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齊、蜀之爭

  江琬和秦夙回到晴州,便就此靜靜等待了起來。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又過三日,京中來人了。

  來旳卻不是報喪的宮使與禮部大臣,而是清平伯派過來的家臣部曲。

  是了,如果是宮中派過來的宮使,就算快馬加鞭,他們也不可能來得這麼快的。

  他們也沒必要來得太快,甚至從偽齊王的立場來說,這些宮使報信的速度再慢些,等他完成祭天登基,徹底竊據大位以後,然後才叫兄弟們回京,那才更好呢。

  來報信的家臣一見到江琬就撲通一下跪了下來,只見其滿身大汗,氣息奄奄,顯然是因為趕路太過,多日不休,以至於真氣都將近枯竭了。

  江琬抬手畫了一道生字符,白光閃過,落到此人身上。

  家臣長舒一口氣,江琬又示意飛影給他餵服養元丹。

  如此調養數息,家臣緩過氣來,立刻便道:「王妃,伯爺有信。」

  說著,他便從懷中掏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來,小心遞給江琬。

  江琬接過信,抬手在密封口一拂,信封被打開,江琬抽出信紙快速讀了一遍,然後又將信紙遞給秦夙看。

  信上其實沒有什麼稀奇東西,清平伯傳過來的消息大多是江琬和秦夙已經知道的。

  但清平伯在信中另說了一件江琬和秦夙不知道的事:「帝薨三日,楊太師兩次派人示好於我,欲以大郎為孫婿。」

  楊太師想把自己家的孫女兒嫁給江珣做妻子!

  清平伯是羽林軍千牛將軍,實際上擔任著守衛皇城的重任,是天子信任的近臣。

  可現在,永熙帝一朝薨逝, 清平伯一人之力又無法阻擋齊王稱帝的大勢, 那麼他還在羽林軍千牛將軍這個位置上, 就未免刺眼了。

  楊家這是要他站隊呢!

  清平伯寫信,卻並沒有在信中說明白自己有沒有答應與楊家聯姻,也沒有明確詢問江琬意見, 他仿佛只是閒話家常一般,將這個事情提了提。

  至於最後他究竟要怎麼選擇——照江琬猜測, 以他的性格應該是不會答應的。

  可是如果不答應, 在這個齊王登位的節骨眼上, 很難說楊太師那邊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江琬立即道:「不能再等了,等這幾日也夠了, 阿夙,我們立即進京吧。」

  雖說是要退一步,但卻不等於他們真的就要當孫子。

  已經擁有了天下無敵的武力, 為什麼不能再肆意一點呢?

  至於說宮中消息還沒來他們就自行進京了這個事, 這個事兒說出來好像是有點逾矩, 但現在這個局面, 齊王都能自行稱帝了,蜀王都能帶兵「誅叛逆」了, 楚王便是「無詔入京」又如何?

  都是永熙帝的兒子,當兒子的一片孝心,急切些趕回京城奔喪也有錯嗎?

  呵, 有沒有錯就看誰強誰弱了。

  江琬當下將這個來報信的江氏家臣留了下來,並吩咐呂勇將他妥善安置。

  晴州這邊則沒有什麼需要特別交代的了, 該安排的,該布置的, 早兩天他們就都已經安排布置好。

  徐翁仍然留守晴州,坐鎮大本營。

  江琬和秦夙此番回京, 輕車簡從,也不帶太多人,秦夙這邊就帶了游冀、飛影,以及親衛中功力特別突出,並有特長的幾人。

  江琬還帶了遊仙仙和阿飛,她們兩個則暫時充當江琬的侍女。

  總之一行全是高手,功力最低的阿飛也是見微境中期, 並且還以速度見長。

  這樣一個隊伍足可以稱得上是精銳中的精銳了,雖說比起江琬和秦夙兩個單獨走,多人行進的速度總還是要慢些,但是楚王回京總不能光溜溜就回去兩個光杆司令吧?

  哪怕不撐起全部儀仗呢, 總也得帶些隨從。

  五日後,京城郊外,官道上馬蹄聲疾速踏響。

  守衛在宣德門城頭的是原先屬於羽林軍的一名副將左忠海。

  左忠海本是江承下屬,但在最近這風起雲湧的十來日間,清平伯江承已經因為守衛京畿不力,而被奪職下獄,左忠海卻因為早就悄悄投靠了齊王一系,而在這個時候被提了上來。

  左忠海立在宣德門的城頭上,遙看晴空萬里,江山廣闊,腳下踏著這古老城牆上滄桑的磚石紋路,心中生起的卻不是原以為會有的豪情萬丈。

  這幾日間,他沒有感覺到上位的快樂,相反,一種說不出的緊張和壓抑籠罩著他,令他一刻也不敢放鬆。

  最近發生太多事了。

  八日前,蜀王率軍過梁州, 直奔鎬都城郊。便是在這宣德門外, 他身邊的幕僚宣讀了齊王十大罪狀。

  而後, 當時駐守在宣德門的巡城校尉直接就打開城門, 放了蜀王和他的護衛軍入京。

  蜀王用閃電般的速度突襲京城,從玄武大街上直接沖入了皇城內城。

  皇宮的大門也被叩開,當時,整個京城都亂了。

  分不清敵我的各軍都在廝殺,叛變隨時存在。什麼勛貴,什麼權臣,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貴族們,在這樣的混亂中也免不了親自下場,紅了眼睛,染了鮮血。

  齊王占了個先機,可又錯在有這個先機。

  從名分上來看,他確實是值得詬病的。

  蜀王勝在神速,可起兵倉促也是他的短處。

  雙方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在京城內也各有積累,各有底牌。

  那一日,永熙帝停靈蓬萊殿,屍骨未寒。

  齊王和蜀王卻在皇城內為了他留下的權利殺了個天昏地暗,直到一日夜過去,天明時,密貴妃不知從哪裡尋到了早就躲藏好的淑妃,挾持著她登上瞭望仙台的高閣。

  密貴妃以淑妃的性命逼迫蜀王投降。

  眾目睽睽下,蜀王不知是真孝順,還是害怕被世人辱罵不孝,總之,那一刻他確實是停止了廝殺。

  然後,就在那關鍵的一刻,淑妃從望仙台上縱身一躍,自行結果了自己的性命。

  蜀王則被齊王這邊的冷箭射中,當場重傷。

  到底是他身邊還有幾個窺神境以上的大高手,於如此混亂時刻硬生生還是將被冷箭重傷的蜀王搶到了手。

  最後,蜀王身邊的高手護著他突出重圍,帶著殘餘的護衛軍又從京城逃出。

  蜀王「誅逆」之舉終究失敗了,但齊王也是慘勝。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