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嫡長子出世

  第273章 嫡長子出世

  「大帥,查到了,常州站送來的第二份塘報,是七月十五發出的。」七月二十日,距離徐宋攻克杭州城已經過了七天,包毓終於送上了第二份更詳細的消息。

  「拿來我看看。」

  魯錦拿著情報立刻來到地圖前,一邊看情報,一邊看地圖,包毓則是在旁邊幫忙在地圖上做標記。

  現在綜合徽州站和常州站的消息匯總,可以大致得到一個結果,徐宋的東征軍是七月初一從江西東進的,以極快的速度攻克了徽州路,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周驢、康壽四、江二蠻、潘大淵等人,向北向西進攻,接連打下績溪、旌德、太平、石埭、青陽、貴池等地。

  另一路由項普略、楊普雄、蔡普定、蘇普昌等人率領,偷襲昱嶺關,向東向北進攻,接連攻克昌化、於潛、臨安、餘杭、錢塘(杭州城),打下杭州後,並再次折道向北,攻克德清、武康、安吉等地。

  徽州站的情報中還說,元廷昱嶺關鎮撫桂完澤,與其小舅子全德戰敗被擒,徐宋軍將二人綁在樹上剖腹而死。

  常州站的情報則說,徐宋軍打到餘杭,(距離杭州還有60里)的時候,元廷江浙行省參政樊執敬,領兵出戰拒敵,結果一戰都沒打贏,在防守餘杭的巷戰中,徐宋軍用柴火堵塞街道,在城中放火,導致元軍大潰,隨後樊執敬也被徐宋軍亂槍戳死,其僕從田也先亦被戳死。

  再之後徐宋軍兵臨杭州城,元廷江浙行省的大員們立刻四散而逃,浙西廉訪使逃到了錢塘江以南的紹興,第三平章定定跑路到了嘉興,郎中托托退到諸暨,第四平章跑到了湖州。

  然後徐宋軍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就占領了江南重鎮杭州。

  占領杭州後,徐宋軍隊嚴明軍紀,不許胡亂殺人,不許擄掠百姓,只是把杭州府的府庫財寶搬空,全部裝到車上,一副隨時準備跑路的樣子。

  當地百姓見徐宋一副『王師氣象』,立刻就有那心眼多的當地富戶牽牛載酒前來勞軍,杭州城的副縣尹也直接委身投降,被徐宋軍直接任命成徐宋的杭州縣令。

  之後他們又在杭州城外的明慶寺,北關門外的妙行寺兩座寺廟紮營,『宣講佛法,稱彌勒佛降世』,在杭州當地招攬信眾,招募青壯為兵,但是停止了繼續進兵。

  到這裡,情報就沒了。

  魯錦看著地圖皺眉思索一番,這才問道,「還是沒有彭瑩玉在軍中的消息嗎?」

  「暫時沒有。」包毓又幫著分析道。

  「其實大帥完全沒必要糾結彭瑩玉的所在啊,此人一向喜歡藏頭露尾,從不敢自己挑頭起事,從當年的江西袁州,到廬州的金花小姐,再到黃岡的徐壽輝,這人一直都是鼓動別人沖在前面,他自己則藏身別人背後操縱,他現不現身其實都無所謂。」

  魯錦搖了搖頭解釋道,「我只是想確認他在不在軍中,這次會不會死,如果他死了會對徐宋的內部政體產生什麼影響而已。」

  「原來如此,那我再讓人去打探?」包毓詢問道。

  魯錦又搖了搖頭,看著地圖道,「按照情報中描述,徐宋東路軍直接將杭州府庫財貨裝車運走,這明顯就是沒有打算長期駐守,長期經營,而是做了隨時撤退的準備。

  「看來他們也知道這樣孤軍深入十分危險,估計也是江西湖廣那邊的局面太過糟糕,這才逼不得已想要擾亂元軍後方。

  「接下來就是要盯緊了江南元軍的動向,先傳令來安那邊,讓他們盯緊了董摶霄,還有對岸的集慶路和太平路元軍有無調動,然後就是盯著杭州的徐宋軍,讓徽州站那邊注意,等元軍追殺過了昱嶺關再來匯報。」

