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袁世凱要下絆子

  第553章 袁世凱要下絆子

  榮祿的話,又讓慈禧小小吃了一驚,忙轉頭用探詢的目光看向另一側的袁世凱。

  聽到榮祿提到自己,袁世凱早已打起精神,見慈禧探尋的目光看過來,忙在馬背上躬身說道。

  「太后,確有此事。」

  「這還是六年前,微臣在小站練兵時的事,由於微臣所請的教習全部來自德國,微臣的武衛右軍也完全採用德式訓練方法,其中這正步走,就是德國教習要求武衛右軍必須要熟練掌握的。」

  聽到德國教習對於這正步走竟然如此重視,慈禧不由有些疑惑起來,遲疑著問道。

  「哀家聽聞,說這德國人一向刻板務實,不喜做一些粉飾功夫,這麼看來,哀家聽到的那些傳聞有誤?」

  「難道,德國人也喜歡玩這樣看著好看,可其實華而不實的花架子?」

  袁世凱也感覺出慈禧對滕毓藻有所不滿,一邊在心中緊張滴盤算著滕毓藻是哪裡引來慈禧的不滿,一邊笑著解釋道。

  「回太后,太后所聽非虛,德國人的確刻板務實,做起事來極為嚴肅叫真,而且這正步走,也並非是花架子。」

  袁世凱此時已經想好了說辭,總要在慈禧這裡扳回一局,即便不能和滕毓藻打成平手,好歹也要使點陰招,暗中打壓對方一番。

  打定了主意的袁世凱陪著笑說,「太后,據在德國留學過軍事的段祺瑞跟微臣講,德軍對這正步走極為重視,雖然閱兵時他們也會走正步,可並不是為了只是看著好看。」

  不待慈禧追問,袁世凱繼續說道。

  「段祺瑞說,這德軍的正步走,最早起源於德國的普魯士,德國人認為,正步走的意義在於,在日常的軍事訓練中,不斷強化軍人的嚴格紀律觀念和服從全局的觀念,而普魯士人正是由於有嚴格的紀律和相互配合的大局觀,才最終統一了德國,建立了如今的德意志帝國。」

  「德國人認為,正是因為德軍有鋼鐵般的紀律,才為他們戰勝法國人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因此,在德國人看來,嚴格的軍紀就是衡量一支軍隊戰鬥力強弱的非常重要標準,這就是他們強調,務必要在訓練中多走正步訓練的原因。」

  「哦!」

  袁世凱的話,驚得慈禧不由張大了嘴,先是看了看袁世凱後面的鐵良,然後又看著袁世凱緊張地問道。

  「袁愛卿,聽你的意思,是說要練出一支強軍,只要把軍紀練出來就行?」

  「還有,照你的說辭,滕興甫的前鋒軍,之所以打得洋人百萬大軍屢戰屢敗,就是練這正步練得好?」

  慈禧的話,讓袁世凱一時間哭笑不得,想糊弄慈禧是肯定不行的,不要說一旁還有榮祿和鐵良這兩個多少也算是知兵的,就是和滕毓藻交好的載漪也不會顧及他,回頭就會向慈禧揭露這件事,那時自己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啦。

  可要給慈禧這樣對戰爭如何進行幾乎就完全沒有一點概念的人說清楚,又實在有些不易。

  只是,慈禧不僅是太后,還是這個大清實際上的掌權人,如果東南互保還在,或者列強聯軍沒撤還好說,可如今他已經是重回朝廷序列,他袁世凱可沒有段祺瑞那種強項,袁世凱心中暗嘆,又忙陪著笑解釋說。

  「太后,這軍紀嚴格,也就是咱們所說的令行禁止,可僅僅有嚴格的軍紀還是不足以打勝仗的,要打勝仗,軍隊還要有良好的作戰技能,也就是訓練要好。」

  「此外,還要有精良的武器裝備,還有好的戰略戰術.以及講不維斯額,士卒敢戰、願戰、善戰,這些缺一不可。」

  「.還有兵力優勢,以及天時地利人和。」

  袁世凱費了很大力氣,才終於自我感覺給慈禧解釋明白了。

  慈禧掰著手指,隨著袁世凱述說打勝仗需要的條件,不斷計算著什麼,等到袁世凱說完,慈禧正要開口繼續詢問,可看到她的鑾駕已經來到了段祺瑞和洋人公使,以及中外記者所在區域,不得不停住話。

