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三)

  一場夜雨之後,東京城迎來了黎明。⁶⁹ˢʰᵘˣ.ᶜᵒᵐ

  雨後的空氣澄澈而又透明,繚繞城中、經久不散的煙氣在此刻也終於消失不見。

  地面上變得晶瑩透澈起來。屋頂上也閃爍著瑩潤的光澤,長長的冰凌從屋檐倒掛了下來,高高低低,錯落有致。

  韓府後園的一小片梅林,已是玉樹瓊花。遠看一樹皆白,宛如珊瑚,近看則是晶瑩剔透,單薄冰層下,嫩色的枝芽透著薄薄的紅暈。

  而日常起居的後院正廳前的兩株桂樹,也都換了一身新裝。

  「是樹介!」身後略顯興奮的是韓雲娘的聲音,「三哥哥,是樹介吧?」

  「嗯,是樹介。」

  韓岡應聲,只見韓雲娘興奮的衝到桂樹下,仰起了頭。做了母親多年,性子還如小孩子一般。

  正值臘月,天寒地凍,昨夜細細的雨滴落到地面、屋頂和樹枝上,便立刻凍結起來。

  此時人稱之為樹介,覺得枝條上的冰層仿佛甲冑。另外也有稱其為樹稼的,因為看起來像是莊稼一樣。

  這是冬天裡難得一見的氣候,冬雨一年總有幾次十幾次,但能在枝頭凝結成冰、又如此恰到好處的就不多了。

  「爹爹,這是不是霧凇?」

  金娘也一同過來了,看到院中的美景,也驚喜的一聲。

  韓鍾、韓鉦兄弟倆也在,但也只有他們兩兄弟。僅是卯時初,家裡小一點的孩子這時候都還在睡,得再過一會兒才會起來。

  韓岡摸著女兒的小腦袋,「霧後凝冰,方是霧凇。雨後,就只能說是雨凇吧。爹爹在京城多年,還沒見過霧凇。」

  「霧凇一詞的詞義,在《字林》中說得很明白,寒氣結冰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今日是雨後,的確不是霧凇。」

  父親是天下數得著的大家,王旖有一肚子的書,掉起書袋時,韓岡只能逼退三舍。

  「王學究高才。」

  韓岡半開玩笑的說著,換來的是王旖的一記白眼。

  王旖最煩韓岡的就是他總是喜歡在兒女面前亂說話。

  韓岡討了個沒趣,低頭笑著對女兒道,「樹介、樹稼,僅指枝上結冰如殼,霧凇當然算,凍雨凝冰也能算,民間不分那麼清楚。」

  金娘睜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點著頭,「孩兒知道了。🐝ൠ  😝🌷」

  韓岡抱起女兒,見王旖雙眼中滿是血絲「怎麼眼睛紅著,又熬夜看書了?」

  「前日官人不是帶回來那幾卷書,昨晚閒來無事,多看了一陣。」

  「別在燈下看太久,傷眼睛。」韓岡笑笑,「早知道就不把那幾卷《資治通鑑》帶回來了。」

  「奴家還盼著官人早點催司馬君實早點將書寫好,」

  自從韓岡推薦了幾位館閣官去洛陽,也不知是不是他們想早些會京,又或者是想讓同樣負有編修典籍任務的韓岡感到羞愧,資治通鑑的編寫速度陡然加快,兩個月前將

  「那怎麼行。要是《資治通鑑》寫好了,為夫可就偷不了懶了。慢慢寫,最好等《本草

  綱目》編好了,他那邊才交上來,那時為夫也有空讀一讀了。」

  韓岡態度正經無比,王旖卻抿起嘴瞪著他,開玩笑說得跟真的一樣,家裡的孩子還不懂事,當真了該怎麼辦?

  「官人帶回來的書,自己還沒讀過?!」

  「哪有那個空?」韓岡搖頭,他每日公務繁忙,有一點空都要寫書,沒有閒來看書的時間,「司馬光那是寫給天子、太后看的。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嘛,為夫這個做臣子讀來著做什麼?」

  王旖哼了一聲「滿口的歪理。」

  韓岡搖搖頭。他尊重司馬光的成果,也確認這部書可以流傳千載,甚至不會吝惜讚美之詞——司馬光的這部著作絕對當得起他日後所獲得的聲名。可韓岡現在還是認為自然科學比歷史更重要一點,將自己記憶中那些知識整理好並傳播出去,是眼下的當務之急。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為夫是參知政事,看自己該看的,做自己該做的。」

