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立足之戰!

  第350章 立足之戰!

  古往今來,造反事業的開始,往往跟迷信有關。

  另一個世界的例子,比比皆是。

  什麼魚腹書,狐狸叫,什麼莫道石人一隻眼。

  如果細究起來,似乎每一場變動,都跟這種鬼神之說,脫不開干係。

  歸根結底,其實是因為多年的王權,給所有人都帶來了頑固的思維慣性。

  譬如說現在的武周王朝,明眼人都知道,它已經日薄西山了,但是如果現在,這個王朝給各地的節度使封個國公,封個郡王,各地節度使還是會喜笑顏開的領受。

  而如果武周的宗室到了地方,地方上的人依舊會覺得他們是天潢貴胄,到了哪裡,都是一幫百姓爭先恐後的下跪。

  必須要用鬼神,來打破這種頑固的思維慣性,或者說打破百姓對於王權的恐懼。

  畢竟從法理上,人間王權上承於天,皇帝乃是天子。

  所以,即便是要改朝換代,也要神秘莫測的老天爺,降下一點徵兆。

  而這個法子,至少是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好用的,畢竟此時九成以上的人不認得字,民智未開。

  封建迷信,有時候也是工具的一種。

  於是乎,沒過幾天,招討使衙門張貼出告示。

  向整個金陵城的人通告,他李昭從今天開始,正式改名李雲。

  這份告示,內容很簡單,只說了改名這麼一件事。

  不過隨著這份告示張貼出去,金陵城裡開始到處流傳一些風言風語,有人說前幾天看到一個通體金光的大和尚進了李園。

  還有人說,有鶴髮童顏的老道士進了李園。

  有一些算卦的,便也借著這個機會,開始解這個字,一時間雲從龍的傳聞,很快在金陵城四處傳開。

  進而,在附近的州郡傳播。

  這種流言,如果在朝廷健全的時候,顯然是對李雲不怎麼有利的,但是現在,反而會有一些好處。

  至少是向附近州郡傳達了一些隱晦的意思。

  他李雲,有大志向。

  告示張貼過去之後,李雲的表字依舊沒有定下來,一來是因為薛老爺給出來的兩個選擇,他都沒有太滿意,二來是時間太忙,沒有時間來一次及冠之禮。

  這件事,只能先擱置下來。

  先忙過這一段,再回頭來處理這件事。

  而讓李雲忙起來的,自然還是軍務上的事情。

  隨著又一輪新的徵兵,現在李雲麾下的軍隊數目,粗粗算來,已經接近了萬人。

  到了這個數量級,他手底下的人數,距離當年的裘典,已經很是接近,而如果論戰鬥力來說,更是超過裘典所部遠勝。

  這樣瘋狂的徵兵募兵,自然不會是沒有代價的。

  因為李雲的軍費開支,相當誇張。

  裘典那會兒造反,根本就沒有什麼軍費的概念,跟著他的人,打下一個地方,就自己去殺去搶,弄得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但是李雲現在,只要跟著他幹的,新兵營訓練的時候,一個月就是一貫錢,等到新兵訓練結束,編入各個營的時候,一個月就是兩貫錢了。

  加上各級軍官會往上抬餉錢,這一萬個人,每個月至少要三萬貫錢的軍餉開支。

  算上甲冑,兵器,箭矢之類的。

  軍費開支,是相當之巨大的。

  而這幾個月時間,李雲之所以能夠支撐下來,主要是因為江東的鹽道,幾乎被他握在了手裡,算上宣州的銅礦,現在差不多就是剛剛夠用的地步。

  如果再徵兵,便經受不住了。

  再往後想要維持下去,或者說想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就必須要更多的錢糧,附近幾個州郡,肯定是不夠用了。

  李雲需要整個江東二十個州郡的錢糧,來供養軍隊!

  李園之中,李雲接過杜謙遞過來的帳目,看了一遍之後,苦笑道:「這帳目,有些太誇張了。」

  杜謙伸手給李雲倒了杯茶,開口道:「二郎現在這個養兵的法子,肯定是不行的了,再徵兵,只能一個月一貫錢。」

  「精兵,才能一個月兩貫。」

  杜謙繼續說道:「即便如此,這比起其他地方的軍隊,也已經強出許多了。」

  「想要繼續募兵擴軍,只能如此。」

  經濟問題,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事實上,歷朝歷代,不管是興是衰,都跟經濟問題息息相關。

  假如現在的李雲,有無限多的錢糧可以支用,他甚至不用什麼韜光養晦,更不用在這裡憋憋屈屈的做這個江東招討使。

  直接豎旗造反,用不多久,就能夠拉起來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出來!

