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何必呢?何苦呢?

  PS:感謝書友「殺遍天下豬」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李沐趕緊上前幾步,從她的手中將茶壺接了過來。

  這時,張大嘴巴的小蠻回過神來,拋掉手中的鏟子,細步急跑,至李沐面前,深福道:「奴婢拜見陛下。未曾恭迎聖駕,還望陛下治罪。」

  李沐沒有理會,只是定定看著面前側身而坐的女子,感受著她的戰慄,感受著她的顫抖。

  長孫明月起身,緩緩轉過身來,面對著李沐。她眼睛清純而恬靜,但李沐依舊能從她眼中殘留著一絲濕潤中,讀出曾經有過的那一抹悸動。

  「臣女拜見陛下。」

  長孫明月倒退一步,行禮道。

  自稱臣女,是因為長孫明月的縣主爵位還在。

  她依舊是臣,不是民。

  可誰又能想到,大唐堂堂縣主居然會隱居在這麼一個窮鄉僻壤呢。

  李沐看去,她洗去鉛華的臉,較長安時更加清麗,如同雨後的竹林、池塘,乾淨地令人不自禁地想深吸一口氣。

  李沐伸手去拉長孫明月地手,但長孫明月再退一步,不經意間地避了開去。

  「小蠻,還不向陛下奉茶?」隨意地一聲,化解了二人之間的尷尬。

  小蠻忙上前,雙手從李沐的手中接過茶壺,開始斟茶。

  長孫明月虛引道:「山間野地,沒有什麼貴重之物可奉於陛下,只是這茶是臣女主僕親自炒制的,還望陛下不嫌棄才好。」

  李沐滿腹的話,就這麼被擋了回來。

  「你也坐。」悻悻然,李沐坐了下來,拿起杯來掩飾內心的侷促。

  「謝陛下。」長孫明月在李沐對面坐下。

  「朕由新羅返京,路過杭州,順便來看看你。」

  順便?就算在一旁侍立的小蠻都忍不住腹誹起來,杭州與越州之間,隔著數百里地呢。

  只是小蠻不敢說出聲。

  長孫明月微笑不語,眼神平靜地如同一汪湖水。

  「咳……。這麼年,你過得好嗎?」李沐尬問道,不知道為什麼,李沐發覺自己總是詞不達意,總是說不出想說的,問不出想問的。

  「臣女過得很好,謝陛下關心。」長孫明月的回答有禮有節,令人挑不出一絲錯處,「敢問陛下過得好嗎?」

  這絕不是關心,更多的是一種禮節的問候。

  長孫明月的平靜,令李沐心中有些不甘、憋屈、甚至是惱怒,他突然有種想暴怒的衝動。

  「朕已經大婚。」李沐惡狠狠地盯著長孫明月的眼睛。

  「臣女恭喜陛下。」回答依舊是不咸不淡。

  「朕還納了妃。」李沐不介意再加一勺鹽。

  「我知道。」語氣依舊平穩。

  但李沐能從中體會到一絲不同,因為長孫明月的自稱,變了。

  李沐有些得意,他微翹著嘴角道:「隨朕回長安吧。」

  簡單、直接,還帶著一絲粗暴,如同李沐的人,也符合李沐的身份。

  長孫明月垂下眼瞼,伸手取過茶杯,輕輕飲了一口,答非所問地說道:「陛下要不要看看臣女在此開設的課堂?」

  李沐心中再生懊惱,沒好氣地道:「那就看看吧。」

  站起身來,李沐霸道地一把抓住長孫明月的柔荑,緊緊地握在手中。

  然後發覺,這手的肌膚,變得有些兒糙了。

  李沐憐惜地看了一眼長孫明月。

  長孫明月被李沐握著手的一瞬間,有過一絲掙扎,但很快就平靜了。

  她不再抗拒,試問這天下,還有誰能抗拒皇帝?

  無法抗拒,那就順其自然吧。

  李沐隨著她的牽引,慢慢地走向那兩間課堂。

  粗鄙而簡陋,卻不失整潔。

  石頭和木板拼搭的課桌,和一個個圓柱形木墩的凳子,構成了這兩個教室。

  「有多少學生?」

  「之初才三、五個,後來漸增,至今日已有四十七人。」長孫明月輕聲回答道,她有些歉疚起來,「我離開長安時,帶得細軟不多,無法招收更多的學生。」

  「沒收受童子學費嗎?」李沐看見過那些就學的孩子,這個年齡,本應該得到免費教學。

  但免費教學僅限於官府所設的學堂。

  「臣女怎敢壞了陛下的規矩?」長孫明月語氣里有絲俏皮,一閃而過,馬上她的臉色又回復了平靜,「就算臣女想收,這麼孩子的父母,恐怕也支付不了這麼多錢。」

  李沐明白,讀書很貴,就算長孫明月不收酬勞教學,那筆墨紙硯總是要錢的。

  而此時的紙和書貴得很,貴到普通人家都無法承受的地步。

  「朕早已在江南東道實行免費教育,難道當地官府沒有給予你補助?」

  長孫明月微微搖頭。

  李沐突然憤怒,「寧純這廝,敢這麼糊弄朕?」

  江南東道,是李沐的龍興之地,李沐自認為江南百姓造就了諸般富裕的生活,可今日李沐發現,這裡的孩子們並沒有象山陰城中的孩子那般,享受著國強民福的待遇。

  李沐焉能不怒?

  長孫明月道:「陛下錯怪他們了。」

  「呃?」

  「水至清則無魚。況且,越州土地如此遼闊,官府可以設立一個、兩個,甚至三個五個學堂,又怎麼可能做到無一遺漏呢?」

  長孫明月指著遠處東湖的方向道:「湖東南有一處官府設立的學堂,正如陛下所規定的,每個學子能免費就學,甚至還能免費享用一頓午餐。可此地百姓的孩子,要每天趕去七、八十里外讀書,就需要父母每日接送,耽誤了勞作,多有不便,故百姓寧可不讓孩子讀書。」

  李沐沉默了,這種免費的學堂耗費甚多,當初規劃時,都是按每二千戶設立一個學堂這麼定下來的,可沒有人想到這二千戶人,很可能間隔百里之地,甚至更多。

  而往往,學堂都設在城裡或者與城相近之處,一是為了管理方便,二是為了減少支出。

  這,還真不能責怪地方官府。

  李沐道:「那朕就在這,為你建一個學堂。」

  長孫明月搖搖頭道:「大唐三百六十餘州,數千萬百姓,都是陛下子民。陛下可以為臣女在此多建一個學堂,卻不能在各州各縣都多建一個學堂。如此,又何必呢?」

  是啊,何必呢?

  李沐再次沉默。