  王旖道「官人其實也該寫點。聽說司馬君實每天都記日記,還有一部紀聞專記聽來的流言蜚語。還不知那部紀聞中,怎麼編排爹爹和官人。」

  「司馬光有話沒地方說,為夫有話可以直接在朝堂上說,他只能訴之於筆端,而為夫卻可以宣之於口,情況不同,怎麼能做同樣的事?何況聖謨國政,當在朝堂,不當在紙筆之上。」

  筆記也好,回憶錄也罷,基本上都是給自己塗脂抹粉,然後將過錯推給其他人。

  這樣的筆記韓岡是看得多了。尤其是那些文筆老辣,名聲卓著的文臣,幾條明面上事不干己的見聞,就可以把自己犯下的過錯洗得乾乾淨淨,順道將洗下來的髒水潑到已經不能自辯的老對頭身上。👌💀 ❻9𝔰ℍU𝓍.Ⓒㄖм 🐣👊

  韓岡有哪個空閒與人在文字上勾心鬥角?韓岡的《桂窗叢談》,以及最近在增補的《肘後備要》,從頭到尾都沒有涉及朝事。

  尤其是《肘後備要》,韓岡這一段的業餘時間,大半都丟在了這上面。世上人人都希望可以日日風調雨順,年年五穀豐登,但萬一遇到了災害,總得有個應對的方略,韓岡的《肘後備要》便是一本相應的參考書。

  他人的筆記,正篇之後就是補,補之後又有續,續篇不會重複前面的內容。而韓岡的《肘後備要》,如今是第三版。每一版都會在繼承前文的基礎上,修改之前錯誤的部分,然後添加一部分內容。

  現如今韓岡正在編纂的《肘後備要》第三版,已不再局限於災害時的應對,而是分作三篇,有日常疾病的急救和廉價藥方,有災害時的逃生與救助,現在又加上了救荒本草一篇,教導人們在災荒時怎麼尋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和清潔的飲水。

  這已經不是韓岡一人的手筆了,韓岡公器私用,本草綱目編修局中有不少人被他拉了進來。韓岡希望,日後遇到災害,不論是當地的官員,還是百姓,都能因為曾經讀過這部書,或是手邊有這部書作為參考,由此渡過難關。他確信,若哪天有一

  群人被冰雪困在大圖書館中,《肘後備要》肯定是最後被燒來取暖的,這樣就夠了。

  勸誡無用,王旖也只能暗暗嘆息,她明白丈夫是無心、甚至是不屑於此,並且有絕對的把握,不懼任何中傷。可文人用心酷毒之處,那比背後的暗箭還要防不勝防。何況作為妻子,王旖也分外不能容忍有人給丈夫的名聲上抹黑,想到有小人背地裡中傷韓岡,心口就是一陣堵得慌。

  一陣晨風吹來,寒氣逼人,韓岡不禁打了個哆嗦。

  王旖見狀,忙讓端茶遞水的下人,奉上加了胡椒的熱湯,勸道「官人,還是先去換了衣服再來。」

  韓岡點了點頭。

  他剛剛鍛鍊過,只穿了一身薄衫。汗水濕透了衣服,肩上頭上霧氣蒸騰。方才不覺得,可經一陣寒風,頓時就感到冷了。沒有抗生素的時代,感冒都是件危險的事,韓岡可不打算拿自家的性命冒險。

  放了女兒下來,喝了兩口熱湯,他說道「你們先去前面,為夫換了衣服就來。」

  「爹爹呢,今天不上朝吧?」

  被韓岡放下來後,金娘扯著韓岡的衣袖,仰頭問道。

  韓岡將茶盅遞給下人,笑道「今天爹爹休沐,都在家,不出門。」

  「能陪金娘下棋嗎?」

  旁邊的韓鍾立刻就急了「爹爹該教我們射箭了!」

  才八歲的韓家嫡長子,拉著哥哥韓鉦,衝著姐姐嚷嚷「爹爹上次答應我們的。」

  「爹爹也答應過金娘的。」

  沒幾個宰輔會在待漏院中等著皇城開門,大多是踩著鼓點抵達,韓岡平常也隨大流。可再怎麼遲,也不會遲過家裡的孩子起床的時間,在韓岡要上朝的日子裡,孩子們往往只有夜裡才能見到父親。自就任參知政事後,韓岡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就少了許多。

