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新的合金

  「好車嘎嘎!」

  片刻的呆滯之後,一群搬石頭挑土的男人一擁而上,把徐晨圍在中間興奮狂躁的嚷嚷起來,還有人擼袖子表示自己想試一試。【記住本站域名】

  不過這個想法隨即被一群剛才試過的男人鋪天蓋地的嘲諷光環淹沒下去。

  然後他們不信邪的試了幾次,發現果然嘲諷是帶有虛弱效果的,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把空車推動起來。

  東倒西歪之中夾雜一陣鬨笑之後,一群人垂頭喪氣的看著獨輪車懊惱不已。

  「雖然都沒有推起來,但大家應該也看見了,在這種複雜的地方,獨輪車是很方便快捷的,大家也不用氣餒,我現在開始教你們如何推車,你過來」

  徐晨隨手指了一個方才推車失敗的傢伙,手把手的教他如何學習推動這個完全無法平衡的獨輪車。

  「記住,推車就像投擲長矛一樣,一定不要站著較勁,也不是用力越大就越好,而是要學會借力,我們投矛的時候,開始要奔跑幾步,然後順勢將長矛投出去,這樣才能投的又遠又准,推車同樣如此,我們往前推的時候,車肯定會歪,但我們可以轉動車把改變前進的方向,順勢就把這股歪倒的力量糾正過來,往左歪我們就往左進,往右歪我們就往右進,不要想硬用力將它板正,這樣看起來雖然東倒西歪,但就像流水遇到石頭一樣,車輪輕易的就推滾過去了,記住,推車的時候,把自己和車想像成為一條游水的魚」

  徐晨一邊示範一邊解釋,同時也讓學習的人仔細看清之後在旁邊扶著車慢慢指導他往前推行。

  剛開始的時候,學習的傢伙照樣一推就倒,但隨著徐晨不斷的指點糾正和幫忙,前後不過幾分鐘,他便能夠歪歪扭扭的在河灘上前進七八步了。

  實際上到了這一步,即便是徐晨不再指點,只要多練習一段時間,也很快就能完全掌握獨輪車的推行方法。

  其他圍觀者看這個傢伙學的挺快,而且在旁邊也看了一陣,也有了一些心得體會,於是有人擦拳磨掌的又忍不住想試一下,很快一大群人就在遍地泥石的河灘上開始你爭我搶的開始推起來。

