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徐達的見解

  第157章 徐達的見解

  此時的徐達還略顯稚嫩,虛歲才20歲,弱冠之年而已,穿著一身粗布衣裳,腰懸鐵劍,目光炯炯,卻是個不太愛說話的性格。

  見魯錦來到自己面前站定,他很明顯的愣了下,剛才就見魯錦挑了許多少年人出來,有的甚至還是孩童,也不知要做什麼,此時他很明顯是誤會了,以為魯錦要將他與那些少年孩童編為一伍。

  但他還是惜字如金道,「回大帥,正是。」

  魯錦點點頭,又道,「聽說你自幼習武,又識文斷字,還讀過兵書?」

  「嗯,囫圇讀過一些。」徐達聞言,蹙眉點了點頭,聽這位大帥的意思,似乎是有人舉薦了他,難道說魯錦找上他,和剛才那些少年孩童不一樣?

  面對歷史上的傳奇人物,魯錦終歸是有些好奇,見徐達惜字如金,他倒也不是很在意對方的態度,而是繼續考校道。

  「你來軍中也有數日了吧,不知你對我軍軍制如何看法?」

  這問題問的就有深意了,魯錦直接問他對軍制的看法,一般人是很難答上來的。

  不同的人參軍會有不同的視野,有的人投軍只是為了當兵吃糧,能混一頓飽飯,他只關心吃什麼,至於軍隊編制,反正你讓幹啥就幹啥嘍,大部分文盲都不知編制為何物,更不知道編制對指揮和訓練,以及戰法戰術的重要性,這種人就是混吃等死型的。

  還有官迷型的,這種人倒是對軍制熟悉的極為快速,但也只是想著怎麼往上爬,立什麼功能升幾級,但你要問他編制的好壞,可能他也答不上來。

  只有一個真正讀過兵法的人,才會十分在意編制這個東西。

  在剛剛加入一支部隊的時候,他能了解的信息也是極其有限的,如果問他別的問題,估計他也答不上來,但編制這東西若是不弄清楚,連指揮體系都搞不清,那也不用想當什麼名將了。

  首先,你加入一支部隊,若是連編制都搞不清,連自己的職責是什麼都不知道,這不純純的混吃等死嗎,還能指望有什麼大出息?這種人連那種官迷都不如,官迷好歹也知道立功上進,還有些志向,哪怕這個志向只是為了自己。

  果然,徐達聽到這個問題,便認真地看了魯錦一眼,覺得這問題是有水平的,不然哪有上來就問新來的軍隊編制咋樣的。

  徐達想了想才說道,「大帥之軍,若以軍爭而論,似是走的是精兵簡政的路子,層級分明,指揮迅捷從容,擅襲擊而陣戰虧,然在治軍方面,卻聞所未聞,古今絕有。」

  此言一出,魯錦身後的將領們都忍不住皺眉,一個新來的小兵,知道大帥打過多少勝仗嗎?知道大帥陣戰從沒輸過嗎?居然有膽子在這裡品頭論足,你也配?你什麼身份?

  「無知小輩,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大帥面前莫要信口雌黃,還陣戰虧,你見過大帥布陣嗎,巢縣一戰,大帥以劣勢兵力,堂堂之陣,正面擊潰敵軍萬人大陣,你也配在這裡大放厥詞?」

  作為現場唯一參加過巢縣戰役的將領,鄭用當即就斥責道,那日他可是率先順著一團步兵打開的缺口,攻入康茂才中軍大陣的,還親手射死一員敵將,如果這樣還叫陣戰虧,他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厲害的軍陣。

  然而魯錦卻對這位歷史名將的評價很感興趣,一抬手將鄭用打斷,示意他們都不要說話,而是繼續問道。

  「哦?怎麼個精兵簡政,又是怎麼個擅襲擊而陣戰虧?」

  徐達看了眼鄭用,知道這裡自然是魯錦最大,大帥都不計較,讓他繼續說了,他也就跟著說道。

  「我投軍時日尚短,沒見過我軍軍陣,況且大帥問的是軍制,故而我才有此論。」他先是解釋了一下剛才為何這麼說,然後又繼續道。

  「元軍軍制慣用的便是伍長,什長,百戶,千戶,萬戶,指揮臃腫,傳令不便,各級將領皆要指揮十隊。

  「而大帥設每班12人,四班一排,四排一連,四連一營,各級皆以四為伍,而四伍又正好可組一方陣,各級校尉也只需指揮四人,便可從容調度,故而我將其稱為簡政。」

  魯錦卻笑著反問道,「那可不太對吧,按你所言,元軍十隊才設一名軍官,而我四隊就要設一軍官,單論軍官數量,是肯定比元軍多的,何來的簡政?」

  「非也,我所言簡政不是軍官多少,而是軍令清晰,戰場之上金鼓駁雜,一人管十隊,調一隊而三隊從,十隊必亂,或難以顧及,而大帥之軍制,以四為伍,雖將校多,但軍令簡單清晰,謂之簡政。」徐達連忙解釋道。

