

  這個軍功小地主擁有什麼呢?

  「……167.4313萬戶,在冊人口1938.5641萬人,土地2.963億畝……」

  這些數字是什麼?

  是大明現有軍戶的數量,對於這些數字,朱國並不陌生,但是還有一個數字。

  大明有1.3億人口,土地九億餘畝。

  軍戶的人口不到總人口的六分之一,但卻擁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當然,這其中大概有三千萬畝屬於皇家,屬於勛臣的,可即便是如此,那些「軍功地主」普遍全國各地,從外東北到承化省。

  而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大明軍戶所擁有的特權——他們不納糧、不當差,他們占有著超過三分之一的土地。他們不納皇糧不服徭役,他們享受著司法特權,他們的日子在任何民戶的眼裡,都是令人羨慕嫉妒的。

  羨慕嫉妒之後呢?

  自然就是恨了!

  這正是所謂的「民怨」,其實,何止是民怨,恐怕還有「紳怨」,畢竟,那些官紳的優免是相對有限的。

  甚至朱國強都能猜出來,為什麼一篇文章之後,那些個官員為什麼會突然「為民陳情」了。說白了,就是因為羨慕嫉妒。

  當然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恨啊。

  什麼是民間有怨氣分明是這些士紳們有怨氣,老百姓是不是滿腹的怨氣,到不好說。

  但是那些塑身們,他們一個個肯定都是滿腹怨言。他們的心裡肯定想著憑什麼這些大頭兵能夠享受過去他們享受的特權。

  憑什麼他們要向朝廷繳稅,那些大頭兵卻不用繳稅。

  他們羨慕啊,他們嫉妒啊。

  當然,到最後這一切都會化成一個字。

  恨!

  那些士紳們一個個的小心思,朱國強又豈能不知道?

  那些人過去不納糧不當差的時候,他們可曾想過「民怨」?

  「民怨累積……」

  朱國強冷笑道。

  「民不民怨的到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優待那些軍戶,肯定是讓地方上紳怨累積了,他們當然不敢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但是卻不妨礙他們扯著老百姓這張虎皮來給自己說事兒。」

  冷冷一笑,朱國強隨後又說道。

  「可是他們忘了,忘了朕是什麼人了。人家說官官官相護!當官兒的,一個個的都是官官相護,更何況咱們軍戶呢?讓他們也知道什麼叫做戶戶相護,過去他們一個個的在那裡官官相護的時候,老百姓到哪裡說理去。現在,讓他們也去嘗嘗這種滋味。」

  官官相護!

  不但在大明,在歷朝歷代,這都是一個熱不開的話題。又怎麼可能繞開這個話題呢?

  那些個官員除了依靠所謂的同窗,同年建立了一個緊密的關係網之外。他們還通過姻親建立了更為緊密的關係網。

  不說其他人,就說現在內閣之中,張稟文和方以智,他們兩家之間就是親戚,而且還不是一代的親戚。

  像這樣的親戚,他們彼此之間怎麼可能不官官相護呢?

  而這種事情,哪怕是朱國強想要制約,都制約不了,為什麼?

  因為從古至今,中國人的婚姻就講究門當戶對,你讓一個舉人的女兒嫁給一個大字不識的白丁,可能嗎?

  哪怕就是你自己有女兒,也不可能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吧。

  就是這樣所謂的門當戶對,把這些地方大家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所謂的書香門第就是這樣通過男娶女嫁建立了一個緊密的關係網。

  甚至在幾百年後,南京和延安他們之間都能續成親戚,你說這個關係網可怕不可怕。

  這個關係網甚至都沒有辦法去制止。因為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去干涉民間的嫁娶。

  難不成說富人的女兒必須嫁給窮人,窮人的女兒必須嫁給富人?可能嗎?現實嗎?

  門當戶對,哪怕就是在幾百年後。都是很多人認準的道理。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對此,哪怕就是朱國強,這個皇帝也是非常無奈啊。

  怎麼對抗他們呢?

  那就是扶植起另外一個群體。用另一個群體去對抗一個群體

  這個群體就是大明現在的軍戶!

