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北方甘蔗(求票票求訂閱)
今年的糧田裡相比往年的變化還是很大的,首先就是麥子的種植面積縮小了,這一季總共才種了五十畝,要不是為了專門留種和選育,估計百姓們都不會願意種植。
畢竟這邊的水稻都熟了,那邊的麥子還綠著呢,生長周期那麼長,產量也比稻米小得多,再說又不是不吃麵粉活不了,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怎麼選擇。
另一方面,就是汝水河東岸的田地今年全種上了粘部落弄來的糯米,雖然改用了漢部落比較成熟的種植方法,但是產量還是明顯要比漢部落的粳米低一些,相同的種植面積,產量大約比粳米要少2/5,再有就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的原因,羅沖就把帶殼的糯米價格定成了一角五文錢一斤,和黃豆等同。
不過暫時族人們還吃不慣這種圓粒的糯米,想要在漢部落中普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就要等到瀏陽郡的蘆葦葉送來,到時候包成粽子再說了,只不過有點可惜的是暫時還沒有合適的餡料。
最後一點和往年不同的就是增加了玉米的種植面積,第一季男人們的糧田都種了水稻,而女人們的輔田,則是被羅沖強制性要求全部種了玉米。
玉米的生長周期短,三個月可熟,且產量一點都不比水稻少,以600平米為一畝,玉米的畝產平均都能達到700斤以上。
但是由於是早春種植的,生長周期還是長了一點,居然拖到了和春稻一個時間成熟。
而羅沖之所以強制性要求種一季玉米,主要還是為了多繁殖一些種子,先把玉米大規模推廣出去,解決部落今年幾個新城的吃飯問題。
新城目前都在草創階段,水渠和田地都不可能像漢陽城那麼完善,因此想讓他們做到自給自足,適應性較強,比較耐旱的玉米就成了首選,雖然玉米是雜糧,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先把肚子填飽才是第一要務。
所以在漢陽城這邊的玉米收穫之後,很快就被官府全部強制收購,經過簡單的脫粒曬乾後,立刻運往了新建的幾座城池,並發命令讓他們馬上種植,今年幾座新城只種玉米,最少要在冬天之前收穫兩季,這樣才能解決他們自己的吃飯問題。
四月中旬的時候,整個漢陽城到處都是一片金黃之色,不僅城中的廣場用來曬了糧食,就連城內的四條主大街還有各排小巷裡,也都曬了不少的糧食。
看起來種植面積沒怎麼變,但是卻不像以前的公有制大家一起曬糧食了,現在私有制普及後,為了每家每戶分開,所有人都找了不同的地方用來晾曬。
一直到了四月底,等二季水稻下了地,這邊才開始收稅的工作。
收稅的方法雖然規定的是十收四,但是實際上每家每戶並不可能收的糧食一樣多,本來就缺人手的縣衙更不可能挨家挨戶的去給人家秤糧食總數,所以最後羅沖給出的辦法,就是隨機抽十畝地,然後秤出各自的畝產,最後取個平均值,以此為標準,向每戶徵收四成的糧稅。
一大早起來,今天各家各戶都要留人在家中,然後有縣裡的小吏趕著四輪雙牛的大車開始挨家挨戶收糧。
各家各戶也都提前打開門,把要上繳的糧食準備好,之所以要留人的原因,自然是為了讓戶主畫押簽字了,這樣一來就可以對照在冊的戶籍來收稅,誰也不能逃稅,官府也能避免多次收稅的情況。
時至晌午,八歲半的小去病也踮著腳站在門口張望,終於等來了收糧食的牛車。
「小娃,你家大人呢,出來交糧食了。」
那穿著黑色長袍,頭上戴著象徵『智作』爵位皮革發箍的戶房司吏,此時翻著手中的戶籍黃冊,和一本稅務帳目,看見去病站在門口就說了那麼一句,末了又看到去病頭上居然帶著個雲紋的銅扣,不由高看了他一眼。
