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舊制

  第51章 舊制

  殿中眾臣受封得賞,此時皆是齊齊下拜

  朱朗也是高呼一聲免禮,諸臣卻是依舊完成了一個拜禮,這才各自歸位

  此時封賞已畢,今日正事便算完結,朱朗神情略微疲憊,正準備結束今日的大朝,但正當他準備示意王坤散朝時,下方一直沉默的李永茂此時卻是忽然出列

  「殿下英明仁厚,今日我大明再得明主,實在是社稷之福」

  「自古聖賢之君,未有不學而能致者,此時新朝既立,諸賢雲集,臣請殿下早開經筵,學聖人之教,成萬世之堯舜」,李永茂恭聲開口

  實際上這也是新朝應有的環節,朱朗本以為這些人會遲個一兩天再說此事,但未想到竟然如此著急,剛剛封賞完朝中眾人,就急著提出要開經筵

  只是此時既然李永茂已經開口,朱朗臉上也只得恢復嚴肅神色,對著下方開口

  「善,李閣老海內名臣,經義通達,便請李閣老舉薦海內碩儒賢達入朝,以為經筵講官,孤必掃榻以待,謹奉諸賢」

  「殿下聖明」

  下方諸臣見朱朗直接應下,臉上也是閃過滿意神色,又是齊齊高呼

  滿朝眾臣為何如此急不可耐,在受完封賞後,便立刻跳出來要朱朗再開經筵

  滿朝大臣就真的如此尊崇孔聖,如此迫不及待的想把四書五經再給朱朗念上一遍嗎

  實際上眾臣在意的根本不是經筵上念的是什麼經,他們在意的是經筵這個儀式本身

  經筵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新皇帝公開確認儒家的正統地位,這才是頭等大事

  滿朝大臣皆是儒家子弟,皇帝既尊崇儒家為聖人之學,那自然便要以儒家治天下

  那誰是儒家,他們便是儒家

  以儒家治天下,便是要以他們治天下,這才是滿朝大臣甚至天下士子如此重視經筵的原因

  士子們十年寒窗,學的就是儒家聖人之學,辛辛苦苦十幾年,你皇帝如果有一天忽然說你不學儒家了,那他們怎麼辦

  開了經筵,請了大儒,講了儒經,那儒家就依然是正統,天下士子人心就能安然如故,這才是經筵這個儀式的真正意義

  當然,儒家內部也是派系眾多,企圖借著經筵,在皇帝面前互相鬥法上位的也不在少數,但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說經筵對天下士人的意義是確立儒家正統,安定士子人心的話,那經筵對朝廷中樞的諸人還有另一重意義