  而這一次,起鬨的人少了,大部分都是在互相指點和幫忙,如此鬧哄哄大半個小時下來,其中有幾個竟然還推的不錯。

  甚至有自覺高能的傢伙推著車要去運土,雖然半道崩殂摔了個狗啃屎,但效果還是槓槓的,只要繼續努力多練習幾天,一定會比徐晨推的還要流暢。

  獨輪車在世界工具車的發明使用過程中,是一個奇葩,唯獨只有中國人發明和應用。

  究其原因,那就是中國獨特的玄學思想和理念。

  中國古代人講究陰陽,講究萬物自然,因此習慣於因勢利導去學習和解決問題。

  而獨輪車就是一種典型的借力用力的工具,他不同於任何傳統的力學工程結構,而是一種超越力學的思想下誕生的神奇產物。

  就像大禹治水一樣,全世界許多古老的民族都有史前大洪水的記錄,其他的種族不是無助哭嚎祈求神靈就是製造大船逃難,唯獨中國是治水。

  而治水的核心就是因勢利導,堵不如疏,採用疏浚之法,最終平息水患,拯救萬民。

  獨輪車在中國的出現和應用歷史極長,即便是到了高科技時代,農村裡面的獨輪車仍舊還是有用武之地,畢竟在狹窄的山路和田埂上,只有獨輪車能跑的歡暢。

  而西方直到宋元時期,才終於有商人搞了一些回去研究,最終在採礦和建築行業得到一些應用,但並沒有像中國一樣大規模普及開來。

  究其原因,是因為外國人不懂這種古老的,超自然的力學原理,不太會用。

  獨輪車的成功,迅速就成為了部落男人們的新寵玩具。

  不光是建造院壩的一群男人整天推的不亦樂乎,其他人群體也照樣擼著袖子加入其中,就連一群窯工都忍不住,不時的跑過去湊熱鬧推幾把過過癮。

  而在這種熟悉過程之中,也不過短短兩三天,不少男人就已經推的很熘了,兩三個一組,在山腳和大院前面來來回回,推著滿車的泥土狂奔叫嚷,興奮的是一塌湖塗。

  一大群婦孺孩童也整天都圍在工地四周看熱鬧,就像徐晨小時候看看挖機挖土一樣,可以看上一整天都不帶眨眼的。

  對於徐晨來說,獨輪車的成功也給他的馬車製造帶來了更多的信心,至少這樣加厚版的車輪雖然笨重,但的確解決了最困難的問題。

  不過為了給製造馬車積累更多的經驗,讓一群木匠能夠熟練製作車輪和對於木工工具的熟練使用,另外在母巴和眾多男人的要求下,徐晨開始第二批大規模的獨輪車製造。

  不過這次的工作分成了三個小組。

  一組兩個木工負責製作車架,一組三個木工負責製作車輪。

  徐晨單獨一組,帶著五位冶煉工坊的學徒,開始重新冶煉車輛專用的活環和車軸。

  眼下巴族存儲的銅大概有三千斤,鉛和錫的數量也各自有五六百斤,雖然他前後冶煉了好幾爐青銅,製造了不少刀斧和武器、工具等物品,但實際上用的並不多,主要還是冶煉條件太差,冶煉爐太小,坩堝也太小,一次只能熔煉幾十斤青銅,另外柴火升溫特別慢,熔煉一爐前後至少要忙活七八天時間,這還不算把澆煮好的物品進行後續的安裝和打磨等程序。

  因此這麼多銅他一時半會兒也用不完,拿來做一些車輛上的配件並不算奢侈,更何況這車軸活環磨損壞了,還可以回收重新熔煉澆鑄,並不浪費。

  實際上徐晨也想大規模的澆鑄斧頭柴刀甚至是鋤頭犁頭等農具和一些刀劍武器,然後配發到各部落提高生產生活和農耕發展的速度,但現實條件不允許,他還在等木炭燒出來。

  新挖的炭窯在一月底封窯已經投入了使用。

  雖然徐晨沒燒過炭,不知道具體方法,但他地礦專業的知識還是對他幫助不小,至少他知道燒炭必須密封,只要減少木材燃燒時候和氧氣的接觸,在缺氧狀態下,碳就無法充分燃燒,相對來說,越是密閉的炭窯,最後燒出來的炭就越多越好。

  當然,這個密閉也是有條件的,還是需要保留一些進氣通道,不然極度缺氧會導致火焰熄滅,最後反而會燒成一些木心碳,使用的時候火力不夠不說,還會冒煙繼續二次燃燒。

  理論歸理論,但實際上等炭窯真正建好燒起來,徐晨反而是什麼忙都幫不上了,只能提醒一群窯工注意讓窯火不能太勐,時刻注意封堵窯門減少空氣輸入,不能讓辛苦砍伐的一窯全都是又硬又粗的櫟木最後燒透成了一窯碳灰。

  這一窯碳從點火開始,足足燒了近二十天,前幾天剛把窯門封死,正在等待裡面的碳火徹底熄滅。

  若是這一窯炭成功,以後冶煉青銅的速度就要快多了,或許一天就能將一爐青銅融化,那樣就可以開始大規模的澆鑄農具和武器了。

  眼下,徐晨還是只能利用最原始的柴火慢慢燒。

  而鑑於武器級別的青銅不需要鉛也能非常結實耐用,鉛這種金屬似乎大規模冶煉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但畢竟是一種金屬,銅鉛合金也能做到非常堅固結實,只是有毒,不能用於日常使用的刀具和武器製作,但若是用來製作車軸這種粗苯配件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因此徐晨打算在車軸青銅之中加大鉛的使用,這樣不僅節省銅和錫,還能將這種有害的金屬變廢為寶。

  另外,鉛具有非常良好的潤滑性,含鉛量高的青銅製作車軸和套環,想來摩擦力更小。

  不過想法歸想法,理論歸理論,真正動手冶煉,徐晨還是滿臉的懵逼,只能按照自己瞎想的配方去試驗,以此驗證銅鉛錫合金各自含量配比多少最為合適。

  上次那把銅鉛匕首因為是用礦石混合冶煉的,並不算成功,銅鉛比例完全不清楚,而且合金性質脆硬,做成車軸不知道效果如何,但至少給了他一點兒提示,那就是鉛含量太大的合金,可能比較容易碎裂。

  因此這次冶煉的合金,徐晨還是加入了少許錫,這既是為了降低銅的熔點,同時也是想平衡一下合金的性質,看看是不是能夠改善一下合金的韌性,變得不那麼脆硬。

  五十斤銅,五斤錫,十五斤鉛,這就是這次試驗的合金比例。

  接下就是幾天的燒柴冶煉,徐晨則一邊和一群木工製造更多的車輪和車架,同時製作車軸和套環模具。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