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分蛋糕

  第243章 分蛋糕

  十二月末,燕京。

  劉陵帶著部分軍隊先行撤回燕地休整,大量的人力物力依舊在源源不斷運往北方,到明年正月之前,大定府周圍至少要修築三座大規模的軍寨,等完顏杲率領金國大軍回援的時候,這些軍寨就可以派上用場。

  但現在回到燕京並不意味著戰事已經平息,韓昉和韓世忠兩人先前忽然勸進給劉陵提了個醒,戰事接連不斷,也正因為獲得的戰果不少,底下人需要一次大規模的封賞。

  他這個皇帝的名頭其實一點都不著急,但他絕對不能接受這個名頭是由外人幫他拿到的,到了可以坐龍椅的時候,屆時一切都是水到渠道,先由群臣勸進,然後他答應。

  而若是讓軍中將士搞一出黃袍加身的鬧劇,或是在眾人的起鬨聲中點頭答應,甚者,就像是那些奚人頭人當面直接大大咧咧地喊他大皇帝的做法,劉陵都無法容忍,尤其是最後一個。

  當眾自然不能表達出不屑的情緒,但劉陵心裏面自始至終都覺得好笑。

  幾個被金人殺破膽子的奚人頭人,也配封他為皇帝?

  思緒轉回到面前的那沓文書上。

  這次並不是要犒賞將士,而是要正式分封群臣,後者可不是人手一筆錢糧就能打發的。

  劉陵坐在燕京皇城的殿中,雖然遼國的儀仗器物大部分都已經被換掉,但各處依然有奢侈的裝設,劉陵沒有任何心情去享受,他面前擺著一沓升官賞爵的文書,大部分位置都需要好好斟酌人選。

  「稟告大王,韓學士請見。」

  「請他進來。」

  韓昉穿著紫色圓領官袍,走進來後躬身施禮,劉陵微微頷首,道:「坐下說話。」

  「臣今日來,是為了請大王早日編賞群臣,以安定人心。」

  「孤在這兒看著呢。」

  劉陵點了點面前的一沓文書,問道:「踐祚還早,不過現在到底是得有個國家的規矩了。公美,你來替我參謀參謀,你說,國相的位子該給誰?」

  「這自然是由大王自己主張,臣不敢擅言。」

  韓昉也沒料到漢王開口就是一個重量級位置,他心裡其實也想要,但漢王既然直接這麼問他,那八成就是不希望他韓昉做這個國相了。

  心念一轉,韓昉心裡思索著漢王心裡有可能會屬意於誰。

  首先不可能是個廢物,其次位置肯定也不能低,免得驟然高升會有很多人對其不服,再者,還必須得貼合漢王的利益。

  大漢如今國內甚至沒有一個像樣的朝堂,所有事務雖然都有人辦,但大部分事項最後還是要呈遞到劉陵面前,等於還是一言堂,行政模式與藩鎮差不多,只是全部軍權始終被劉陵抓在手裡,中低層將士們也只認漢王的兵符。

  從去年開始,平了草原,錘了夏國,現在又從金人身上咬掉一口肉,所以接下來大概會喘息一段時間,然後

  周圍諸國,也就大宋有陣子沒挨揍了。

  宋人

  韓昉心裡默默思索著宋人出身的官僚或是將領,隨即,他抬起頭,試探道:「臣去歲曾與夏國國相李遇昌書信往來過一次,見其文字風雅,而方略卻下作偏頗,是以國相之人選,應當以才能服眾。

  臣竊以為,燕人康公弼在軍中參事數年,為將士和軍中文吏所心悅誠服,他」

  劉陵笑了笑,向後靠在椅背上,淡淡道:「康公弼雖有本事,但一向待在軍中做事,聲望不高,燕雲地方上守官可能對其尚且不服。」

  「這」韓昉遲疑片刻,又沉聲道:「知雲中府蔡靖,坐鎮雲中數年,殫精竭慮,雲中上下一心,自始至終為大王坐鎮後方,從未生變,若是攻宋,此人可以為大王參謀事項.」

  「蔡知府確實有調動,不過並非國相。」劉陵站起身,從書案上翻找出一副小型的輿圖,示意韓昉過來,他在輿圖上面指點道:「陰山草原汪古部徹底覆滅,我準備在陰山以南設府治,府名陰山府。

  除此之外,還有黑山鎮西軍司,我原本是準備把李良輔和梁喆放在那兒長久鎮守治理的,但轉念一想.」劉陵頓了頓,慢悠悠地補充道,「兩人都是夏人,在當地極容易招攬夏人的軍將部眾,長此以往,難保不是禍害。」