  慈禧只是深深地看了段祺瑞一眼,就把臉轉向那些洋人公使和數十名記者們。

  雖然記者們的鎂光燈閃光,刺激的慈禧都有些睜不開眼,可慈禧還是眯著眼,對那些洋人公使和他們的家屬們招了招手。

  慈禧破天荒的舉動頓時迎來公使和他們家屬們的一片掌聲。

  「太后吉祥!」

  「太后好!」

  美國公使康格和日本公使內田康哉還用國語對慈禧問好。

  還有幾個公使夫人也笑著用他們本國語言問候慈禧。

  這樣的場景讓慈禧原本還繃著的臉上,不由露出一絲笑容。

  幾個膽大的中外記者想要靠近慈禧的鑾駕採訪幾句,卻無一例外地被迅速跑過來的段祺瑞的部下強行攔住。

  好不容易通過了這一段洋人和記者所在的區域,慈禧才收回笑容,又皺著眉頭繼續問袁世凱。

  「袁愛卿,按照你說的這些,我剛剛算過,不論是洋槍洋炮,還是兵力,前鋒軍都沒有洋人的軍隊多。」

  慈禧又有些自嘲地說道,「這天時、地利、人和咱們也一個都不占,原本我還以為靠著咱們大清的兵馬以及那些滾雪球一樣轉達的義和團和天津、京師這樣的堅城,咱們總還能占各地利、人和的優勢,怎麼著也能和洋人占個勢均力敵。」

  可哪成想,這兵馬看著人數眾多,可根本就濟不得事,不要說綠營、練勇還有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就是耗費哀家和朝廷省吃儉用才節省出來的上億兩銀子建成新軍也不行」

  說到這裡,慈禧似乎想要收住話頭,遲疑了好一會,可最終還是沒忍住,大有不吐不快的意味。

  「這些看著威武雄壯的數百萬大軍,要麼一觸即潰,要麼鞭長莫及,要麼乾脆就拒奉旨意」

  「而咱們滿人也不爭氣,竟然沒有一人能挺身而出,擔起抵禦外虜的大任」

  「倒是羅榮光還算有些本事,裕祿也堪稱能吏干臣,好歹還能和洋人過上幾招!」

  慈禧說到這裡,忍不住重重嘆息一聲,「倒是可惜了他們!」

  拒奉旨意的是袁世凱,主張接納義和團的是載漪,花費巨資組建武衛軍的是榮祿,不用明說,任誰都知道慈禧數落的是哪一個。

  慈禧這話,不僅是怪罪袁世凱簽署東南互保協議,連載漪、榮祿也沒有倖免於難,也一併被慈禧數落上了,甚至就是鐵良這個滿人也沒能躲過,幾人哪裡聽不出慈禧話中之意,一個個都滿臉尷尬,袁世凱圓潤的額頭上再次冒出了汗珠。

  都慌忙滾鞍下馬匍匐在地,就在土路上對慈禧連連叩首說道。

  「微臣無能!」

  「微臣有罪!」

  「微臣有眼無珠!誤導太后,該死!」

  這幾人鬧出的動靜,把獨自呆呆出神的光緒也驚動了,光緒先是一愣,隨即臉上就露出開心的笑意,嘴唇甚至還一張一合,似乎在嘟囔著什麼。

  光緒的聲音雖低,騎馬緊跟在慈禧鑾駕後的李蓮英和小德張還是聽到了,光緒的話。

  光緒在說,「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只不過,這兩個慈禧身邊的大紅人,只是互相看了一眼,兩人都同對方的眼中看出了對方的想法,兩人都只是苦笑了一下,再就不肯說話。

  幾人突然的動作,讓慈禧也感覺到話說的有些重了,輕輕一跺腳,鑾駕及時停住,低聲呵斥道。

  「你們幾個都起來說話,這大庭廣眾之下,成何體統!」

  這裡可不是朝堂,這是在永定門外的官道上,以他們的身份,在這裡下跪請罪,的確有失體統,聽到慈禧的話,又都忙不迭地從地上爬起來,尷尬地站在那裡。

  「上馬!」

  「起駕。」

  前者,是對榮祿等四人所講,後者則是對操持鑾駕的那一眾太監所講。

  鑾駕再次起行,這四人也胡亂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慌忙爬上馬背,催馬緊追幾步追上慈禧的鑾駕才作罷。

