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世家朝臣們都接到了王丞相的暗示,顧玉的歸來,讓世家朝臣在參加朝會時很是精神抖擻。
天還未亮,文武百官便陸陸續續走入宮門。
車停後,顧玉整了整衣冠,便走下馬車。
離她不遠處的王丞相也被人攙扶著走了下來。
二人遙遙相望,夜色之下,都看不清彼此的神色。
走入奉天殿,紹無極已經候在御階之下了,他神色冰冷地看著文武百官。
隨著太監的一聲高呼,聖上緩步走來,坐上龍椅。
昨日佳嬪的懷孕,的確讓聖上高興,但這份高興並沒有持續到今天上朝。 ✹
這是年前最後一場朝會,也是關係著紹無極去留的一場朝會。
山雨欲來,聖上面色沉鬱,朝臣神經緊繃。
一個老御史率先發難,列出紹太尉數條罪證,包括濫殺無辜、殘害忠良、坑殺『江南百姓』、目無尊卑等。
「紹太尉挾勢弄權,教唆西北將士以軍改農,致使邊防薄弱,若外族入侵,可長驅直入,其心險惡,罪不容誅!」
老御史手持護板,說到動情處,雙手顫抖,老淚縱橫,烏紗帽摘去,叩首在地。
聖上道「教唆將士,以軍改農?」
聖上將目光轉向顧玉,道「顧愛卿,朕讓你去西北督理軍餉,你就給朕帶回來這樣一個結果。」
聖上說這話時,像是殿外凜冽的冬風吹了進來,語氣之冰冷,讓人不由戰慄。
其中的威脅之意溢於言表,似乎顧玉只要回答是,便自毀前程。
不僅是聖上,朝中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顧玉,靜待顧玉的反應。
這是關乎皇權與世家廝殺兩年的決定性一戰,而顧玉,就是得勝的關鍵。
一旦顧玉選擇皇權,可以預見這個春節,京都上下又將在一片腥風血雨中度過。
一旦顧玉選擇世家,那麼站在顧玉背後的寒門,便會被世家再次打壓。
丁孝吉站在後面,靜靜看著顧玉的背影,心中充滿焦灼。
雖然他也不喜紹無極的殘忍手段,但眼看世家被紹無極用雷霆之法打壓,大傷元氣,他自然是希望顧玉繼續堅持,站在皇權這邊,為寒門爭取發展的時間。
居子石眉頭緊皺,像是在與內心堅守的原則做抗爭。
趙尚書等人心跳如鼓,雖有王丞相作保,可事關身家性命,他們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任由各方心驚膽戰,王丞相始終不動如山。
在所有人的注視中,顧玉向前一步。
「回聖上,關於紹太尉挾勢弄權,暗中指使邊關將士軍改農的人證物證,昨日臣回京,已盡數交由三司。」
三司中,大理寺卿彭焦、御史台裘右,聞言皆上前一步,唯有刑部的居子石還站在原地。
顧玉回頭看了居子石一眼,便轉過頭去,對他的選擇並不意外。
可下一瞬,居子石也站了出來。
「臣等連夜審訊人證,檢查物證,紹太尉指使邊關將士軍戶改農戶,證據確鑿,無可推脫。」
看到這一幕,聖上盛怒。
「大膽!」
所有人都跪了下來「聖上息怒。」
聖上雙手有些顫抖地指著這些人「你們你們究竟有沒有將朕放在眼裡!」
所有人齊聲道「臣等罪該萬死。」
聖上眼中充血,恨不得將他們都殺個乾淨。
滿朝文武,除了紹無極,聖上最信任的便是跟他站在一起,扶持寒門的顧玉,和剛正不阿的居子石。
可現在,他們一個個站在了世家那邊。
什麼人證物證?
顧玉是欽差,是代表他去的邊關!
可帶回來的證據,顧玉竟然沒有先呈給他,而是呈到三司手裡,三司又與世家勾結,要置紹無極於死地。
他這個聖上,連想護著的人都護不住。
這場戰役已經拉扯得太久,急需有人退後一步。
然後世家退後的人必定不是世家。
兩年時間啊。
整整兩年時間裡,紹無極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世家頭上,有些人連睡覺都不敢合眼,生怕在夢裡就被內衛給暗殺了。
聖上也愈發固執,想做什麼誰也攔不住,朝臣的建議也不聽,誰不順著他的意,就會成為下一個被收拾的對象。
紹無極殺的人中,固有作惡多端之人,可也有朝廷的肱股之臣。
抄家滅門,株連九族,連無辜稚子都不放過。
聖上害怕世家把控朝廷,可朝廷也不該是聖上一個人說了算。
居子石跪在朝臣中間,壓抑著內心的掙扎。
他掌刑獄二十多年,怎會不知顧玉交到三司的人證物證處處漏洞,怎會不知這背後有世家的手筆?
在顧玉回來之前,王丞相就登上了居府的大門。
居子石向來不摻和朝堂上的紛爭,可王丞相說了這麼一番話
「再聰明的人都有打瞌睡的時候,這治理天下的是非曲直,難道僅憑一個人就能斷定嗎?居尚書,三司會審,多久沒派上用場了?」
王丞相的話擊中了居子石內心深處的恐慌。
三司會審,本是為了杜絕冤案,判定是非,互相監督而設,可自從內衛處設立後,三司便如同虛設。
他們抗爭過。
要求內衛處只處理急事,要求內衛處將審理結果交由三司覆審。
這個限定在去年還有效果,可是今年年初以來,內衛處便開始搶奪三司事務,霸道地剷除異己。
至於覆審,更是成了一紙空談。
人都死絕了,覆審又有什麼用呢?
他們抗議過,多次上書,可惜聖上充耳不聞。
說得多了,引起聖上不滿,就會有災禍降臨。
這一年裡,光是被暗殺的御史就有二十多個。
居子石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顧玉的歸來是一個轉機,也是一場驚天大陰謀。
可是看著日漸瘋魔的聖上,看著籠罩在整個京都上空的陰霾,居子石還是向自己的原則妥協了。
與百官一起,冤枉一個嗜殺之人。
大殿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不僅是跪伏在地的群臣,就連殿內的宮人都兩股戰戰。
居子石打破了平靜「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一石驚起千層浪。
殿內大半朝臣齊聲重複著這句話
「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