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追讀)

  第56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追讀)

  「此事必須嚴懲!否則無法警示後人。

  「對友軍見死不救,救援遲緩,行軍散漫,若人人都如此效仿,今後作戰之時,誰還敢放心的將側翼與後背交給兄弟友軍?

  「必須狠狠懲處!」

  魯錦站在上位黑著臉發怒,給張溫這件事定了性,還表露出要嚴懲的態度,讓在場眾人聞言一驚。

  這別是打算直接把張溫殺了吧???

  後堂的門廳處,張芸繡拉著朱壽的弟弟,也在悄悄偷聽,她之前已經聽說了大哥犯錯,可能要受罰的消息,可現在聽魯錦的意思,卻有可能直接將大哥處死。

  這可怎麼辦?張芸繡一下就急了起來。

  華高跟著回來後,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此時也站在大堂一側,看著魯錦眼中目露殺機,要狠狠懲處張溫的樣子,原本還有所懷疑的他,此時也有些迷糊了。

  難道他和趙普勝被伏擊,真不是魯錦暗中操縱的?

  不過好像也有道理,那康茂才一個淮西宣慰使,手握水陸大軍近兩萬的都元帥,朝廷封的大官,魯錦一個反賊頭子又如何操縱?

  而且康茂才跟他們作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次之所以到巢湖求援,不就是因為他們快撐不住了嗎?

  那康茂才來次大的,似乎也說得通。

  華高看著上面魯錦的表演,竟不由自主地幫他找起了理由.

  朱壽跟張溫關係最好,本來是打算看他笑話,等著魯錦揍他一頓的,結果見到魯錦一副如此重視的模樣,也笑不出來了,當即出列為張溫求情道。

  「大帥容稟,從廬州至含山,近二百里,也算長途行軍,張指揮擔心進兵過快,會導致士卒疲憊,這才刻意壓制行軍速度,以免重蹈六安故事。

  「再加上吾等對那康茂才不甚熟悉,他近來屢次與趙將軍作對,難保不會使出什麼伏擊之策,張指揮擔心中了埋伏,因此每到一處,必會哨騎四出,以做警示。

  「後來果然不出指揮所料,若非那日我們走的慢些,搞不好先中埋伏的就是我們一團了,到時候恐怕趙將軍也難以救援.

  「張指揮雖然進兵遲緩,未能盡數接到趙將軍所部,但卻事出有因,還望大帥能饒他死罪,給他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魯錦聞言沒有說話,仍是黑著臉不表態,朱壽就這樣也跟著跪在中間不敢起來。

  朱亮祖卻在一旁聽的嘴角直抽抽。

  你求情就求情,扯上我幹啥?還什麼六安故事,不就是說的他朱亮祖把兵跑累了,被魯錦伏擊的事嗎?

  干你娘,老子都已經投靠過來了啊,這事還能不能翻篇了?!

  廖永安此時也神情複雜,趙普勝的突然死亡,讓他心中壓力頓消,本來他還在發愁,趙普勝回來如果和魯錦爭權,到時候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局面,還不知會鬧成什麼樣子。

  搞不好直接把聖武軍整散夥了都有可能。

  魯錦這樣強勢的人,可不會甘當人下,到時候他說拉一票人單幹,誰還能攔著他?有多少人會跟著走?

  現在趙普勝一死,一切麻煩都消失了,對他們整個勢力而言,應該算是好事,可現在如果為了趙普勝的死,再殺一個自己人,豈不是做了賠本生意?

  想了想,廖永安也出列來到堂中,單膝下跪為張溫求情道。

  「大帥容稟,末將也仔細詢問了事情經過,張指揮擔心中了敵軍埋伏,因此行軍過于謹慎了些,雖是進兵遲緩,卻也不能算是大錯。

  「更何況,我聽聞張指揮得知趙將軍所部遇襲後,立刻命令全軍跑步前往支援,更是派出葉、鄭二將,率騎兵先行,觀其言行,並無見死不救之態。

  「還望大帥三思,若真因此事殺了張指揮,是否處罰過於嚴苛了?」

  楊璟見狀,也跟著出列求情,當即跪地抱拳道,「請大帥三思,給張指揮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在場的指揮使總共就四個,張溫犯了事,廖永安和楊璟都給他求情,就剩朱亮祖還在旁邊站著了。

  這,朱亮祖當下一陣為難,因為張溫這事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在這之前,他甚至都不認識張溫是誰,但他現在也是團指揮使,魯錦手下一共就五個。

  若這次他不出面求情,那以後萬一自己犯了事,會不會別人也不給自己求情?

  反正求個情就一句話的事,也沒什麼損失,還能結個人緣,何樂而不為?