  相對於嚴厲的王旖,對家裡孩子的一向寬和的韓岡更被兒女喜歡,韓岡當然很高興著一點,不過吵鬧起來,也讓韓岡感到頭疼不已。

  「好好,爹爹上午教大哥、二哥射箭,下午跟金娘下棋。」

  韓岡和了幾句稀泥,三個兒女終於不鬧了,不過最後還是王旖重重的一哼管用。

  讓王旖帶著孩子先去外間,韓岡回屋後的浴室沐浴更衣。

  不論是否休沐,他早上會都在家中的小校場中鍛鍊一番,風雨無阻,仿佛武夫一般。尋常士人如此做,不免惹人嘲諷。可到了韓岡這個地位,就是名人的軼事了。甚至還因為他在醫道上的聲望,讓很多士人都開始了晨間的練習,弓術是不用說了,夫子所稱六藝之一,早上起來練五禽戲的文官,京城中不在少數。

  洗了個澡,換了一身乾爽的衣服,韓岡走出起居的院子,往前面走去。

  院中早撒了化雪藥,踩起來沙沙作響。不要等日頭出來,地上的薄冰就已經在融化了。

  化雪藥是製鹽產生的苦鹵晾乾後得到的產物。

  如今京城中,遇到冰雪天,窮人家跟街上一樣撒點煤渣來防滑。而皇宮和高門顯

  宦,就用化雪藥。原本根本沒什麼大用的苦鹵,能廢物利用起來,也是來自於韓岡的提議。

  如果按照來源和韓岡記憶中的名字,其實應該叫做化雪鹽才是,可如今鹽價極貴,名字傳出去,人們就只盯著鹽了。以鹽灑地,免不了會給人以一種奢侈無度的錯覺。化雪藥這個名字就好一點了,不明白的多問一句,就知道這不過是本要被拋棄的廢物,是韓岡向陶侃學習,將之利用上了。

  說起來,這還是王居卿的提議,在枝節問題上,韓岡的心思也沒那麼細膩。

  地上的冰開始化了,可枝頭上的冰層依然晶瑩。

  此景雖令人賞心悅目,不過景致的背後,卻是明明白白的災害。

  天寒地凍,偏又遇上凍雨,京府內外必有不少人家受災,而那些無家可歸之人,不知會凍斃多少。

  韓岡心中記掛著,也不知朝廷怎麼應對。

  ……………………

  京城凍雨,樹木磚石上皆凝水成冰。

  皇城中撒了幾十包化雪藥,終於是將主要道路給清出來了。

  不過枝頭上的冰層在日出後都沒有消失。

  政事堂上,向太后問起此事有何預兆,張璪便興高采烈的向太后稱賀,說是祥瑞來了。

  「此名樹稼,以禾為名,明年當會是個好年景。」

  向太后因此欣喜不已。

  回過頭來,到了政事堂中,韓絳就埋怨張璪,「樹稼兆豐年,這是哪裡的說法,出自何處?」

  韓絳有幾分生氣,這種哄太后高興的話,根本就不該宰輔來說。

  「淮左鄉里,遇上霧凇必如此說,與瑞雪兆豐年類同。」

  「絳不信邃明未讀過《舊唐書》。」

  「那也不過是俗諺,而張璪所知,亦是俗諺。與之權衡,還是不說那種牽強附會的無稽之談比較好。」

  所謂俗諺,出自《舊唐書》讓皇帝李憲的列傳。李憲看到樹稼便說,『樹為稼,達官怕,必有大臣當之。』不久之後,李憲的確死了。死後被李隆基追贈為讓皇帝。

  玄宗李隆基是睿宗第三子,而讓皇帝李憲是嫡長子,可玄宗在滅韋氏一役中功勞最著,而且兵權在手,李憲也只能將太子之位讓給李隆基,自己做了一個太平王爺。

  不管史書中記載的是不是事實,將樹稼說成是祥瑞,以討太后歡心,兩府宰執之中,只有張璪可以毫無心理障礙的做出來。

  韓絳臉皮不夠厚,在朝中多年,也早看透了所謂祥瑞,對此嗤之以鼻,所以讓張璪討了個好。

  韓絳又感到遺憾起來,可惜韓岡不在,否則他不會給張璪糊弄太后的機會。

  與張璪之間的小小爭執很快就過去了,可韓絳的胃卻加倍的抽疼起來,盯著手中的急報半刻,他找來一名堂官,「去韓參政府上,跟他說,今天休息不了了。」

  那名堂官不明所以,一臉茫然。

  韓絳一聲斷喝,「去請韓參政速來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