  只不過,這幾人都有些狼狽,匆忙間來不及除帽,以至於頭上的頂子都有些歪斜。

  尤其是袁世凱,因為額頭上有汗,又粘上了泥土,剛才僅僅是用衣袖擦了一把,臉上此刻是一個「花臉」。

  看到幾人的狼狽模樣,慈禧對跟在鑾駕旁的侍女使了個眼色,那是女忙把一條絲巾遞給袁世凱,袁世凱一邊向慈禧稱謝,一邊急忙將臉上的灰塵汗水仔細擦了一遍。

  為了緩解尷尬,慈禧嘆息著說。

  「人老了,這嘴就有些碎,心裡藏不住事,可說完了,心裡也就痛快了,哀家剛剛那些話說跑題了,你們不要往心裡去,說過了,這些事也就都過去了,哀家從此再不會提及。」

  慈禧這話,讓袁世凱和載漪兩人都暗暗吐出一口濁氣。

  「袁愛卿,哀家剛剛說跑題了,咱們接著說,我的意思是,滕興甫,槍炮和兵員上都不占優,他又師從與德國,可為何他能打的洋人百萬聯軍損兵折將。」

  「甚至在滕興甫步步緊逼的情況下,洋人不僅沒有惱羞成怒,增兵派將繼續再戰,反而主動提出議和,這可是大清百年未有的情況啊!」

  「甚至這一次,朝廷僅僅」

  慈禧忽然略一停頓,然後又接著說道。

  「難道,他滕興甫是青出於藍了?」

  「或者,真是前鋒軍的正步練的好?」

  「又或者,是滕興甫天生就是一個善於帶兵的,可他又為何在李中堂手下時得不到施展的機會?」

  對於慈禧一連串的疑問,袁世凱並未慌張,努力平復了一下剛剛被慈禧嚇得有些心動過速心跳,深吸口氣說道。

  「回太后話,微臣曾遍聚部下仔細琢磨過興甫的前鋒軍和他打過的所有戰例,太后所說興甫的劣處,絕無差錯。」

  「不過,以我和諸多部下仔細琢磨後,一致認為,前鋒軍之所以能打敗全世界最強大的八國列強聯軍,所依仗者有三。」

  一聽說袁世凱琢磨出滕毓藻取勝之道,不只是慈禧,榮祿、載漪,甚至鐵良都不由豎起耳朵,生怕露掉一個字。

  載漪是想要把這個消息告訴滕毓藻,要滕毓藻小心提防袁世凱和他的武衛右軍。

  榮祿和鐵良,包括慈禧在內,他們是想要得到練兵的竅要,以便照樣訓練新軍,免得前鋒軍一家獨大。

  袁世凱自然清楚這些人的想法,可還是嘆口氣說。

  「太后,微臣和諸將琢磨後以為,興甫率前鋒軍對戰列強聯軍百萬大軍,不僅未敗,反而取勝這其一,興甫善於御兵;其二,識人善任;其三,興甫天生聰慧,於西洋戰法心有所得,其造詣已遠超于洋人。」

  袁世凱幾人都是一陣驚詫,然後又似有不信的神態,忙說道。

  「太后,聽微臣慢慢講來。」

  袁世凱整理一下思緒,斟酌著詞語說道。

  「太后,先說這善於御兵。」

  「興甫起兵之初,只有一營之兵,雖然此後又有數千聶功亭的武衛前軍加入,可也只有數千新軍,其餘要麼是綠營、練軍潰散之兵,要麼就是招募的青壯,再或者就是大量的義和團的團眾。」

  袁世凱似乎擔心慈禧聽不清楚,將義和團團眾這幾個字說得極重。

  見慈禧沒什麼反應,依然豎著耳朵在聽他的下文,忙又接著說道。

  「前鋒軍雖然來源複雜,可依舊能在短時間內變成軍紀良好的士兵。」

  「微臣在仔細琢磨後以為,最主要的就是前鋒軍的高軍餉和極好的伙食。」

  「微臣聽說,前鋒軍每頓都要有肉食,最差的也要有肉湯喝,以至於,前鋒軍每到一處,當地的家禽家畜都會被前鋒軍一掃而光,甚至還要派人去外地廣為搜尋購買,然後再販運回來。」

  隨後,袁世凱不僅如數家珍地將前鋒軍的每一極的軍餉一一說的極為清晰準確,甚至還能將負傷和戰死的撫恤也說得絲毫不差,最後袁世凱又有些唏噓地說道。

  「正是因為有如此高的軍餉和撫恤,前鋒軍的士兵,在作戰時,人人奮勇,無人願意退後,都唯恐失去這份厚重的撫恤。」

  「微臣初步估算了一下,前鋒軍從開戰至今,戰死人數絕對不會低於五萬,如此算來,算上軍餉支出,興甫從今年開始,每年沒有八千萬兩以上的銀子,他就填不上這個窟窿。」

  袁世凱的話,讓包括慈禧在內的幾人都不由目瞪口呆。

  袁世凱語不驚人死不休地接著又說道,「這還沒包括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的支出,包括伙食費用,如果都算上,李中堂在世時,絕對無法再組建北洋海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