  經筵便是講官代替聖人,給皇帝講解聖人經意,傳授治國理政的道理,這實際上便是給皇帝上課,也就是說經筵講官實際上便是半個帝師

  皇帝久居深宮之內,尋常人等哪能輕易得見,而借著經筵之機,這些充任經筵講官的臣子便可在講經時夾帶私貨,一展自己的才學抱負

  在如今體制下,皇帝名義上掌控著幾乎所有的權力,一旦某個講官通過經筵,被皇帝看重,簡在帝心,那此人日後幾乎肯定會被皇帝大加任用,這可是一飛沖天的機會

  歷代不知有多少大臣是通過經筵這個渠道被皇帝看中,從而一躍成為中樞重臣,因此經筵講官這個職位歷來也是朝中各方的爭奪重點

  朱朗看著下方群臣,心中一轉,忽然開口道

  「如今東虜猖獗,天下動盪,若欲興復國家,則必須修明武備」

  「尋常之世,當以牧治教化為重,然國朝日後必是牧治軍事並重,方可掃除東虜,恢復社稷神器」

  「孤自幼長於府中,不通軍中之事,李明忠將軍為國家名將,縱橫南北,精熟軍務,除大儒講經外,孤欲以李明忠將軍同為經筵講官,講授軍中諸事」

  朱朗朗聲開口,李明忠聞言臉上神色也是一喜,若他能充作經筵講官,那他李明忠就是殿下半師,日後他在軍中的地位也必然水漲船高

  只是聽完朱朗話語,下方群臣臉色卻是有些難看,經筵之事是他們儒家文臣為皇上講述聖人之道,如何能讓李明忠這等粗蠻武人入席

  殿下當與儒家士大夫治天下,而不是與這些武夫攪在一起,這等粗蠻武夫如何能占了他們的經筵位置

  滿朝文臣目光皆是看向出列的李永茂,李永茂因為守制在身,在此次新朝籌立的過程中並沒有出任六部的實職,所以朝廷便將經筵這等清貴之事交由李永茂負責

  李永茂此時聞言,也是眉頭微微一皺,開口道

  「殿下所說實為良言,當此之時殿下亦當明習軍事」

  左側群臣聽聞李永茂言語,眉頭皆是一皺,這老李是怎麼回事,難道真準備放李明忠這粗鄙武夫入經筵不成

  「然李將軍統帥國家大軍,軍務繁忙,恐怕無暇為殿下治經講授,兵部諸臣亦有通覽兵書的飽學之士,若殿下欲習知軍事,可令兵部之臣,為殿下講授」

  李永茂一臉正色開口道,聽聞李永茂所言,諸臣也是不由暗暗點頭

  這才對嘛,我等聖人子弟,經書兵法何等書冊不曾閱覽,要聽兵法,也當由我等文臣來講

  李明忠這等粗鄙武夫懂什麼軍事兵法,他知道什麼叫走為上計嗎,知道什麼叫過牆抽梯嗎,知道什麼叫以鄰為壑嗎,知道什麼叫瞞天過海嗎,他不懂

  但我等為官數十載,這等機謀可是用的精熟,甚至殺退了不知多少人馬,這才立身朝堂,殿下且聽我等細細道來

  李明忠看著殿中的李永茂,臉上神色頓時一黑,這些文臣果然面厚心黑,連這等如此明顯的欺心之言都能張口就來

  老子就站在這沒發話呢,你他娘的怎知老子沒時間,伱怎知老子弄不出時間給殿下講課

  李明忠剛要開口反駁,如今他已是侯爵之身,位列國家超品,對上這李永茂,心中也有了幾分底氣

  只是他剛要開口,上方的朱朗就已經出聲

  「李閣老此言差矣,兵部固然有飽讀兵書之士,只是我所欲了解之軍事,並不是為了知曉什麼奇謀妙算,兵法計謀,我以李明忠將軍為講官,所要了解的乃是軍中實務,此非久歷軍中之人不可講授」

  「何為軍中實務,我且問閣老,如今一營人馬欲奔襲三百里繞敵之後,馬速幾何,需幾日能至,軍卒此行每人當攜帶多少食水,馬匹草料是否應當攜帶」

  「若不攜帶是否會影響戰馬沖陣之力,若是需要攜帶,應當是士卒攜帶於身,還是以糧車押運,若以糧車押運,是否會拖延行程,影響奔襲之計,閣老可能答我」

  滿朝文臣看著上方連珠炮一般發問的監國殿下,臉上皆是愕然,這些事情不要說是他們,哪怕是兵部中主理糧草的大臣亦很難解答出來

  那些兵部官員能算清一軍糧草所需,甚至或許還能算出一份糧餉,在被各級將領喝完兵血以後,能有多少落到士卒手中

  但朱朗所說之事,若非真帶人奔襲過一次,倉促之間根本不可能得出答案

  「這……」

  李永茂臉上神色一滯,想了半晌卻是越想越亂,臉上神色浮現出一絲尷尬

  而右側一眾武臣,特別是曾經真的領人突襲過後方的武將,心中卻是快速浮現一個個答案

  看著左側一眾神色愕然的文臣,一眾武臣皆是昂了昂腦袋,微不可查的挺了挺胸膛,感覺連身上的紅色官袍也是越發鮮艷了些

  朱朗見李永茂神色尷尬,於是也開口解圍道

  「李閣老亦無須介懷,術業有專攻,李閣老未歷軍中,不解軍中詳情亦可理解,若論起牧治一方,勸教百姓,又有幾人能過李閣老,文武之分,各有所長,本是如此」

  「兵者國之大事也,若不知其中詳情,便貿然指揮,便是斷送國家神器,日後朝中諸位大臣也難免會有督師一地之時,若不解軍中情形,如何可行」

  「我看李明忠將軍講授軍事之時,不僅孤可以聽,諸位大人若也盡可來聽嘛」

  李永茂聽到朱朗竟還準備讓朝中眾臣去聽那李明忠講課,當時便忍不住就要發言

  若是群臣去聽了那李明忠講課,那豈不是滿朝宰輔都是那李明忠的半個弟子,這李明忠哪來這麼大的臉

  但李明忠此時卻是渾然不覺,站在前方不住點頭,臉上一副理應如此的神情

  這可是他傳家的本事,若不是殿下吩咐,你們這些人想聽還沒地方聽呢

  李永茂正欲開口,但朱朗卻已經直接打斷

  「武靖候為國家勛戚,以武臣勛戚為經筵講官,亦是國朝舊制,此事不需多言,就此定下」

  「李閣老也儘快將經筵講官擬定出來,也好早開經筵」

  「是,老臣遵旨」

  見朱朗語氣堅決,而自己又實在沒有什麼好的理由反駁,李永茂也只得恭聲退下

  經筵一事論完,朝中各人也各得封賞,朝中便再也無人奏事,於是朱朗也順勢散朝,眾人各自退去

  桂王的監國大典兼第一次大朝到此時終於順利結束

  朝中各方皆有所得,滿朝大臣得了封賞,李永茂得了舉薦經筵的差事,朱朗也將李明忠強行塞進了經筵之中,將李明忠和自身更緊密的綁定起來

  各方退去各自都覺可以接受,但到底誰贏的更多,便要看各人日後自己的手段了

  這本書現在只有新書榜這一個推薦位置,這個月最多也只能在新書榜上十天,再次向大家求下票,希望這幾天能在新書榜上有個好位置,謝謝大家

  感謝青木何夕,自動化煎蛋,仙魔無間,烈火祥芳,虎字頭,pooplong,好天氣的一天,山丘的打賞

  感謝清葉,亦如曦月,驚濤駭浪,如龍,加辣放香菜,清靈真人,白色宇宙風17,寂寞狙擊等同學的月票

  感謝大俠,守候久久,城東西,Nalu,小寧同學k,幻之翼,一夏吖,春羽,山丘等同學的推薦票

  這些都是上個月的投票支持本書的同學,還有很多用戶名是數字的同學沒法列出來,感謝大家的投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