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通一聲,章持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咚咚咚的在地上磕頭有聲,「大人明鑑,兒子雖是駑鈍,也絕不會做出此等潑天的蠢事。69🅂🄷🅄🅇.🄲🄾🄼」
章惇都沒有看他這個好兒子一眼,越發平靜的神色,越是彰顯著胸中如淵海一般的憤怒。
這簡直是天降災禍。本是再尋常不過的一天,不需要上朝,在家中睡到天亮自然醒,然後去都堂處置公事。誰能想到,韓岡在上朝的路上遇刺了。別人早早的就知道了,反倒是自己,進了都堂才曉得事情不妙。
想到自己這兒子近來的作為,章惇就恨不得一腳踢過去,踹死這個盡知道壞事的畜牲。
「大人,」章持向前膝行兩步,就在章惇腳邊涕淚橫流,「這肯定是有人陰謀陷害兒子。」
「對了!」章持恍然大悟,「這說不定韓岡他不想辭位了,苦無藉口,就乾脆找人炸了自己。要不然炸藥怎麼連他的一點皮毛都沒有傷到?」
「你知道的倒是清楚。」章惇陰沉著臉,「你給我閉嘴!」
章持登時不敢再嚎了,跪縮在地上,不敢動彈。
章惇神情陰鬱。他其實也在懷疑。即使是嫡親的兒子都不能全信,何況是韓岡。
理智上,他相信兒子不會做出這等蠢事,以章持的能力,根本做不到這等破釜沉舟的刺殺。章持跟著他那般狐朋狗友,吃喝玩樂,做著美夢倒是可能。
也說不準是不是兒子的那幫狐朋狗友,在背後勾結了不甘心的舊黨,意圖嫁禍自己。讓自己跟韓岡徹底決裂。
他怒瞪了章持一眼,要不是自己的嫡親兒子,章惇早就把他給打發到南方海外去了。
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章惇此刻也不禁在心中哀嘆,有能力的兒子早死,無能的反倒活蹦亂跳得礙眼,這是老天給得懲罰嗎?
章惇搖頭暗嘆,他已經得知韓岡入宮去拜見太后,等韓岡出來,自己該怎麼做?
只能低頭?
章惇搖頭,他決計不干。
如果退讓,等於是不打自招。心中無愧,何須退讓。還不如等著看看韓岡的態度,看看他的反應。
章惇不怕韓岡逼迫。他控制著天下最重要的命脈,只是運抵京師的南洋糧食,都多達三百萬石,朝中有誰敢冒此風險,破壞命脈?
天下間,對於百姓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糧食。
南方人口增長很快,糧食出產比過去沒有減少,要不是一直有南洋的糧食來穩定市場,江南的糧價早就開始飛漲。
從稅收上看,南方,主要是江南兩路、兩浙路,每年上繳的稅賦,過去錢、絹、糧的比例是二、三、五,糧食占了一半。但如今,糧食占比降到了三分之一,與錢和絹的數目幾乎相等。
這其實正證明了江南各路的糧食餘量在大幅下降。按照章惇派人調查的結果,一部分是被多餘人口吃了,另一部分則就是稻田改桑的影響。
儘管各地官府還是想多收一些糧食——朝廷對此並不在意,但知州知縣們手中糧食不足,心中不免發慌——但江南的百姓往往都選擇了折變,將應繳納的糧賦,折變為錢或絹,上繳官府。
章惇緩緩的在房中踱著步子,慢慢的想著,章持就焦急的來回追著父親的步子。
過去的折變,是胥吏上下其手的手段,從糧折錢,再從錢折絹,最後又從絹折回糧食,幾次折變之後,稅負往往倍增。
此種搜刮手段,以江南為多,江左百姓多苦於此,只是因為江南富庶,一直沒有引起亂事,換做是北方,相比起收入,稅負本就沉重,再折變幾次,那就逼人造反。
