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看江南,海禁開啟後,不少舶來品漂洋過海,江南富商以稀奇物件展示身價,短短一年江南的稅收就翻了一番。
康熙再下江南依舊有著政治意義,此次帶了太子出行。被留在京城苦哈哈監國的直親王怨氣都快成實質了。
若是從前康熙那般模糊不定的態度,直親王肯定不服氣老二當太子,自從發落包衣一族還有見識到老二的手段後,直親王就不樂意折騰了,除了打仗只想著陪媳婦孩子。
老二陰險的給他撒嬌哭訴自己多可憐,從沒有出城,他心一軟拍著胸脯就答應勸說汗阿瑪,萬萬沒想到監國的是他,苦了自己,老二享受。
越想越氣的直親王猛拍桌子,嚇得底下討論的官員下意識噤聲。
直親王越看越氣,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吵什麼吵,嘰嘰喳喳的比麻雀還吵,麻溜點幹活,養你們比豬還不如,豬好歹能殺了吃,你們呢,解決問題不行光花錢……」
直親王越罵越過癮,毒舌屬性和老康一脈相承,官員們緊了緊皮,提高效率,又惹來一頓罵,十分想念溫文爾雅的太子殿下。
而遠在江南的胤礽正和康熙逛街,新奇的吃食,晶瑩剔透的玻璃……還有各式各樣的洋裙
張曉如今是工部侍郎,以女子之身當官不是沒有過質疑,憑藉著水泥牛痘還有各式發明站穩了跟腳,儘自己所能影響著女性崛起。
清朝女性地位很低,除了滿人的貴女,但是後期受漢化影響地位也在不斷下降,好在初期她們的地位還是很高,有了張曉打樣,滿人的女子自然不願意去爭寵愛,而是走出另一條路。
孝莊扶持兩代帝王,娜木鐘曾經掌握林丹汗手下的大部分的權利,滿州貴女自然有樣學樣,未出嫁的和兄弟爭權,出嫁的撒手不管家,要麼去開店鋪要麼出去社交……
康熙很想罵這樣不對,但是後宮妃子給他擺臉色,兒子不贊同的看他,只好消停下來,也就默許了女子參與政事。
直到嫁入博爾濟吉特氏的海蚌公主掌權一統蒙古後,中原陸續出現不少女子掌家,最明顯的就是女富豪越來越多。
胤礽又趁機建立女子學院,最初是高官女子進學,後面有女商人捐款開辦女學,為貧窮人家的女子教授技藝。
胤礽又在京城創辦研究所,吸納科學人才,不能落後於西方,又請無數中醫大家撰寫專書,留存方子,培養中醫學生去往四地,是最早的扶貧。
康熙心疼胤礽發號施令被人反對,於康熙四十九年退位,傳位於太子,然後含飴弄孫去了。
胤礽登上皇位時是茫然的,上一輩子父子相殘就是因為一把龍椅,這一輩子就這麼輕鬆到手?哦豁,怎麼這麼不真實?看著康熙眼眸的欣慰和兄弟的恭敬,胤礽心裡卻愈發沉重,這個位置不好坐,負擔天下萬民,若是不想做汗阿瑪那樣晚節不保被指著鼻子罵死的太晚的昏君,萬民永遠要重於私慾。
胤礽面色平靜的讓人起身,心裡計算起培養出兒子退休。
第一道聖旨是封瓜爾佳舒瑤為後,並舉行盛大的典禮。
第二道聖旨是封弘昊為太子,本來他是不想再立太子的,怕兒子重蹈覆轍,可是後面胤礽覺得他不是老登那個糊塗的,等太子三十而立就登基,五十歲退休正好。
盛元二年,世界戰爭爆發,本國未受波動,帝遣諸兄弟攪混水,大清版圖進一步擴張,各國人才湧入大清祈求庇護,難民被扔到東北開荒。
盛元五年,八星連珠奇遇,張曉穿回現代,看著改變的歷史自豪。馬爾泰若曦這隻自由的小馬駒回到西北。
盛元十年,盛元帝禪位太子,開啟又一盛事。
大清最後一任皇帝退位,改名華國,寓意中華萬興,此次革命沒有流血,一切平穩。
最後一任皇帝曾言,盛元帝密信,國家要遵循人民意願,不得成為拖後腿的千古罪人。
華國,新星冉冉,屹立巔峰,無人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