  「是。」包毓當即領命退下。

  之後幾天的動向,果然不出魯錦所料,就在魯錦交代包毓去打探消息的第二天,還在六合跟廖永忠的106師對峙的董摶霄,就收到了正躲在湖州的江浙行省第四平章教化的召喚,急召董摶霄率兵馳援杭州。

  董摶霄在調往濟寧路之前,就是浙東副元帥,他和江浙行省的大員們本來就是老相識,收到教化的求援信後,當天就從六合渡江南下到了集慶路,隨後又抽調集慶路的五萬民兵團練人馬,一路向東直奔湖州而去,前去跟教化會師。

  就在董摶霄馳援杭州的時候,江浙廉訪使也從紹興招募鹽丁為兵,準備北渡錢塘江,前去收復杭州,一場大戰一觸即發,估計徐宋軍隊在杭州的占領時間連半個月都沒有,就得敗退而走。

  與此同時,七月二十三日,魯錦再次收到情報,董摶霄已退出六合,渡江南下,江寧站也傳來消息,董摶霄路過集慶路的時候,從當地徵調了五萬元軍民兵,對面太平路的萬戶納哈出,也出了一千騎兵助陣。

  至此,魯錦期待已久的戰略構想終於實現,徐宋幫他把集慶路和太平路的元軍引走了,雖然只有五萬步兵和一千騎兵吧,但這對魯錦來說已經足夠了,現在就是要等他們再走的遠一些,省的自己這邊一渡江,再把江南元軍的主力吸引過來,那樣反倒是給彭瑩玉做了嫁衣裳,讓他們得了喘息之機,說不定他們就要在江南站穩腳跟。

  「恭喜大帥,大帥真是神機妙算,去年做出的判斷如今已經實現了一半,我們當面的集慶路和太平路足足被調走五萬大軍,再加上我軍厲兵秣馬,準備充足,渡江攻占建康,建立基業指日可待,此真乃天命所歸也!」李善長得到這個消息,立刻就趕來跟魯錦道喜。

  魯錦也面帶笑容,戰略構想實現了當然高興,不過這除了對情報的收集和判斷外,大部分還是沾了了解一些明初歷史的光,當然情報系統也功不可沒。

  他雖是內心謙虛,但聽到李善長這麼說,也還是忍不住點頭附和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誠不欺我。

  「劉福通、徐壽輝之流,雖有首義之功,然二人不用正道,以邪教惑眾,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而無天命眷顧;徐州芝麻李之流,胸無大志,占數州之地卻不事生產,不安百姓,不築城池,不防元虜,若無我示警支援,恐下月就要喪命於脫脫之手。

  「反觀我聖武軍,自有廬州以來,安流民,減賦稅,以工代賑,分田開墾,置鐵廠、辦牧監、開科舉,厲兵秣馬,廣收人才,有如此正道行徑,正應了那句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戰必勝矣!

  「不過嘛,易經亦有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而現在機會已現,準備最充足的正是我們,而正所謂天命無常,即便有天命眷顧,也要我們自己抓得住這天命才行,若我今日無兵無甲無糧無船,即便對岸空無一兵一卒,我又如何能渡得江去?」