這個戶房司吏是去年從各部落學員中挑選出來的,實際上他們加入漢部落的時間比較晚,知道像是這種雲紋銅扣代表著什麼,雖然不是什麼爵位,但肯定都是最早加入的那一批大佬,不是他這個智作能輕易招惹的存在,只是有些好奇,去病那么小的年紀是怎麼獲得『功勞』的。
不過去病顯然是已經對這種驚訝和羨慕的目光免疫了,也沒有解釋和炫耀什麼,連忙交出自己的母親來收糧食。
收糧的過程很簡單,戶房的小吏這邊,除了拉糧食的牛車外,旁邊還跟著一個漏斗車,那是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十分結實的架子,上面擱著一個斗,下面則是準備了一摞空袋子。
去病的母親把糧食都用藤筐挑到了大門口,再由幾個小吏七手八腳的開始一斗一斗的測量,裝袋,裝車。
最後那個戶房司吏,在稅務帳目上寫上具體收糧數目,還有戶主的名字,然後又讓去病的母親簽字按手印,末了還拿出一本前幾天剛印出來的小冊子,然後翻到一頁新的,上面填上戶主和繳稅信息後,又用隨身的青銅印章蓋了個章,然後從中間的折線撕開,戶主一半,官府存檔一半,這就相當於每次收稅的收據了,要是將來出了問題,可以兩半對在一起相互印證。
收稅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些糧稅收繳完畢之後,很快就會通過水陸交通送到縛馬關、麻田、丹山、汝陽四個新城,至於四通縣那邊的糧食補給,就全靠瀏陽郡來出了,不然漢陽城這邊的壓力就太大了。
安排好這些糧食收繳運輸的工作之後,羅沖也沒有在漢陽城這看著,而是完全放手讓官員自己干,畢竟都是新手,想成長就不能缺鍛鍊,只要原則上不出問題,犯一點其他的錯誤都可以理解,只要之後總結經驗,再改掉就好了,人不怕犯錯,怕的是犯了錯還不長記性。
交代完了工作的需要注意的地方,羅沖就騎著灰山,帶著其他的三頭恐象,還有一些漢陽城新做出來的一批衡器,也就是秤,然後運送到瀏陽郡,順便檢查一下那邊的工作。
貨幣已經推行了一個月了,相比較起來,漢部落現有的幾個城池裡面,零散交易出現最多的地方就是瀏陽郡,漢陽城和汝陽郡這邊,哪怕有鼠大這個傢伙擅長鑽營,可是大環境上也比不上瀏陽郡,那邊的人口不管是數量,還是成份,都要比漢陽汝陽這邊複雜。
而隨著零散交易的增多,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到不是貨幣的鍋,而是交易的單位出現了問題。
瀏陽郡的零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漢部落本地人,菱部落商販,和外來務工群體這三個勢力中間,他們的交易額都不大,買賣的也都是生鮮類的東西。
在菱部落的眾多產品中,鴨子和鴨蛋這一類的還好說,可以按只賣,按個賣,但是其他那些,菱角,蓮藕之類的東西,甚至是魚,就沒辦法按單數來賣了,所以他們那裡就急需一批0到20斤的小秤,用來給商販們使用,這也是羅沖急著送秤過去的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新來的這兩頭大恐象,食量實在是有點驚人,漢陽城這邊實在是養不起了,所以羅沖準備把這兩個大傢伙送到八寶山東邊的那塊水草地去,也就是羅沖初次進入沼澤,紮營的那個岸邊。
當然,這些事情其實都可以讓別人去做,羅沖自己根本沒必要親自跑一趟,而這次他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因為根據大樹的定期匯報,羅沖知道了瀏陽郡發生了一件特殊的事情,尤其是貨幣下發,零散交易出現之後,由於羅沖對這方面很重視,大樹也不得不重視起來,對這些集市上的信息還是很重視的。
事情是前天大樹匯報的,匯報中說,大概三四天以前,菱部落照常來瀏陽郡賣東西,但是那天他們的貨物里突然多了一種植物,看著就像剝了葉子的玉米稈。
他們在瀏陽郡賣五文錢一根,要知道這個價格可不低了,如果吃米飯的話,足夠讓一個成年人填飽一頓肚子,還能吃撐了。