折變刻薄害民,因而被朝廷三令五申,嚴禁無故折變。章韓聯手執政的十年來,幾次在江南掀起稅案,多次從御史台選派御史出巡,檢查各路州縣有無頂風作案的行為。但如今江南的折變情況依然不減,卻是百姓權衡之後,不得不如此——家中
田地改種桑樹,或者其他經濟作物,不產糧食,日常吃飯都是從外購糧,手中只有錢絹,只要稅款不會因為折變增加太多,當然就會選擇折變——秋時江南有些州縣糧價不跌反漲,正是因此而來。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福建商會從海外運送的大量糧食補充缺口,中國內地,從江南到中原,再到河北、關西,全都會因為糧食不足而引發恐慌。
雖說比起全天下每年上萬萬石的糧食總產量,兩千萬石其實只占了一成多。可只要是沒了這一成多,會天下大亂。
人吃飯少吃一成,餓不死人。但章惇很清楚,如果全天下少了一成半的糧食,絕不會是天下人人都少吃同樣的分量,保證所有人都有飯吃,而只會是糧價飛漲,讓窮人買不起糧食,等餓死了一成半的多餘人口之後,才會漸漸恢復正常。
章惇在,福建商會才會在;福建商會在,南洋航運才會在;南洋航運在,才有南洋糧食在。章惇一己之身,已經跟糧食緊密相連。
事關天下糧食安全,韓岡能不能下定決心?
章惇相信韓岡有能力解決問題,有能力在處置了自己之後,穩定住福建商會,穩定住南洋,但韓岡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在北方戰事消耗了大量庫存之後,朝廷迫切需要南洋的糧食來補充。南洋的補給線別說中斷一段時間,就是有所波動,都是朝廷無法承擔的風險。
以章惇對韓岡的了解,除非韓岡能有絕對的把握,否則他下定不了這個決心。
何況韓岡的脾氣,是分外容不得他人愚弄,如果是有人挑撥離間,放在韓岡的脾氣上,絕不會趁勢發作在別人頭上。
「大人!」見章惇久久無話,章持再一聲,「兒子請大人早作決斷,還有王舜臣在京,若是給他控制住神機營,他們可就能恣意妄為了!」
「王舜臣早進宣德門了。」
王舜臣能不能控制住軍隊,這完全不用想,以王舜臣的地位和聲望,要是到現在還控制不了駐紮宣德門的神機營,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自朝會開始,這麼長的時間過去,王舜臣要做什麼都已經足夠了。
說不定宣德門上的火炮,已經瞄準了自家府邸。⁶⁹ˢʰᵘˣ.ᶜᵒᵐ
「大人啊,」章持還想再勸,一名親信進了房間,在章惇耳邊輕聲幾句,就悄然退了出去。
蘇頌。章惇又沉吟起來。
韓岡已經出宮,自出宮後直接去了蘇頌府上,看起來韓岡是請了蘇頌來調解。
蘇頌多年不履都堂,連平章軍國重事的位置都要辭去,論起權柄,從來也沒有超過自己和韓岡,但資歷深厚,聲望不低,由他出面調節,當然是最好的選擇。總不可能找太后來做。
韓岡給的是個好台階。
如果自己是去韓岡府邸,上門負荊請罪的味道就太重了,章惇也決不喜歡給人一種自己卑躬屈膝請求韓岡諒解的舉動。換成是去蘇頌府邸,那就沒有這麼多顧慮了。
如果自己所料不差,蘇頌的邀請很快就會到了。章惇想著。
稍稍做了些應對的準備,召見了幾個人,派人送了一些信出去,又得到了一些消息,章惇更有了些底氣。只是皇城那邊,宣德門處,絲毫消息也無,只能嘆一句王舜臣好手段。而蘇頌的邀請也到了。
「備車。」章惇立刻吩咐,既然是蘇頌所邀,自當欣然而往。
章持一把抱了上來,緊緊抱著章惇的大腿,倉皇大叫,「大人!大人!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怎麼防?難道還能調兵一同出發?」章惇冷笑著,一腳把兒子甩開。