  「這次調動也有他們,至少得調走一個。我準備在黑山鎮西軍司境內另外增設兩個州,併入陰山府,所以一下子就又多出一個知府、兩個知州和諸多下屬官衙的空缺。」

  蔡靖在雲中府做的政績其實相當不錯,雲中府境內魚龍混雜,各族雜居其中,事項繁瑣,極容易生變,但蔡靖在其中起到了調和的作用,慢慢把各族關係理順,維繫住了雲中府的太平。

  「蔡靖會調任陰山知府,額外會有爵位錢糧的賞賜,但官位沒必要升太高,再加一個虛銜就好。」

  「那,時公他也.」

  韓昉低下頭,正準備再報兩個人選的時候,劉陵盯著他,臉上表情似笑非笑。

  「公美,你怎麼就這麼自謙呢?這不是有個現成的好人選嘛。」

  韓昉愣了一下,劉陵放下輿圖,走到他面前,手按在韓昉的肩膀上,輕聲道:「論威望,康公弼比不上你,論治國,在孤身邊平常幫忙處理諸多事項的人也一直是你,你懂咱們大漢需要怎麼走。

  蔡靖固然可以坐國相的位置,但孤覺得,這國相的位子,就該你坐。」

  劉陵按在韓昉肩膀上的手微微用力,迫使後者看著自己,他笑道:「孤已經在封官文書上填了你的名字,好好干,孤就指望著伱呢!」

  「臣臣必為大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韓昉毫不猶豫地跪伏下去,眼眶紅了。

  劉陵心裡還算滿意,從上次韓昉和韓世忠兩人一同過來勸進的時候,他就驚覺到這倆一文一武,萬一聯手起來,幾乎就可以把持軍中,把他完全屏蔽在帥帳內。

  最主要的是,這兩人現在威望確實足夠到溢出來了——韓世忠好壓制,因為劉陵自始至終都緊緊握著兵權,隨時可以拿下韓世忠,但韓昉的影響力體現在方方面面,劉陵不會去賭別人對自己的忠誠。

  把韓昉任命為國相,意味著他必須得和軍中經營的人脈勢力所切割開,接任的康公弼如同劉陵所說的那般,能力有餘,威望不足,劉陵可以帶著慢慢培養,方便控制。

  韓昉其實並沒有損失什麼。

  劉陵不會任命一個無權的國相當擺設,後續國中大事肯定都是要國相幫忙參與和處理的,某種程度上韓昉只是要重新經營一次,多花點時間和精力,但他的舞台和未來無疑更寬闊了。

  「公美,」劉陵攙扶起韓昉,語重心長道:「所有人裡面,孤最信你,不要辜負我對你的期望。」

  從宣和元年到靖康元年,從黃龍府到興慶府再到開封府,哪怕是各國的都城都一次次地被戰火點燃,各國朝廷上依舊樂此不疲地談起戰爭的可能性。

  直到漢人一路打入了中京道,再度開疆千里,大宋才開始有朝臣正式提議請求仿照遼國舊例,提議大宋與大漢互為兄弟之國,同時,再加一部分歲賜。

  這其中也有深層的考慮,那就是如今河北局勢緊張,萬一漢人插手,大宋別說是收復燕雲,可能連兩河都要易主,所以只能想辦法把那位漢王安撫住,讓他不要在這時候出兵。

  又一個陰冷的清晨,兩支使團經由海上在燕地東面的營州登陸,高麗人和宋人在海上已經見過一面,各自心懷鬼胎,宋人使者這次明顯趾高氣昂了許多,畢竟大宋就算再狼狽,也沒被外敵打沒了半個國家。

  高麗人已經在亡國的邊緣了,朝臣帶著高麗幼主一路往南逃,越發寒冷的天氣和高麗崎嶇的地形救了他們,再加上完顏杲一聽說皇帝有可能被漢軍圍困在大定府,也只能率領大部分兵馬趕緊往回趕。

  燕京的皇城中,兩隊使者在宮中太監和侍衛的引領下緩步前進,大漢國相韓昉站在殿前迎接,他對宋人使者拱手施禮,溫聲問候,隨即道:「宋使請進,大王有請。」

  旁邊的高麗使者頓時也做好了入殿覲見的準備,但韓昉只是瞥了他們一眼,隨意道:「還請高麗使者在外面候著,今日稍晚的時候,由本相與汝等接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