可邪門的是,就是這麼個不起眼的東西,賣的卻是相當火爆,第一天的時候人們買的還不是很多,到了第二天幾乎上剛一進市場,立刻就被哄搶一空,還特娘的不打價。
接下來的幾天就更瘋狂了,幾乎只要菱部落那邊的筏子剛一過來,瀏陽郡市場裡就有人在排隊了,就差一群人直接去河邊搶了。
起初的時候大樹還沒注意,可是隨著族人們的議論,還有種種奇怪的表現,大樹也發現了不對勁,然後就在第四天的早上,菱部落那邊剛一靠岸,大樹就讓人弄了幾根那東西過來。
然後他才聽手下人說,這東西暫時還沒名字,菱部落的人也不知道叫啥,只知道能吃,沒毒,而瀏陽郡這邊的百姓自己給這東西取的名字叫作甜杆。
物如其名,就是甜味的秸稈,大樹也嘗了嘗,這東西皮薄,啃掉皮咬一口裡面的杆芯,放在嘴裡咀嚼就能流出很多的甜水,然後再把咀嚼過的渣滓吐掉。
用大樹在奏報中的原話就是,皮青色,長兩米有餘,莖筆直,有大手指粗細,皮薄汁多,汁水甘甜,讓人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
羅沖當時一看就不淡定了,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這東西應該就是他小時侯吃過的甜杆,學名又叫作甜高粱,其實就是一種甜味的高粱稈,最關鍵的是,這東西還有個響噹噹的別名,號稱『北方甘蔗』。
漢部落不是沒有糖,後山食人樹的根瘤就產糖漿,但是就那一棵樹,產量低不說,關鍵是那樹可是要吃肉喝血的,以漢部落目前的實力,能養一棵已經了不起了,想要把這食人樹大規模種植用來產糖,多少年能長成不說,光是這個種植成本漢部落也掏不出來啊。
所以糖在漢部落就是極其稀有的東西,只能給少數的高層們分一分,而且還是糖漿,因為就那點產量,羅沖也懶的搞什麼製糖業。
可是沒有不代表人們沒有需求,要知道糖這個東西,不管是哪個時代,都是全世界公認的,最能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食物,而且曾經還有一位名人說過,糖的致癮率比任何一種毒品都要高
因此甜杆剛一在瀏陽郡出現,哪怕它的價格能頂一頓飽飯,還吃不飽肚子,只能嘬一下那點甜水,但是族人們依然趨之若鶩。
這就說明了糖業市場是巨大的,不僅僅是漢部落需要,就算是把這東西賣到草原,賣到竹島,他們也一定會像買鹽一樣,對糖一見鍾情。
而羅沖看重的,顯然不可能只是製糖這一種事情,要知道甜杆的學名可是叫作甜高粱,所以,不管它到底有多甜,實際上它都是高粱的一種。
這種甜高粱的利用率非常高,除了可以像甘蔗那樣榨糖之外,它的上面還能結高粱米,這些高粱米也是糧食的一種,吃就不說了,關鍵高粱很適合拿來釀酒。
喝酒誤事的問題先不談,最關鍵的是只要能釀酒,那就說明能釀出酒精,而只要有了酒精,在以後各種外傷的處理中,就能儘量做到消毒,對於提高族人們的生存率來說,有著極大的作用,也是為了漢部落的醫學方面,走出堅實的一步。
最後就是廢物利用了,上面的高粱米釀酒,下面的秸稈榨糖,但是榨完糖之後剩下的皮和粗纖維,也就是相當於甘蔗芯那樣的東西。
這些廢料用來餵養牲畜,那就是絕好的飼料,不僅是裡面有甜味,動物們愛吃,而且還是高能量,吃這東西還能長得快。
同樣的廢品,如果不能當作飼料的話,還能用來打漿造紙。
這是多麼神奇的一種農作物,用處簡直不要太多,而隨著甜高粱的出現,羅沖又怎麼可能還在漢陽郡待下去,要不是這兩天要安排人收稅的事情,他早就一路飛奔跑去瀏陽郡了。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去也不晚,畢竟羅沖可不是為了吃幾根甜杆而已,這次過去的主要目的,還是想辦法得到一些種子,然後再嘗試大規模普及,為將來漢部落的釀酒和製糖工業做好原料儲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