  杜謙頓了頓,繼續說道:「花了這許多錢,而咱們江東兵,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軍營里,並不上戰場。」

  「或者,可以改成閒時軍餉減半,戰時再改為現有的糧餉。」

  杜謙看著李雲,低聲道:「說句不太好聽的話,二郎花這麼多錢養出來的軍隊,現在還未見成效。」

  李雲從一開始,就是按照精兵的規模,在訓練自己的軍隊。

  他軍隊的糧餉,伙食,都是其他地方軍隊無可比擬的。

  正因為如此,當初他只帶著一百多個人,便能在吳郡,硬碰硬吳郡的四百官軍。

  而這種養「職業軍隊」的行為,在這個時代,其實是不多見的。

  為了節約成本,朝廷在很多地方,都是戰時才募兵,閒時放還回家,該種地就種地。

  只有極其精銳的軍隊,可能才會一直養著。

  李雲揉了揉自己有些脹痛的眉心,開口道:「這個事,我先前就考慮過,眼下這種成本,長久不了。」

  「但是,我還是覺得,兵貴精而不貴多。」

  他沉聲道:「所以,我才會想要跟平盧軍打一打,看看我這滿餉的精兵,能不能打得贏北邊那些幾乎沒有糧餉可言的平盧軍。」

  「這個機會,很快就會來了。」

  李雲低聲道:「平盧軍,已經兵進楚州,而我準備,領兵去一趟揚州。」

  「他們到楚州是五千人。」

  「我準備領一個都尉營,加上我的衛隊,去一趟揚州。」

  這是李雲早就謀算好的事情,他需要一場戰鬥來展現自己,同時印證自己的練兵思路沒有問題。

  假如滿餉以及最好伙食帶出來的軍隊,與正常軍隊的戰鬥力,差不了多少,那麼李雲往後,就要改換自己練兵的思路了。

  杜謙略微思索,就明白了李雲的意思,他想了想之後,看著李雲,問道:「要用什麼藉口去揚州?」

  「藉口?」

  李雲神色平靜道:「用不著什麼藉口,平盧軍南下,也未見他們有什麼藉口。」

  「實在不行,就說聽說揚州生了民變,我帶人過去瞧一瞧。」

  杜謙想了想,笑著說道:「如果二郎能帶人,在淮南道打贏平盧軍的五千將士,趁機占據揚州,哪怕只是占據一段時間。」

  「咱們江東,未來兩年的花銷,都不必顧慮了。」

  李雲領著的江東,雖然有許多曬鹽的鹽場,但是江東鹽商真正匯集的地方,正是在揚州。

  因為幾乎所有的鹽,以及重要的物資,都要從揚州轉運,因此大鹽商都集中在揚州。

  這裡也匯集了江南大量的財富。

  如杜謙所說,哪怕只是進城,搜刮一番大戶,未來一兩年的開銷就都有了。

  李雲眯了眯眼睛,輕聲笑道:「各州郡春播,好像都還不錯,江東的政事,就暫時交給杜兄你了。」

  「記得,一切文書,以招討使衙門的名義往外發。」

  說到這裡,李雲站了起來,開口道:「我立刻趙成去江邊駐紮…趁著淮南道還沒有生出防備,這會兒坐船渡過大江,也容易一些。」

  「過幾天,我便親自去趙成軍中。」

  他對著杜謙笑了笑:「杜兄在金陵,等我的好消息。」

  「平盧淄青節度使,乃是天下有數的幾位節度使之一。」

  杜謙輕聲笑道:「若是二郎能夠以少勝多,贏過他們,那麼不僅能在江東聲名遠播,整個天下,也都要聽到二郎的名號。」

  「甚至朝廷知道了,多半也要給二郎你加官。」

  李雲「嗯」了一聲,緩緩說道:「這一戰,便是我們徹底立足下來的一戰。」

  「打贏了,今年江東其他州郡的夏秋兩稅,便會乖乖的上交到金陵來!」

  說到這裡,李雲咧嘴一笑:「要是沒有打贏,恐怕還要縮起頭來過一段日子。」

  「若是沒有打贏,二郎一定要儘快撤回大江以南來。」

  「憑藉大江天險,咱們的機會…還多得很。」

  李雲沒有回答,而是轉頭看向門外,緩緩低語。

  「在江東幾仗,都順風順水,我太好奇…」

  「這些節帥軍的成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