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核聚變電站引起的社會效應

  第680章 核聚變電站引起的社會效應

  「東海第一座核聚變電站正式開始修建,位置在東海市西郊,距離市中心不到一百公里。」

  「有民眾擔心在距離城市如此近的地方建造核電站,會造成嚴重後果。官方部門應該向大眾宣講可控核聚變電站為清潔能源,不存在核污染問題。」

  方振國每次和外國代表鬥智鬥勇之後,回到家都是滿面春風的看新聞聯播。

  自從東海搞出可控核聚變之後,幾乎每天都相關的新聞。

  要麼是核聚變電站的新聞,要麼就是太陽爐的新聞,甚至一天幾十條新聞。

  報紙更加誇張,有時候可控核聚變技術和太陽爐的報導,能占據一半以上的版面。

  「時代變了,民眾是應該有更高的覺悟才是,核聚變電站的宣講確實需要提上日程。」方振國看完第一條新聞報導之後,自言自語了一句,準備明天去戰區總部的時候,就向總部提這件事。

  李淑華是書香門第出身,但更多體現在文化底蘊上,核裂變、核聚變這些尖端基礎物理,她是不懂的。

  不過,東海搞出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事情。

  她每天出去買菜,在菜市場都能聽到賣青菜的老闆跟人討論核聚變電站。

  她正在廚房做菜的時候,也聽到了電視新聞的報導,走出來問道:「小源,核聚變電站是不是真的沒污染?要不要買些醋和鹽放著?今天早上,我還看見有人在市場批發部里一箱箱的買鹽。」

  東海幾千萬的市民,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明白核聚變是什麼樣子的科技。

  反而是國外出現過的幾次核泄漏事件,更讓民眾記憶猶新。

  因此,當東海修建核聚變電站的消息公布之後,難免出現一些個杞人憂天的傢伙。

  而普通民眾都是盲從特性,有一個人干傻事,然後就一大群人跟風。

  方振國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搖頭說道:「上一次那什麼核電站泄漏的時候,你娘家七嬸買的兩車鹽,現在都沒吃完。上個月碰見,還跟我說去他家拿鹽,還買?」

  方源對於這些「可愛」的市民也是沒辦法,攤手解釋道:「核聚變和核裂變不一樣。核裂變反應一旦開始,是停不下來的。核聚變則不一樣,想停就停。

  「總之,對於普通人來說,核聚變電站跟三峽沒啥區別,就是個電站。而且發電量比較多,差不多十個三峽。」

  李淑華點頭說道:「兒子說的我就信,下次買菜遇到鄰居,我也這麼跟他們說。」

  「是該跟那些不懂還瞎說的人解釋清楚,核聚變的宣講,應該從基層抓起。」方振國一本正經的評價。

  李淑華正準備回廚房做菜,這時候電視裡又報導了一條國際新聞。

  「白鷹西海岸,一名農民在街頭舉牌抗議,抗議人類濫用可控核聚變技術,毀滅農業……」

  一提到農業、糧食、蔬菜這些日常生活相關的東西。

  李淑華就比較關注,盯著電視看了一會兒,奇怪道:「這些農民在抗議什麼?」

  方振國糾正道:「你先搞清楚,白鷹那邊說的農民,和我們所說的農民,不是同一回事。」

  「怎麼不是同一回事?」

  「那邊的農民平均兩千畝土地,那不叫農民,其實是農場主。」

  「問題是,核聚變毀滅農業是什麼怎麼回事?」李淑華又把話題拉回正題上。

  方源饒有興致的看著老方同志,準備看他怎麼回答。

  方振國還沒在新聞上看到相關報導,不知道原因,隨口胡謅道:「就是一群農場主在那胡說八道。」

  「小源你說,媽知道你懂的多。」李淑華秉承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優良傳統,打破砂鍋問到底。

  「其實是前幾天一個白鷹國的教授,寫了一篇文章,認為可控核聚變技術應用到發電領域,會消滅農業,準確的來說,是消滅農場主。」方源隨口回道。

  「什麼教授?怎麼這麼不負責任,怎麼能這樣胡說八道?」李淑華批判道。

  「也不算胡說八道吧。其實那篇文章的預測確實有可能變成現實。」方源攤手。

  「這麼說,核聚變電站真的會消滅農業?」李淑華略微有些驚訝。

  「不能這麼說,準確的來說,會徹底改變農業的形式。」方源解釋道。

  李淑華走回廚房,把灶台的火給關了,又走回來坐到沙發里,繼續問:「你仔細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說起來也簡單,核聚變電站的原料容易獲得,發電量大。其實想一下三峽就知道,三峽的意義不言而喻,但事實上,三峽的發電量只占全國年發電量的2%不到……」

  方源見母親這麼關注這件事,耐心的解釋給她聽:「其實我國目前的電力供給,主要還是靠火力發電。火力發電比例,占70%以上。

  「如果修建核聚變電站,只需要五座核聚變電站,那麼我國就可以淘汰掉所有的火力發電。

  「如果核聚變電站的數量達到七座,就能提供全國所有的用電。想像一下,核聚變電站的發電量有多可怕。

  「可以說,未來用電都不需要花錢。在這種情況下,農業會發展成什麼樣?

  「一旦發展到用電不需要花錢的程度,農業也就不需要大片的土地了,直接修建上百層的巨型建築,在室內種植作物,用電力照明。

  「其實這個發展方向,在未來會成為必然。當然,到了那個時候,農場也就消失了。

  「所以,白鷹那些農場主聽到這個消息,在某些組織的引導下,開始上街遊行。」

  李淑華還是很有思想覺悟的,點點頭說道:「原來是這麼回事,既然是未來發展的必然結果,那就沒什麼可擔心的。這些人不就是杞人憂天嗎?」

  「本來就是啊。」方源攤手。

  當然,其實方源剛才的話沒有說透,其中還留了一些信息沒有說出來。

  最後那句「在某些組織的引導下」,其實有另外的意思。

  由於東海研究出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嘯,刨了某些資本、財團的根,因此出現了一些反對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組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