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外東北大山里默默駐守的山地旅,這次也進行了擴編,但只是增加了一些戰鬥、後勤支援單位。他們剛剛接到軍委會的命令,明年春天前,訓練六個旅級的山地游擊民兵部隊。
由外東北土著民兵組建的六個土著民兵旅,每旅六個營,加強一個前裝小炮營和一個馭馬後勤支援營,全旅共有土著民兵四千多人。
明年春天他們將南下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慢慢蠶食朝鮮國土。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外東北土著民兵,不斷的跨過鴨綠江。公司希望在三年之內徹底解決朝鮮。
軍委會也有意培養一支山地部隊,今後在日本、南洋各島、南亞大陸等地很多的山脈叢林環境的地域,都需要這樣一支山地部隊。
外東北的土著以後會慢慢的遷徙到海外,在那裡為遠東開疆擴土。與日本敢死軍組成遠東殖民全球的先頭部隊。
今年日本敢死軍也會擴編六個獨立敢死軍大隊。他們將會與一個敢死軍聯隊,三個獨立敢死軍大隊,在戰時組成一個師級作戰單位。藤田目前負責管理所有的日本敢死軍部隊。
薩摩藩的島津家,這幾年在遠東公司的大力扶植下,已經建立了一支三萬人的主力部隊。這支部隊裝備一萬多支鐵炮,近百門前裝弗朗機子母炮和大明虎尊炮,而且還配備了遠東為他們裝備的鎧甲,戰鬥力非常強悍。
這還只是島津家明面的正規隊伍,保持三萬正規軍隊,也只是不想引起德川幕府的注意而已。一旦大戰來臨,島津家還能迅速動員五萬二線部隊,這些部隊平時也都在訓練,武器裝備雖然無法和三萬主力部隊相比,但也能達到德川幕府軍的水平。
薩摩藩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將會在明年正式同德川幕府開戰。屆時他們將得到遠東海軍的支持,奪取日本的制海權。島津家還聯絡了日本其他幾個強藩,到開戰的時候,這些強藩將在日本各地進行響應。
德川幕府很強大,即便遠東大力支持薩摩藩,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勝算。當然,這也是遠東公司希望看到的結果,遠東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日本陷入到持久的內戰之中。
情報部還制定了很多後續的計劃,甚至在德川幕府堅持不住的情況下,情報部會對德川幕府暗中進行支援。
只有日本被完全打爛,遠東公司才會正式出場。
雖然薩摩藩會是最後的勝利者,但是遠東卻能坐收漁人之利。首先是肢解日本,讓薩摩藩坐鎮日本本州和四國,割讓九州、北海道。
然後暗中支援其他強藩,對抗薩摩藩,讓本州和四國再次陷入到內戰之中。等遠東消化了九州和北海道,就是對日本進行最後解決的時候。
軍委會計劃在兩年內,開始執行北上計劃。一旦計劃啟動,就將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華夏神州的歷代****,北方草原都是中原的巨大威脅,每當王朝衰弱,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之時。
匈奴、契丹、鮮卑、烏桓、蒙古,這些野蠻的遊牧民族,每次踏上神州故土,都會令中原生靈塗炭,無數漢家兒女成了他們追獵的兩腳羊。
遊牧文明對農耕文明一直擁有天然的平戰轉化能力的優勢,遊牧部落的所有人都是天生的好騎手,在戰時隨時可以成為好的騎兵。一個好牧人和一個好騎兵要求的能力幾乎完全重合,而一個好農民和一個好騎兵的要求就相去甚遠了。
遊牧部落的戰馬本就是生產工具,而對於農耕民族來說,戰馬是十分昂貴並需要另外飼養的。遊牧民族擁有的良種坐騎,就像今天擁有高科技兵器一樣在戰場上能夠有巨大的優勢。
兩漢之後,漢族的騎兵在整體上逐漸失去了對遊牧騎兵的優勢,唐朝雖然是個例外,但更多的是「以夷制夷」,不但士兵是這樣,連統軍大將也是如此,阿史那家族、高仙芝、安錄山、哥舒翰等藩鎮名將都是外族人,他們熟悉遊牧民族的習性,作戰大膽,慣於長途奔襲、擒賊擒王,一戰定乾坤,令遊牧民族聞風喪膽。
雖然安西、北庭都護和朔方、瀚海等地不多的「邊地良家子」依然強悍,但盛世之下的中原農民是無法再與刻苦耐勞的遊牧民族一較高下。造成了晚唐時期,遊牧民族再次荼毒中原。
宋朝時遊牧民族再次崛起,契丹、女真、蒙古相繼南侵,馬匹產地盡失,已無力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只能依賴築城和水軍消極防禦。
而宋朝在強大外侮下竟以文官主政,下場可想而知,這些滿口「之呼者也」的翩翩君子治國尚可,安邦無能。
元滅南宋時,大批重臣文人無法接受被蠻夷統治的事實,爭相舉家自盡,嗑藥的有、投水的有、上吊的有,數量之多創了中國歷史上文人自殺之最,可就是沒有一個持刀殺賊、血撒沙場的。
明朝趕走了蒙元,但明成祖的數次遠征蒙古高原卻落了個勞師遠征毫無成果後,竟又出現了明英宗大軍土木堡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的事情,漢族軍隊特別是騎兵的戰鬥力,就變得越來越不濟事。
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就像夢魔似的折磨著歷代中原王朝的統治者。
雖然滿清最終收復了北方草原各部,但幾十年後,一頭北極熊又把魔掌伸了過來。威脅同樣是來自北方。再過八年,俄國雅庫茨克長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隊南侵。人數不多只有一百三十二人,都是哥薩克人。哥薩克,本來是突厥語,「自由人」的意思,本來是從俄羅斯本土逃到南方頓河草原的農奴。哥薩克人好勇鬥狠,被沙皇收編後,成了對外征服的急先鋒。
隨後的二百多年,這頭貪婪的北極熊,兇殘的撕下了我們一塊塊血肉。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25萬平方公里國土,於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喪失。
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國土,被迫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約10萬平方公里之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併。
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俄帝侵併,該邦面積約百萬平方公里。
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為屬邦布魯特,約10萬平方公裡面積土地,被俄帝併吞。
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土地為俄帝侵占,並逼清廷簽訂璦琿條約加以承認。
1860年11月14日(咸豐十年),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43萬平方公里國土為俄帝侵占,事後逼清廷訂北京條約加以承認。
1864年(同治三年)後,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43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塔城界約等多次界約,加以承認。
1868年(同治七年),約百萬平方公裡面積之我屬邦布哈爾汗國,被俄帝侵併。
1876年(光緒二年),原為我屬邦浩罕國,約35萬平方公裡面積土地,被俄帝吞併。
1881年(光緒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爾達止,約2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伊犁條約而喪失。
1883年(光緒九年),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2萬平方公里土地,於俄帝逼訂科布多塔爾巴哈台界約而喪失。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新疆省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約1萬餘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與英國瓜分。
1921年(民國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烏梁海獨立,1944年 (民國三十三年)正式侵併,總面積約十七萬平方公里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