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公主府大宴賓客
大年三十的夜晚,大雪蓋出地面半尺厚,銀裝素裹江山妖嬈,京里京外家家戶戶擺酒守歲迎新春,大儀大長公主府第也不例外,今年的公主府第格外熱鬧, 自皇帝登基以來,這是難得的一次。
新年才使用的大紅宮燈照亮大門,沿著洞開的大門過影壁至正殿,一路燈火通明。
正殿也是大開殿門,飛雪到了廊下打個旋兒,即被殿內出來的歡聲沖走,今天的正殿裡,長公主的客人不下五百人。
公主府第也好,王爺府第也好,都應該按制建造,大門幾間,多寬多高多深,這都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按理,公主不管朝政,公主正殿遜色於王府正殿。
也有例外的時候,比如出嫁前深得老先皇寵愛的大儀公主,她的正殿不按前人規格,不但府第比京里其它公主要多出兩個園子又多出院落,正殿硬是超過王府正殿的尺寸。
先帝在世的時候這裡常開,先帝常年臥在病榻上治理國家, 最後出來翰林權臣代筆聖旨代筆奏章,群臣和長公主多次勸諫無效,公主一怒之下,大開正殿招攬能人,背後被稱為「小朝廷」, 廢除順義太子及二次闖宮就在這裡議定。
崔媽媽帶著丫頭們上菜,從殿外長廊搖曳而過,不由得暗生感慨,好些年不曾這樣熱鬧,自從先帝國喪開始,這正殿就緊緊關閉,皇帝登基後多次表示他願意姑母再開正殿,都被長公主拒絕。
在這個新年的夜晚,紅梅映雪辭舊迎新,沉重的殿門也打開它的懷抱,用這殿裡充滿歲月的氣氛容納這一次科舉的讀書人。
在這裡的,除去元連帶來的新集秀才,元連好心收留讀書人後引出的其它被收留者,還有極南的地方,花城喬家前來的十幾個子弟,為首的讀書人名叫喬雙羽,他的祖父當年效力於長公主,參與策劃繼順義太子後的二次闖宮。
內陸錦城的書香大家陸非帶著家中子弟,他的父親當年效力於長公主。
像他們這樣前來借住的外省讀書人約有十幾家,每家都來十幾人、二、三十人不等,加上二舅老爺元連等人,五百人只多不少。
另外還有雲展回明皇帝以後,從元連在巷尾救出凍餓秀才引出的警惕,除去皇帝命照顧進京趕考的讀書人以外,大儀長公主在今晚向所有在京里的讀書人發出邀請,願意來這裡吃杯酒的,都可以坦然進來。
所以大門洞開,宮燈閃耀道路光明,而這正殿裡擺滿席面,鋪的滿滿當當,後面再來的人只能往偏殿坐下。
家人們打起精神忙忙碌碌,廚房今晚也是重任在肩,菜品酒水一道道的上著,大家不敢怠慢。
酒蓋住臉的時候,秀才們大多不再拘謹,不時的舉杯向著殿中高坐的主人敬酒,自然的,公主隨意一呷,秀才們量力而飲,酒,又再次讓秀才們高談闊論。
「哈哈哈,兄台高論我自然佩服,不過呢,小弟我有幾點不同的見解」賀寧在他那一桌上大發言談。
另一桌上兩個讀書人爭執著:「賢弟此言差矣,馬家翻案是他聰明之舉,否則拖累的民女全家也不得安寧,以為兄來看,這一娶一嫁倒也省事。」
「兄台你這是大放厥詞,你見到路邊的花好,你掐了走,花不會說話不能揪住你不放,民女她是個人,她被調戲,名譽相關的事情怎麼能不揪住到底?還是聽兄弟我的,馬家這無恥之輩太過猖獗,自己做錯先是不認,後是仗權勢欺人,一年多里他沒贏,這又想白得一個老婆,這事情,我輩秀才管定了!」
馬家最高官至雲南布政使,是一省呼風喚雨的大員,被一個民女扳倒直到今天沒能翻身,突然放出風聲要以婚嫁結案,這消息先是震動京里,現在正往外省飛奔。
士農工商里,只有讀書人敢於大膽的說話,一般農夫只看天氣、工匠重視手藝、商人計較的只有贏利,唯有讀書人是宰相根苗,讀書結局是做官,做官的職責是治理國家,他們沒當官的時候先預習預習朝政,都覺得自己沒錯。
元連含笑的聽著,大幾百人的聲音,兩個耳朵哪裡聽得過來,不過在這鬧騰的熱鬧里,他奇蹟的內心安寧。
父親常年說過的話在耳邊一遍遍迴響:「拙者言多,愚者言躁,失意者發牢騷,得意者發驕傲,話,意到即可。」
進京以前父子談心,元連大約的知道父親舊事,也就明白父親有時忽然冒出的一句話,上不接天下不挨地,其實是他的感悟。
在此時元連領悟的更透,父親是對的。他耳朵里同時進來不下六、七個聲音,就元連來聽,句句都帶著稚氣浮躁。
還不如留根呢,留根倒是聽話孩子,讓他不要多話,他每天只是看書,要麼就去汪家聽課,從新集帶來的一百來人里有時也聚眾論書,鄭留根從不參與,他只按先生說的默默用功。
想到這裡,元連就找一找鄭留根,他從來帶著鄭留根坐,但是今天不行,今天客人們清一色大圓桌子、四四方方的八仙桌,正中榻上坐著公主夫妻,左下首榻上就是元連的位置。
老寬的一個榻,像小號羅漢床,如果元連為人不拘小節,吃醉了可以縮腿一眠。
左為上,右為下,右下首坐著侄女婿雲展,是這樣的位次。
鄭留根跟著祁越坐去了,離的不遠,元連就看過去,這一看,宋瀚也在和人說話,旁邊空著兩個座位,祁越和鄭留根都不見身影。
元連詫異的笑道:「咦,怎麼少了兩個?」他旁邊有個侍候的人,護國公府指派的家人良木跟著二舅老爺,聽見以後,良木笑道:「祁秀才、鄭秀才像是回房去了。」
今天客人太多,吃完回房倒不必一定要往主人面前打招呼,向著侍候的人說一聲也就可以,元連沒有奇怪,但是總覺得這兩個早回房為什麼呢?
難道在國公府里聽了受氣的閒話,這不可能,侄女婿和親家招待的實在周到,倘若有一句兩句不防備的話出來,也不應該計較。
難道在外面受了氣?
全國中秋闈的秀才除去有原因而來不了的,全匯集在京城,汪家的家學裡時常見到桀驁之輩,其中有兩個狂傲的代表,元連算有涵養的,也不願意和他們多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