  相比於那些所謂的士紳,大明的軍戶數量更多,而且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他們和那些地方士紳相比,享受著更多的特權。這註定了他們會成為那些鄉紳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那些鄉村們都不是笨人,他們同樣也會算帳,他們能夠清楚的算出來大名,之所以對這些軍戶給予這麼多的優待,說白了,就是把曾經他們偷掉的漏掉的稅收了過來,然後轉給了那些軍戶,用來優待那些軍戶。

  身上被割了肉的那些鄉村們,對這些軍戶怎麼可能不是恨的牙痒痒。

  況且對於那些所謂的讀書人,他們打骨子裡瞧不起軍戶,那些人在他們的眼裡就是粗人。

  他們天生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到最後,會形成一種什麼情況呢?

  就是地方上的鄉紳看不慣軍護,軍護,同樣也瞧不上地方的鄉村,他們兩類人之間。就會形成一種涇渭分明的關係,他們會在從地方到中樞互相鬥爭,互相監督。就像現在一樣,鄉村們抓住一個機會來進攻軍戶,軍戶難道將來就不會報復嗎?

  他們肯定會拿那些鄉村魚肉,鄉里來做文章。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老百姓也就跟著享福了。

  即便是在地方上,同樣也需要平衡。而軍戶和鄉紳,就是朱國強的平衡。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朕會去縱容天下的軍戶。老百姓有句俗話叫護犢子,但是不是什麼犢子都護!有的犢子該殺還是要殺的。」

  陛下的話讓陳無敵的渾身一串,後背冒出了一陣冷汗,他又怎麼可能聽不出陛下話里的意思,就是在告訴他,陛下護犢子,不錯。可要是真的有人欺壓老百姓的話,到時候可就別怪軍法無情了!

  軍法,那絕對比《大明律》嚴多了。

  「陛下所言甚是,咱們對那些軍戶這麼好,要是他們還欺壓老百姓的話,可真就是天理不容了,到時候別說是護犢子了,那必須要罪加一等。不如此,絕對不可能平民憤。」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眼下的這事兒……」

  朱國強反問道。

  「無敵,那你說該怎麼辦?」

  「這……」

  陛下的反問讓原本正準備表明決心要整頓天下軍戶的陳無敵思索片刻,然後說道。

  「陛下,臣以為,就目前來說,老百姓最不滿意的,並不是說軍戶享有的那些特權。他們之所以願意當兵,就是因為咱們給了軍戶那麼多的優待。他們最不滿意的地方是,咱們制約了普通老百姓,成為軍戶的機會。」

  看著陛下,陳無敵小心謹慎的說道。

  「臣以為咱們眼下的一些法子確實需要改改,至少要讓老百姓看到希望,讓老百姓滿意一些。這樣也就能讓老百姓對陛下心懷感激之恩了。」

  陳無敵的話,讓朱國強點頭說道。

  「嗯,說下去。」

  「他們可以修改一下現在的法子。,可以修改兩點,第一就是修改民戶當兵需要軍戶推薦的法子,原本的他們要掏銀子才能夠讓軍去給他們出具擔保。現在可以改成只要是良家子弟,就可以當兵。這個可以由地方官府來辦,只要是良家子弟,就行如此一來,自然也就不會把矛盾集中到普通軍戶的身上,到時候普通民戶能不能當上兵,與普通軍戶何干?」

  你看,軍戶也是一樣的戶戶相護吧,這一出主意,就是要給自己擺脫責任,把鍋甩到其他人身上。

  到時候官府那邊開證明的時候,有沒有什麼齷齪的事情發生,那可就和軍戶沒有任何關係了,甚至軍戶還可以像現在一樣利用這件事去打擊那些文官。

  勛臣,一個個的也不是省油的燈啊。

  當然對此朱國強自然是樂見其成。只有他們兩邊兒互相平衡了,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對於大明來說,他們兩家才是真正的減壓閥,因為他們都不可能讓對方去占盡老百姓的便宜。反而會去眼紅另一方在老百姓的身上占便宜。

  「嗯,」

  微微點頭,朱國強又說到。

  「那麼二呢?」

  「至於二呢?就是增加徵兵名額!」

  「增加徵兵名額?」

  看了一眼陳無敵,朱國強的心裡生出了一絲警惕。

  軍戶……現在大明的軍戶已經不少了,如果再無限制的繼續增加的話,那到時候恐怕真就尾大甩不掉了。

  平衡!平衡才是穩定的核心。

  如果軍方的實力遠遠超過文官的話,那麼就會失衡。這絕對不是朱國強願意看到的局面。

  「對!陛下,咱們這些年為什麼限制徵兵名額,一是因為天下承平不需要那麼多兵,二是因為天下的土地就那麼多,不可能全都分給軍戶,可這個天下,是大明,是本土,為什麼不能把殖民地也列入其中呢?」

