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新劇上線&極佳的觀眾反饋

  第709章 新劇上線&極佳的觀眾反饋

  《卿卿日常》的更新方式為,首日直接放出六集,之後每天兩集,連續更新七天。

  後續幾次斷更期,也都剛好卡在劇情高潮點上。

  這種定製化的排播方式,已經在《蒼蘭訣》身上驗證過了,效果十分顯著。

  翻看了一下幾條熱搜中,網友們的評價,結合工作群中的實時反饋,寧洛心裡大概有了數。

  整體以好評居多,但也不乏吐槽的聲音。

  首先是題材,以及劇情的微創新,

  這部劇的題材,可以劃分到古裝輕喜群像劇,講述了因一場聯姻擢選,來自天南海北的女孩們齊聚新川。

  韜光養晦的新川六少主尹崢,與只想努力落選,在老家安逸度日的李薇意外結緣,共同開啟了一段狀況百出,相映成趣的生活故事。

  「先婚後愛」的經典偶像劇戲碼。

  玩的好,觀眾嗑到爆。

  玩吡了,就是爛俗狗血劇。

  目前來看,網友們嗑的還是挺上頭的。

  劇集整體畫風以溫馨、歡樂、輕快、玩梗為主,偶爾虐虐,但幾乎虐不到下一集。

  跟《贅婿》的畫風稍稍有些類似。

  事實上,這兩部劇是由同一個製作班底拍攝的。

  正如劇名,該劇以「日常」為題眼,從尹府多對小家庭的CP群像展開,講述的多是關於耕田種菜,美食研究,創業致富的家常故事。

  其中女性互助的友誼,得到了不少觀眾的好評。

  不同於幾位「少主」,暗戳戳搞事業搶地盤,後宅里的女人們,雖然來自九川大地,風俗習慣不同,性格也各異,但不搞雌競,姐妹們攜手斗老嬤嬤,並肩互助,共同衝破世俗觀念,努力實現各自的夢想。

  純純的好姐妹~

  其實就是在古代的背景中,巧妙融合了現代的價值觀,以及「女性成長」的故事線,狂蹭「女性題材」的紅利。

  本質上,跟《夢華錄》是一個套路。

  而且首日更新的前六集,包袱一個接一個,笑點十足。

  目前來看,觀眾的反饋也十分不錯。

  另一個備受觀眾推崇的點是,琳琅滿目的美食,一日三餐的存在感非常強。

  既有滿漢全席、宮廷御膳,也有家常食譜、八大菜系。

  典型的「下飯劇」。

  網友們戲稱為「電子榨菜」,「舌尖上的新川」。

  當然,這種偏「日常化」的呈現方式,也不是沒有缺點,會讓部分觀眾感覺,劇情稍顯平淡,缺少看點。

  而在畫面質感方面,一眼望去,評論區中幾乎滿是好評。

  色調清新自然,卻又不失童話感。

  輔以真實的布景,演員精緻的妝容,以及頗具美感和質感的服裝造型,讓整個畫面看起來異常和諧,每一幀都是滿滿的視覺享受。

  與現今絕大多數影視劇有著質的區別。

  就很高級!

  近幾年,過度磨皮、美顏、打光、濾鏡、色調所帶來的失真感,幾乎充斥在所有現偶、古偶劇之中,甚至已經開始向現實題材領域蔓延。

  無數網友對此怨念滿滿。

  這一方面是因為,諸多影視作品肆意跟風,缺乏創意和審美標準,導致同質化嚴重。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觀眾審美出現了更迭。

  在丸丸偶像劇風靡內地的古早時期,觀眾更多是沉浸在劇集之中,而不是將整個視線都停留在一張臉上。

  就算劇中演員妝容樸素,皮膚不夠白亮光滑,臉上長几顆痘,也不會有人過多在意。

  到後來,隨著美顏技術的普及,加之受半島、霓虹風的影響,觀眾對美的標準變得嚴苛起來,偶像劇的畫風也正式進入「十級美顏」時代。

  比如《杉杉來了》中,女主那除了粗之外,看不清任何紋理的毛毛蟲眉毛。

  又比如《微微一笑很傾城》里,男女主白到看不清手和臉的過量打光。

  直至近幾年,磨皮美顏的過度使用,以及普遍超標的濾鏡,讓畫面已經夢幻到嚴重失真的程度,才終於讓觀眾不再沉迷於唯美的意境之中,重新開始懷念真實自然的畫風。

  比如今年暑期檔的《夢華錄》、《星漢燦爛》、《沉香如屑》、《蒼蘭訣》。

  大魚大肉吃多了,難免會感到膩,想要吃點清淡的。

  但想要讓劇方再回到過去,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一是因為,美顏和濾鏡的出現和普及,讓很多劇組把前期拍攝時的工作,押到了後期來做,極大的降低了拍攝難度,節約了時間成本。

  什麼燈光、構圖、演員妝容、臉上有瑕疵、身材走形,差不多過得去就成。

  後期隨便加個濾鏡,調調色,修修圖,輕鬆搞定,不知道比以前省多少事兒二是因為,演員也患上了「濾鏡依賴症」

  有許多明星在接戲時,就會要求在合同上寫明,拍攝時「優先拍哪半邊臉」,以及「後期需要磨皮」。

  很不專業,但卻是普遍現象。

  在這種劇方、拍攝團隊、演員都想「偷工減料」圖省事兒,只有觀眾覺得不滿意的情況下,想要改變現狀?

  很藍的辣而《卿卿日常》之所以能做到與眾不同,與寧洛的加盟有著直接關聯。

  由於他的加入,桃廠將這部劇的規格,直接拉升到了平台最頂級!

  頂級的製作團隊!

  頂級的服道化!

  頂級的後期製作!

  甚至就連劇本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修復了許多邏輯上的bug。

  事實上,這種超絕的畫面質感,在寧洛的上一部劇,《榮耀》中就已經出現了。

  也是同樣的道理。

  說白了,就是靠軟妹幣硬砸出來的。

  頂多再多用點心。

  導演在燈光和攝影上多花點心思,演員在表演上多花點心思,合力把前期的拍攝工作做到位,讓濾鏡回歸到「錦上添花」的本質作用,而不是淪為「屎上雕花」的工具。

  濾鏡從來就不是糟糕影視劇的原罪。

  人才是。

  不過能讓平台做到這種程度的,註定只是極少數。

  而會主動提出這種要求,並且有能力讓平台、投資方、劇方、製作團隊答應並執行的,內娛有幾個,寧洛不知道。

  但他絕對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