  魯錦點點頭,又問,「那何為精兵?」

  「我觀大帥之軍各班皆習大槍,有班長,副班長,又有『老兵組長』,一班之內尚能要分成四三組列陣而戰,對士卒要求頗高,這難道還不算精兵嗎?」

  徐達說了一下這幾天的見聞,又說出自己的分析,「如此編制,重的是基層校尉和精銳老卒的指揮,而不重士卒的個人技巧,再加上各級校尉眾多,四伍一隊,指揮靈活,此種軍陣,必然變陣極快,若是小規模交戰,或是伏兵襲擊,只要謀劃合理,則大帥之軍必勝。

  「然而,大帥之軍制,重校尉而輕將領,一班對一什,班多二人,又有陣法,則班必勝,連對百戶,二百對一百,更是碾壓,然而到了千戶一級,則大帥兵力略少,戰兵只有八百,而敵方卻有千人。

  「若敵軍出一萬戶,大帥出兩團應對,便是六千又四百的戰兵,對敵一萬,劣勢更大,若出三團應對,那就是萬五千人,對戰萬人,兵力又有些浪費,因此我才說,大帥之軍制,擅精兵奇襲,而陣戰虧,陣戰規模越大,兵力越虧,戰兵少而輔兵多。」

  魯錦聞言皺眉思索片刻,然後點了點頭,單從軍隊編制來說,徐達說的確實有道理。

  聖武軍的確走的是精兵路線,簡政是談不上,他軍官比例要高得多,而且越往下越多,但確實指揮更加靈活清晰,畢竟要管理的隊伍變少了,管理人員卻多了,管理效率提高是肯定的。

  徐達說聖武軍的編制適合精兵突襲,戰陣方面,僅看編制而言,同等規模下,編制越大,聖武軍這邊的戰兵兵力就越少,這倒的確是個問題,但也只是從編制上說的。

  因為徐達來的時間短,也沒經過統一的訓練,他不知道聖武軍的輔兵其實也是『兵』,而不是民夫。

  輔兵營在駐軍時要給戰兵打雜,行軍時要搞武裝押運,紮營時可以單獨承擔防守任務,陣戰時也是要推著輴車衝鋒的,他沒把這部分輔兵當作戰鬥兵種,因此才會覺得聖武軍戰兵少。

  而且這種四四編制,哪怕算上輔兵,同等規模下,也的確比敵方戰兵少,但這種編制更方便管理。

  對方拉出一萬人來,訓練度肯定不可能都一樣的,十個千戶裡面必然有精銳,有充數壯聲勢的混子,而魯錦的聖武軍四四編制,經過統一訓練之後,他可以保證每支部隊拉出來戰鬥力都差不多,這其實也是一種優勢。

  只不過徐達來的時間尚短,又沒參加過戰鬥,這種需要長時間體會才能領悟的隱形優勢,他一個初出茅廬的新嫩暫時還領悟不到。

  聽到徐達對軍制的評價,在場的將領們也蹙眉沉思起來。

  魯錦卻笑著說,「你說的的確有些道理,但你來的時日尚短,我軍軍制的優缺點,你領悟的還不夠透徹,而且,眼下這種軍制其實也是個半成品,乃權宜之計,等以後軍械和戰法完善後,你才能看出這種軍制的全方位優勢。」

  徐達聞言也皺起眉來,聽魯錦這麼說,似乎這位大帥也清楚現在軍制的缺點,而且這還只是權宜之計,那全盛狀態又是什麼樣的,將來要改的軍械和戰法又是什麼樣的?

  此時的徐達畢竟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他的確讀過一些兵書,卻從沒指揮軍隊打過一場仗,因此說白了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魯錦倒是沒有出言諷刺,而是又問道,「精兵簡政,擅襲擊而陣戰虧我知道了,那你所言的治軍之法,古今絕有,又是什麼意思?」

  這次徐達倒是沒想太多,而是直接說道,「軍中設軍法官,治粟官,在下倒是能理解,可大帥所設的訓導官,我卻有些看不懂,團級的訓導官甚至還能轄制調兵之權,這豈不是削弱了統兵將領的兵權?」

  這便是徐達最想不通的地方,他實在想不出這個訓導官的好處,按照魯錦的這個治軍的法子,似乎成了二元制,一支軍隊有兩個平級的主將,這打起仗來該聽誰的?

