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嬴疾置北地郡的提議,秦王嬴稷輕輕地點了點頭,心中也是隨即浮現了幾分贊同。記住本站域名
義渠之地,秦國即將入手,那麼將其按照秦國律法設置郡縣也是應有之義。
在義渠故地之上設置北地郡,嬴疾的想法與秦王嬴稷心中所想卻是不謀而合。
「叔父所言確是有理。」
一句話明確表示了對於嬴疾的支持之後,秦王嬴稷的視線卻是輕輕轉向了面前的另外兩人。
看到秦王嬴稷將目光投向自己, 兩人之中的衛尉魏冉卻是率先站了出來,向著前方的秦王嬴稷躬身一拜。
「啟稟大王,臣自從入秦就一直在軍中磨練,所擔任的也都是武職,對於政務之上卻是不那麼精熟。」
「如今大王詢問臣義渠還如何處置,政務之上不敢多言,在這軍務之上臣卻是有些建議的。」
魏冉這一番話語落在秦王嬴稷耳中之後,只見秦王嬴稷臉上卻是輕輕浮現了一絲笑容。
「剛剛寡人便說過希望三位能夠不吝諫言, 所以無論是不是涉不涉及軍務, 舅父盡可以暢所欲言。」
聽著秦王嬴稷如此和善,魏冉心中本能的那一絲不安卻是緩緩消逝,他的臉上隨即一道自信的神情浮現。
「啟稟大王,臣以為如今既然大戰將定,那麼大軍不久之後必然會回返關中。」
「當此之時,如何保障新近占領的義渠之地安定,便是擺在我大秦面前的頭等大事。」
對於義渠的情況一番分析之後,魏冉學著剛剛嬴疾的樣子向著秦王嬴稷躬身一拜。
「臣魏冉請大王設郁郅大營,並選拔良將精銳駐守其內,以維護義渠之地的安定。」
魏冉的這一個建議,卻是讓秦王嬴稷不由得陷入了一陣沉默之中。
雖然之前並沒有在義渠之地設立大營的想法,但是當魏冉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秦王嬴稷還是一眼便看出了此事的必要性。
義渠之地新定,若是沒有重兵屯駐其間,那麼新收疆土頃刻之間便會再次丟失。
只有秦國在這一片土地之上設置郡縣、只有秦國在這一片土地之上屯駐重兵,義渠之地才會逐漸從過去的慌亂狀態之中安定下來。
再經過幾十年乃至百年的消化融合, 義渠之地才會真正成為秦國的疆土。
這一點,秦國的歷史是有過先例的。
當年,秦穆公在東出函谷受到晉國的阻撓之後,聽取了五羖大夫百里奚的建議,轉而向西征伐戎狄。
這一戰,秦國所取得的勝利不可謂不大,不僅滅國十二,更是擴地千里。
秦國,也因此被周室天子分為了西方諸侯之長。
秦穆公從西戎手中奪下了千里土地,那麼這千里土地就從此安定了下來了嗎?其上所居住的戎狄部落就從此承認自己是秦人了嗎?
