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渙說完,剩餘的五位宰相都冷冷的看著他。🎄🐼 ➅9s卄ùx.ČόM 😾🐟
如果有玩家在此,大概會高呼「小黑子露出雞腳來了"。
裴冕就知道自己的同僚中,定然有太子的支持者,果然這會兒崔渙就跳出來了。崔渙支持太子不稀奇,太子在政事堂沒有支持者才是稀奇的。
就像是裴冕早早就倒向了越王一樣,政事堂的宰相們也都有自己的傾向。
李麟是宗室,他好文學喜奢華,有蜀中迎回上皇的大功勞,立場最為超然,對皇位繼承之事最不關心,甚至對於政事堂的政務也最懈怠。
苗晉卿在上皇時期就入過政事堂,他能以寒門出身入政事堂,為人圓滑,從來不在政事堂主動表露自己的想法。
不過苗晉卿也是能臣,他從縣尉開始做官,幾乎六部都待過,政事堂的政務他最熟練,算是一名技術官僚。
苗晉卿的立場是忠於皇帝,但是皇位上坐著誰他倒是並不在意。
他是上皇時期的進士,也是在上皇手下做過重臣,但是上皇返回長安之後他一次都沒去興慶宮拜見過,也從來不和上皇的親信來往。
裴冕目光掃過張鎬,這位寒門宰相性格最直,政事上倒是和穩重的苗晉卿共進退,如今朝堂之上豪門和寒門的矛盾已經顯現,寒門出身的官員多被豪強大族出身的官員欺壓,張鎬經常提攜寒門官員,世家大族出身的裴冕對此頗為不喜。
但是不喜是不喜,張鎬精通軍事,如今郭子儀大軍後勤的事情都是他籌備的,就算是之前得罪了皇帝,為了打仗李亨還是捏著鼻子將他請了回來。
越王提出平叛討逆的口號之後,張鎬也最是支持,倒是比自己這個內女干更忠了。這是個威脅!
裴冕暗暗想道。♨🐚 ➅❾𝐒ʰ𝓤א.𝐂𝕆𝐦 🐝♗
最後就是李峴了,李峴就是一個傳統的儒家大臣了。
李峴執掌大理寺的時候,曾經為投降偽燕的大臣求情,反對當時御史中丞崔器的嚴酷政策。
李峴為政寬厚,在政事堂也是一個老好人,沒什麼立場。
看來崔渙沒有其他同黨了,裴冕清清嗓子說道:
「今日我為秉筆宰相,陛下不見我等,這時候還是應該謹守本分,不要給長安添亂。」「大家今天還是住在政事堂,先將政事堂大印封存,等宮中情況明了再說吧。」
李麟李峴苗晉卿連忙點頭附和,張鎬想了想也點點頭。
崔渙看到五比一的結果,也知道大勢已去,只能悶悶不樂的坐下。唐軍相州大營中,李輔國最近有些心神不寧。
如今相州的戰事打打停停,雖然主帥郭子儀不願意和史思明議和,但是李輔國通過自己控制的神策軍,不斷的在大軍中拖後腿,事實上讓唐軍停了下來。
郭子儀雖然在大營中發了脾氣,但是也拿李輔國無可奈何。對付郭子儀這樣的大臣,李輔國實在是太有經驗了。
他們對於皇帝有著一種近乎於愚蠢的忠誠,但是這種忠誠也只是表象。
郭子儀可以自污來證明清白,在之前的平叛中也願意讓出自己的權利,甚至在太子胡亂指揮兵敗後還能主動背鍋。
能夠做到這一步,與其說郭子儀是忠於大唐忠於皇帝,不如說郭子儀忠於史書上的評價。
統領唐軍平叛,這樣的功勞足以讓郭子儀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開國那些功臣太能打了,但是郭子儀不是要和他們比戰鬥力,比也比不過。能在史書上留下的,也唯有「忠」這麼一個字了。♙♜ ❻9丂ʰ𝔲𝓧.𝓒Ⓞ𝐦 🐙👽
所以李輔國很明白郭子儀的心態,他雖然激烈的反對議和,但是如果皇帝下旨要議和,那郭子儀也不可能獨走。
更何況神策軍也是如今平叛軍隊的一部分,神策軍可是掌握在李輔
國手上的。李輔國追隨李亨這麼多年了,自然很了解皇帝的想法。
皇帝是一定會接受史思明投降的。
李亨絕對不是一個有魄力的君主,靈武登基的時候,也是李泌和杜鴻漸架著他,李輔國勸著他,才戰戰兢兢的登基的。
等到登基之後,李亨還連忙派遣使者前往蜀中,詢問上皇的態度。也就是這些年做久了天子,才算是有了一些天子的威嚴。
而皇帝身體不好,最大的願望就是平定河東之亂,在史書上留下一個超越上皇的名聲。李輔國清楚皇帝的心愿,況且這次史思明的態度算是謙卑,就算是政事堂的宰相們也應該能接受。
如今李輔國最大的心愿,自然是儘快返回長安城。
在離開長安的時候,李輔國就和張皇后有密約,而李輔國也在皇帝身邊留了很多自己人,對於內外廷的消息都非常靈通。
出京的時候,皇帝身邊只有魚朝恩。
對於魚朝恩,李輔國的評價並不高,認為他是沒有威脅的狗,並不能威脅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李輔國久在宮中,看太監的眼光是很準的,也是因為魚朝恩在他看來沒有威脅,所以才留在宮中服侍皇帝的。
如果魚朝恩有威脅,李輔國早就將他帶來前線了。可是李輔國千算萬算,還是讓穆榮這個傢伙上了位。
在李輔國離開長安之前,穆榮還是一個連宮殿大門都進不了的中層太監啊!