  或許這是為了防止軍隊反叛,可軍隊不是最應該令出一孔,主將擁有絕對生死大權的嗎?如果連懲處校尉的權力都分走了,那主將該怎麼立威,沒有威信的主將又該怎麼指揮作戰?

  其實別說徐達,就連聖武軍內,現在的許多將領也不明白訓導官的好處,在他們看來,基層的訓導官的確有些用處,可以提振士氣,統一軍心,但這麼做似乎又有違古代兵書上的治軍之法。

  比如魏國名將,那個編練魏武卒,把秦國打的沒脾氣的吳起,他就主張將領對士卒施恩,尤其是什麼傳唱千古的吳起給士卒吮膿,這都是將領給士卒施恩。

  然而魯錦設的這個訓導官,他們整天在軍隊裡宣傳大帥,而故意忽略各部主將,訓導員替大帥把恩施了,主將徹底成了指揮作戰的機器,你只管指揮就行,行政軍務管理方面,主將幾乎不怎麼需要插手。

  這樣一來,主將的確是輕鬆了,對於一些沒有帶兵經驗的將領,這種制度也十分友好,帶兵的事你不用管,你只要一心抓好訓練,想辦法打贏對手就行。

  可這也犧牲了主將在軍中的威望,換言之,這樣的部隊魯錦想換哪個將領就換哪個將領,同一種制度,同一個訓練大綱里訓練出來的,隨便換將也不會出現戰鬥力大幅下滑的現象。

  於全軍而言,這肯定是好事,於將領而言,就不一定了

  不過魯錦當然不會這麼說,而是笑了笑說道。

  「你想不通?其實我設訓導一職,就是為了方便統軍和治軍。」

  「方便統軍和治軍?」徐達不解的問道。

  周圍其他將領聞言也豎起了耳朵,聖武軍中,魯錦這個大帥的威望自然最大,魯錦說怎麼搞就怎麼搞,他設訓導官,雖然分走了部分『軍中雜事』的權力,但那些將領們也不敢說什麼,此時有個愣頭青問出這個問題,他們自然也想知道答案。

  於是就聽魯錦解釋道。

  「設訓導一職,肯定是為了減輕將領負擔,幫將領處理軍務雜事的,這你能想通吧?」

  「嗯。」徐達點點頭。

  魯錦又道,「為什麼設訓導幫將領解決軍務雜事呢,那是因為軍中許多將領都和你一樣,初次投軍,有些或許讀過兵書,但卻沒有半分治軍經驗。

  「可敵軍不會給我們的將領成長時間,想要將領快速成熟,想要將領快速帶出一支能夠作戰的軍隊,就必須設訓導幫將領處理這些雜事,你能明白嗎?」

  徐達恍然大悟,這就是魯錦能那麼快拉起一支大軍的秘訣嗎?他的確只讀過一些兵書,毫無治軍經驗,魯錦想出這種治軍辦法,倒還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然而魯錦又道。

  「這只是其一,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我軍的兵源來源複雜,軍中士卒有徵募來的,有主動投軍的,還有俘獲自敵軍的。

  「如何快速吸收降卒,讓降卒與我軍將士一心,讓我軍將士不歧視仇恨降卒,你想過嗎?

  「想要快速壯大兵力規模,就肯定要吸收降兵,想要收降兵之心,不使我軍將士心生仇恨歧視,就肯定需要訓導官。」

  眾人聞言都恍然大悟,原來訓導官還有這個作用!

  徐達也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似乎是想通了什麼,又似乎沒太聽明白。

  魯錦撇了他一眼,心道就你那治軍水平,手下老兵天天欺負降兵,搞軍內霸凌,最後搞到降兵降而復叛,丟城失地,也好意思跟我談治軍?

  所以說,千萬不要迷信徐達,徐達剛開始的能力也不怎麼樣,他大局觀很好,戰略水平也行,擅於指揮作戰,這都是徐達的優點,但論治軍,手下都被敵軍間諜滲透成篩子,帶著自己的部隊跑路了,還被重八哥治一個治軍不嚴的罪名,你就可想而知,徐達剛開始的治軍水平。

  其實像是徐達這樣一心只重指揮打仗的將領,擅於拿捏大局觀,擁有戰略視角的將領,在魯錦設計的這種軍制中,更能發揮出他的全部能力。

  你只管打仗,軍務,反間諜,軍心士氣,都有訓導官幫你搞定,有了訓導官這把鎖,士卒就再無叛逃的可能,當然,也鎖上了將領叛變的機會,就算將領有心叛變,也只能一個人跑,將領別想拉走自己手下的部隊。

  不過這就是第三重作用了,也是魯錦不會公開告訴他們的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