當然不是。
為了消化這一戰所取得的戰果,為了將這一片土地徹底納入秦國的統治之下,秦穆公之後的歷代秦國國君都沒有選擇東出函谷。
誠然秦穆公之後歷代秦國國君大多資質平庸,誠然秦穆公之後秦國國政日漸為國中庶長所把持,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這些年來秦國為消化著這千里之地所做的努力。
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經過了一位又一位的秦國國君之後,如今那一片曾經屬於戎狄的土地已然真正成為了秦國領土,其上的那些人也已經逐漸認同了自己是秦人的事實。
思緒漸漸從過去看到的那一份份典籍之中醒轉過來,秦王嬴稷的目光再次看向了眼前的魏冉。
見他似乎還有話要說的模樣,秦王嬴稷臉上不由得帶上了一份和善之意。
「舅父剛剛這一個建議很好。等到大軍回返之後,寡人會按照叔父的建議設立郁郅大營, 並選派良將精銳駐守。」
對於魏冉的這一個建議給予了肯定的答覆之後, 只聽秦王嬴稷繼續詢問道:「不知舅父還有何諫言?」
「啟稟大王, 臣雖然不曾與義渠交過手, 卻也知道義渠騎兵的大名。」
「義渠騎兵,速度之上來去如風,攻勢之間迅猛如火,實乃天下不可多得的精銳。」
向著秦王嬴稷介紹了一番義渠騎兵之後,只見魏冉臉上神情卻是一肅,「大王,臣聽聞,我秦軍之中早就有招納西戎騎兵以增強戰力的先例。」
「如今義渠之地將要入手,義渠之人也將成為我秦國的子民,大王何不從義渠之中選拔精幹騎兵進入秦軍之中服役。」
「此舉不僅能夠增強我秦軍的戰力,也能安定義渠人心,可謂一舉兩得。」
秦王嬴稷在聽完了魏冉所提出的第二個建議之後,臉上的笑容卻是越發燦爛了。
在秦王嬴稷歸國的路途之中,就曾經遭遇到義渠駭所率領的義渠數千鐵騎進攻。
那一次雖然因為有白起、樂毅兩大名將領兵,義渠數千騎兵被殺得大敗、狼狽而逃;
但是義渠騎兵那一種來去如風、精於騎射的印象還是牢牢地印在了秦王嬴稷的腦海之中。
之前秦國和義渠是敵人,那麼對於義渠騎兵,秦王嬴稷當然是巴不得將其全數殲滅。
如今義渠之地即將落入秦國之手,對於那一支義渠騎兵,秦王嬴稷自然是要將其收入麾下,成為秦國征戰天下的一柄利刃。
對於魏冉這第二個建議,秦王嬴稷心中卻是明顯有所意動。
「舅父此策實在是精妙,待此番大戰了結之後,寡人必定派人前去執行此事。」
如今嬴疾、魏冉都已經說完了自己的建議,秦王嬴稷不由得將目光看向了在場的最後一人。
「城固君,剛剛嚴君、衛尉都已然寡人獻出了計策,你若是有什麼建議自可提出。」
耳畔聽到秦王嬴稷這一番話語,甘茂先是看了看嬴疾,又看了看魏冉,最後他的目光重新看向了前方。
「啟稟大王,剛剛嚴君提出了設置郡縣,衛尉提出了設置大營、招攬義渠男子從軍,那麼臣便在治民之上說說吧。」
這話說完,甘茂卻是並沒有立刻向秦王嬴稷說出自己的意見,而是話鋒一轉提到了一件為世人所共知的事情。
這件事情發生在距離如今七百年前周朝初年。
那時為了鞏固周王朝對於東方的統治,周武王姬發將自己最引以為重的弟弟和重臣都封往了東方。
他們一個是如今的魯國,另外一個則是已然被田氏篡奪的姜姓齊國。
當時為了安定自己的封國,周公旦派出了自己的長子伯禽前往魯國,而太公望則是親自前往齊國。
按照兩國所處的位置來說,太公望所在的齊國比之周公旦的魯國距離王畿所在更加遙遠。
但是太公望已然折返了很長時間之後,身為周公旦長子的伯禽才終於回到了周室王畿。
疑惑不解的太公望於是便向周公旦詢問,他的長子伯禽是如何治理其治下百姓的。
在得知伯禽是因為幫助魯國之人變革風俗、更改禮儀才姍姍來遲之後,太公望作出了一個預言,魯國恐怕將要臣服於齊國了。
隨後歷史的進程證明了太公望的預言無疑是正確的。
西周之時,有周王室壓制、有周禮束縛,齊國與魯國之間還並沒有爆發什麼大的衝突;
但是時間到了春秋之後,擁有漁鹽之利的齊國在齊桓公、管仲這一對君臣的治理之下日漸強大起來,魯國也最終臣服了齊國。
當將這一件事情向著秦王嬴稷訴說完畢之後,甘茂向著面前的秦王嬴稷躬身一禮。
「啟稟大王,今日的義渠比之當年太公治下的齊國、伯禽治下的魯國卻是更加複雜,不知大王準備用何種方法使他賓服?」
面對著甘茂的詢問,秦王嬴稷在一番思索之後給出了自己的答覆,「寡人準備取太公、伯禽兩人之長,在義渠之地實行秦國律法的同時,允許其保留部分風俗。」
聽到秦王嬴稷的話語,甘茂當即向前躬身一拜,「臣甘茂為大王賀,為秦國賀。」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