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五人擋萬軍

  「上官堂主,已經到了!」

  「講了幾遍,喊我上官將軍。【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上官述臉色無語。但很快,又認真地抬頭,看向前方。

  此時,大宛關的輪廓,已經越來越近。耳畔邊上,隱約還傳來廝殺之聲。

  「上官……將軍,斥候急報!」

  「講!」

  「前方不到五里,有北渝人在擂軍鼓!」

  上官述怔了怔,「莫不是埋伏?」

  「並未探出,但坐鎮的人,是北渝的羊倌。那處地方,乃是連綿坡地,不宜跑馬。」

  「羊倌!果然是這放羊老郎!小軍師天人也!隨我殺去,若探出埋伏,即刻大軍沖陣,抓拿北渝羊倌!」

  上官述命令之下,帶領的萬人俠兒軍,迅速往前趕路。並未有多久,便趕到了坡地之外。

  如斥候所言,此時,在最前的一個土坡上,一個頭髮蒼白的老人,正立在風中,見著趕來的西蜀大軍,不驚反笑。一開口,便讓上官述的臉龐,迅速變得發沉。

  「北渝羊倌,恭迎將軍久矣——」

  聲音有些嘶啞,但依然傳了出來。

  上官述冷著目光,並沒有立即下令。若是藏了伏軍,這般貿然殺去,只怕會得不償失。

  「上官將軍,細算了番,在羊倌附近的北渝士卒,不過三四人。但我覺著,作為天下的名謀者,羊倌定然是在布局,誘我等入埋伏。」

  這般的分析,並無問題,換成其他的人過來,同樣是一樣的念頭。一個名滿天下的謀士,怎麼可能只有數人相伴。

  「將軍,吾羊倌走投無路矣,便在此引頸就戮。等著將軍的利劍,取我頭顱立功。」坡上,羊倌迎風而笑。

  上官述緊皺眉頭。心底越發篤定,羊倌留了伏軍,在誘他深入。雖然是個俠兒,但近二年,亦讀了不少兵法。

  「取鼓!」坡地上,羊倌嘶啞的聲音,再度響起。

  在旁有士卒取來軍鼓,放在羊倌之前。不多時,這位老態龍鐘的北渝謀士,用盡力氣,握住了鼓槌,便在大風中擂了起來。

  即便老邁,即便力氣漸無,但鼓槌還是落在了鼓面。

  咚。

  第一下通鼓的聲音,讓離著不遠的蜀軍,都紛紛臉色吃驚。

  「將軍——」

  「莫講話。」上官述咬著牙,垂頭細聽。發現鼓聲雖輕,但沉著有力。

  「一個天下名謀,卻用這等請君入甕之計!」上官述面龐發冷。

  ……

  坡上的羊倌,在擂了幾下後,整個人氣喘如牛。終歸是年紀蒼老,再不復當年意氣風發的模樣。

  他撐著身子,將鼓槌緩緩放下。

  現在,他要做的事情,實則很簡單。便是一出空兵計,使趕來的西蜀援軍,生疑之後,短時間內不敢異動。如此一來,便能為朱業那邊,爭取時間。

  不過五人,卻仗著一方不大好的坡地,擋住了萬人大軍。放在哪裡來講,都算得一件豪壯的事情。

  但羊倌,並未有太多的歡喜。若無猜錯,只需再隔一會

  ,那位蜀人的將軍,肯定要派出探查的營軍,查清坡地內有無埋伏。

  唯今之法,只有以身相擋了。

  「二三子,隨我下坡,如何?」羊倌回頭,看著跟隨的三人。實則在坡地里,還藏著另外兩人擂鼓,作為震撼。

  「軍師的意思?」

  「擋在坡口,使蜀人探騎不得入內。」

  「老軍師,此計兇險異常。」

  「不入險,擋不住蜀人。」拄著拐杖,羊倌露出平和的笑容,帶著身邊三人,在萬千的蜀卒注目下,走到了坡前。

  上官述皺眉,抬起了手勢,原本要出陣的探騎,慢慢退了回來。

  不管如何來看,北渝人定然是留了埋伏。

  「將軍,那羊倌靜坐……開始看書卷。」

  「好膽。」

  上官述沉著聲音,細看過去。如部下所言,此時在坡下,有一隨行的士卒,取了手爐站在一邊。而羊倌捧著一本書卷,便這麼堂而皇之地看了起來。

  看著的時候,約莫看到了動情處,還手舞足蹈地大笑起來。

  「將軍,容我帶人去探!」上官述身邊,一個俠兒裨將,咬了咬牙。

  上官述不言。

  只可惜,等那裨將帶著數百人,再度前沖的時候,便在這時,那北渝羊倌的身後,忽然之間,響起了兩聲重重的通鼓音。

  伴隨著的,還有角號聲的乍起。

  「不好,真是埋伏!」

  出軍的小裨將,驚得無以復加。迅速勒住了馬,帶人往後退去。

  遠遠看著,上官述的一張臉龐,迅速陷入了沉默中。他何嘗不想繞過,但此時繞過,等同於將後背露了出來。

  這位羊倌,似是早看穿了一切。

  ……

  大風裡,老態龍鐘的羊倌,緩緩收起了書卷。拄著拐杖起身,抬起目光,看著前方的萬千蜀軍。

  在他的身邊,三個隨行的護衛,皆是一臉的拜服。

  認真加起來,不過六人的陣仗,卻驚得萬人蜀卒,不敢往前。不管怎麼想,都是一件極為舒服的事情。

  羊倌抬起眼睛,出神地看著前方。蜀人不進,不過是短時間的事情。待時間一長,這場布局,會被慢慢發現。到那時,他便要死在此地了。

  吁出一口氣,荀平子笑了起來。

  他的人生啊,好像陷入了一場古怪。年輕時文氣沖天,名頭響徹整個內城,卻偏偏朝堂昏暗,鬱郁不得志。中年時,好不容易上了朝堂,做了朝臣,卻又因為和親之事,被點名作為使臣,去了柔然草原。

  這一去,二三十年的牧羊歲月,便如彈指一揮,匆匆而過。

  他想起了死去的弟弟,被稱為天下師的荀陽子。但實際上,天下師揚名天下的八道文卷,有六道都是他所寫的。

  荀平子垂下頭,目光有些微動。

  白駒過隙的人生,他仿如乘了一架快車,快到連風景都記不清了。唯有在草原之前,自家主公騎著馬,扛著梨花槍的霸王身影,越來越清晰。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