  殖民地…朱國強皺了皺眉頭。但仍然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看著陛下,陳無敵頓了頓。

  「大明的殖民地那麼多,我們組織普通移民是移民,軍事移民同樣也是移民,比如說豫章郡和新英格蘭吧,因為距離本土太遠,老百姓不願意去,現在移民的數量有限,那好,咱們就用軍事移民,就增加徵兵名額,每年都定向那邊派遣一萬、兩萬,甚至三萬的軍戶。這樣一來,那些地方既有了大量的漢人,本土呢?民眾的怨氣自然也就減輕了。況且……」

  抬頭看著陛下,陳無敵說道。

  「天下承平日久,盛世如此,願意主動移民海外的人只會越來越少了!他們願意當兵,那就把他們派遣海外,他們在本土給地多少?不過區區百畝而已,可是在新英格蘭,上來就是100英畝,足足600畝地,而且生一個孩子也給同樣的田畝,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把他們派遣海外?」

  派遣海外……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但是也要找到平衡的法子。

  沉吟著,朱國強反問道。

  「如果都是軍戶,軍戶不糧不差,沒有稅金,殖民地靠什麼維持呢?」

  不當拆不納糧的人多了,對於朝廷來說,那可就是負擔了。

  「陛下,怎麼沒有稅金了?」

  陳無敵說道。

  「就拿咱們大明來說,田賦才多少?不過區區千萬兩而已,即便是加上田畝攤丁,也不過是兩千萬兩。可是咱們的鹽稅呢?足足四五千萬兩!」

  陳無敵的話,讓朱國強的眉頭一挑!

  鹽稅!

  這是大明的另一種變相的人頭稅。

  與舊時的鹽商鹽引不同,乾聖朝早就對鹽稅進行了改革,這個改革的核心是什麼?是就場徵稅,自由販賣。所謂的就場徵稅,就是每斤鹽在鹽場徵收10文錢的稅金,只要交足了鹽稅,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買賣,不需要鹽引。

  如此一來,自然也就打破了鹽商的壟斷,朝廷同樣也得到了足夠的鹽稅,同樣也保證鹽價,不至於過高,畢竟,每一個地方可能會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小鹽販販鹽。有了競爭,價格自然會下降。而不會有鹽商壟斷鹽貨,哄抬鹽價的局面。

  當然,最重要的是,通過就場徵稅,大明獲得了穩定的鹽稅——每年四五千萬兩的鹽稅,是大明朝廷最重要的稅種。

  人!

  人是鹽稅的核心。

  有了人不僅有鹽稅,門市稅以及工商業統稅都會相應的增加,或許短期內殖民地需要本土的財政補貼,但是從長期來看,卻是值得的,畢竟,殖民地一直用種種手段刺激生育。

  有了人,自然也就有了稅!

  有了人,那些殖民地自然也就是大明的。

  而且殖民地並不是本土,既然殖民地可以由內務府全權負責,那麼殖民地的軍戶同樣也可以劃歸內務府。由皇家直接管理,如此一來,至少大明的平衡沒有被打破。

  這倒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無敵,其實,不僅僅是殖民地,像土耳其同樣也可以如此,將來我們要統治奧斯曼的舊地,就需要將大量的漢人遷移過去,軍事移民是最有效的辦法,十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我看,這個軍事移民,大有可為!」

  看了一眼陳無敵,朱國強笑道。

  「你倒是給大明解決了一個難題。」

  當然,該平衡的還是要先平衡一下。

  「陛下,不是臣解決了,是您一直這麼辦的,就像東北,如果幾十萬軍戶在那,又那來的現在東北各省的繁榮?說起來,是這幾年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那邊,沒有體會好聖意,一直故步自封,才導致了今天的局面,其實,以天下之大,別說一年徵召幾萬新兵了,就是徵召個幾十萬,也有的是地方安置。」

  看著陛下,陳無敵恭維道。

  「陛下,您不是常說,周天子分封天下,諸侯領親族部下往四方立國,如此才有今天之華夏,陛下分封諸侯是為了華夏,派遣軍戶於四方,不也是如此?」

  對於陳無敵的馬屁,朱國強只是笑了笑。然後說到。

  「恐怕等咱們的這個決定做出來之後,不知多少人會說咱們是戶戶相互啊,不過朕也不怕他們去說,就像當初,朕用方以智進內閣一樣,他和張稟文是親戚又如何?官官可以相護,戶戶當然也可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