  說到此處,魯錦轉身朝著李善長一揖,「多謝先生這近一年來為我籌謀贊畫,這才讓我有了渡江爭天命的本錢。」

  李善長見狀連忙側身躲避,同時也給魯錦躬身作揖道,「此皆大帥統籌策劃之功,臣不過做了本分之事,何功之有,不敢當主公如此大禮。」

  「哈哈哈哈,百室先生太過謙虛了。」魯錦當即用手點著他笑道。

  李善長也笑道,「若論為人謙遜,主公才是臣的榜樣。」

  正在兩人相視對笑的時候,包毓也一臉喜色的跑了過來,見魯錦兩人面帶笑容,便問道,「主公和百室先生可有喜事?」

  「自然是聽聞當面之敵被引去杭州,我們半年的籌劃如今成功了一半,當然算得上是喜事。」魯錦當即解釋道。

  包毓見狀立刻獻上一封情報和一封信,「那真是趕巧了,今日怕是要雙喜臨門,臣也有有一件喜事相告。」

  「哦?什麼事?」

  「泰州站站長閔子順,又為主公攬來一位大將。」包毓當即解釋道。

  魯錦立刻想了起來,「你是說李華甫那件事,不是答應讓他做督師了嗎,還能有什麼大將?」

  包毓當即解釋道,「那李華甫自覺才不配位,自願退位讓賢,推薦鹽城名士卞元亨為將,他在信中說大帥若以此人為將,他自願為卞元亨做副將,對了,和咱們一直有私鹽生意的那個泰州鹽梟呂珍,竟也和李華甫相熟,同樣被他拉了過來。」

  「哦?還有嫌自己官大的?」魯錦連忙打開情報看了一下。

  原來是之前,魯錦派閔子順去走李華甫的路子,讓他幫忙給脫脫上奏,忽悠脫脫屯田,事成之後答應他可以從督師做起,於是閔子順就讓他挑選三個指揮使,結果這李華甫第一時間就想起了鹽城名士,有徒手殺虎之名的卞元亨,並推薦給閔子順。

  之後兩人一起去尋機拜訪卞元亨,卞元亨文武全才,甚至更偏儒將一點,他早前就跟李華甫見過一次,算是點頭之交,去年李華甫起兵劫獄,想救王克柔,如此義氣之舉,更是讓李華甫的名字再次傳進卞元亨的耳朵,背地裡沒少誇讚李華甫是條好漢。

  再之後雖然王克柔沒有救成,李華甫也被招安,但還是讓卞元亨記住了此人。

  這次李華甫和閔子順同去拜訪,立刻得到了卞元亨的熱情接待,還叫來自己表哥施耐庵作陪,之後閔子順有意無意總是提起魯錦在廬州的所作所為,尤其是魯錦開考試,以及種種施政政策,頓時讓施耐庵欣賞不已。

  施耐庵本身也是個為民做主的好官,他年輕時考科舉為官,為貧苦百姓伸張正義,結果受到上級打壓,一怒之下這才憤而辭官,從此再不參加科舉。

  現在聽說了魯錦在廬州開『科舉』,還有廢除元廷暴政,廢除元廷官府的高利貸,取消奴隸制之後,頓時對魯錦倍加欣賞。

  再看閔子順和李華甫的這一對組合,一個起兵造反剛被招安不到一年,另一個反賊地盤裡過來的,一直在說反賊的好,不用想就能猜出二人的身份。

  卞元亨也看了出來,便直接向兩人詢問,閔子順和李華甫當即承認了身份,道明來意,想要聘卞元亨為將,共襄反元大業,驅逐韃虜,復我中華。

  卞元亨問了問官職,沒有立即答應,李華甫也思考再三,當場便說道,如果卞元亨願意加入,他可以把魯錦給的這個督師職位讓給卞元亨,自己給卞元亨做副手。

  閔子順當時十分驚訝,這個事李華甫之前壓根沒跟他說過。

  而李華甫卻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自從幫聖武軍給脫脫上了那封奏疏,隨後不到半月就傳來脫脫要在大都屯田的消息,對魯錦佩服不已,隨後閔子順讓他挑三個指揮使,他當場推薦卞元亨,可回去之後越想越覺得不對。

  卞元亨的才能,李華甫是知道的,就是因為知道,才覺得自己比不上卞元亨,那如何能招卞元亨到自己手下為將?到時打起仗來,自己沒了主意,什麼都要問卞元亨,那還不如不當這個主將,也免得卞元亨心裡有怨氣。

  還有他那個同伴,被招安成泰州千戶的面張四,此人才能也十分有限,如何當的了指揮使,恐怕強行任命,將來手下之人也難免不服。

  李華甫是個重義氣的豁達之人,這種人只要對了脾氣,是真捨得為別人豁出命去做事的,就比如起兵造反去劫獄救王克柔這件事。

  於是李華甫便做出決定,魯錦既然給了他一個師的編制,如果卞元亨肯入伙,他願意把督師這個位置讓給卞元亨,自己當副督師,直領一個團,讓面張四在他手下當副指揮,兼千戶營官。

