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征服阿爾巴尼亞(上)

  第1124章 征服阿爾巴尼亞(上)

  阿爾巴尼亞南部,群山之中聳立著無數碉樓,民風彪悍比之黑山也不遑多讓。

  再加上複雜的地形讓任何征服者都望而卻步,歷史上能征服阿爾巴尼亞的只有阿爾巴尼亞自己人。

  此時哪怕依然是奧斯曼領土的阿爾巴尼亞也處於半獨立狀態,就算之前的英國人也沒能控制阿爾巴尼亞南部的群山。

  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雖然是貪婪的權臣,但他並不是一個無能之人。

  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在得到奧地利入侵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派人聯繫了阿爾巴尼亞南部群山中的部族。

  而且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非常捨得下血本,不光給了他們武器裝備和短缺的物資,還給了他們一直夢寐以求的自治權。

  雷希德帕夏這麼幹不怕這些部族直接反水投靠奧地利人,然後和奧地利人一起來進攻奧斯曼帝國嗎?

  當然有這種可能,但是從地理環境和歷史傳統來看,當地人並不喜歡離開他們世代居住的家園,更不喜歡有軍隊通過他們的地盤,有政權威脅他們自身的統治。

  而奧地利的大軍要進攻奧斯曼帝國就一定要經過阿爾巴尼亞南方諸部的地盤。

  也許雷希德帕夏的條件不能打動所有部族,但只要有人忍不住下手,甚至都不需要是某個部族的動的手,阿爾巴尼亞南部所有的部族都將不可避免地捲入到這場戰爭之中。

  雷希德帕夏很清楚奧地利情報網絡的發達,他的秘密行動很難逃過奧地利人的眼睛。

  但誰又能保證他不是故意這樣做的呢?

  事實上此前阿爾巴尼亞南方諸部對於奧地利人的觀感相當不錯,畢竟奧地利人是奧斯曼的敵人,又痛打了試圖控制阿爾巴尼亞南部的英國人。

  不過隨著奧地利人的臨近,很多黑料被曝出,比如此前奧地利在進入阿爾巴尼亞北部山區之後就聯合了當地的基督徒對異教徒進行驅逐。

  阿爾巴尼亞地區被奧斯曼帝國統治幾百年,改教更是有著優厚的福利,所以大多數人已經改信,甚至對自己的新信仰深信不疑。

  同樣此時在奧地利控制的西部平原地區,阿爾巴尼亞人的生活也不太好過,雖說沒有大規模的驅逐或是屠殺發生,但奧地利新的規矩和移民。

  奧地利的律法和當地習慣法,以及新移民和原住民之間有著諸多分歧,隨著戰爭的開始這些分歧迅速轉變成矛盾和衝突。

  之後這些矛盾和衝突又被奧斯曼人刻意誇大其詞,然後一股腦地傳到了南部的群山之中。

  再加上奧斯曼帝國承諾的武器和物資已經到位,南方諸部的首領們瞬間有了談判的底氣。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所以一個聯盟被迅速組建起來,並向奧地利派出了使者。

  南方諸部談判時態度曖昧不清,他們顯然是在等奧地利帝國出一個更高的價格。

  這個時候弗蘭茨只要提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對方就會馬上接受,不管這個承諾會不會兌現。

  通常來說此時弗蘭茨應該畫一個大餅來滿足對方的心理,然後先去攻打奧斯曼人搶奪地盤,日後再慢慢料理這些部族。

  至於那些承諾自然是作廢了!

  當然心黑一些的也可以搞個假道伐虢的戲碼,趁對方不備發起進攻。

  這兩條路看上去都不錯,但誰又能保證對方不是在請君入甕呢?

  即便對方沒有這個想法,但當地的發展度非常低,想要假道伐虢可不容易,同時諸部聯盟並不只是一個部族或者一個國家,這就大大提升了一戰使敵方失去抵抗的難度。

  最關鍵的是無論結果如何,奧地利帝國都會留下一個口實,就像兩千年後以色列人可以拿著聖經當地契一樣。

  不管別人承認與否,他們都會將其作為證據來對付奧地利。

  同樣不管日後弗蘭茨的承諾會不會兌現,這個地區都會再次出問題,可能是和敵國眉來眼去,也可能是驅逐官員、暴力抗稅,甚至可能直接殺官造反、尋求獨立。

  與其冒著給奧地利帝國留下暗傷的風險來回扯皮,倒不如一開始就拒絕。

  無論阿爾巴尼亞南方諸部是想自治,還是想自成一國,這都不符合奧地利帝國的利益。

  奧地利想要在這裡站穩腳跟,就必須將南部群山牢牢控制在手中。

  哪怕弗蘭茨此時對於那些貧窮的山地毫無興趣,僅僅想控制西部發達富庶的沿海平原,他也必須這樣做。

  還是那句話這世間只有千日做賊,萬萬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阿爾巴尼亞西部沿海平原無險可守,英國人在此地經營的時候就匪患猖獗,最後搞得英國人只能維持住幾個以港口為核心的區域。

  雖說此時在阿爾巴尼亞地區奧地利有相當強的兵力,但是弗蘭茨也不會貿然派大軍進入群山之中。

  這種做法不止愚蠢,而且低效。

  不過稍微打擊一下敵方氣焰還是有必要的。

  奧地利帝國拒絕談判的消息迅速傳回南方諸部聯盟,這讓奧斯曼帝國的使者興奮得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就前往南方諸部聯盟的總部開始了新一輪遊說工作。

  奧地利帝國拒絕南方諸部的提議並不讓這些首領們感到意外,畢竟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國總是小瞧他們,奧斯曼帝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對此部族首領們很有經驗,他們立刻決定聯合起來給奧地利人一個狠狠的教訓,最好是能拿下一座港口,好好教一教奧地利人這裡的規矩。

  阿爾巴尼亞的平原地區有7000平方公里,而且沿海岸線呈條形分布,奧地利人想守住如此長的防線至少需要幾十萬大軍日夜不眠。

  但作為進攻方的南方諸部可以選擇任意一個點進攻,並且在局部形成人數優勢,這就是他們百戰百勝的秘訣,更是和奧地利帝國叫板的底氣。

  哪怕真的失敗了,他們只要逃回群山之中,奧地利人也只能望洋興嘆。

  不過不得不說這種部族聯盟的原始組織動員能力實在是低得可怕,各個部族相互提防,結果奧地利的山地師都打了進來他們也沒完成集結。

  在巨大的戰爭壓力下,諸部終於團結起來組織起了一支1.5萬人的部隊,由當地最大的十四個部族首領率領。

  然而這散裝的聯盟在面對真正高效、緊密的軍事組織時顯得如初生嬰兒一般稚嫩。

  整支軍隊一頭就扎進了奧地利軍設計好的埋伏圈中,老式的火槍和冷兵器根本無法對抗奧地利的新式步槍,更沒法對抗山炮和火箭。

  阿爾巴尼亞南方諸部聯軍1.5萬人的部隊遭到全殲,其中陣亡1300人,其餘選擇了投降當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