怎麼在李輔國離開長安之後,就這樣扶搖直上,如今已經是隨侍皇帝的貼身太監了!皇帝還將一個什麼東廠交給穆榮打理,而且還打理的相當不錯。
李輔國可以容忍皇帝身邊有一個平庸的魚朝恩,卻不能容忍皇帝身邊有一個穆榮。如今李輔國歸心似箭,就想要立刻返回到了長安,想辦法將穆榮從皇帝身邊趕走!讓他去修皇陵?
不,這不是便宜了這個小子了?讓他去嶺南採辦宮廷貢品去!
李輔國越是想,越是要儘快結束前線的戰事,趕快挾著平定河東的功勞返回長安!那時候,自己這個輔國將軍,應該可以再提一把吧?
應該能超過高力士那個國公吧?
李輔國不由的嗤笑一聲,剛剛還在想郭子儀和皇帝,自己也不是追求歷史上一個評價嗎?
古往今來第一權宦的稱號。
李輔國越加的覺得不安起來,可是如今前線戰事漸漸停了,太子和齊王都出了長安,
長安應該不會發生什麼事情吧?
應該吧?
要不然再派人去長安打探一下?
李輔國喊來自己的乾兒子,讓他立刻返回長安打探一下情況,接著就繼續安排神策軍給郭子儀拖後腿去了。
汴州城內。
汴州和長安聯繫很緊,長安的事情七天之內就能傳到汴州,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太子選擇汴州外放的原因。
同樣的,在離開長安之前,太子也在長安埋下了不少眼線,特別是宰相崔渙是太子留在長安最大的靠山。
這次在汴州推行新錢法,父皇還寫了家書來表彰自己,李俶的心情相當不錯。
至於汴州商賈和百姓的怨言,李俶自然是聽不到的,這段日子他正在不斷的向四周的將領送禮,試圖拉攏這些軍頭效忠自己。
曾經隨著章武打仗,如今返鄉的汴州老兵,被李俶花錢拉攏,在汴州弄了個團結軍。
李俶手下也沒什麼統兵的人才,他也像模像樣的穿了鎧甲,去汴州團結軍那邊檢閱了一番,就再也沒了去軍營的興趣。
不過最近李俶的心情不好,他力主和史朝義議和,還親自派了人將駱悅送入長安,眼看著事情辦成,
又能在父皇和群臣那邊加不少分,卻被章武和南霽雲兩個武人給攪黃了!
他們竟然殺了自己派去宣旨的使者!
聽到這個消息,李俶恨不得直接衝到青州,殺了章武和南霽雲二人!反了,這是公然造反!
李俶向朝廷上書,請求朝廷懲罰章南二人。
但是從北方來的一名使者來到了李俶的府上,讓李俶不再怨恨章南二人,反而心中暗暗感激他們。
這個使者名叫李寶臣,原來是安祿山的義子,後來和史思明一起被安慶緒打發到河東。如今李寶臣是史思明麾下的大將,而這一次他帶來了史思明的親筆信。
在汴州節度使府的密室中,李俶看完了史思明的密信,看著商賈打扮的李寶臣問道:
「史思明,哦不,史將軍要助我奪嫡?」
李寶臣雖然是武將,但是一向以狡詐多計在河東出名,所以史思明也派遣他為使者,想要秘密勾結李俶。
史思明的親筆密信上說,願意偷偷投靠李俶,幫助他在未來長安有變的回收奪嫡!這個條件讓李俶深深吸了一口氣,兵權是他這個太子最缺少的東西,史思明這個提議的誘惑太大了!
()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