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無心插柳
嘉士伯基金會能聯合哥本哈根大學一起聯名發電報也是有原因的。
嘉士伯基金會雖然名字上聽起來是嘉士伯公司的,但實際上這個基金會已經被嘉士伯啤酒的老闆雅各布送給了丹麥皇家科學院。
嘉士伯啤酒能夠在競爭激烈的歐洲啤酒市場上勝出,還真是拜技術所賜。
當年創始人雅各布就創造性地在啤酒廠里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也就是著名的嘉士伯實驗室,他的目的是希望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釀造,而不是過往單純依靠經驗。
經過了反覆的研究,實驗室還真的推出了一個創新的酵母培養過程,徹底改變了彼時的啤酒釀造工藝。
這個酵母菌株甚至一直使用到現在,相當產量的啤酒都是用的這個最初的酵母菌後代。
創始人雅各布差不多19世紀70年代時,與一些科學家、作家的討論後,便萌生了創立基金會的想法,緊接著就把所有權轉交給丹麥皇家科學院。
因為皇家科學院是丹麥唯一獨立運行的專業機構。
基金會的主席同時也是嘉士伯啤酒公司的監事會主席。
在嘉士伯基金會成立之初,五名董事會成員就由學院提名。按照規定,成員必須是來自不同學科的科學家,而不僅僅只是金融、律師等商業領域的代表。
這是雅各布的遺願,以科學為根基的嘉士伯基金會,可以確保自己去世後,嘉士伯的啤酒釀造工藝仍然能夠持續得到發展和優化。
他的想法倒是實現了。
後世嘉士伯公司最大的股東依舊是丹麥皇家科學院下的嘉士伯基金會,擁有75%的投票權。
既然是已經屬于丹麥皇家科學院,當然對李諭這種科學界翹楚非常感興趣。
一天多的航行後,李諭和呂碧城抵達了哥本哈根的港口。
目前嘉士伯啤酒公司的管理者還是雅各布的兒子卡爾,他帶著嘉士伯實驗室的主任索倫森親自來迎接李諭。
每次李諭都要解釋一番自己的這個髮型問題。
觀念的改變真是不容易啊。
其實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紀,丹麥瑞典之類的北歐國家也不太待見亞洲人,不僅僅亞洲人,甚至南歐人都不太待見。一方面這些國家真心有錢,福利好得不像話,當年連加入歐盟都不屑一顧;另一方面確實冷,大家在室內待的時間比較長,不如南歐人那麼熱情。
但東方人的特徵整體上還是很明顯的。
卡爾差不多認出了李諭二人:「你就是李諭院士?」
李諭回道:「沒錯,是我。」
「真是與我印象中有點不一樣。」卡爾說。
卡爾又介紹了身旁的嘉士伯實驗室主任索倫森,然後幾人便來到了嘉士伯公司所在地。
卡爾對李諭這種科學大咖蠻尊敬,由於時近中午,先安排了一場午餐。
丹麥的飲食特點是早餐和晚餐比較豐盛,午餐相對比較簡單,黑麥酸麵包以及一些三文魚做的肉食。
卡爾還提供了丹麥特有的一種肝醬,它是豬肝,洋蔥,黃油,雞蛋,牛奶和香料的混合物,可以冷熱食用。目前只有少數人才能品嘗到,因為它非常昂貴。但是後世已經以相當低的價格在城市中的每家餐廳和超市中提供。
卡爾說:「李諭院士在數學、物理學、天文學上的成就讓我們非常敬佩,像您這樣的天才已經好多年不曾出現,仿佛牛頓再世一般。」
李諭笑道:「先生過譽了,牛頓爵士才是真正的啟明星。」
卡爾拿出他們的招牌啤酒招待李諭:「五年前我們已經在中國開始布局生產,將來院士應當可以品嘗到我們的啤酒。」
李諭屬於山東人中酒量較為普通的,也喝了不少次酒,眼前這種啤酒有點後世精釀啤酒的感覺,比較稠糊,口感更加清爽,相比常見的工業啤酒好不少。
李諭喝了杯啤酒說:「如果能喝著啤酒看球,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
實驗室主任索倫森說:「院士說的是足球?」
李諭說:「沒錯。」
索倫森說:「院士去哥本哈根大學時可以踢一會兒,他們正好在舉辦院系對抗賽。」
「有點意思!」李諭真的挺感興趣,他的玩心在穿越後被壓抑得很嚴重,沒有網際網路這種五大需求之下更基層的東西,實在太無聊了。
卡爾笑道:「原來院士先生不僅熱衷科學,還有體育愛好。」
李諭又喝了一口啤酒:「鍛鍊鍛鍊嘛。」
卡爾有心展示自己的產品,又開了一瓶新款式啤酒:「再嘗嘗這個口味。」
李諭還沒有喝太多,這杯喝了一口就感覺似乎有點不太一樣。
卡爾看他神情就猜出來了:「這款啤酒有一些澀感,但是厚重感更強一些。」
目前還沒有太多工業啤酒,大部分是釀造,而且歐洲在啤酒和紅酒方面還是有歷史傳統的。