在京師中能調動的兵力並不多,章惇與韓岡之間維繫著平衡,
也不是靠了軍隊,而是大勢。
即使韓岡能把握住京師大半兵馬,但他也無法破壞上百年來的規則,倒行逆施。
如今早不是五代之時,兵強馬壯者為天子,必須要遵循長久以來形成的規則。
至少在蘇頌那裡,章惇不用擔心會擲杯為號。
其實在哪裡都不可能。
建國一百多年,別看韓岡又設都堂會議,又興大議會,還把皇帝給架起來供著,但一切行為都沒有突破底線。
章惇向外走著,章持趕著上來,「大人,送信給燕達吧。他是忠臣。如果韓岡要私調兵馬,他肯定會出面攔著。」
「你當真以為燕達是忠臣?」章惇冷笑,徹底把兒子甩開。
……………………
蘇頌府上,鬚髮皆白的老平章與韓岡對坐無言。
許久之後,蘇頌方徐徐開口,「玉昆,如果這一次確實是章子厚所為,你打算如何去做?」
「真的如果是子厚所為,我怕是不能站在這裡了。」韓岡搖頭苦笑,「如果是他,就不會是綁著炸藥的自殺者,而是裝滿軍用炸藥的自殺馬車了。」
「不是有應對計劃嗎?」
「那也要切實執行啊,太平太久,人都懈怠了了。」
各種危機狀況,其實都有考慮過。自殺性爆炸襲擊也在防備的範圍中。甚至更嚴重的情況,出行時,一輛馬車裝滿炸藥後直接衝擊車隊,也是有著應對。但預備措施再好,事前的計劃再完備,都比不上人心的懈怠。
韓岡平日出行,時間和地點,全都是秘密,即使在府中,都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提前知道。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家中處理,即使是去都堂,也不是每天的固定時間。
只有朝會,才會有著確定的時間。但是按照定規,御街兩側街巷,在官員上朝前後,都會以鹿角設置障礙,封鎖各處街口。如果今天還是嚴格按照規定行事,那個自爆者根本走不上御街。
這一責任並不是歸警察總局——夜中巡檢街巷的確是他們的工作——而是屬於內城守備,是軍中事。
這一回,事後懲辦是少不了的,甚至從上到下,能摘掉幾十個帽子。負責今夜值守的神衛軍一部,從當值的廂指揮使,到實際執行的都頭、隊正、士卒,都要負起責任。
管勾神衛軍事的副都虞候,韓岡也不會饒過他。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挨了一次炸彈,自己雖無恙,但兩名心腹親衛枉死,韓岡沒有表現得過於激烈,可心中早就把疏於職守的神衛軍守備,怒到了骨頭裡。
不送幾個人去雲南墾荒,都沒人會警惕起來。說不定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韓岡可不想日後再有人鑽這個空子,炸到別人還好說,炸到自己,可不一定有今天好運氣了。
「說起來,都要小心了。」韓岡說著,「這種案子,被傳播得越多,被人學去的機率就越大。」
這兩年報上出了很多公案,裡面的犯案手法,已經有許多次被賊人學去。甚至帶著手套防指紋的案子都有。不過夜間的巡檢都精明,發現可疑人等懷裡有手套,就立刻扣押起來,一抓一個準。
說起這些自作聰明的賊人,韓岡和蘇頌都笑了起來。愉快的聊天沒有持續多久,很快蘇府下人來報,「章相公來了。」
兩名宰相相對而立,神色都有些複雜。
如果說交情,那是沒話說。二十多年的老交情了,政治上更是盟友,攜手共治天下。
韓岡還是章惇父親的救命恩人。那位老封翁,比張先都有能耐,年近九旬還倚紅偎翠,納了十幾歲少女暖床,逢年過節,還會親筆寫信給韓岡問候。
如此交情,還是第一次見面顯得尷尬。
「玉昆。可是受
