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評審
李諭算是把西方安全火柴的核心技術都教給了張新吾和羅劍秋,可以讓他們提前二十年掌握安全火柴的生產技術。
幾人在實驗室熱火朝天干出成果後,出門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趕了過來,「新吾,聽說你們去請了位高人,有沒有什麼進展?」
張新吾拿著一根實驗室做出的半成品火柴,輕輕一擦,火光倔強燃起,「嚴校長,成了!」
嚴校長激動地說:「才兩天不見,就成了?」
張新吾哈哈大笑,指著身後的李諭說:「多虧唐道台引見了李諭先生,才讓我們能夠渡過難關。」
嚴校長打量了一下李諭:「原來你就是李諭,真乃百聞不如一見,少年出英雄!」
張新吾差點忘了介紹,連忙給李諭說:「這位是嚴修先生,字范孫,如今在直隸天津興辦新式學堂,所以我們都叫他嚴校長。」
李諭一愣,嚴范孫!
這位不就是創辦了南開大學的「南開校父」嘛!
嚴范孫也是中過進士的人,在翰林院當過編修,又在貴州當過學政。
戊戌變法前夕,他曾冒著殺頭的風險,奏請光緒皇帝廢除科舉,開設講授現代科技和文化知識的新式學科——「經濟特科」。
他的這一主張被梁啓超稱為「戊戌變法之源點」。
雖然光緒皇帝次年准奏,卻激怒了朝廷中的頑固派,除只留編修虛職外,嚴范孫被罷免全部兼職。
於是嚴范孫直接憤而辭官,回天津專心興辦新式教育。
當然,目前他辦的都是小學堂,開始創辦南開大學還要再等兩年。
李諭拱手道:「見過嚴校長!」
張新吾難掩興奮,對嚴范孫說:「嚴校長快進來瞧瞧,這次不是鬧著玩,從頭到尾的工藝我們都掌握了!」
「哦?!」嚴范孫提起長袍,走進實驗室。
他對張新吾一直非常賞識,對張新吾所做的事也極為支持。
只不過實業方面嚴范孫實在幫不上忙,只能在金錢上和精神上支持。
——嚴范孫也不是缺錢的人,他的家族是清末巨商。
看到一桌子的瓶瓶罐罐和筆記本,嚴范孫深表佩服:「能搞明白這些東西,真是太不容易了!」
嚴范孫看到一個大盆中的圓柱狀白磷,還想拿起來看看,張新吾連忙阻止:「嚴校長千萬不要動,拿出來就要著火!」
嚴范孫嘖了一聲:「聽聞古時道人常用此物煉丹,沒想到今天還能用來製備洋火,西學真是奇哉妙哉。」
張新吾得意道:「煉丹都是莫須有的,但我們生產的火柴卻可以帶來真正的光芒。」
嚴范孫若有所思道:「你說的很對,這種真真正正能夠感受到溫度的東西才是我們需要的。今後必須要儘快多設西學堂,怎能一直落於人後。」
然後他又對李諭說:「聽聞京師大學堂已經開學,規章制度學自日本。我準備如同當年日本的阿倍仲麻呂西渡大唐一樣,東渡日本,向他們學習開設學校之法。」
嚴范孫敢於放下舊時「天朝上國」的觀念,向「東瀛扶桑」學習,這一點在清末還是非常有格局的。
李諭敬佩道:「教育是國之大計,嚴校長今後要付諸不少心血了,一定非常辛苦。」
「辛苦算什麼!我希望能多培養一些像伱一樣的大才,如此才能救國於危難。」嚴范孫道。
中午,唐紹儀親自設宴犒勞李諭與張新吾等人,他心情頗佳,說道:「多謝李先生相助,提振我直隸工業。雖然只是洋火這麼一件小事,但由此一定可以激勵更多人投身於我們自己的產業,慢慢擺脫洋人控制,也能讓地方收上應有的稅賦。」
李諭說:「我也不認為火柴是小事,說不定就可以點燃今後的雄獅之怒火。」
唐紹儀舉起酒杯:「說得好,我們為『怒火』乾杯!」
李諭完成了這邊的事情,就要回京城,臨走他還要走了一些容器試管,及白磷和二硫化碳溶液,說是要在京師大學堂也做做實驗。張新吾等人當然不會拒絕,要多少就給多少。
唐紹儀和張新吾、羅劍秋一路送李諭到了火車站,等火車遠去後才返回。
汽笛聲慢慢消逝。
在遙遠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終於收到了李諭寄過來的論文。
這次皇家數學顧問列夫勒見到大清來的信就認真了許多,看過厚厚的稿件後,直接坐立難安。
「太精彩了!太超前了!」
第二天他就來皇宮找到瑞典和挪威國王奧斯卡二世,呈上了李諭的數學論文。
「陛下,昨天剛剛收到李諭寄來的論文,我審閱過後,的確是精彩紛呈,堪稱數學領域一場革命性的突破。」
奧斯卡二世有點難以置信:「有這麼厲害?」
列夫勒說:「簡直是太厲害了!裡面提到了許多全新的數學理論,在我初步論述過後,都是非常先進且非常有趣的新東西。尤其是文中提到的『分形與混沌』概念,堪稱近幾年最有真知灼見的一項數學發現!」
奧斯卡二世看了看厚厚的論文,大體翻了翻後說:「如若果真如此,我們這次確實應該首先發表它。你立刻找幾位優秀的數學家一起審稿,給出審核意見後,我們就正式發布。如果大家提不出疑問,這次我們數學獎項就頒給他。」
列夫勒心中已經有了幾個打算,得到奧斯卡二世的命令後,他迅速讓科學院的工作人員謄錄了好幾份論文,一份直接給了本國數學家科赫,一份寄給了義大利數學家皮亞諾。
列夫勒還是很懂的,科赫和皮亞諾都是早期研究過分形的數學家。
科赫就是之前提到發現科赫雪花的那一位。
而皮亞諾則是提出「自然數公理」的人,也稱為「皮亞諾公理」,兩年前他還創立了國際語。
皮亞諾在十二年前,也就是1890年,也發現了一條「皮亞諾曲線」:就是一個正方形,分成九份,然後從左下角一筆畫一條線經過所有小正方形到右上角。
然後每個小正方形再無限細分為九個小正方形。
曲線就會漸漸遍布整個正方形,所以這條曲線竟然也是有面積的。
皮亞諾曲線同樣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分形結構。
李諭的數學論文中詳細完整地討論了許多類似的分形問題,所以科赫和皮亞諾非常熟悉,一眼就看出來這篇數學論文絕非等閒。
而按照國際慣例,評審最少需要三位數學家。
列夫勒將第三份論文寄到了哥廷根大學。
收信的正是當今數學界最有聲望的數學家之一,大衛·希爾伯特教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