  這樣他自己領一個團,卞元亨領一個團,然後再招一個指揮使,他這個師的架子就能搭起來了。

  卞元亨見李華甫如此有誠意,又那麼重情重義,於是這才答應加入,還相約自己表哥施耐庵一起去廬州看看。

  說服了卞元亨,之後閔子順又讓李華甫再推薦一人,於是他又推薦了泰州鹽梟呂珍。

  李華甫本身是個遊俠兒,三教九流什麼人都認識,這呂珍又是販鹽出身有一定勢力,而且二人還都是泰州同鄉,李華甫現在是泰州判官,呂珍在眼皮子底下販私鹽,他們不可能不認識。

  而且李華甫還考慮,如果邀呂珍入伙,這樣他就可以從鹽場的鹽丁中招人,連招兵的問題也解決了,而且呂珍本身的能力,組織那麼多人倒賣私鹽,當一個團指揮的本事還是有的。

  閔子順一聽頓時十分驚訝,這不是巧了嗎,聖武軍和揚州路的私鹽生意,就一直是跟呂珍做的,兩邊也算是老相識了,呂珍雖沒親自去見過魯錦,但他可沒少跟聖武軍打交道。

  於是二人加上卞元亨,這次變成了三個人一起去找呂珍,呂珍一見連泰州判官李華甫,還有鹽城殺虎好漢卞元亨都投了,那泰州遲早不保,到時魯錦占了揚州路,他的私鹽生意估計也做不成了。

  魯錦自己占了產鹽地,還能縱容他們繼續販私鹽?為了自己的前程著想,再加上閔子順給的條件不低,直接讓他從團指揮使做起,呂珍跟聖武軍打過交道,也知道團指揮使是個什麼官,那是手下數千甲士,獨自鎮守一城的將軍,雖不是大將,但他不過剛剛入伙,給這待遇已經不錯了,於是也欣然答應。

  於是乎,這個暫編師的三位團指揮使就湊了出來,卞元亨為督師,自領一團,李華甫為副督師,自領一團,呂珍為團指揮使,獨領一團。

  指揮使湊齊,三人各自尋找自己手下的千戶營官,呂珍那邊好說,他手底下跟著販鹽的兄弟不少,直接找幾個可靠的,能打的,就把名字報了上去。

  卞元亨也認識一些親戚朋友,思來想去,也湊出幾個千戶人選,李華甫自不用不多說,他本身就是個社會人,什麼人都認識,再加上自己的老兄弟面張四,他再選三四個千戶就行。

  於是到了七月下旬,三人終於把手下的軍官找齊,托閔子順給魯錦報了上來,同時李華甫還親自寫了一封親筆信給魯錦,解釋了一下他為什麼把位置讓給卞元亨,並懇求魯錦答應他這個條件。

  魯錦根本不認識卞元亨是誰,但閔子順給他的信里詳細介紹了一下此人,魯錦也被這個毒手殺虎的傢伙震驚了,當然看到此人表哥是施耐庵的時候就更加震驚了。

  等把全部信件看完之後,這才說道,「既然李華甫極力推薦此人,那就先叫他過來,看看是否有真材實料,另外,通知閔子順,要在揚州路和高郵府各城中安插細作,搜集情報,隨時準備協助主力破城。

  「還有,除了李華甫和面張四暫時不動外,讓那什麼卞元亨,還有呂珍等人,帶上他們挑的千戶營官,連排長等人選,提前過來訓練,你親自去安排接應的事宜,不要被元軍發現。」

  「是。」包毓當即答應下來。

  之後幾日,七月二十八,江南局勢再次突變,江浙行省廉訪使從紹興帶領鹽軍渡江北上,董摶霄也帶兵從湖州南下,雙方南北夾擊杭州,項普略七戰七敗,被趕出杭州,徐宋東征軍開始了敗退之旅。

  二十八這天,卞元亨和呂珍,還有施耐庵等人,也來到巢縣等待魯錦的接見,但魯錦這天卻罕見的爽約了。

  只聽秦氏宅邸中一聲嬰兒的啼哭,至二十八日下午,徐宋被趕出杭州的這天,魯錦的第一個嫡長子在巢縣降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