驚了。」
「還好。皮毛未損。」韓岡回了一個十分僵硬的笑容。
章惇也是故作笑意,「愚兄可是受了一回驚。」
寒暄雖然是尷尬,但還是在繼續。韓岡和章惇,都不想破壞穩定的局面。
為自己,為國家,也為了戰爭。
戰爭還在北方持續著。
遼國的國力顯而易見的在消退。
以遼國的糧秣儲備,以及運輸能力,無法支持大規模的騎兵兵團在前線駐紮。
一匹馬的食量,一天連草料帶糧食,至少二三十斤。尤其是在冬天,全都要靠積存的糧草來解決。往少里說,一匹馬能抵五人的量,往多里說,能抵十人。
遼軍一人雙馬,一天就要六十斤。換成步兵,相同的運輸量,能養二十個人。
在前線上,有著鐵路運輸,都沒辦法保證十幾萬精銳騎兵駐紮個兩三月。不能突破官軍的防線,不能就食於河北,南京道的騎兵只能退回到析津府,那裡才有足夠多的糧食儲備,才能保證不斷糧。
其實這還是往好里說,戰事持續了半年,從秋天開始戰線就反推到了南京道中,今年南京道的收成能由去歲的八成就很不錯了。
析津府積存的糧草恐怕也不夠使用。說不定得有大半退回到中京道,或者奉聖州去。
儘管官軍也很困難,維持河北前線十數萬大軍的糧草和軍資補給,同樣給了河北鐵路系統龐大運力壓力。但好壞是比較出來的。橫向比,官軍的情況比遼軍要強得多。縱向比,百多年前,雍熙北伐東路才出發就斷糧,現在圍著涿州敵寨挖壕溝的鄉兵,都能吃飽飯。
大規模的會戰,長時間的僵持,要麼是雙方收兵為結局,要麼就是以一方整體性崩潰收場。從來沒有說以一方小挫終結。
只要再堅持幾個月,轉折點必將到來。
在雙方對壘的前線,遼軍炮火的頻率,只有官軍的十分之一。從俘虜的情況上看,遼軍疲憊厭戰的程度,遠比官軍要嚴重得多。日常補給的匱乏,應該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以遼人為鑑,韓岡和章惇不斷派人下去監察參戰各軍的後勤狀況。不僅僅是從朝廷派出幹練的官員巡查。甚至還交換河東和河北的官員,讓他們給對方檢查。相對而言,因為後勤補給不足而造成士氣降低的情況,就顯得很少了。
按照朝廷擬定的方略,河北軍不斷向北蠶食,逼迫遼國在前線堆積大量兵力,反覆爭奪邊境線上的土地和城寨。到現在為止,這一方略執行的還是很好,有著很不錯的成效,。官軍一步步的突破到國界線的百里之外,正好維持著後方補給及前方消耗之間的平衡關係。在這裡不斷消耗遼人有生力量,到最後,他們無兵可派,無糧可用。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如果後方不靖,前線的攻勢也是難以維持。第一階段都快要圓滿完成對遼國的消耗,如果不能堅持下去,會戰第二階段的大捷,只會是會戰方案上的白紙黑字,轉化不了真正的勝利。付出了太多的成本,眼看著就要把錢賺回來的時候,忽然買賣就不能繼續了,任誰都絕對會說實在是太虧了。
如果韓岡和章惇都有信心把國內的情況控制住,有信心把握住更多的權力,暫時將對外的戰爭放第二位也可以,可惜兩人都沒把握能做到。
韓岡沒把握,章惇也沒把握,韓岡不想藉機發作哦,章惇更不想倉促行事,這時候,就只能妥協。至少現在,兩人還是有著相當的公心,無意盡逞私慾。
不過章惇還有一點想法,「案子肯定要徹查到抵,到底是誰遣人刺殺,這一定要查清楚。但玉昆,你我都清楚,這種案子要查明白,等待結果時間太長了,遲恐生亂,我們需要一個『主謀』。太后、朝廷、天下人,都需要一個主謀。我們必須給他們一個。玉昆,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