李諭說:「似乎稍微酸了那麼一點點。」
索倫森眼睛一亮,說:「院士竟然會品酒!的確如此,而且您的說法也更符合我的理解。」
李諭剛才只是隨口說的,於是問道:「你指的是?」
索倫森說:「我本人雖然是嘉士伯實驗室的主任,卻不愛飲酒,對於許多品酒大師的厚重感、澀感等詞語並不能完全理解,但您所說的酸度卻是我最想表達的,只不過無法做到科學上的量化。」
李諭納悶道:「酸度?不是有ph值嗎?」
索倫森反問了一句:「ph值?什麼意思?」
李諭一拍腦門,我去!原來現在化學界連這個十分基礎的概念還沒有誕生。
李諭想了想說:「要理解這個需要先接受原子假說、分子假說,然後還需要接受電離理論。」
索倫森也是個科班出身的,說道:「原子、分子假說我可以接受,您說的電離理論,想必就是阿倫尼烏斯教授的那套理論吧?」
阿倫尼烏斯今年就會因為電離理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是瑞典人,能拿獎說得過去。
門捷列夫前面幾年雖然也有資格獲得,但有幾個人,比如這一位就蠻夠水準。比較可惜的是1906年那次,門捷列夫遺憾地以一票之差與諾獎失之交臂,於1907年初去世。
李諭說:「沒錯,其實所謂ph值就是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通過它可以非常直觀地量化酸鹼度。」
這種每個學過初中化學都知道的理論還真得從頭解釋起來。
索倫森差不多能聽懂李諭的解釋,但還是有些猶豫:「現在尚且沒有定論,電離理論當真靠得住?」
今年年底才會頒布諾貝爾化學獎,雖然並沒有讓所有人都相信(畢竟連原子論還有一大票人不相信哪),但總歸是讓許多人吃了顆定心丸。
李諭說:「當然靠得住,用實驗驗證便可,只要能夠建立起對應關係。」
索倫森是個痴迷化學的人,竟然隨身就掏出了紙筆:「院士能不能繼續深入講一下。」
李諭太熟了,根本就是化學的中考內容,於是把Ph值1~14分級以及相應的對數關係給他詳細列了出來。
索倫森越聽越激動:「這不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理論!」
李諭道:「只是理論,至於如何測量,還是個小問題。」
ph計的誕生還要更晚。
索倫森連飯也顧不上吃了:「院士的這套理論我為什麼沒有見過,莫非是您創造的?」
「額……」李諭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解釋,只好說,「是……在輪船上與碧城小姐討論安徒生童話時意外想到。」
卡爾說:「這位美麗的東方夫人也有如此才能,真是神奇!」
呂碧城一臉問號:「你們說的都是什麼?」
索倫森恨不得現在就要去實驗室做實驗,但他還是問道:「這套理論是先生首創,不若您在雜誌期刊發表之後我再進行研究。」
他不想私吞成果。
但其實歷史上就是索倫森1909年在嘉士伯實驗室創造出的ph值理論。
只不過他的名字並不太知名,甚至查都很難查到。
而且往後許多年ph值理論也並不被重視,差不多要到1930年左右,這套理論才真正在化學以及生物領域廣泛接受。
很難想像它這麼重要卻誕生這麼晚。
李諭笑道:「我只是提出一個框架,具體的試驗還需要先生來做,實話說,我對於化學的理解不算特別深。」
索倫森說:「但我曾聽聞門捷列夫發表新的化學周期表時特別提到是您的啟發。」
門捷列夫即便沒有諾獎加身,也是化學之神的地位,從他嘴裡說出來的欣賞之語,不得不讓索倫森重視。
李諭說:「無心之舉。對於這套理論,此後我也幫不上太大的忙。」
索倫森說:「您已經幫了大忙!這樣吧,我做好試驗數據後,在發表時將您作為第一作者。」
李諭笑道:「不用這麼客氣,伱是試驗真正的操刀人,當然是你作為第一作者。」
「不不不!」索倫森堅持說,「我知道提出理論框架更加困難,況且您的這份框架已然十分完善,只是缺少一點試驗數據而已,我必然是要將您作為第一作者。」
卡爾也說:「院士一來就解決了實驗室的大問題!果然坊間傳聞能請到您往往就會有驚喜,我這幾杯啤酒真是太值了,再送您十桶也在所不惜!至於第一作者的事,您不要推辭了!」
李諭沒辦法,只好接受了這個第一作者的提議。
話說他自己都忘記了ph值還未出現,關鍵這個東西他一向覺得太基礎了,竟然忽視了其中還涉及了原子理論、電離理論。
果然越到近現代,化學與物理的內在聯繫就越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