  想到此處,朱亮祖也跟著跪了,抱拳道,「請大帥三思,那康茂才屢屢針對趙普勝,逼得他不得不找我們求援,難保不會是什麼圍點打援之計,張指揮行軍謹慎一些,俺認為沒錯。

  「雖然沒能接到趙將軍,但也罪不至死。」

  魯錦見大家都表了態,這才緩了緩說道。

  「你們沒搞清重點,重點是什麼?不是死了個趙將軍,諸位都是統兵一方的將領,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將軍難免陣前亡,死了也只能說命不好。

  「我在意的是,伱們不把友軍兄弟當回事的態度!

  「我知道,這也是我聖武軍初創之故,各部將領之間還不熟悉,你們好好想想,若是你們真把友軍當成兄弟袍澤,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嗎?

  「廖永安你說,如果是你兄弟廖永忠求援,你會在路上磨磨蹭蹭嗎?即便擔心會有埋伏,那也是哨騎四出,謹慎的快速行軍!」

  廖永安聞言瞬間沒話說了。

  魯錦卻又道,「朱壽你說,如果是張溫求援,你會在路上走走停停嗎?便是前方有層層阻擋,老子也要殺出一條血路救回兄弟。

  「這就是態度問題!」

  眾人聞言都不敢再出聲求情,但依舊跪在那裡沒起來。

  魯錦又緩了下,終於給自己找了個台階,說道。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你們,我這個主帥也有過錯。」

  嗯?!

  眾人聞聽此言,全都看向了魯錦。

  魯錦趁機說道。

  「未能明晰軍法軍規,就是我這個主帥的責任,正好你們今天都在這,我就明確的說一下,今後我聖武軍內部,施行任務軍功制,不以攻城拔寨,戰場斬首為首功。」

  眾人聞言全都面面相覷。

  魯錦也終於露出他的真實目的。

  任務軍功制,並不是現代獨有的,其實歷史上大明剛建國的時候,從洪武朝到永樂朝,全都不計『首功』,也就是不拿腦袋算軍功。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只要把人頭算軍功,肯定會不可避免的出現殺良冒功的行為。

  將領領軍在外,你又不可能隨時監控每一支部隊.

  朱元璋怎麼定軍功的,魯錦不太清楚,但他記得朱棣五征漠北的時候,給士卒將領下的賞格是,破陣算什麼功,斬將奪旗算大功,殺穿敵陣、透陣而出算奇功,奇功可以封爵位!

  以此來激勵將士用命拼殺!

  這其實就算任務軍功制,只不過這種記功方式有個缺點,那就是你這個有資格記功的人,得出現在戰場上,隨時能看到各個將領的表現,你才能記功。

  為什麼後來從這套記功體系,變成按人頭算功了呢?

  因為文官掌權了唄,你讓他們上戰場記功,開什麼玩笑?還是在家數腦袋更安全。

  而且腦袋有實物,古人還總結出一套驗首級的方法,只要沒有腐敗,首功勉強也可以維持,但有腐敗的話,那就另說了.

  楊璟是讀過不少兵書的,聽到魯錦這麼說,當即問道,「大帥,何為任務軍功制,若不論斬獲首級,如何論功?」

  魯錦這才解釋道。

  「我們是義軍,是要掃平亂世,保境安民的仁德之軍,而不是暴虐嗜殺之軍,若以首級論功,就不說殺良冒功這種惡劣行為了,恐怕戰場俘虜的降兵,也活不下來一個。」

  楊璟聞言點了點頭,當初白起坑殺40萬趙軍,很難說沒有這方面的原因,因為秦軍將士需要腦袋來記功,你不把他們都殺了,我怎麼進步啊?

  魯錦繼續解釋道。

  「因此我決定使用任務軍功制,凡戰爭之事,其實就那幾種任務,對壘摧陣,攻城拔寨,要地駐守,奔襲尾擊,馳援友軍,共五種任務,再以敵我多寡,任務完成幾分來記功。

  「如馳援友軍,救援得利算什麼功?救援遲緩,導致友軍出現重大損傷,又該如何處罰?」

  頓了下他又說道。

  「張溫之事,也怪我之前沒有明確獎懲制度,兵法雲,不教而誅謂之虐,既如此,這次就先免了他死罪。

  「但以後軍法明晰後,誰再敢坐視友軍遇險,救援不利,那就勿謂言之不預也了。」

  「是!」諸將頓時應諾領命。

  魯錦這才又說道。

  「張溫救援遲緩,致使趙將軍所部險些全軍覆沒,念在其初心不壞,此前又無定例,這次免其死罪。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否則恐諸將不當回事,撤去其團指揮使職務,暫任一團的千戶營長,一團指揮使由朱壽接任。

  「笞一百,令其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謝大帥饒命之恩。」張溫立刻跪在地上咣咣磕頭。

  今天還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